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博弈论的诡计(1) >

第15章

博弈论的诡计(1)-第15章

小说: 博弈论的诡计(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理论上说的确如上述所言,但是实际的情形会怎么样呢?阿瑟教授通
过计算机模拟和对真实人群的考察两种方法.得到了两个不同的有趣结果,
    计算机的模型实验的情形是:开始.不同的行动者是根据自己的归纳来
行动的.并且去酒吧的人数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去酒吧的平均人数很快达到60.即去与不去的人数之比是60:40。尽管每个
人不会固定地属于去酒吧或不去酒吧的人群,但这个系统的比例是不变的
也就是说.他们会自组织地形成一个生态稳定系统。
    但是阿瑟教授通过对真实人群的观察研究,却得到了与计算机模型实验
迥然不同的结果,对真实人群的实验中,实验对象的预测呈有规律的渡浪形
态,实验中去酒吧的人数如表6一j所示,
表6.1
酒吧问题对真实人群的实验数据
    不同的行动者可做出不同的预测.例如预测:下次的人数将是前4周的
平均数(53),两点的周期环(78),与前面隔一周的相同(78)。
    从上述数据看.实验对象的预测呈有规律的波浪形态虽然不同的博弈
6’I
者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这些预测都是用归纳法进行的。
我们完全可以把实验的结果看做是现实中大多数“理性”人做出的选择。在
这个实验中.更多的博弈者是根据上一次其他人做出的选择而做出其本人“这
一次”的预测。然而,这个预测已经被证明在多数情况下是不正确的。
    从这个层面上可以说,这种预测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
    传统经济学中认为,经济主体或行动者的行动是建立在演绎推理的基础
之上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多数人的行动是基于归纳的基础之上的。而对于
这样一个非线性的过程来说,由于系统的未来情形对初始值有着强烈的敏感
性,对于下次去酒吧的确定的人数,我们是无法做出肯定的预测的。
    对于酒吧问题,由于人们根据以往的历史来预测以后去酒吧的人数.过
去的人数历史就很重要.然而过去的历史可以说是“任意的”,未来就不可能
得到一个确定的值。
    “股票买卖”、“交通拥挤”以及“足球博彩”等等问题都是酒吧博弈模
型的延伸:在现行的说法中,对这一类博奔统称为“少数人博奔”,其最简单
的模型是:失火时面对两个门.你将如何选择人数可能较少的生门,在这个
模型中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生与死。
    事实上,这个结论也可以用在股市上。每一位股民都在猜测其他股民的
行为,并努力与大多数股民不同。如果多数股民处于“卖”股票的位置,而
你处于“买”的位置,你买人的价格低,你就是赢家;而当你处于少数的“卖”
股票的位置,多数人想“买”股票.那么你持有的股票就能以高价卖出,你
将获利。
    但是一个股民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完全是根据以往的股市表现归纳出来的。
而相同的股市表现.导致其他股民所采用的策略完全是不确定的,也无法预测.
因而任何股民都无法肯定地预测自己是否处于“少数”赢利者的地位。
    也正因如此.历史数据也就未必能够提供什么帮助.因为如果股市的变
化可以从历史数据中推导出来的话.那么所有的股民都将求助于大容量硬盘
和高性能电脑了,只要安装一个软件,就可以财源滚滚。但如果存在这样一
个炒股必赢的系统,那么所有人必将处于无股可买的处境.因为如果所有人
都知道哪些是潜力票,哪些是垃圾股,也就没有人抛出潜力股,也没有人买
I 68
酒吧博弈:混沌系统中的黄略
人垃圾股。
    也就是说,股市只有作为一个无法准确预测的混沌系统,才有存在的可
能.也才能让那些无法预测到其他参与者策略的股民们,在“博傻”过程巾
赚钱。
    酒吧博弈的研究,对于我们的现实启示就在于:
    第一.从一个非线性系统的整体来说,其变化往往是不可预测的。要采
取正确的决策。必须了解其变化规律。所谓非线性的混沌系统.可以这样理
解.2是1的2倍,但是t00万却并不是1的100万倍.1亿也并不是1的1
亿倍。后者是一个无法准确了解的系统.因为我们不知道量变在哪个地方成
为质变,而且改变了变化方式。在下面几节,我们会重点讨论一个混沌系统
的临界点对于策略思维的价值。
    第二,对于处身于一个混沌系统中的个体来说,在无法预测的过程中也
可以采取恰当的策略.并且可以趋吉避凶。在这样的策略中。少数者策略是
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
一加一未必等于二
    有一户人家喂养了一只猫,自己觉得比别人家的猫能捉老鼠.就给它起
了个威武的名字,叫虎猫。这天,他家来了一个客人。谈论起这只猫,客人
说道:“虎的确很勇猛,但不如狮,狮是万兽之王。就请改名为狮猫吧。”主
人拍掌称妙.于是虎猫改成狮猫了。
    可是第二天,家里又来了个客人,听了给猫改名字的事情,不以为然地
说:“狮虽然比虎强.但只能在地上跑;而龙可以在天空行走.比狮更神奇.
不如改名龙猫吧。”主人频频点头,照此办理。
    隔了些天.第三位客人来他家,听说虎猫改成龙猫了.忙说:“龙虽然比
虎神气,但龙升天要靠浮云.不如叫云猫吧。”从此,龙猫改叫云猫了。
    又过了些日子,第四位客人听说龙猫改成了云猫,他认为不好.对主人
说:“满天云气,经不住一阵狂风就吹散了。风的威力大,就叫风猫吧。”于
