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博弈论的诡计(1) >

第11章

博弈论的诡计(1)-第11章

小说: 博弈论的诡计(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国作家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偷了神父的东西被警察抓
住,神父却为他开脱,所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并且产生了巨大的道德感召
力,使冉阿让重归正途。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个策略对采取者最为不利,因
为多数对手并不是冉阿让,而是一旦知道了你会采取这种策略后,他们会永
远采取背叛策略。
    上述两种办法截然相反,但都有他们的道理。仔细想来确实叫人感到惊
奇。两种极端都有道理,其结果是怎么做都可以。对待坏人真的就设有有效
办法了吗?有没有既非以怨报怨,又非以德报怨的办法?
    答案当然是有。那就是一报还一报策略的修正策略。孔子在几千年前就
提出了“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样精彩的策略,所谓“直”.就是公正,以
直报怨就是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公正地回报对方的背叛.而不是以恩
怨来考虑当前的策略。
    这种修正了的一报还一报,修正的是报复的程度,本来会让你损失5分,
现在只让你损失3分.从而以一种公正审判来结束代代相续的报复,形成
”I
博奔论的崩}劳
文明。
    孔子反对以德报怨,因为这样做的话,对坏人也施以德,对好人也旆以
德,变成没有区别,于理不合。以直报怨包含两重意思:一是要用正直的方
式对待破坏规则的人,二是要直率地告诉对方,你什么地方办错了事。
    出租车司机多收费,以怨报怨就是拒绝付款;以德报怨就是不但付钱还
给他一笔小费:以直报怨则是仍按规定付款,但要告诉他犯了规.以后改正。
经济学家茅于轼的做法是:指出司机的违规行为.但仍按规定向他付教。在
这种策略中.他们应付180元。另加停车场收费5元。
    除了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我们常说的“投桃报李”、“人不犯我,我不
犯人”等都体现了一报还一报的思想。尽管这一策略并不是最优的.在充满
了随机性的现实社会里有这样或那样缺陷.但相对以德报怨和以怨报怨来说,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相对优势的策略。
输掉战役赢战争
    千百年来,楚汉相争一直是中国人回昧无穷的历史片断。自司马迁的《史
记》把项羽描绘成“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以后,历代文人墨客往往崇敬
出身将门的项羽.而嘲贬出身平民的刘邦,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
雄”的诗句更是把这种祟仰推到了极致。
    抛开这些感性的评价,很多人也会对项羽兵败感到十分奇怪。项羽从起
兵到失败丧生历时七年,多是战绩辉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身七十余
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最后却一战而全军溃敬.到底是为什么呢?项羽
最后自叹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其实也说明他正是带着上面这个疑
问死去的。
    项羽于公元前209年与其叔项粱在江东聚集“八千子弟”造反,在随后
的反抗秦国的大战中.显示出无人能敌的强大战斗力,被各派割据武装推为
霸主。公元前206年义军占咸阳灭秦.项羽将刘邦打发到偏僻的汉中。自己
也离开当时天下最富庶的关中而东返彭城(徐州)立都。随后.刘邦暗度陈
仓夺取了关中,接着东袭彭城。项羽即刻回兵打败汉军。随后三年的楚汉战
《飘
报还一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争呈持久形态。项羽屡战屡胜,汉军屡战屡败,然而项羽却于公元前202年
在垓下一败而溃。
    力拨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败给文不知诗书、武不能阵战的刘邦,很多人都
归咎于偶然失手或一念之差,其实这是一种十分浅薄的认识。事实上。项败
刘胜恰恰说明.在任何一场战争中,只有战略的胜利者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是真正的胜利者。
    对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通过博弈论的研究得到证实。爱克斯罗德通过
数学化和计算机化的方法研究如何突破囚徒困境,在数学上的证明无疑是令
人信服的。他在计算机模拟中得出的一个非常惊人的发现:总分最高的人在
每次博弈中都没有拿到最高分。
    这就像刘邦.每次战役都没有能战胜对手,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实力
日益增强。相反.项羽能够从每一场战役中获得一些胜利.但是实力却愈战
愈衰。最后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么这种强弱对比的转化是如何发生的
呢?
    项羽起兵后.一直以起兵时的“八千子弟”为骨干。史学家曾考证这批
江东首义者的出身,发现多是些流浪、乞盗的江湖不逞之徒,虽然勇武好斗
却破坏性极强。他们纵横天下时。战斗力虽胜过诸侯之兵,却有焚杀劫掠恶
习。项羽正是在这批人簇拥下,制造了坑杀秦军降卒、攻城后焚烧洗劫一类
暴行。项羽在关中不敢久留,是因当地百姓对他恨之人骨。相反,初到关中
便“约法三章”的刘邦却赢得了威望。
    第二个原因又是与第一点相联系的,那就是稳固的根据地。刘邦每次兵
败后都能恢复元气,关键是有关中作为后方,能源源不断地供应粮食和补充
兵员。战胜之际论功行赏时,刘邦把“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的萧何
列为三大功臣之首。项羽却从不注重建设后方,主要靠兵威四处索粮掠物,
所得不多又失民心,自然不能持久。正因如此,两军对决时,项羽部只能速
战速决,在一地相持日久就会出现“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在垓下关
键一战中,楚军叉因“兵少食尽”军心动摇,饥兵听到“四面楚歌”便随之
