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

第14章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第14章

小说: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时生活中,很多人习惯问封闭性问题。所以,初学心态教练者会问很多封闭性问题,让自己绕来绕去绕的很远,拿不到对方的资料,也无法有效地教练到对方。其实,不用封闭性问题我们照样可以做教练,如果不用开放性问题就无法做教练。因为,教练的过程需要听对方讲大量的资料,教练才能深入进去,这些是需要开放性发问的,而封闭性发问只是最后挑战和宣言才用,没有前面大量的铺垫,一定没有最后的结果。因此,少用封闭性问题是教练成长的捷径。
 
  启发性发问的技巧
 
  如何使自己的问题更有效?在技术上,以下技巧可以帮助教练有效发问。
 
  围绕成果、体验、学习去发问:
 
  教练的目标是支持对方拿到成果,成果是教练最重要的方向之一。所以,检视成果会发现对方做的如何;然后从成果中去学习,看到差距和提升的方向;最后,也要问对方的体验,体验能反映人真实的心态,及时调整心态,便于更好的拿成果。这是一个发问的金三角。
 
  (图例)问题简单明白:
 
  一般问题不会超过20个字,超过20个字说明你没有想明白,问了对方也不会明白,所以问题要简单明了。
 
  每个问题相关联:
 
  问题要与主题紧密相关联,才能环环相扣、迅速收集资料、单刀直入、深入挖掘、触及到信念心态系统。反过来,一旦偏离主题,就会走很多弯路。比如:你的员工今天没来开会,你问他“什么原因没来开会?”他说“我客户请我吃鲍鱼了!”你问“什么鲍鱼?好吃吗?”……等于掉进了员工的事件里面,没有直接去反映出他的心态。
 
  每次问一个问题:
 
  问题专注于一件事上,而且每次问一条问题,连续的问题会让对方无暇深入思考,不知所措,答案也不会有方向性。所以,每次问完一个问题就让自己闭上嘴巴去聆听。
 
  沉默的张力:
 
  当问完问题双方保持沉默的时候,“此时无声胜有声”,不问会比再问的效果还好。对方不出声有可能在思考,也有可能做一个斗争有些话该不该说,还有可能真的没想到……每个人都不喜欢尴尬、冷场的气氛,教练可以故意利用这个气氛制造出张力,让对方说的更多、说的更深,或者急中生智说的更到位,甚至可能从来没想过的会突然说出来。利用这一点有时可以出奇制胜。
 
  鲁迅曾说:“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而中源教练说:“不是在沉默中死火,就是在沉默中开工”。
 
  留意对方的反应:
 
  问完问题后停止说话而去留意对方的反应。对方的所有反应都说明他的心态,比如说“他是认真还是应付”,“是坦诚还是保留”,“迷茫还是清晰”……留意他的表现观察对问题的反应,为下一步教练方向提供参考。
 
  问题生活化:
 
  避免用太多的专业名词。专业用语太多会障碍沟通,注意用词自然简单、生活化。比如:“那一刻你在想什么?……我给你一个回应……做感召了吗?……YES!……你留意到你一拿成果就不死火了!……”说太多的教练术语让人很反感。
 
  立体式发问:
 
  平常人沟通是线性发问,你说到A,他会问A的问题,说到B会问B的问题,说到C再问C……而教练的发问是立体的,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会问和人有关的问题。你说到A,他会问人的问题,说到B也会问人的问题,说到C再问人……人是圆心,事是圆的周长,组成一个平面。怎么立体呢?如果把圆当成底的话,立起来就像一个“圆锥”,“圆锥”的顶尖就是人的心态和信念!问到最后,就会凸显本质,被教练者从盲人摸象到看到一头完整的大象。
 
  发问能力情景测试
 
  1)一名客户参加完培训,第二天想去见本地的一个朋友,但同时又想与同学们一起去游玩。如果是你,如何用一个强有力的问题解决他的矛盾?你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支持到这位客户?
 
  教练A:究竟哪一个选择对你更重要?
 

第35节:第二章 心态教练五项基本功(16)
   

  教练B:这是谁的问题,要由谁来决定?
 
  教练C:你想度过一个什么样的一天?
 
  教练D: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你,让你这么犹豫不决?
 
  2)一位客户第二天要参加课程培训,但是正赶上岳母过六十大寿。如果是你,如何用一个强有力的问题支持到他?
 
  教练A:究竟是参加完培训对你更重要呢,还是为岳母过生日更重要呢?
 
  教练B:这一次你能不能挑战自己两件事情都做好?即让老岳母收到你的爱心,又准时参加培训?
 
  3)你的下属最近一个月经常迟到,你今天约他到你办公室与他见面,从教练的角度你会问什么问题?
 
  教练A:你为什么常常迟到?
 
  教练B:我留意到你近一个月经常迟到,可否告诉我原因?
 
  教练C:你是一个没有承诺的人,下一步有什么行动?
 
  教练D:迟到是一种违反纪律的表现,你准备接受什么处罚?
 
  4)一位新提拔的经理在第一次的业务推广活动中失误,他心情很低落地对你说﹕“我想辞职,这次的推广活动很失败!”你是他公司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而且你和他是旧同事。从教练的角度你会如何发问?
 
  教练A:新人就是这样的,不失败哪会有成功的可能?
 
  教练B:你那么快便放弃了,你到底是怕面对挫折?还是有其他原因?
 