是云猫变成了风猫。
69 I
酒吧博弈:混沌系统中的黄略
人垃圾股。
    也就是说,股市只有作为一个无法准确预测的混沌系统,才有存在的可
能.也才能让那些无法预测到其他参与者策略的股民们,在“博傻”过程巾
赚钱。
    酒吧博弈的研究,对于我们的现实启示就在于:
    第一.从一个非线性系统的整体来说,其变化往往是不可预测的。要采
取正确的决策。必须了解其变化规律。所谓非线性的混沌系统.可以这样理
解.2是1的2倍,但是t00万却并不是1的100万倍.1亿也并不是1的1
亿倍。后者是一个无法准确了解的系统.因为我们不知道量变在哪个地方成
为质变,而且改变了变化方式。在下面几节,我们会重点讨论一个混沌系统
的临界点对于策略思维的价值。
    第二,对于处身于一个混沌系统中的个体来说,在无法预测的过程中也
可以采取恰当的策略.并且可以趋吉避凶。在这样的策略中。少数者策略是
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
一加一未必等于二
    有一户人家喂养了一只猫,自己觉得比别人家的猫能捉老鼠.就给它起
了个威武的名字,叫虎猫。这天,他家来了一个客人。谈论起这只猫,客人
说道:“虎的确很勇猛,但不如狮,狮是万兽之王。就请改名为狮猫吧。”主
人拍掌称妙.于是虎猫改成狮猫了。
    可是第二天,家里又来了个客人,听了给猫改名字的事情,不以为然地
说:“狮虽然比虎强.但只能在地上跑;而龙可以在天空行走.比狮更神奇.
不如改名龙猫吧。”主人频频点头,照此办理。
    隔了些天.第三位客人来他家,听说虎猫改成龙猫了.忙说:“龙虽然比
虎神气,但龙升天要靠浮云.不如叫云猫吧。”从此,龙猫改叫云猫了。
    又过了些日子,第四位客人听说龙猫改成了云猫,他认为不好.对主人
说:“满天云气,经不住一阵狂风就吹散了。风的威力大,就叫风猫吧。”于
是云猫变成了风猫。
69 I
酒吧博弈:混沌系统中的策略
    又过了几天,第五位客人听说云猫改成风猫了,就向主人建议说:“再大
的风,一堵墙就能挡住.叫墙猫再合适不过了。”这样,风猫叉改成墙猫。
    一位邻居听说了墙猫这个名字,很有意见。他找上门来对主人说:“墙很
结实固然不错,你想过没有,老鼠会在墙上打洞,打了洞的墙.很快就会倒
塌,还是起名叫鼠猫吧。”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未经协调的选择之间相互影响,达成让全体参
与者一致感到遗憾的结果。研究这种结果的形成机制,可以帮助我们从一开
始有所行动.从而避免出现对大家都不利的情况。
    许多国家运用关税、配额以及其他方法限制进口,保护本土产业。这样
的政策会抬高价格.损害国内所有使用受保护产品的消费者的利益。经济学
家估计,假如美国运用进口配额保护钢铁、纺织或制糖产业,导致大家不得
不购买价格更高的产品,换算过来,相当于每保住这些产业中的一个职位.
美国国内其他人就要付出10万元的代价。为什么会这样,极少数人的得益为
什么能够压倒更大多数人的损失而得到优先考虑呢t
    秘诀在于一次提出一件事情。首先.制鞋产业的1万个职位面临着威胁。
要想挽救这些职位,国内其他人就得付出l亿元.或人均付出4元。谁不愿意
付出4元保住1万个职位呢?即便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也会愿意的吧,尤其是
在可以把所谓不择手段的外国商人当做现成的诅咒目标之际。接着就轮到服
装产业、钢铁产业、汽车产业.等等。没等我们明白过来,我们已经点头同
意付出500多亿元,相当于人均付出200多元.或每个家庭付出1000多元。
假如我们事前可以看穿整个过程.大概会明白这个代价确实是太高了,继而
坚持要让上述各个产业的工人自己承担国际贸易带来的风险,就像他们承担
任何其他经济风险一样。
    就个案逐项进行决策,可能导致全部结果都与我们的意愿南辕北辙。实
际上,一项决定即便获得多数人投票赞成.仍然有可能导致一个对每个人来
说都比现状更糟的结果。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短视的决策者没能看
远一点,更看不到全局。
    明朝灭亡后.朱明皇室的一些藩王相继在江南建立了反清的政权.历史上
称它们为南明。福王朱由崧被凤阳总督马士英等人拥立,于南京即位。朱由崧
翻“蛊鲨型
终日享乐,政事都交给马士英。马士英为了扩充实力,选拔了大量人员人朝.
一时间出现满地是官的景象。拥有这么多官吏,福王却只做了一年皇帝。
    钱钟书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要想把哪个东西搞坏.不要骂它、
不要臭它,而要让它无限制地繁殖泛滥,结果它自然就名声扫地了。与钱钟
书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一位研究苏共党史的专家说:前苏共20万党员
时打垮了沙皇的反动统治,200万党员时打垮了希特勒的法西斯进攻.而2000
万党员时却打垮了自己。
    早在1583年,药理学家、学者帕拉斯尔萨斯也说过一句极其中肯而精彩
的话:”只有剂量能决定一种东西没有毒。”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不失其意
义。从整个社会来考察也是这样,对作为个体的每个人来说也是如此,姑且
不论中国民间“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就是人们一般不可须臾离开的果腹之
物——食物,也并非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食物如果过多,也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