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

第12章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第12章

小说: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9节:第二章 心态教练五项基本功(10)
   

  能区分到每个人的“利益”和“立场”,就抓到了人的本质和根源,做教练就会很明朗、很快捷。
 
  4?心态的区分中不会有两难。
 
  赵传的《我是一只小小鸟》中唱道……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重要?……在歌中“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好像是一个两难问题,其实是歌者自己的假设混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人为地把它们对立起来了,而现实中有很多人面对生活的压力也同样活得很有尊严。
 
  我的一个朋友做教练时,一遇到困惑就喜欢打电话给我,我发现他跟我说的很多例子都是所谓的“两难”问题,比如他说:“一个女孩子很想嫁给一个男人,姐姐不同意,两难怎么办?”或者“一个女学员学了教练的课程,回家认为老公没学过这个课程水平太低,结果吵起来了!怎么区分?”我的区分每次都让他豁然开朗,原因就是我不认为这些是“两难问题”,反而认为教练每天要区分的正是这些心态上的偏差。第一个女孩是把问题扔给了教练,要教练给她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实上她的心态是她自己没有面对困难而是在逃避!第二个女学员也是在心态上走偏了方向,她把上课作为证明自己比老公强的武器了,并没有用心于改变自己,两人关系不平等当然会吵架!
 
  做为教练必须在纷繁复杂的事情面前,保持中立、客观,有爱心、有立场,愿意包容和接受所有情况,并且敢于去挑战被教练者,才可以像庖丁解牛一样作出精彩的区分。
 
  360度区分训练
 
  区分能力是靠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来提升的。一定要说明的是,同样的主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针对不同的人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区分。区分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参考。这里面我们撷取一些典型的、常见的案例进行区分,目的是帮助初学心态教练技术者对区分能力有初步的掌握,之后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我们先列举一些题目,你可以自己先进行区分,然后参照后面的答案,检视自己区分的结果。
 
  区分题目:
 
  a) 自责和负责和指责
 
  b) 负责任和承担过错
 
  c) 大我和小我
 
  d) 意向强烈和急于求成
 
  e) 智商和情商
 
  f) 沟通和争辩
 
  g) 负责任的冒险和孤注一掷
 
  h) 主观和客观
 
  i) 严肃和严谨
 
  j) 我希望和我来做
 
  k) 知道和做到
 
  L) 能力和权力
 
  m) 焦点在外和焦点在内
 
  n) 体验和概念
 
  o) 技术性和调适性
 
  p) 自我和角色
 
  q) 舒适区和学习空间
 
  r) 我赢和共赢
 
  s) 顽固和坚持
 
  t) 目标和成果
 
  u) 创造性张力和情绪张力
 
  v) 知识技能和心态素质
 
  w) 不喜欢和不愿意
 
  x) 利益和立场
 
  y) 情绪和情绪化
 
  z) 理性和合理化
 
  如下这些区分只是区分了其中的一个方向,并不是唯一的答案,谨供参考:
 
  a)自责和负责和指责
 
  自责是向内的;指责是向外的;负责是中立的,积极的!所以,前两者是偏激的,不中立的。
 
  关于“负责任”也有不同区分——在你的信念里,你和他人(也可以指团队)愿意为一件事情(团队)所负责任各占的百分比是怎样的?因而有四种区分:
 
  你500%00%他人(团队)50%000%互相拖累孤独自大不关我事激励共赢
 
  (我负责任并感召对方也100%地负责任)
 
  b)负责任≠承担过错
 
  负责任与对错无关——对错发生在过去!负责任发生在现在!因为对错是评估、比较后的结论,负责任仅仅是心态。
 
  例如:朋友去你家,把杯子打碎了,你要不要收拾?要!但是不是你的错?不是,可是你愿不愿意为其他人负责任?愿意!为什么你这时愿意负责任?所以,这里讲的负责任只是一种心态。
 
  关于负责任的另一种区分是:
 
  心态上的负责任,不同于法律上的负责任;两者范畴不同,前者是心态范畴的,后者是法律范畴;心态上的负责任无对错之分,而法律上的负责任是有对错的!前者是无形的,后者是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
 

第30节:第二章 心态教练五项基本功(11)
   

  c)大我和小我
 
  大我是追求理想、有创造力的我。
 
  小我是基于本能和习惯的我。
 
  d)意向强烈和急于求成
 
  意向强烈是承诺于目标,有计划有激情地去创造。
 
  急于求成是活在将来,想侥幸的拿到成果,心态浮躁,不脚踏实地。
 
  e)智商和情商
 
  智商是人认识和驾驭外部世界的能力。
 
  情商是人认识和驾驭自身的能力。
 
  f)沟通和争辩
 
  沟通是平等的,有明确目标,通过交谈解决问题或达成共识。
 
  争辩是压倒对方,为了分出胜负,证明自己或观点是对的。
 
  g)负责任的冒险和孤注一掷
 
  负责任的冒险是愿意为实现目标突破自己能力的安全区域去做事情,是积极的愿意承担后果的。
 
  孤注一掷是盲目的冒险,用赌博心态去拼一次,不会为结果负责任。
 
  h)主观和客观
 
  主观是人的思维所反映出来的一切。
 
  客观是人脑以外的物质世界。
 
  i)严肃和严谨
 
  严肃是人有原则又不苟言笑的表情。
 
  严谨是有原则又认真细致的态度。
 
  j)我希望和我来做
 
  我希望是想不用自己来做,想别人使事情发生!
 
