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 >

第10章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第10章

小说: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之喜逢迎者也。天下岂有喜逢迎而可为善乎?先年满洲内老人皆不服药,朕亦从不服药。太皇太后、皇太后一生皆不服药,尔等当以是为法。”四十八年十一月,谕曰:“明季事迹,有万历老内监曾在朕前,闻之甚详。正统在沙漠生一子,今有裔孙,天启呼魏忠贤为老伴。杨、左受杖。老监有目击者,能具言之。陈新甲所议,本受指于崇祯。及科道弹劾,崇祯反畏人言,咎新甲。贼兵破外罗城,由西便门攻阜成门,崇祯微行襄城伯家,方闭门演戏。回登万寿山,欲奔,太监王承恩止之曰:‘出恐受辱于贼。’乃止。以身殉国。又胜国宫中脂粉银四十万两,宫女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饭食不能给,日有饿死者。城西御沟,相传石板下出水。石板上出尸。宫中用马口柴,长三四尺净白无点黑,两端刻两口。建极殿后阶石,高厚数丈,采运之费不赀,不能入午门。太监参奏,此石不肯入午门。乃命将石捆打六十御棍。崇祯学骑马,两人执辔,两人捧镫,两人扶,甫乘辄坠。乃责马四十棍。如此举动,岂不发噱。皆由生于深宫,长于阿保,不知人情物理,遂至于此。”辛巳秋,寓大学士梁诗正赐第,见政治典训数册,皆记仁皇帝圣政。文谟武烈,炳照千古。而厚德深仁,沦肌浃体,尧舜三代之治,无以加兹。惜是书纂而未成,葵生所见,又仅数册,敬记数则,殆窥天以管云。     《茶余客话》卷1     康熙重诗赋韵     圣祖阅卷毕,复谕诸臣云:“诗赋韵亦学问要事,何以不检?”因指潘耒卷冬韵出宫字,李来泰卷东韵出浓逢字,施闰章卷支韵出“??”字,诸臣勉强支对。其实睿鉴精严,无微不烛矣。     《茶余客话》卷2     当官之法有三     本朝康熙二十年御书清慎勤三字遍赐中外衙门。按吕舍人官箴,当官之法有三:曰清、曰慎、曰勤。其道出王隐《晋书》。又李康答司马文正之问,有官长当慎、当清、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云云。     《人海记》     爱惜满洲士卒     国初自定中原后,复遭三逆之乱,故八旗士卒,多争先用命,效死疆场,丁口稀少。上尝怃然曰:“吾廿年之久,始得获一满洲士卒之用,何可不厚恤也?”故当时时加赏恤,至为之代偿债务,凡抚字之术,无不备施。虽一时不无滥溢,而满洲士卒感戴如天,凡征讨之所,争先致死焉。     《啸亭杂录》卷1     一堂喜起歌明良     康熙二十一年,元夕前一日,上飨群臣于乾清宫,作升嘉宴,效柏梁体诗。御制首倡云:“丽日和风被万方。”和者自内阁大学士已下,凡若干人。满大学士勒德、明珠皆拜辞不能。上连代二句,曰:“卿云烂熳弥紫阊,一堂喜气歌明良。”且戏曰:“二卿当各髃一觞,以酬朕劳。”二臣果捧觞叩首谢。王士祯以祭酒领成均,句云:“三德六行为士坊。”翊日,诗成恭进。上手制诗序,御书之。诗则诏故詹事礼部侍郎沈文恪荃书之。刻石养心殿,摹拓装潢。九月九日,宣赐与宴臣人一本,真升平盛事云。     《淡墨录》卷6     努力读书开卷有益     (康熙二十二年二月十二日)己丑,上尚食于完县城南,百姓观者无禁,赐以梁肉。召年老者使前,各赉白金一定(锭),稚子亦赐制钱,慰劳遣之。有蔡丹柱者在众中自言系县学生。上命讲“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及“德如毛,毛犹有伦”句。讲毕,丹柱奏言家贫不能为生,上赐白金五两,金盘苹果六枚。谕之曰:“尔当努力读书,开卷有益也。”臣遭逢珥笔,仰见皇上游豫之时,黄童白叟欢呼载道,洵有尧民击壤之风焉。     《西巡日录》 