瓦解。
  评估一个策略成功与否.一个常见的方法是衡量它有多大能力来克服自
厶9 I
丫4.*#☆∞自}
f}
己的不足。如果我们从发展的、演进的角度思考.就会发现撮有利于成长的
策略才是真正的优势策略。不同的策略会经常相互较量。除非一个策略能够
保证压倒对手,否则任何最初阶段的成功都将转变为自我毁灭。
    楚汉战争的结局证明,项羽的策略是失败的,他的一场场胜利慢慢消耗
掉了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使他最终一败涂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背后.实际
上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段看似奇特的历史启示我们,即使每一次合作中最优策略都带来损失.
它最后还是能赢得全局的胜利。换句话说.就是你辖掉了每一个战役,却依
然能赢得整个战争。反之,即使你赢得了每一个战役,也不一定能赢得整个
战争。这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实际上又是租容易理解的:因为这种策略
是善于合作的,对手虽然可能在和他的每一次交锋中都相对得利,但是在全
局上的优势积累上却无法胜过最优策略。要做到辖战役,赢战争,就必须有
全局优先的观念。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哈里逊小时候家里程贫穷,他沉默寡言.家乡的
人们甚至认为他是个傻菝子。有一次,一个人跟他开玩笑,拿一枚五美分的
硬币和一枚一美元的硬币放在他的面前让他挑,说挑哪个就送他哪个。哈里
逊看了看.挑了五美分的硬币。这一举动逗得人们哈哈大笑,都以为哈里逊
是个傻小弦。
    这事很快在当地传开了,很多人都饶有兴致地来看这个“傻小孩”,并拿
来五美分和一美元的硬币让他挑。每次,哈里逊都是拿那枚五美分的。而不
拿一美元的。一位妇女看他这样可怜,就同他:“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哪个更值
钱吗?”哈里逊回答说:“当然知道,夫人,可是我拿了~美元的硬币.他们
就再也不会把硬币摆在我面前,那么,我就连五美分也拿不到了。”
    如果从某一次合作的局部看可能是吃亏的,但是这些合作对全局发展却
起到极大的作用,那么这种亏是值得吃的。这正是俗语所谓“吃小亏占大便
宜”.细细~想的确十分传神。
    顾维钧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外交家。他有一段关于吃亏的论述十分精彩。
颐维钧以为中国的事情难办,尤其外交难办。他以为内政的对象是人民.外
交的对象是与国。在内政上有时候可以开大价钱.可以开空头支票。反正人
150
报还一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民无知无力.对你也莫可如何。至于外交,那就得货真价实,不能假一点,
不能要大价钱.否则就会自讨没趣,自食其果。他曾经不无惋惜地说:“中国
的外交,从巴黎和会以来.我经手的就很多。所犯的毛病,就是大家乱要价
钱,不愿意吃明亏,结果吃暗亏;不愿意吃小亏,结果吃大亏。”
    虽然说的是国际交往.但是事实上也颇适合很多生活中的事情,分辨明
亏和暗亏、小亏与大亏,是我们每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智慧。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剐毕业就进入出版社做编辑,他的文笔很好,但更可
贵的是他的工作态度。那时出版社正在进行一套丛书的出版,每个人都很忙.
但上司并没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编辑也被派到发行部、业务部帮忙。整
个编辑部几乎所有人去一两次就抗议了.只有那个年轻人心情愉快地接受指
派。事实上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便宜可占,因为他要帮忙包书、送书,像个苦
力工一样f他真是个可以随意指挥的员工.后来他又去业务部参与销售的工
作。此外.连取稿、跑印刷厂、邮寄…一只要开口要求,他都乐意帮忙!两
年过后,他自己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做得很不错。
    原来他在吃亏的时候。把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发行、直销等工作都摸熟
了。现在.他仍然抱着这样的态度做事,对作者,他用吃亏来换取作者的信
任;对员工,他用吃亏来换取他们的积极性;对印刷厂,他用吃亏来换取品
质…·由此看来,他这下真的占到了便宜!
    如果吃亏能会让休得到比其他人更多的工作经验,更多的发展机会.那
么吃亏也就是占便宜!这个年轻的大学生,在最初工作的时候.随意地被老
板和其他员工指派,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工作经验、人脉关系.
在短短两年之后成功地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在工作中,我们不要总是计较工作的轻重,比别人干多了,还是干少了,
重要的是能否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尤其是年轻人.这样的吃亏实际
上恰恰是输战役而赢战略的积累,因为它使你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
的做事能力,扩大了人际关系网络。
第5章
第J章
人质困境:多个人的囚徒困境
拥挤的人群和孤独灵魂
空洞的眼脚步夜光星展
人与人的竞争你和我的追连
究竟如何分出胜负
——《心如止水》歌词
赫鲁晓夫在哪里
    囚犯困境作为博弈论中的一个基本的模型.可以解释很多与此类似的杜
会现象,如寡头竞争、军备竞赛等。但是社会中的博弈往往并不止有两个参
与者,这时的博弈还会出现囚徒困境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形成的囚犯困境又称为人质困境。从
两个囚犯到一群人质,个人理性与团体理性的巨大冲突能够更真实地反映
出来。
    1956年2月14日.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24日,大会
闭幕。这天深夜,赫鲁晓夫突然向大会代表们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的报告(即所谓《秘密报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