  教练C:你来跟我说辞职是什么意思?我又不是你的老板。
 
  教练D:你想我如何支持你?你是想找人诉苦?还是想自己做得更好?
 
  5)公司里一位脾气很暴躁的员工常常和其他同事以及客户发生争执,你接到很多关于他的投诉,你刚刚调任成为他的上司。从教练的角度你会如何问他?
 
  教练A:你是否知道你做人有点问题?你这样下去,我会要求你离开公司,以免影响公司的士气和公司的形象。
 
  教练B:我收到很多关于你的投诉,你是否留意到你的脾气已经严重影响你的工作?
 
  教练C:我希望我部门的同事以和为贵,你的脾气如果不收敛一下,我恐怕不能和你合作,你打算怎么办?
 
  教练D:我收到很多关于你的投诉,你经常和同事以及客户发生争执,你认为这样对你会有什么影响?
 
  6)每次教练你的员工,他都会很快和你说出他已做到些什么,而且很自动地告诉你他下一步会如何行动,并且将他实质的行动和计划已经做好了,他的表现也达到满意的水平,你还可以怎样问他?
 
  教练A:你玩的游戏太小了,为什么你不挑战自己再超越自己的舒适区域?
 
  教练B:我知道你一直以来都做得非常好,你的表现也达到满意的水平,但我留意到你在管理团队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你认为如何?
 
  教练C:你好像在交功课,你认为你是否已经做到最好了呢?
 
  教练D:我很高兴你能自发地做到你的目标,你认为你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呢?
 
  参考答案:1)A、客户摇头;B、客户仍然表示没有得到支持;C、客户为这个问题打了10分;D、客户也觉得支持到了自己。
 
  2)A、客户还是很犹豫;B、客户感受到鼓舞。
 
  3)A、容易引发员工不满;B、关心了解真相的态度;C、指责;D、行为上的改变。
 
  4)A、是道理不是问题;B、不接受对方和问题基于个人判断;C、嫌弃;D、出发点想在心态上支持对方,很有耐心。
 
  5)A、批判性问题;B、封闭式问题;C、威胁;D、启发性发问。
 
  6)A、藐视对方;B、不平等、有压迫感;C、批判;D、正面启发。
 
  建设性回应
 
  每个人都像是一轮明月,呈现光辉的一面,但是他黑暗的另一面从来不给别人看到。
 
  ——马克?吐温
 
  教练犹如一面镜子。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教练,就好像每个人都需要一面镜子一样。镜子不会教你怎样穿衣服,但镜子会告诉你,你穿得怎样。然后你可以有一个选择!
 
  建设性回应如当头“棒喝”
 
  很多禅宗大师都是有名的教育家。在禅宗的教育法里面有一种方式叫作“棒喝”。对于弟子的疑问,禅师往往不作正面回答,而是以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检验其根基,并暗示或启悟对方,使对方达到顿悟的境界。相传棒的施用,始于唐代德山宣鉴;而喝,始于临济义玄。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称。
 

第36节:第二章 心态教练五项基本功(17)
   

  教练的回应能起到“棒喝”的作用。同时,建设性回应也能达到让人如梦初醒,认清自己的效果。“教练如镜子”或者称教练给回应为“照镜子”就是这个意思。像《西游记》里的“照妖镜”一样,把你身上好的不好的统统照出来。事实上,人们在生活中习惯了听好听的话,也需要有机会照一照自己身上不足的地方,才能了解到真实、完整的自己。
 
  教练过程中,“建设性回应”能让被教练者看清自己真实的心态、真正的位置、现状和目标的差距等很多平时自己难以看到的盲点,同时能勇敢面对才能及时调整心态、修正行为。所以,善于运用“建设性回应”,能让教练充满神奇的力量,让被教练者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
 
  心理学中有个归因原则。这个原则会帮人们在受到打击和挫折的时候,在外部环境因素中找到原因,让自己减轻压力、卸下责任。换句话说就是“逃避”,不用面对。然而,习惯性地归因于外会让人看不到自身的盲点,错失了许多学习的机会,找不到自己提升的方向,甚至流失了很多的力量。教练训练中强调两点,事情发生了一是归因于内,二是着眼于解决之道,也就是教练常问的“你自己要为此负什么责任”。建设性回应就是针对归因原则,让被教练者面对事实、找出真相、从中学习,不但为失败负责任,同时也把成功因素归为自己。无论怎么样我都接受我自己、认可我自己。建设性回应不仅能让我们看到自身的盲点,也让我们拿回属于自己的力量。
 
  教练的建设性回应威力无比,但也不能随便滥用。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剂良方、一句忠言实在难得,但是想发挥作用,就要在送给别人的时候,考虑对方的状态,也需要掌握时机,需要有爱人之心。就如有人形容教练“时而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时而当头棒喝,激励和挑战。”
 
  建设性回应虽然是建设性的,但是力量也很大,同时教练要实话实说,直言不讳,有可能让被教练者感觉到不舒服,所以不建议在平常生活中这样用,仅限用在教练的过程中。因为教练和被教练者之间,是有承诺、有目的的,被教练者对于改变的痛苦或不适早有思想准备。而平时生活,人们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也不一定想听一些不舒服的话或者回馈,这样说话就有机会得罪别人,或者伤害到别人,影响到人际关系。正因为这一点,初学心态教练的人即便在教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