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博弈论的诡计(1) >

第31章

博弈论的诡计(1)-第31章

小说: 博弈论的诡计(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0%。一般来说,假如接球者认识发球者,确切了解他有什么癣好,他就能相
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不过,这么做永远存在一种危险.即发球者可能是一个更出色的策略家,
懂得在无关紧要的时候装出只会采用糟糕策略的傻样,引诱对方上当.然后
在关键时刻使出自己的杀手锏。这种策略往往会使接球者白以为看穿了对方
的惯用手法,而放弃自己的均衡混合策略。这样,发球者就用乍看起来很傻
的混合策略布置了一个圈套.让一心要占对方便宜的接球者就会上当。只有
采取自己的均衡混合策略才能避免这一危险。
    这也就是说.如果在博奔开始后算不清对方的行动规律并不可怕;但是
如果对方的规律出乎意料地明显,那么休就要小心了,因为对方可能正在引
诱你走向一个危险的胳阱。
1150
第11章
斗鸡博弈:狭路相逢的策略
离开你不会是一种噱头
我只是要一点呵护还嫌太多
任何结果没有谁有把握
但请你让一条路让大掌好走
——《不要乱说》歌词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试想有两只实力相当的斗鸡狭路相逢,每只斗鸡都有两个行动选择:一
是退下来,一是进攻:如果斗鸡甲退下来,而斗鸡乙没有退.那么乙获得胜
利,甲则很丢面子;如果乙也退下来.则双方打个平手;如果甲没退,而乙
退下去,那么甲则胜利,乙失败;如果两只斗鸡都前进,那么将会两败俱伤。
    因此,对每只斗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去.而自己不退。但
是这种追求却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
    不妨假设两只斗鸡均选择前进,结果两败俱伤,这时两者的收益是一2个
单位,也就是损失2个单位;如果一方前进。另外一方后退。前进的斗鸡获
得1个单位的收益,赢得了面子,而后退的斗鸡获得一l韵收益即损失1个单
位.输掉了面子,但没有两者均前进受到的损失大;两者均后退,两者均输
掉了面子获得一l的收益即损失1个单位。具体如表Il l所示。
表11.1
博拜沦的坦』/
斗鸡博弈的收益矩阵
    如果博弈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点,那么这个博弈是可预测的.均衡点就是
事先知道的唯一的博弈结果。但是如果一场博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什均
衡点.那就无法预测出一个结果来。斗鸡博弈就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前进.
另一方后退.但关键是谁进、谁退?因此.我们无法预测斗鸡博弈的结果,即
不能知道谁进谁退,谁输谁赢。
    由此看来,斗鸡博弈描述的便是两个强者在对抗冲突的时候.如何能让
自己占据优势.力争得到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
    这电像武侠小说中所描写两大高于比试内力一样.当两人以内力对决的
时候.每个人都欲罢不能.因为对方的内力正源源不断地攻来.自己一撤内
力则非死即伤;而对方呢.处境一点儿不比自己强。两个人这样僵持的局面
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当然两个人不进人或退出这种比试内力的境地可能也是
一个均衡,退出对决僵持状态在小说中一般需要借助外力或者二人凑巧同时
撤回内力才能达到。
    斗鸡博弈在日常生恬中非常普遍.而用斗鸡博弈来解释美苏两个超级大
国之间在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鹬蚌相争的困局
    在藩镇和宦官夹缝中.唐王朝中央政府叉出现朋党之争,使唐王朝的命
脉悬于一线9世纪20年代后.唐朝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分裂为两个政客集
团,一称“李党”.一称“牛党”。李党的重要人物有李德裕、李绅、郑覃;
牛党重要人物有李逢吉、牛僧孺、李宗闵、李党多是出身高贵门第和士族世
家.而牛党多是出身寒门的进士
1152
《砬
表11.1
博拜沦的坦』/
斗鸡博弈的收益矩阵
    如果博弈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点,那么这个博弈是可预测的.均衡点就是
事先知道的唯一的博弈结果。但是如果一场博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什均
衡点.那就无法预测出一个结果来。斗鸡博弈就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前进.
另一方后退.但关键是谁进、谁退?因此.我们无法预测斗鸡博弈的结果,即
不能知道谁进谁退,谁输谁赢。
    由此看来,斗鸡博弈描述的便是两个强者在对抗冲突的时候.如何能让
自己占据优势.力争得到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
    这电像武侠小说中所描写两大高于比试内力一样.当两人以内力对决的
时候.每个人都欲罢不能.因为对方的内力正源源不断地攻来.自己一撤内
力则非死即伤;而对方呢.处境一点儿不比自己强。两个人这样僵持的局面
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当然两个人不进人或退出这种比试内力的境地可能也是
一个均衡,退出对决僵持状态在小说中一般需要借助外力或者二人凑巧同时
撤回内力才能达到。
    斗鸡博弈在日常生恬中非常普遍.而用斗鸡博弈来解释美苏两个超级大
国之间在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鹬蚌相争的困局
    在藩镇和宦官夹缝中.唐王朝中央政府叉出现朋党之争,使唐王朝的命