  我来做是我使事情发生!
 
  k)知道和做到
 
  知道停留在“我明白了”、“知道了”思维的层面。但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知道多少而改变。许多人明白了就不去做了。
 
  做到是通过行为拿到成果。世界因做到而改变。所做所为决定人生的价值。
 
  l)能力和权力
 
  能力是自身拥有的改变世界的技能和力量。
 
  权力是机构或者别人赋予的行使命令的资格。
 
  m)焦点在外和焦点在内
 
  焦点在外是忘我,专注于外面的人和事。
 
  焦点在内是焦点关注于自身的想法、情绪、行为等。
 
  n)体验和概念
 
  通过行动得出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是体验。
 
  通过书本或别人身上学来的知识和经验是概念。
 
  o)技术性和调适性
 
  靠用知识、技巧和方法来解决的问题是技术性的。
 
  靠调适心态、打开信念、提升素质来解决的问题是调适性的
 
  p)自我和角色
 
  教练指的自我是小我,活在生理本能层面的我。
 
  角色是大我,或是担当的职位,或追求理想时的定位。
 
  q)舒适区和学习空间
 
  舒适区是我们现有的能力范围,也是安全区域。
 
  学习空间是指人向内学习时,超出人的舒适区和能力范围以外的空间,需要突破和冒险的。
 
  r)我赢和共赢
 
  我赢是一种结果,一种是我赢了自己,是真正赢了;另一种是赢别人,有可能是赢了,有可能是输了,也有可能大家都输了。
 
  共赢是一种心态,在我赢的同时让别人也赢,前提是我要赢。
 
  s)顽固和坚持
 
  顽固是顽强的固执于过去的东西。
 
  坚持是基于未来的目标。
 
  t)目标和成果
 
  目标是一个大方向,是无形的,或是基于大方向分解成若干小段的任务。
 
  成果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是目标的检视点。
 
  u)创造性张力和情绪张力
 
  创造性张力是大我基于愿景去追求和创造的力量。
 
  情绪张力是小我执著于固有的习惯,信念和舒适区域的力量。
 
  v)知识技能和心态素质
 
  知识技能是关于智商的,需要用加法来学习。
 
  心态和素质是关于情商的,需要用减法来学习。
 
  w)不喜欢和不愿意
 
  不喜欢是活在自己的标准当中,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不喜欢,实质是没能力喜欢对方。
 
  不愿意是任性、执著于小我的舒适区。
 
  以上两点都是心态教练学习中的大敌,不放下这些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不会有突破。
 
  x)利益和立场
 
  教练指的利益,是所有能给小我带来的方便与好处。
 
  立场是大我表现出来的正直、中立、客观、坚持、爱心、挑战……等教练要具备的正面积极的态度。
 
  在教练过程中以上两点往往是成反比的,很多人过度追求利益就会为失去立场而苦恼,过于执著立场也会影响利益,最佳的平衡是坚持立场做人,得到合理的利益。
 

第31节:第二章 心态教练五项基本功(12)
   

  y)情绪和情绪化
 
  情绪是人身上与生俱来的纯粹的、自发的能力。
 
  情绪化是一种人为的计谋和技巧,用来操纵别人。
 
  z)理性和合理化
 
  理性是人运用思维,客观、中立、逻辑分析时的表现。
 
  合理化是运用理性来保护自己,逃避压力的方法。
 
  每个区分都是一条路,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选择最好的路,但首先要区分出路来。真正的教练过程不会像上面的区分这么简单,将更有挑战。然而将混淆的信念区分开,视野才会更开阔,行动范围才会更宽广,也会更容易达到目标。因此,心态教练能让人的表现发生改变的关键所在——就是帮被教练者把混淆的信念从360度的各个角度区分清楚。
 

  启发性发问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礼记?学记》
 
  教练的答案——启发性发问
 
  启发性发问是教练与被教练者互动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心态教练的第三种能力。启发性发问在教练过程中很常用,通常我们会看到一个优秀的教练在与客户互动的过程中,只问不答。前面我们讲过,教练不同于顾问。事实上,教练的启发性发问是为了帮助被教练者自己找到答案,是支持对方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和提升。
 
  有人问一位禅师:如何才能做到不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在自由的天地中活着?
 
  禅师问:三月的江南是多么可爱,有鸟语、有花香,不到处都是动人的景象吗?
 
  禅师是在用问题回答问题,却更让人回味。如果禅师这样回答如何:“这么好的景色你好好看看,不要去想那些高深的道理。你眼前这种自然景色,就是在自由的天地里活着。”意思是一样的,给人启发的深刻程度显然是不一样的。
 
  我们经常会看到教练用问题去回答,尽管教练不是不知道答案,但让当事人自己找到答案,对他的启发会更深刻。对于教练而言,需要掌握的一个技巧是——说话中立。相信别人的智慧,给对方留下思考的空间。教练不是老师,永远不需要教别人怎么样,只需要启发别人做到怎么样就可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