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 >

第46章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第46章

小说: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当期服务成本(参见第 
63至 
91段);
(2)利息费用(参见第 
82段);
(3)任何计划资产的预期回报(参见第 
105至 
107段);
(4)应全部立即确认的精算利得和损失;
(5)应全部立即确认的过去服务成本;
(6)任何缩减或结算的影响(参见第 
109至 
110段)。 
130。其它长期雇员福利的形式之一是长期残疾福利。如果福利金额取决于服务期限,
提供服务时就产生了义务。对该义务的计量反映了需要支付的可能性和预期支付期限的长度。
如果福利金额对任何残疾雇员都一样而不考虑其服务年限,这些福利的预期成本在残疾事件
发生时即应确认。
披露 


131。虽然本准则不要求对其它长期雇员福利作特定披露,其它国际会计准则可能要
求披露,如,披露该福利引起的对解释企业当期经营成果相关的费用的金额、性质和发生的
频率(参见《国际会计准则第 
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按《国际会
计准则第 
24号-关联方披露》的要求,企业应披露关键管理人员的其它长期雇员福利。辞
退福利 
132。本准则单独对辞退福利作出规定,因为引起义务增加的事件是辞退而不是雇员

服务。

服务。
认 


133。只有当企业明显表明处于以下任何一种情形时,企业应将辞退福利确认为一项
负债或一项费用:
(1)在正常退休日期前终止对一个雇员或一群雇员的雇佣;
(2)为鼓励雇员自愿接受精减而作出提供辞退福利的提议。 
134。只有当企业有正式的具体辞退计划并且没有撤回该计划的现实可能性时,才明
确表明企业承诺实施辞退。具体计划至少应包括:
(1)所在地、职位及将被辞退雇员的大约数量;
(2)对每一工作类别或职位的辞退福利;
(3)计划实施的时间。实施应尽快开始,辞退工作完成期间应当比较短,从而使计
划的重大调整不大可能。 
135。企业可以按照法律、与雇员或他们的代表签定的合同或其它协议,或基于商业
惯例的推定义务、习惯或平等的意愿,承诺当其终止对雇员的雇佣时进行支付(或提供其它
福利),这样的支付是辞退福利。辞退福利是典型的一整笔支付,但有时也包括:
(1)间接通过雇员福利计划或者直接提高退休福利或其它离职后福利;
(2)在雇员不再提供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进一步服务的情况下,工资支付到某一
特定通知期末。 
136。某些雇员福利无论雇员因何种原因离开都要支付。这些福利的支付是确定的(取
决于任何既定的或最低服务要求),但其支付时间是不确定的。虽然这样的福利在一些国家被
表述为辞退补偿或辞退费用,但它们是离职后福利而不是辞退福利,企业应将其作为离职后
福利进行会计处理。一些企业对雇员提出的自愿辞退(实质上是离职后福利)比企业提出的
要求雇员非自愿辞退支付更低水平的福利。非自愿辞退应付的追加福利是辞退福利。 
137。辞退福利不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应立即确认为一项费用。 
138。企业确认辞退福利时,可能也必须处理退休福利或其它雇员福利的缩减(参见
第 
109段)。
计量 


139。当辞退福利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超过 
12个月支付时,应使用第 
78段规定的折现

率进行折现。 


140。在鼓励自愿接受精减的提议下,辞退福利的计量应基于预期接受该提议的雇员
的数量。
披露 


141。当接受辞退福利提议的雇员数量不确定时,就存在一项或有负债事项。如《国
际会计准则第 
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国际会计准则第 
10号-或有事项和资产
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所要求的,企业应披露有关或有负债事项的信息,除非清偿负债导
致的现金流出损失的可能性非常小。 
142。《国际会计准则第 
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要求:如果
披露有关费用的金额、性质和发生的频率对解释企业当期经营业绩具有相关性时,企业应披
露费用的性质和金额。辞退福利可能导致需要按照该准则要求披露的费用。 


143。《国际会计准则第 
24号-关联方披露》要求企业应披露关键管理人员的辞退福
利。权益计酬福利 


144。权益计酬福利包括以下形式:
(1)以低于发行给第三方的公允价值发行给雇员的股份、认股期权和其它权益工具;
(2)现金支付,支付金额取决于报告企业股票的未来市场价格。
确认和计量 


145。本准则不规定对权益计酬福利的确认和计量要求。
披露 


146。以下所要求的披露意在使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能够估价权益计酬福利对企业的财
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影响。权益计酬福利可以:
(1)通过要求企业发行权益性金融工具或转换金融工具,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例如当雇员或雇员酬劳计划持有认股期权或已部分满足了使其在未来获得认股期权的既定条
款;
(2)通过减少企业支付用以换取雇员服务的现金或其它雇员福利的金额,从而影响
企业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 
147。企业应披露

