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部股票分析宝典 >

第29章

部股票分析宝典-第29章

小说: 部股票分析宝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涿咳胀急恚―aily Graph)的订户。该公司的资料库包含7500种股票的120种统计值。

  1983年,欧尼尔更是雄心万丈地创办《投资人日报》(lnvestor's Daily),摆明要向《华尔街日报》挑战。欧尼尔明知这份专业性报纸可能要经过多年奋战才能达到损益平衡,可是他毫不犹豫地投下大笔资金。

  《投资人日报》在1984年时,大约只有3万名订户,与《华尔街日报》的200万名订户简直无法相比。然而到1988年中期,《投资人日报》的订户数量成长到11万名,而且还在持续增加,已与欧尼尔估计的20万名订户的损益平衡点相去不远。欧尼尔深信《投资人日报》的订户最后会到达80万名,而他之所以对这份报纸深具信心,主要是由于《投资人日报》提供的资讯,如每股盈余、相对强 弱指标,以及成交量变动百分比等,都是其他投资专业刊物所没有的。

  1988年,欧尼尔又把自己的投资观念付诸文字。由麦考奚尔 出版公司(McGraw Hill Co.)出版,名为股票致富术(How to Make Money in Stock)。该书也成为当年度最畅销的投资专业书籍。

  欧尼尔的事业并没有妨碍其本身在投资股市方面的表现。过去10年,欧尼尔的股票投资年平均报酬率为40%。而他最精彩的表现有一部分是来自于1970年代所投资的加拿大石油公司(canadian oil)和1970年代末期与1980年代初期的毕肯塞因暨派斯公司(Pic'n Sare and Price CO)。然而欧尼尔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先后两次在华尔街日报刊登全版广告,昭示投资人股市的多头行情即将来临。他刊登的时间实在是再适当不过的,1978年3月与1982年2月。

  发掘潜力股的方法

  从欧尼尔公司的工作现场可以看出,该公司的行事作风强调实事求是,不矫揉做作。更难得的是,欧尼尔虽然是该公司的最高阶层经理人,可是他在办公室却不要求享受特权,并和另外两位同事共用一间办公室。另外在采访期间,欧尼尔对美国充满信心的态度,令我印象深刻。

  问:你的投资策略颇为独特,这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答:其实我和大部分投资人一样,是从订阅若干有关股市股资的专业刊物开始,而后才踏入股市的。我发现这些刊物所介绍的投资方式并不十分有效,例如购买低价或是低本益比股票的策略,其实并不能确实的降低风险。

  问:你是到什么时候才找到足以致胜的投资方法?

  答:1956年,我曾经研究多位在股市中成功人士的投资之道。 当时,柴弗斯基金(Dreyfus Fund)是一个相当小型的基金。其所管理的资金大约只有1500万美元,然而在杰克·柴弗斯的经营下,该基金的投资报酬率却是其他竞争对手的两倍。于是我设法拿到该基金的季报,研究其投资方法。我发现柴弗斯基金所投资的100种股票,其买进时机都是在该股票创新高价的时候。我从这项研究中获得一项重大发现,即是要购买上涨潜力雄 厚的股票,不一定要选择价格已经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有时候,创新高价的股票前景可能更是海阔夫空。

  如何选择飙涨股

  另外,我也曾经下功夫研究过去几年表现最优异的股票,其临发动前的共通性。我不仅研究这些股票的本益比,还设计出一套观察个股表现的模式。 

  问:请你说明一下这套选择潜力股的方式?

  答:这套方法非常简单,名为CANSLlM,每个字母都代表潜力股在飘涨之前的共通性。

“C”代表目前的每股季盈余。

  根据我的研究,表现优异的股票在飙涨之前,其每股盈余通常要比前一年同期的水准增加20%。然而我经常发现有许多投资,甚至基金经理人,都会买一些每股季盈余与前一年同期水准相差无几的股票,其实这类股票根本欠缺上涨的动力。因此,我选股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要选择每股季盈余比前一年同季盈余要高出至少20%到50%的股票。

“A”代表每股年盈余。

我发现表现优异的股票在发动之前的5年中,其平均每股年盈余成长率为24%。因此,选股的第二条基本原则是,选择每股年盈余高于前一年水准的股票。

  “N”代表创新。

  所谓创新是指新产品、新服务、产业新趋势,以及新经营策略等。经过我研究发现,在股价涨势突出的公司当中,其中95%都曾有创新的发展。另外,股票创新高也是一种新发展。根据调查,有98%的投资人在股价新高时,都不愿意进场购买。其实股市有一种特性,即看来涨得过高的股票还会继续上场,而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可能还会继续下滑。

  “S”代表流通在外的股数。

  在表现优异的股票当中,有99%的股票在开始涨升之前,其流通在外的股数都低于2500万股。有许多机构投资人喜欢流通在外股数较多的股票,这种策略反而牺牲掉一些上涨的潜力股。

  “L”代表领先股或落后股。

  根据调查,在1953年到1985年间表现优异的500种股票中,其发动涨势的相对强弱指标平均为87%。(所谓相对强弱指数是指某支股票价格在过去12个月间的表现,与其他所有股票同期间的比较值。例如某股票相对强弱指数为80,即是该股票在过去一年间的价格涨幅比所有股票中80%的个股表现好。)因此,选投的另一项基本原则是,选择相对强弱指数高的股票。我本人则都选择相对强弱指数在80以上的股票。

