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考博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复习笔记 >

第32章

考博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复习笔记-第32章

小说: 考博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复习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互补 RNA 链,再冷却,可形成 DNA/RNA杂交分子 E。溶液粘度增加 答案:D 考点:DNA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解析:DNA变性时是双链之间的氢键被解开,而核苷酸链并不断裂,DNA降解才是核苷酸 链断裂成寡核苷酸或单核苷酸,且变性时吸光值上升,本来核酸是高分子,粘度很大,变性 后粘度不会增加。

   
十四、DNA的共价键包括下列哪几种键()(1990北医) A。连在脱氧核糖 C…1′上的腺嘌呤以 β…糖苷键相连 B。3′…5′磷酸二酯键 C。磷酸—核糖的 5′…OH的酯键 D。磷酸——核糖 2′…OH的酯键 答案:A、B、C 考点:DNA的分子结构组成及其化学键 解析:DNA共价键指DNA一级结构中的各种化学键A、B、C都是但D不对,因DNA是 脱氧核糖核苷酸,其核糖2′位上无…OH而是…H。 十五、从组织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1991北医) A。蛋白质的产量最多,酶单位数最大 B。酶单位数最大,比活力最高 C。需要补充的辅酶量最大 D。Km 值最低 E。比活力最高 答案:B 考点:酶的活力测定及其活力的含义。 解析:提取酶时,酶含量常用酶活力表示:即在1分钟内转化1umol底物所需的酶量为一 个单位,而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称比活力。对同一种酶来说,比活力越高,表明 酶愈纯,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酶量多,纯度高,所以也就是酶活力单位最大,比活力 最高。 十六、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1991北医) A。盐析 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超速离心 答案:B、D 考点: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常用的几种方法的应用 解析:A只可分离纯化蛋白质,但是不能测定分子量,C。可测蛋白质含量,B、D都是利用 蛋白质分子量的差异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故可用于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十七、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2000北医) A。反馈抑制B。作用物抑制 C。竞争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 E。反竞争性抑制 答案:C 考点: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解析;丙二酸与琥珀酸结构相似,其与酶的亲和力远大于琥珀酸与酶的亲和力,其对琥珀酸 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是竞争性抑制的典型实例。 十八、同工酶()(2000北医) A。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 B。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相同 C。酶蛋白的理化性质相同D。电泳行为相同 E。Km值相同 答案:A 考点:同工酶的定义、性质

   

解析:同工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Km值皆不同,但催化同一化学反应 十九、不直接参与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化学键是()(2000北医) A。氢键B。盐键 C。疏水键D。二硫键 E。肽键 答案:E 考点:蛋白质各级结构中主要的化学键。 解析:肽键是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直接维系三级结构的是各种次级键——氢键、 盐键、疏水键、二硫键,其中疏水键是主要的键。 二十、用高聚脱氧胸苷酸纤维素(oligo…dT纤维素)分离纯化mRMA的层析方法称()(1994 北医) A。离子交换层析 B。排阻层析 C。亲和层析 D。反相层析 E。高效液相层析 答案:C 考点:层析技术的类别及原理 解析:层析是利用各组分理化性质的不同,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相中,当流动相流 过固定相时,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根据两相相互作用的原理的不同分为不 同的类型:如离子交换层析是指流动相可与固定相因带电荷性质不同而结合,而亲和层析是 指流动相与固定相具有专一而又可逆的亲和力而使生物分子分离,本题中oligo…dT纤维素 可与mRNA的多聚腺苷酸尾碱基配对结合,故属亲和层析。 填空 一、在假尿苷中,碱基和核糖是以键相连的(1995北医) 答案:杂环上的C…5与糖环的C…1′ 考点:tRNA分子和稀有碱基 解析:要记住 tRNA 转录后加工各种稀有碱基的生成原理,如一般的嘧啶核苷是以杂环上 N…1 与糖环的C…1′连成糖苷键,这正是与假尿嘧啶核苷的区别。 二、别构酶都含有和两种结构或亚基(1995北医) 答案:调节部位催化部位 考点:别构酶的定义、结构 解析:酶的两种最主要的活性调节方式:变构调节与共价修饰调节,要记住相应的调节原理 三、可以按蛋白质的分子量、电荷及构象分离蛋白质的方法是(1995北医) 答案:电泳 考点: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离纯化方法 解析: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是蛋白质一章中很重要的部分,最好结合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来记 忆,因为其分离纯化采用的方法是由其相应的性质决定的。 四、位于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和(1995北医) 答案: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 考点:酶的分子结构 解析:酶的活性中心结构要记住,因为这是酶发生催化作用的基础,也便于对酶促反应机制 的理解。 五、蛋白质变性时,其溶液粘度溶解度(1999北医) 答案:增加,降低 考点: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解析:蛋白质变性主要发生二硫键和非共价键的破坏,变性后其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 失。 六、反竞争性抑制物存在时,酶反应动力学特点,Km(1999北医) 答案:降低、减小 考点: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解析:竞争性抑制Km增大Vm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Km不变Vm降低 反竞争性抑制Km减小Vm降低 七、目前常用的蛋白质序列分析法有和,可直接测量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方法是(1996 北医) 答案:多肽链氨基酸序列分析,快速DNA序列分析,X射线晶体衍射法 考点:蛋白质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测定 解析;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方法中,通过氨基酸的自动连续切除和鉴定是常用的方法,但不 是唯一的办法,还可以先分离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再测定DNA序列,按照三联密码原则推 断出氨基酸序列。两项技术还可以补充互用。 八、实验测得 Tyr 的 pK1=2。20,pK2=9。11,pKR=10。07,Tyr 的 pI 应为。(1996 北医) 答案:5。66 考点:氨基酸等电点的计算 解析:写出Tyr(酪氨酸)的电离式,可以看出其兼性离子两边的pK值分别是pK1、pK2与 pKR 无关,故其pI=1〖〗2(pK1+pK2)=1〖〗2(2。20+9。11)=5。66 九、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为和。(1996北医) 答案:丙二酸、戊二酸 考点: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解析:丙二酸、戊二酸与琥珀酸结构类似,所以可以与琥珀酸竞争酶的结合部位,发挥竞争 性抑制的作用。 十、蛋白质和核酸对紫外光均有吸收,蛋白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为nm,核酸是nm(2000北 医) 答案:280、260 考点:蛋白质、核酸的理化性质 解析:蛋白质最大吸收峰是因其含有酪氨酸、色氨酸残基,核酸是因其嘌呤、嘧啶环中有共 轭双键。 十一、蛋白质变性时一级结构不变,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而言(1992) 十二、Km值是指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1990) 十三、酶结构的调节包括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1994) 十四、就化学本质而言,酶原的激活过程就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1993) 十五、一定条件下,核酸分子 Tm 值的大小与 G+C 含量和核酸分子大小及变性条件有关 (1997) 考题分析 问答: 一、奇数碳原子长链脂肪酸经β氧化原产生多个乙酰CoA和一分子丙酰CoA,请以中文物 质名称及箭头图写出丙酰 CoA 的彻底氧化途径(不含水的生成过程),标出脱氢、脱羧反应 步骤所需要的酶的名称,并计算ATP生成数量。(1999年 北医) 考点:丙酰CoA的氧化代谢过程