(1)权益计酬计划的性质和条款(包括任何既定条款);
(1)权益计酬计划的性质和条款(包括任何既定条款);
(3)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权益计酬计划的金额;
(4)期初和期末被权益计酬计划持有的(及在认股期权下由雇员持有的)、企业自
己的权益性金融工具的金额和条款'包括(适用的话),分配股利和表决权、转换权、行使日
期、行使价格和到期日'。应特别指明雇员期初和期末对这些工具的既定权利;
(5)企业当期发行给权益计酬计划或雇员(或由权益计酬计划将企业自己的权益性
金融工具分配给雇员)的权益性金融工具的金额和条款'包括(适用的话),分配股利和表决
权、转换权、行使日期、行使价格和到期日'及从权益计酬计划或雇员处得到的任何对价的公
允价值;
(6)按照期内权益计酬计划行使的认股期权的数量、行使日期和行使价格;
(7)期内终止的由权益计酬计划持有的或该计划下由雇员所持有的认股期权的数量;
(8)报告企业给予权益计酬计划的或代表权益计酬计划给予的贷款和担保的金额和
主要条款。 
148。企业也应披露:
(1)期初和期末由权益计酬计划持有的、企业自己的权益性金融工具(认股期权除
外)的公允价值;
(2)企业当期发行给权益计酬计划或雇员、或是由权益计酬计划发行给雇员的企业
自己的权益性金融工具(认股期权除外)在发行日的公允价值。
如果无法确定权益性金融工具(认股期权除外)的公允价值,这一事实应予披露。 


149。企业有一种以上权益计酬计划时,可以按总额披露,按每一计划披露,或者按
被认为对估价企业根据该计划发行权益性金融工具的义务和当期这些义务的变化最有用的组
合方式进行披露。这样的组合可以按例如所包括雇员群体的所在地及资历区分。当企业对每
一类计划按总额披露时,这样的披露应以加权平均或按相对小的区间形式提供。 
150。当企业向雇员或雇员酬劳计划发行了认股期权时,可以总额披露,或是以被认
为对估价可能发行的股份的数量和时间安排及可能收到的现金最有用的方式分类。例如,区
分“多付款”(行使价格高于当时市场价格)期权与“少付款”(当时市场价格高于行使价格)
期权可能会有用。另外,对于行使价格或行使日期所占区间较大的期权,不进行总额披露而
采用分组合并披露可能会更有用。 
151。第 
147和 
148段要求的披露意在符合本准则的目的,如果企业有以下情况,满

足《国际会计准则第 
24号-关联方披露》的要求,可能要求追加披露:

(1)为关键管理人员提供的权益计酬福利;
(2)以企业的母公司发行权益性工具的形式提供的权益计酬福利;
(3)与权益计酬计划进行的关联方交易。 
152。在对权益计酬计划没有特定的确认和计量要求的情况下,有关该计划中运用的
报告企业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信息将对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有用。但是,由于对确定认股期权
公允价值的合适方法还缺乏一致意见,本准则不要求企业披露其公允价值。
过渡性规定 


153。本部分规定了对设定受益计划的过渡性处理。当第一次采用本准则核算其它雇
员福利时,企业应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第 
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 
154。初次采用本准则,企业应确定该日设定受益计划的过渡性负债:
(1)在初次采用日义务的现值(参见第 
64段);
(2)减去在采用日用以直接履行义务(参见第 
102至 
104段)的计划资产(如果有
的话)的公允价值;
(3)减去按第 
96段应在以后期间确认的任何过去服务成本。 
155。如果过渡性负债大于同一日期按企业以前会计政策应予确认的负债,企业应作
出不可变更的选择,将增加的负债部分确认为按第 
54段的设定受益负债的一部分:
(1)按《国际会计准则第 
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立即确
认。或
(2)作为一项费用自采用日起在不超过 
5年期间内按直线法摊销。如果企业选择(2),
企业应: 
①在计量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所有资产时运用第 
58段(2)的限制; 
②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披露仍未予确认的增加金额及当期确认的金额; 
③限制后继精算利得(但不是负值的过去服务成本)的确认:如果按第 
92段和 
93
段确认精算利得,企业确认的这一精算利得仅限于累计未确认精算利得(在该精算利得确认
之前)的净额超过过渡性负债的未确认部分; 
④在确定结算或缩减的任何后继利得或损失时,包括未确认的过渡性负债的相关部
分。
如果过渡性负债小于同一日按企业原有会计政策应予确认的负债,企业应按《国际


会计准则第 
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立即确认这一减少额。 


156。初次采用本准则时,会计政策变化的影响包括所有以前期间产生的精算利得和
损失,即使它们落在符合第 
92段规定的 
10%的限制区间内。
第 
154段至 
156段示例 
1998年 
12月 
31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包括一项养老金负债 
100。企业 
1999年 
1
月 
1日采用本准则,按本准则,此时义务的现值是 
1300,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是 
1000。1993
年 
1月 
1日,企业提高了养老金(非既定福利费用:160;当日至既定日的平均剩余期间:10
年)

过渡影响如下:
义务的现值 
1300
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1000)
减:以后期间将予确认的过去服务成本(160x4/10)( 
64)
过渡性负债 
236
已确认负债 
100
负债增加 
136


企业对增加的 
136可以选择立即确认或是在不超过 
5年的时间内确认,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