          第一册(2)圣祖康熙玄烨(1654—1722)(4)    疏浚淮黄发帑救民     山阳张毅文鸿烈,康熙己未荐举授检讨。二十三年十月,黄河涨发,淮水下注。山阳、盐城、高邮、宝应、兴化、泰州、江都七邑受害,御史李时谦奏请疏浚淮扬下河,以拯七邑之民。恭值圣祖南巡相度地势,发帑救民,遣官督理。张上疏言:“淮扬水患,关系运道民生。淮安以南则山阳、盐城、高邮、宝应、通化、泰州、江都七邑受害,淮安以北则清河、桃源,宿迁、邳州、睢宁、沭阳、安东、海州八邑受害。今皇上准台臣李时谦条议,疏浚淮扬下河,以救七邑之民。适值圣驾省方亲过淮扬,洞察情形,特命大臣查勘后复经会议,发帑经理。大哉帝德,如天好生,七邑之黎何幸至此。但台臣祗知淮安以南,七邑之害,而不知淮安以北八邑之害,其苦一也;只知七邑民田昔受决口之水,今受滚坝之水,而不知八邑民田在黄河岸以内者,其苦尤甚也。臣籍隶淮安,何忍不为八邑生灵,再请命于圣主之前乎?伏乞皇上命总河确勘,具题到日再议。”上从之。     《熙朝新语》卷7     圣祖对前明礼仪隆渥     世祖定鼎之初,即设明诸帝守陵人户。明太祖陵户,凡四十人,圣祖朝复命加守护。时有明藩王墓被盗发掘,法司议狱坐盗发常人坟冢律。奉谕,明藩王不应与常人等,命改坐。又有臣工章奏,斥明代为废明,谕责其非是,诫嗣后勿复称。自康熙二十三年,圣祖亲谒明太祖陵行三跪九叩礼,嗣后列圣跸路所经,凡地近胜国山陵者,无不以万乘之尊,亲致拜奠,礼文隆渥,逾于常祀。大圣人渊识洪度,善作善述,书契以来所仅觏也。     《判牍余沈》卷9     泥金淡墨荣于二品顶戴     康熙中,耿逆籍没时,得官吏交通书一箧,进呈御览。圣祖检其中有太仓孙致弥笺启,劝精忠恪守臣节,无效吴三桂狂噬,语极忠爱。圣心嘉悦,即召诣阙廷,以二品顶戴充朝鲜采风使,时致弥尚为诸生也。既奉节还,辞不就职,后由戊辰进士入词馆,官至学士。以濒海一青矜,骤假崇衔显秩,持节东藩,可谓人臣不世之奇遇矣。乃犹谦谦引退,循分读书仍以秋赋春关为进身之梯级,是岂熏心科目,视泥金淡墨荣于二品告身欤?其介节虚怀,非庸众人所能窥测也。     《判牍余沈》卷4     广求遗书     康熙二十五年,谕礼部翰林院,自古帝王致治隆文,典籍具备,犹必博采遗书,用充秘府,益以广见闻而资掌故,甚盛事也。朕留心艺文,晨夕披览,虽内府书籍篇目粗陈,而裒集未为备。因思通都大邑应有藏编,野乘名山岂无善本,今宜广为访辑。凡经史子集,除寻常刻本外,其有藏书秘录,作何给值采集及借本钞写事宜,尔部院会同详议具奏,务令搜罗罔轶。以副朕稽古崇文之至意。闰四月,礼部等遵旨议覆。购求遗书,应令直隶各省督抚出示晓谕,如得遗书,令各有司会同儒学教官,转详督学及该督抚酌定价值,汇送礼部,其无刻板者,亦令各有司雇募缮写,交翰林院进呈,有愿自行呈送者,交礼部汇缴。得旨,自古经史书籍,所重发明心性,裨益政治必精览详求,始成内圣外王之学。朕披阅载籍,研究义理,凡厥指归,务期于正。诸子百家,泛滥奇诡,有乖经术。今搜访藏书善本,惟以经学史乘,实有关系修齐治平,助成德化者方为有用。其他异端稗说,概不准收录。该部院即遵谕行。     《熙朝新语》卷7     《长生殿》之狱     康熙丁卯、戊辰间,京师梨园子弟以内聚班为第一。时钱塘洪太学窻思升著《长生殿》传奇初成,授内聚班演之。圣祖览之称善,赐优人白金二十两,且向诸亲王称之。于是诸亲王及阁部大臣,凡有宴会,必演此剧,而缠头之赏,其数悉如御赐,先后所获殆不赀。内聚班优人因告于洪曰:“赖君新制,吾辈获赏赐多矣!请开筵为君寿,而即演是剧以侑觞。