   
热点:机体内一些途径中的中间代谢产物要彻底氧化,往往要经过三羧酶循环、糖异生、氧 化磷酸化多种过程,这就需要将每个过程及其与别的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搞清楚,且要记住 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不能直接在循环中被氧化成 CO2和 H2O,如苹果酸必须循糖异生 途径转化为丙酮酸,才能在线粒体中被氧化。 由上述看出1分子丙酰CoA生成2分子FADH24分子NADH+H+,及直接生成2分子 ATP 所以彻底氧化生成ATP数量为2×2+4×3+2=18分子ATP 二、若肝中含有大量6…磷酸葡萄糖,试述其主要去路。(1996,1997) 考点:糖代谢中重要中间产物的代谢方式。 解析:1。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糖。 2。转化为 1…磷酸葡萄糖,再合成糖原。 3。循糖分解代谢途径进行酵解或有氧氧化。 4。循磷酸戊糖途径生成 5…磷酸核糖和NADPH,也可再进一步生成 3…磷酸甘油醛转化为甘 油 三、甘油如何氧化成 CO2和 H2O?以中文物质名称及箭头图写出其氧化途径(不含水的生 成过程)并计算ATP生成量(1999北医) 考点:甘油氧化代谢过程,甘油既可异生成糖,也可氧化分解,本题是考查其后一过程 ATP 计算:从丙酮酸到氧化成 CO2和H2O共生成15分子ATP(计算略) 从甘油到丙酮酸:共生成 2 分子 NADH+H+,2 分子 ATP,消耗 1 分子 ATP,故此过程 ATP 量为 2×2+2…1=5 或 2×3+2…1=7 分子 ATP(1 分子 NADH+H+不同方式穿梭至线 粒体,可生成2分子或3分子ATP) 所以甘油彻底氧化,1分子生成ATP量为20分子或22分子ATP 四、体内脂肪酸可否转变为葡萄糖,为什么(1999,北医) 考点:糖、脂、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解析:脂肪酸分解成乙酰CoA,要转变为糖乙酰CoA首先应变成丙酮酸,但糖分解代谢过 程中,丙酮酸至乙酰CoA这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故乙酰CoA不能朝糖异生的方向进行, 脂肪酸也就不能转变为葡萄糖 五、写出下列物质中文名称,生成过程及生理意义1。SAM2。PAPS(2000,北医) 考点: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解析:1。SAM:S…腺苷甲硫氨酸,生成:甲硫氨酸+ATP腺苷转移酶SAM 生理意义:是活性甲基的供体,可通过转甲基作用生成多种含甲基的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如 肾上腺素、肌酸、肉毒碱等。 2。PAPS: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生成过程:半胱氨酸脱去巯基和氨基,生成H2S,H2S氧化成H2SO4 ATP+SO42 腺苷…5′——磷酸硫酸+ATPPAPS 生理意义:PAPS性质较活泼,可与某些物质形成硫酸酯,这在肝生物转化中有重要意义, 一些物质形成硫酸酯被灭活,使其毒性降低,另一些物质形成硫酸酯,水溶性增加,可排出 体外,也能起到灭活及解毒作用。此外,PAPS可参与硫酸角质素及硫酸软骨素等分子中硫 酸化氨基糖的合成。 六、葡萄糖能变成脂肪吗?脂肪能变成葡萄糖吗?若能,写出简要反应过程(中文),若不能说 明理由(2000北医) 考点: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


   
解析: 因乙酰CoA不能逆行生成丙酮酸循糖异生途径生成葡萄糖 所以糖异生通路被阻断,脂肪酸不能生成糖,所以虽然脂肪分解的甘油可转变为葡萄糖,但 与脂肪酸生成的乙酰CoA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大部分不 能转化为葡萄糖,糖供应不足时,可以靠脂肪供能,却不能靠其升高血糖。 七、试述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1996,北医) 考点:核苷酸的功能 解析:1。多个核苷酸相连合成核酸,这是核苷酸最主要的功能。2。体内能量的利用形式,如 ATP、GTP、UTP 等。3。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如 cAMP 是体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细 胞信号转导,从而调节代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