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圆觉经略说 >

第8章

圆觉经略说-第8章

小说: 圆觉经略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以上是释迦牟尼佛讲道的记录,以三藏十二部分类,谓之长行。后面是偈颂,偈颂的作用是把前面所讲的道理加以归纳。在印度来说,这些偈颂是最美丽的诗歌,可以配合音乐唱诵。
  【文殊汝当知 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转 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 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碍 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 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 修此免邪见】
  【文殊汝当知】
  文殊菩萨你要知道,
  【一切诸如来】
  所有一切过去、现在、未来诸佛,
  【从于本因地】
  修行的基础,开始的第一步,
  【皆以智慧觉】
  都是从自己的内心,求得般若智慧觉悟。
  【了达于无明】
  觉悟通达无明自性本来空,
  【知彼如空花】
  无明妄想业力有如空花,自生自灭,你不用去空它,
  【即能免流转】
  了解无明本空,就可以免除在生死中流转。
  【又如梦中人】
  又像做梦的时候,喜、怒、哀、乐样样俱全,
  【醒时不可得】
  醒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了。无明也是如此,如同我们要发脾气,忽然一想,不值得,气死了才划不来,笑一笑,不气了。这时候,气愤哪里去了?无所来去,等于醒时不可得。因此,永嘉大师在他的“证道歌”里告诉我们:“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觉者如虚空】
  悟了道如何呢?沩山禅师说:“悟了同未悟。”得了道的人与没有得道的人一样。什么是佛?禅宗祖师说是:无事的凡夫。
  【平等不动转】
  平等就是不二法门,空与有,善与恶,是与非,一切平等,自性本空,所以平等不动转。假如需要你去空他,就不平等,就动转了。
  【觉遍十方界】
  觉悟了以后,了解自性遍满十方,无所不在。
  【即得成佛道】
  这样就可以成佛了。
  【众幻灭无处】
  妄想空了到哪里去了?难道找个仓库装起来不成?妄想自性本空,灭了无处所。
  【成道亦无得】
  “心经”上说:“无智亦无得”。假如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半吊子,绝对无道。真有道的人,不会告诉你有道,很平凡,你看不出来。你看真有钱的人,装起一副穷相,决不会告诉你有钱,对不对?
  【本性圆满故】
  为什么?本性圆满。若认为自己有所得,傲慢自大,那就不圆满了。自性不增不减,得个什么?
  【菩萨于此中】
  大乘菩萨们了解了这个道理,
  【能发菩提心】
  能够发起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净心,一体之两面。
  【末世诸众生】
  未来末世的一切众生,
  【修此免邪见】
  依照如此修行,就不会走错了路。
  以上是大智慧的文殊菩萨提问题,佛加以解答。学佛的第一步是智慧,最后成佛的也是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成就,不是盲目的迷信。
  文殊菩萨代替我们问无明妄想如何了断?佛答复说无明烦恼自性本空,不用你去空他,如空中之虚花,自来自去,自生自灭。能起烦恼妄想的,他本来没有动摇过,用不着去除它。懂了这个,当下一念清净,有何放下不放下?!若说放下,放下是他,若说提起,提起也是他,自性本空如梦幻。
  懂了这个道理就成了吗?千万不可狂妄。纵然见了空性,得了清净,正好修行。禅宗五祖告诉六祖:“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所谓“见性起修”。这个道理从 “圆觉经”里,看得很明白。文殊菩萨代表智慧,这个第一步;见道以后修道,修普贤菩萨行。普贤菩萨代表行愿,万德庄严,万行庄严。所以,接下来是普贤菩萨登场。

