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

第20章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第20章

小说: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现在起,你必须问这些问题,因为它们的答案决定了你一生的命运。可是,似乎奇怪的是能马上回答出这些问题的人都不到百分之一。大多数人对成功的人生都有追求的愿望,但他们对成功的目标是不清楚的,源于他们心中没有一个完整的生命蓝图,无头苍蝇又怎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一幅和谐美丽的蓝图是需要预先设计的。在人生这短短的三万天里面,我们要看到一个怎样的生命蓝图呢?我们要怎样为自己设计一个生命蓝图呢?
 
  对于生命的思考是如此的沉重,难怪很多人一生都逃避这些话题!难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并不喜欢做太容易的事情,可怕的是看不到未来!因此,只有建立生命蓝图,清晰了人生的目标才能唤醒心中沉睡的巨人,拿回属于自己的激情和力量,从而点燃滚滚向前的生命动力!
 
  梦想点燃激情
 
  相信看不见的东西不仅是一种胜利,也是一种祝福。
 
  ——亚伯拉罕?林肯
 
  我问过很多人,“你的梦想是什么?”他们都跟我很兴奋地描绘,无论他的梦想是什么,我们都被他们身上那种可以燃烧的激情所感染!
 
  那么,梦想和理想有什么区别呢?梦想确认后就是理想,就是你想成为什么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了理想并不一定能保证实现,还要为你想要的生活绘制一幅心理图画,清晰、明确的目标才能产生力量。要想实现最大的成功,你必须形象的描述出最远大的理想,并把它存入潜意识。其实,对于成功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你也许要的是财富,或是名望,或是地位,或是知识……但是不管你认为的成功是什么?你都要清晰自己选择的理想,用理想来点燃你生活的激情!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拉东西,驴在屋里拉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无边的沙漠,高耸的山岭,凌峰的冰雪,壮阔的江河……充满激情,无比自豪!
 
  驴子听了大为惊异,你走了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
 
  老马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大体是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有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
 
  这匹马和这头驴很像生活中的各位。有时,你的目标清晰充满激情、策马扬鞭!有时,你前途迷茫原地踏步、无能为力!但不管怎样你心中的理想都还在!都是不甘心现在的我,想自己的人生活的精彩,无怨无悔!所以,无论现在你在哪里,都应该停下来问一问自己,这一生我最强烈渴求的是什么?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我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到这些,也许有的人头脑中会浮现出一幅清晰的画面,就是自己理想中的一切!同时,在你的心中,你也能找到一幅心灵的地图,地图上的每个小小的标记就是你人生的一个个小目标,它们像一座座的加油站,给你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你可以由此通往理想的生活。如果你的理想并没有具体化、清晰化,它就不会给你带来前进的动力和激情,那么,理想只不过是一种浮光掠影的幻想。
 

第50节:第三章 心态教练五步策略(8)
   

  理想和目标有什么不同?
 
  目标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推动你前进的必要动力。理想不是目标,它比目标更广泛、更有力。理想是对生活的完整、全面的构想,既包括个人的生活方面,也包括工作方面。你的理想中有很多具体目标,它们是你实现理想的跳板;理想决定了你的具体目标,而具体目标的实现则在你通往理想的道路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在具体目标一一实现后,理想仍将继续吸引你不断前行。
 
  人因实现理想而伟大。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而只有当你对自己的理想充满激情时才能成功,必须突出强调的是情感的力量对于实现理想的重要性,实现自己理想的惟一方法就是——热爱它!!!美国GE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在他的管理理念中,有四个E一个P:精力(Energy)、激励(Energize)、决断力(Edge)、执行力(Execute)和激情(Passion),他特意强调的就是激情,他说“对工作的激情将使创造力产生,将有利于变革”,他形容GE最棒的A类员工是这样说的“他们激情满怀、勇于挑战、思想开阔、富有远见”。爱因斯坦也曾讲过类似的话——“在科学领域要取得成就,需要有为科学献身的巨大热忱!”因为情感是我们最大的精神动力,向我们提出要求,期望我们前进。每一粒结合了情感的理想种子都会种在潜意识当中,用重复和相信去培育就会发芽生长。因此,理想点燃激情那一刻就是成功的开始,激情燃烧理想的时候就将梦想成真。
 
  愿景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
 
  ——马克思
 
  愿景是什么?前面我们提到的“生命蓝图“和“清晰具体的人生理想”就是“愿景”。愿景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同样愿景的大小也决定了人生的格局。
 
  从管理的角度解读《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是一个团队。唐僧作为团队的领袖,论本事是最差的,但他却是整个团队中目标感最强的,对愿景最清晰、最执著的那个人。《西游记》中这个团队实现愿景的过程可谓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我们多次看到,在团队遇到困难时,有的受不了委屈出走了,如孙悟空多次回花果山;有的禁不住诱惑开小差了,如猪八戒招亲;也有的时候团队还会出现要解散的危机,如四人意见不统一,产生矛盾和冲突。最后每次都是团队的领袖唐僧立场坚定,感召大家不断清晰目标、自律坚持,才让团队屡次化解危机,在曲折中不断前进。这个团队开始出发前,树立的共同愿景是足够远大的,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美好愿望相对每次的磨难来说,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每次当团队所有成员的心一回到“西天取经”的愿景上时,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历尽磨难!终成正果!
 