  “I”代表股票背后法人机构的支撑程度。

  机构投资人对股票的需求最为强劲,而领先股的背后大都具有法人机构的支撑。尽管法人机构的支撑是必要的,可是如果支撑的机构投资人太多,反而会对股票的表现造成负面影响,因为假如该股或股市发生重大变化,机构投资人势必会大量抛出持股,造成股价跌势加重。这也就是有些被许多机构投资人持有的股票,其表现难以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M”代表股市价量变化。

  股市中有四分之三的股票会跟随股市每日的变动浮沉,因此你必须掌握股市每日的价格与成交量的变化。

  股票筑底后未必向上突破

  根据测试,在任何时候,股市中只有2%的股票会符合CANSLIM的选股原则。不过,GANSLIM的目的就是在于便利选择最具潜力的股票。

  问:CANSLlM的选股标准非常严格。请问你使用这套方法的成效如何?

  答:利用这套方法所选择出来的股票,有三分之二最后都能获利了结。不过在我选中的股票当中,每十种只有一到二种的表现会特别突出而已。

  问:为什么CANSLIM公式无法指示投资人在股价涨到新高价之前进场?为什么不在某支股票处于筑底阶段时购买该股,而要等到它创新高价才进场?

  答:任何人都不应该期待某支股票在筑底完成后一定会向上突破。如果你在筑底阶段买进股票,按正常状况,只要股价震荡幅度在10到15%之间,你就很容易被洗出场。但是只要我选择了正确的进场时间,股价通常就不会下挫到我所设定7%的最大停损点。

  问:你说你会选购相对强弱指数为80以上的股票,然而有些股票的相对强弱指数是否会过高?我是说,假如某一支股票的相对强弱指数是99,该支股票的价格是否已经超高,而随时可能下跌?

  答:这一点必须根据其他的资料来研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相对强弱指数有多高,而是在于该股目前的价格距离最近一次的底部有多远。我会购买相对强弱指数高,而且股价与最近底部相去不远的股票。我可不会去买相对强弱指数高,然而价格已超过底部 10%的股票。

  判断头部的方法

  问:CANSLIM中的M,代表要选择和大势走一致的股票。这条 法则虽然在理论上可行,可是实际上并不一定行得通。毕竞,你到底如何区别股价已涨到顶部即将面临回跌,还是它正处多头走势的回档整理阶段?

  答:判断股市是否形成顶部的方法有二:其一是股价指数创新高,然而成交量却呈现萎缩,这表示市场上的股票需求不振,般价随时可能下跌。第二个方法则是成交量接连几天扩张,但是股价指数的涨幅相当有限,这表示股市主力或大户有出脱持股的现象,可能已达顶部。

  另外,你也可以观察领先指标股的表现来区分股市是否已达头部。如果多头市场的领先指标股开始下跌,那表示股市可能已形成顶部。其实,联邦准备理事会的重贴现率也是判断股市涨势是否已达强弩之末的关键。通常,在联邦准备理事会把重贴现率调高二到三次之后,股市便会遭遇麻烦。

  问:当你认为股市已经步入空头,你会建议投资人抛空还是单纯地退场?

答:除非是专业交易员,否则我不主张抛空。基本上,抛空股票在于慎选适当的时机,而不在于判断胶票是否已经涨到顶部。抛空某支个股的时机也应该是在股市大势形成头部之际。

从技术图上来看,最好的抛空时机是股价连续三到四次试探上档高价,而后股价无法再向上攀升的时候。此外,在抛空某支股票时,你也应该设定停损价位。我通常会在损失6%到7%时出场。

  会上涨的才是好股票

  问:你除了用CANSUM做为选股策略外,风险控制在你的交易中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你能否谈一谈你的风险管理?

  答:我的基本观念是所有的股票都不好,除非股价上扬,否则没有好股票。假如股价下跌,你必须当机立断,尽快停损。股市致胜秘诀并不在于你每次都选中好股,而是在于你选错股票,能将可能遭致的亏损降到最低。我自己则绝不容许我所购买的股票价值亏损到达7%以上。这也就是说,如果联价已比我购买时下跌7%,我会立刻自动停损卖出,绝不能有任何犹豫或迟疑。

  有人说:“我现在不能卖出股票,因为我会亏损。”如果股价跌到你的买价以下,卖出股票并不会使你遭致亏损,因为事实上你已经亏损了。任由亏损持续下去,可以说是大部分投资人所犯下的最严重错误。截至目前为止,投资大众还都不十分了解尽快停损的观念。

  假如你没有类似我所用限制亏损不得超过7%的风险管理策略,你在1973年到1974年的空头市场中可能会遭致70%到80%的损失。我就曾经看到有些人因为遭遇如此惨痛的损失而宣告破产。假如你不能当机立断停止亏损,那干脆就不要踏入股市。你的汽车如果没有刹车,你敢开吗?

  在我的《股票赚钱术》一书中,我记载了弗利德凯利(Fred C.Kelly)所说的一则故事。

  这则故事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份投资人无法在亏损时作出止蚀(停损)的决定。有一个人布置了一个捉火鸡的陷阱。他在一个大箱于的里面和外面洒了玉米,大箱子有一道门,门上系了一根绳子,他抓着绳子的另一端躲在一处,只要等到火鸡进入箱子,他就拉扯绳子,把门关上。

  一天,有十二只火鸡进入箱子内,然后有一只偷溜了出来。他想:“我等箱于里面有十二只火鸡后,就关上门。”然而他在等第十二只火鸡回到箱内时,又有一只火鸡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