第二章 普贤菩萨
  初见本性如何修
  如何以幻还修于幻
  一切皆幻谁来修行
  如何使妄想心得到解脱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些文字我们不重复解释了。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大慈大悲的世尊,希望您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菩萨道的人说明,当听到了此圆觉清净法门,初见本性,应如何起修?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这个问题我们也要问,对不对?他说世尊刚才答复文殊菩萨,一切都是幻化,身体是幻,身体是假的,我们的思想念头也是假的,身心都是假的,既然一切如梦如幻,那还修什么呢?不修行也幻,换句话说,我杀生也是幻,我不是杀生,我杀幻呀!反正他早死晚死一样要死,我给他一刀,早点解脱嘛!既然一切是幻,为什么还要念佛、打坐、守戒呢?为什么要以幻还修于幻?这个问题的确要问。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第二个问题,一切皆是虚幻,虚幻就是空,什么都没有,都灭掉了。既然一切都是虚幻,也就是说,一切众生本来无心,既然无心,何必修行?谁来修行?修个什么东西呢?另外还附带一个小题,云何复说修行如幻?为什么您老人家还说修行如幻?
  讲到修行亦如梦如幻,有位禅宗祖师,也是净土宗的大祖师…永明寿禅师,他原是将军,后来出家,大彻大悟以后,提倡净土念佛法门,禅净四料简中“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今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就是他的偈子。他规定自己一天要念一万声佛,每天要做一百零八件佛事,他一生的行经与西藏黄教的宗喀巴大师颇多类似。像他已经大彻大悟的人,每天兢兢业业积极修行佛事,而却说是:“宴坐水月道场,修习空花佛事。”也就是说所有修行皆是如梦如幻,这是什么道理呢?
  其次,在密宗里有个幻网法门,此幻网法门乃普贤如来化身为金刚萨埵 所传,而其原理就是此处普贤菩萨所提修行如幻的道理。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为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今妄想
   心云何解脱?】
  各位有没有注意到,普贤菩萨所提的问题,分三种层次,我们不要被经文美丽的文字所迷惑,而忽略过去。第一,佛所说一切法如梦如幻,身心皆幻,那又何必修呢?修假法有什么意思呢?第二,既然一切皆幻,谁来修行呢?第三,就是修行既然如幻,那么,一切众生本来没有修行,虽然在生死轮回中,也是幻化。可是他并不知道自己这个生死是假的,他把生死看得很认真是,所以,想到死亡感到痛苦,失去东西觉得悲哀,把假的抓住当真的在玩,这样如何使妄想心得到解脱?
  普贤菩萨把一个问题,分成三个层次,我们要搞清楚。接着,他对所提问题,在下面作了结论。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普贤菩萨发大愿,恳求佛为将来末世一切众生,有什么方法可让他们一步一步修行,而证得如梦如幻的境界。这么一来,使将来的众生不被幻化所骗,永离种种幻境。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完了,跪下来,五体投地,行礼如仪,恳求三次。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
   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味,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
   谛听,当为汝说。】
  佛说:“好!你们能够为了一般大乘菩萨以及将来的末世众生,恳求我来讲--如何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如幻三昧法门(西藏密宗谓之幻网法门,幻网乃根据“华严经”法界重重无尽而来)。“方便渐次”,一切方法都叫方便,一切有为法皆是方便,换句话说,没有证道以前,无为也是方便,无一不是方便。悟了道以后,方便都没有了,那是实相般若。这种修行的方法其程序是如何?你问这个问题,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发心为了将来一切众生,如何能够脱离迷幻?好,现在仔细听,当为你说。
  【时普贤菩萨奉教喜欢,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当时普贤菩萨听道佛要说法很喜欢,在座大众都专心静默而听。
  现在讲梦幻修法,实际上,显教就是密教,经典上的每一句话都是修法。那么,现在所讲乃融会显密教法,要靠自己的智慧去理解。若真要传幻网法门,那可严重了。你们要先登记,然后,好好拿红包,多多益善,这叫供养。拿了供养以后,要先关起门来修法,要有高一点的道场,一千杯水,一千盏灯,昼夜点着檀香,香烟弥漫,还要做一套衣服,戴上高帽子,锒(LANG2)锒铛铛挂上一大堆,口里嗡隆嗡隆地念,进入梦幻三味,一一为你们消灾免难,要修到护法神现身,然后,告诉你哪一天传法,你要在下面跪半天,传法要传半个多月,一天要四个小时,不要说我说法很累,你听法就够你受了。
  假如现在要传这个法门,有个好办法,摆上许多镜子,加上科学灯光设计,一进坛场就看到千百万个自己,哪个是真的你都分不清楚,那真是如梦如幻,不用我传,普贤如来就来传你了。我讲的不是笑话,是真的(唷)!现代修法适当地配合科学,修持起来快得很。
  现在把密法都传给你们了,这是梦幻修法,给你们露一点信息,你们不要当笑话听。你若以恭敬心听我的笑话,你就得到普贤菩萨的感应。你如果当笑话听,那就可惜了。不过,我不搞这一套,我这个人讲好听,平常解脱惯了,对于要穿上法衣,戴上帽子,道貌岸然扮起一副上师的摸样,总是能免则免。
  好,现在我们来看佛所传的梦幻修法。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
   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佛所说这一段真是大法,也是无上的密法,只要你好好依靠文殊菩萨的带领,能以智慧进入就到了。下面我们再引申说明。
  善男子,等于说你们诸位仔细听者,一切众生种种幻化,没有哪一样不是假的。现在你们所看到的我是真的吗?是假的。不相信,那么你眼睛直瞪着看我,多看一会儿,我的脸就不是这个脸了。愈注意看,你就愈可以看出假的来,一切非真。各位注视着这个佛像看,眼睛不要动,你看!佛像不像佛像了,梦幻出来了,旁边周遭一切也梦幻,眼睁开着,看而不看,如此便进入梦幻境界了,就这么简单。
  平常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不是都很实在吗?不,那是众生没有定力,被自己的眼睛所骗了。现在让你注意看,就是五遍行的作意,你注意看,那些东西原来是假的,种种皆幻。像眼前的茶杯、桌子这些都是假的,它的本身迟早都会毁坏,都会变去了的。连我们的身体也是假的,当初爸爸妈妈生我们的时候,一入胎就抓个假东西,生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