脉悬于一线9世纪20年代后.唐朝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分裂为两个政客集
团,一称“李党”.一称“牛党”。李党的重要人物有李德裕、李绅、郑覃;
牛党重要人物有李逢吉、牛僧孺、李宗闵、李党多是出身高贵门第和士族世
家.而牛党多是出身寒门的进士
1152
《砬
翩¨
博弈.电的蘑舻
    唐朝政府在朋党斗争的26年问(821~846年),人事变动极其混乱,几
乎每一年都要发生一次“轰然而至”和“轰然而去”的浪潮。李党当权则李
党党羽弹冠相庆。全部调回中央任职,牛党党羽则扫地出门。牛党当权亦然。
比如到832年,牛僧孺被迫辞职,李德褡人朝后,出现了一个能使两个政客
集团和解的很好的机会。身为牛党的长安京兆尹杜棕向李宗闵建议:由李宗
闶推荐李德裕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知贡举,李宗闶不同意。李德裕出身士
族世家.虽然恨透了考试制度。并故意炫耀他不是进士出身.但其实内心何
尝不羡慕?只有杜棕洞察到这个秘密,所以出此建议,企图使世家与寒门在
李德裕这里融合。可惜李宗闵没有这种智慧。杜棕又退而求其次,建议由李
宗闶推荐李德裕担任地位跟宰相相等的御史大夫。
    李宗闵勉强同意,杜棕就去通知李德裕。李德裕昕后惊喜不已.感激得
流下眼泪,连连请杜棕转选对李宗闶的感谢。然而李宗闵到底没有这种胸襟
和见识.他又听从了给事中杨虞卿的意见,变了卦。李德裕认为受到戏弄,
怨恨更深。从此和解的机会一去不返。
    从此以后.每一个党派都发挥“宜将剩勇迫穷寇”的精神.力求把对手
斩草除根,不给对手喘息机会,于是一场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战争把朝廷变成
了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但是最后得到的,却是一种“驴子式的胜利”。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驴子和驴夫”的故事。驴夫赶着驴子上路,剐走一
会儿,就离开了平坦的大道,沿着陡峭的山路走去。当驴子贴近悬崖时,驴
夫一把抓住它的尾巴,想要把它拉过来。可驴子拼命挣扎,驴夫抓不住,一
下子让驴子滑了下去。驴夫无可奈何地说道:“你胜利了!但那是个悲惨的胜
利。”
    如果凡事一定要争个输赢胜负.那么必然会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在政坛也随处可见。在这方面,西方政坛上“费厄泼赖”式的宽容,也就
是网开一面琏免把对手逼人死角的政治斗争。相形之下显得更为可取。这不
仅是一种感性和直观的认识,而是有着博弈论的依据。
    这种依据就是斗鸡博弈。在这种博奔中,只有一方先撤退,才能双方获
利。特别是占据优势的一方,如果具有这种以退求进的智慧,提供给对方回
lf5‘
斗鸡博弈:狭路相逢的策略
旋的余地,也将给自己带来胜利,那么双方都成为利益的获得者。
    有时候,双方都明白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也都不愿意成为牺牲者,
可是他们往往又过于自负,觉得自己会取得胜利。所以,只要把形势说明,
让他明白没有稳操胜券的能力,僵持不下的斗鸡博弈就会被化解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现实中运用博弈论中的斗鸡定律.是要遵循一定
条件和规则的。哪一只斗鸡前进.哪一只斗鸡后退.不是谁先说就听谁的,
而是要进行实力的比较.谁稍微强大,谁就有更多的前进机会。但这种前进
并不是没有限制的.而是前进和后退都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两只斗鸡
都能够接受的。一旦超过了这个界限,只要有一只斗鸡接受不了,那么斗鸡
博弈中的严格优势策略也就不复存在了。
攻击的“仪式化”
    在有进有退的斗鸡博弈中,前进的一方可以获得正的收益值,而后退
的一方也不会损失太大.因为失去面子总比伤痕累累甚至丧命要好得多。
实际上,这已经不仅是个体之间的得失计算,而是与整个种群的生存与发
展有关。
    在自然界中,所有的动物都有四种先天性的本能:觅食、交配、逃跑和攻
击。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水槽中放置了25种鱼,共loo多条。
没过多久,水槽里就发生了一场混战。最后.经过观察和计算,同类鱼相咬
与异类相咬的比例是85:15。
    作为一种先天行为.攻击是有一定的积极功能的:胜者可以获得更多的
异性和食物,而从种群的范围来看.同物种间的争斗也可以在客观上使个体
的空间分布更为合理,不至于因为过于密集而耗尽食物。实际上也正因如此,
才会出现上面实验中的现象:同种间的攻击远远超过异种间的攻击。
    但攻击也有消极后果。其极端的后果将是种族衰落乃至消亡。因此恰当
地使用攻击手段是一切动物必须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是将同种问
的攻击变成“仪式化”行为。两只公牛交锋时,各自用巨大的牛角将地皮铲
得尘土飞扬.以显示自己的力量。弱势者往往从这一仪式中认识到自己力有
55 I
飘篁鲨型
不及.及时退却.而强势者从不追赶。
    哺乳类动物中没有嗜杀同类的现象。最嗜杀的狼,恰恰有最好的抑制能
力.从不向同类真正地实施武力。如果投有了这种抑制力,狼程可能早就灭
绝了。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动物,除了食物与异性之外.还要追求心理的满足包
括社会地位等,这也就决定了争斗的理由与起因比自然界中要复杂百万倍。
阶级地位越是接近的个体.形成斗鸡博弈关系的可能性越高,关系的紧张程
度越高。因为阶级地位越接近。越需要争夺同样的资源。
    但是也正因人类比其他的动物高级,他们也更能通过学习.运用更高级
的博弈智慧。或者说,他们的“仪式化”行为也更为复杂和多样,从而能够
成功地避免两败俱伤的结局。
    郑国曾经派子濯孺子去攻打卫国,战败逃跑.卫国派庾公之斯追击。子
濯孺子说:“今天我的风湿病发作了,拉不了弓,我活不成了。”
    子濯孺子又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