  《西游记》之所以有价值,正是因为作者用神话的寓言,向人们揭示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人生真谛!意思就是说“人生要实现理想所有的磨难和自我超越的痛苦在所难免,必须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远大的理想决不动摇,才能如愿以偿”。理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水浒传》的例子恰好与《西游记》相反。梁山好汉们也提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团队口号,但是包括宋江在内的好汉们的愿景并不清晰,“替天行道”究竟指什么?是“建设一个新世界”还是“推翻封建统治”或是其他什么?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共同愿景,所以他们的行动都只是一些被动的反抗行动,旨在打击贪官污吏,打击恶霸地主,反抗压迫,为民报仇。当他们的驱动力来自反抗压迫时,他们就在打击祝家庄、曾头市的地方武装时,显得干脆彻底。可是一旦到了真正同旧的秩序对抗时,他们却开始有所保留了,开始动摇了。虽然好汉们有着“生死相托,吉凶相救,患难相扶”、“论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的共同价值观,但这些只能是“团伙”的价值观,不能成为“团队”的价值观。最终还是在“忠义”观念的渗透下瓦解,选择了妥协和投降之路。梁山众人的努力一度动摇了宋朝政府的统治,然而并不像刘邦、朱元璋等农民起义一样取得成功!方向不清、愿景不明,最终酿成了这次起义失败的结局。
 

第51节:第三章 心态教练五步策略(9)
   

  成功的道路是殊途同归,失败的故事也可以用来学习!在教练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发现,有的客户表现得很积极,也很认真地制订了目标,做了一段时间,实现了一些小目标就不再有动力向前走了,可是自己却总感觉找不到原因出在那里?换句话就是——“迷茫”。生活中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其实,“迷茫”不过是一种选择,一种借口。危险的地方,就在于“迷茫”久了,就成了真的“迷茫”了,连自己都救不了自己了。
 
  人一旦对于目标没有动力,或者“迷茫”的时候,关键原因就要看目标来自于那里?目标背后的理想到底是什么?说到这里,我们不妨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人的理想!最基本的五层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前面的两个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物质需求,后面的三项属于精神需求。有的人会注重物质需求,有的人会注重精神需求,也有的人两样都会达到一个平衡,让自己活的更充实!追求需求满足的过程很像爬山,我们根据不同的表现归纳出三种类型的人:一种是刚开始向山上爬遇到困难就自动放弃的,我们叫做“放弃者”;另一种是爬到半山腰就满足了,原地休息,不再爬了!我们叫做“半途而废者”;还有一种就是终生都在为人生的顶峰——最高理想而努力攀登的人,他们有句话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称他们为“攀登者”。“放弃者”大多只注重底层的物质需求,并且对自己并没什么要求,意向也不强烈!侥幸能成功就成功,遇到困难就自动放弃;“半途而废者”有人生理想,但不完整也不远大,努力拼搏一段时间,“差不多就行了!”这是他们常说的;而“攀登者”都是愿意负担起人生使命的人,他们的理想和愿景清晰而远大,他们的生命蓝图是由具体的目标和完整的计划组成的,他们坚持理想!自我超越!勇于挑战!有持久的动力和激情!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并最终迈入成功者的行列。“攀登者”通常就是我们说的社会中的那20%的成功者,而前两者也就自然成了80%平庸的人。
 
  从宏观看,影响你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的,有内在和外在两种不同的驱动力,基于不同的驱动力原因,结果也不一样:
 
  第一种是外在驱动力——基于别人的反映,第二种和第三种是内在驱动力——基于需求和价值。
 
  基于别人的反映,会做一下子,被人认可了就失去动力了;
 
  基于自己的需求,会做一阵子,需求满足了就失去动力了;
 
  基于生命的价值,会做一辈子,只要生命不止就会奋斗不息,心中永远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周总理在南开中学上学的时候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价值观,所以他一生为中华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生的每个目标有没有意义,要取决于是否与自己的理想和谐统一?
 
  而整个人生有没有意义就要取决于你是否在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而活?
 
  你的愿景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清晰目标六步法
 
  成功就是逐渐实现有价值的理想。
 
  ——厄尔?南丁格尔
 
  教练给客户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