凡君所交游,当延之俱来。”乃择日治具,大会于生公园,名流之在都下者,悉为罗致,而不及吾邑赵□□□[星瞻徵介]。时赵馆给谏王某所,乃言于王,促之入奏,谓是日系皇太后忌辰,设宴张乐,为大不敬,请按律治罪。上览其奏,命下刑部狱,凡士大夫及诸生,除名者几五十人,益都赵赞善伸符(执信)、海宁查太学夏重其最著者也。后查以改名慎行登第,而赵竟废置终其身。     《柳南随笔》卷6     圣祖知三藩之宜撤     康熙甲寅,尚可喜请撤藩,吴三桂、耿精忠亦阳请以觇廷议。满洲米敏果公坚言宜撤。既而三桂、精忠相继叛,人谓撤藩速变,圣祖谕廷臣曰:“朕少时即以三藩势焰日炽,不可不撤,岂因其叛,遂委过于人耶!”     《清稗类钞?明智类》     亲书为政三大事于宫中柱上     圣祖皇帝初亲政,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爰亲书大略,悬之宫中柱上。至三十一年谕旨述及之,犹云至今尚存。圣人之宵旰勤民,即此可见。     《郎潜纪闻三笔》卷6     其二     康熙二十八年,上谕廷臣云:“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工、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未尝偶忘。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见靳辅本传。     《茶余客话》卷1     康熙谕九卿举廉吏     康熙二十九年谕九卿察举廉吏,灵寿令陆陇其、三河令彰鹏、清苑令邵嗣尧、麻城令赵苍璧。同被引见,擢隶宪府。四人者,果皆耿直廉干,声实俱美。圣祖之知人则哲,用贤勿贰如此。     《郎潜纪闻初笔》卷3     精通音律历算     康熙三十一年,御乾清门,召大学士、九卿等至御座前,取太极图及五声、八音、八风图,指示群臣,复推言算法,用方圆诸图遂一验算,无不吻合。至乐律“隔八相生”,其说不同,是日召乐人以笛和瑟,次第审音,至第八声还本音,因言:“声音高下,循环相生,复还本音,必须第八,此乃一定之理。”又命取测日晷表,以笔画示曰:“此正午日影所至处。”令置乾清门正中。诸臣候之至午,日影与御笔画处恰合,不爽铢黍。     《养吉斋余录》卷3 
          第一册(2)圣祖康熙玄烨(1654—1722)(5)    奖赏满洲官兵     康熙三十二年十二月,上谕本朝满洲官兵,从来精锐骁勇,所向无敌。前厄鲁忒噶尔丹之役,官兵不能悉体朕意。即行剿灭,致失机会,罔奏肤功。朕每念及,时罣于怀,故比年以来,简阅官兵,岁凡两举,朕躬亲临,指示训诲。顷阅武时,见诸士卒行列整齐,队伍明晰,进退娴熟,严肃无哗,所有军令,无不遵守。该管官员,号令约束,既严且善,此皆官兵协志同心,各加奋力所致,朕心深喜。八旗前锋护军拨什库骁骑兵等,各赏给一月钱粮,闲散官员、火器骁骑兵,亦照护军赏给,有管辖职官,赏给内库缎匹。户部会同总管内务府衙门议奏,这次阅武时,官员内有降级罚俸者,俱准开复,以示朕体恤将士、申明赏罚之至意。至八旗步军官兵,有察缉盗贼、巡理道路等役甚多,极为劳苦,亦各赏给一月钱粮。步军官员,亦给缎匹,奖恤勤劳。用称朕意。     《广阳杂记》卷3     圣祖亲题熊学士闲道录     康熙癸丑冬,上特召孝感熊文端公至起居注,同叶方蔼、张英、韩辈试作《太极图说》,公作尤称旨,拔置第一。问平时所著明道之书,公以《闲道录》对,命取进呈。公趋归,取刻本诣弘德殿恭进。次早,入侍讲筵,上霁色谓曰:“朕披阅所著《闲道录》,正大精醇,斯诚斯文的派也。”少顷又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