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无敌保险箱-会计错弊防范手册 >

第4章

无敌保险箱-会计错弊防范手册-第4章

小说: 无敌保险箱-会计错弊防范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千字稿酬从出版社领取稿费,却按20元/千字稿酬支付作者。 

     32。以多报少 

     以多报少,指行为人在会计处理时,故意少报实际收支数额,进行贪污 

或粉饰的作弊手段。具体手法是: 

      (1)在财务收入方面,少报某项业务收入,转移为帐外资财进行侵吞, 

或少报本期收入转移到下个会计期间调节利润。 

      (2)在财务支出方面,少报某项费用支出,降低产品成本,或少报本期 

成本支出,虚增本期利润。 

     33。以少报多 

     以少报多,指行为人在会计处理时,故意多报实际收支数额,进行粉饰 

或贪污的作弊手段。具体手法是: 

      (1)在财务收入方面,少报某项业务收入,转移为帐外资财进行侵吞, 

或少报本期收入转移到下个会计期间调节利润。 

      (2)在财务支出方面,多报某项业务收入支出,差额落为己有,或者多 

报本会计期间支出,虚减成本。 

     34。以领代耗 

     以领代耗,指行为人将领而未用的材料物资作为实际耗用处理财务,以 

调节产品成本和本期利润。具体手法是:领料车间或其他部门按规定手续领 

取材料物资,在即期内少用或不用,财会部门则按领料单作全部耗用的财务 

处理。 

     35。以物抵款 

     以物抵款,指行为人以材料、产品等货物,充抵债务或支付工资,而作 

销售处理,隐瞒商品收入,偷漏流转税和所得税。 

     36。以物易物 


… 页面 15…

     以物易物,指行为人利用本单位的产品直接交换外单位的材料物资,不 

作采购和销售处理,从而逃漏税收的作弊手段。具体弊端为: 

      (1)不通过银行结算,逃避银行监督和结算费用,造成资金体外循环。 

      (2)不作采购处理,致使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成本核算不实。 

      (3)不作销售处理,致使产品销售收入和本期损益核算不实。 

      (4)不作销售处理,漏交所得税、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37。以劣充优 

     以劣充优,亦称以次充好,指行为人利用次等品、劣等品冒充优质品, 

换取私利的作弊手段。具体方法有: 

      (1)在物资采购中,购买次等品、劣等品充当优质品,骗取等级差额收 

入。 

      (2)在产品销售中,以次等品、劣等品,充当优质品报帐,骗取等级差 

额收入。 

      (3)在货物运输途中,以次等品、劣等品调换采购的优等品,骗取优质 

材料和产品等实物。 

      (4)在物资保管中,以次等品、劣等品顶换优质品,转移或盗卖优等品。 

      (5)在货款结算中,按次等品价格计收优等品价款,损害公家利益,换 

取人情或利益。 

     38。以优充劣 

     以优充劣,指行为人利用优质品充当次等品、劣等品,换取私利的作弊 

手段。具体手法是: 

      (1)在处理废旧物资、劣等品、次等品时,夹带优质品实物,换取价值 

差额。 

      (2)将优质品按劣等品、次等品价格处理,照顾关系单位或为本单位职 

工变相谋取私利。 

      (3)用优质品发票报销劣质品实物,骗取价值差额。 

     39。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指行为人借助职务便利,用旧物品冒换新物品进行作弊。具 

体手法有: 

      (1)在物资保管过程中,窃取库存实物后,用废旧物资顶替。 

      (2)在办公用品使用中,用旧物品换取新物品,如用自己旧照相机、录 

相机和电视机,换取单位新照相机、录相机和电视机等。 

     40。以贱抵贵 

     以贱抵贵,指行为人以外观、型号、规模大都相同,但价值低廉的物品 

充当价值较高的物品,侵吞价值差额。具体手法有: 

      (1)在物资采购过程中,购买廉价品,按高价品报帐,骗取价值差额。 

在货物运输途中,以廉价品调换高价品,盗卖或占有高价值的实物。 

      (2)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以廉价品冒充高价品,欺骗客户,侵吞价值差 

额。 

      (3)在物资保管中,以廉价品顶替高价品,转移或盗卖高价品。 

     41。以伪充真 

     以伪充真,指行为人利用假冒伪劣产品冒充名优产品,侵吞价值差额的 

作弊手段。在供应、生产、销售、保管和财务结算等环节,都可通过以伪充 

真进行舞弊: 


… 页面 16…

      (1)在采购物资中,购买伪劣产品,按优质产品报帐。 

      (2)在生产过程中,用伪劣材料,生产伪劣产品,按优质品包装和入库。 

      (3)在销售产品中,用伪劣产品冒充优质产品出售。 

      (4)在货物运输途中,以伪劣产品调换名优产品。 

      (5)在货物保管中,以伪劣产品替换名优产品。 

      (6)在财务结算中,以虚假凭证冒充真实凭证,虚报冒领。 

     42。私吞回扣 

     私吞回扣,指行为人在购销业务中,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接受回扣, 

不报帐、不交公,占为己有的作弊手段。主要手法有: 

      (1)在采购业务中,按照定价或双方议定价格开具发票,另按一定比例 

少附货款,按发票报帐,回扣占为己有。 

      (2)在销售业务中,按照定价或双方议定价格销售货物,另按一定比例 

多收货款,按发票报帐,回扣占为己有。 

     43。隐瞒退货 

     隐瞒退货,指行为人隐瞒购销活动中发生的退回货款或实物,进行贪污 

的作弊手段。主要手法有: 

      (1)隐瞒采购退货,即采购货物支付货款后,因质量、规格等不符,向 

对方部分或全部退货,所退货款不报帐,予以隐瞒。 

      (2)隐瞒销售退货,即销售货物收取货款后,因质量、规格等问题,对 

方退货,退其货款后将索回货物存入“小仓库”,或折价变卖后存入“小金 

库”。 

     44。途中转移 

     途中转移,通常指行为人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利用交付货物到验收入库 

期间,尤其是在运输途中,将物资转移盗窃而不全部入库的作弊手段。主要 

手法有: 

      (1)采购人员与运输人员勾结,盗卖或转移部分物资,验收时蒙混过关。 

      (2)采购人员与会计人员勾结,不经入库,只凭发货票和付款凭证记帐。 

      (3)采购人员与保管人员勾结,由保管人员填制假入库单向会计报帐。 

     45。匿报盘盈 

     匿报盘盈,是指在盘点材料、产成品、商品物资、机器设备和低值易耗 

品等财产物资时,对盘盈财物不报帐、不申请处理,而是隐匿转卖或转入“小 

仓库”等。主要手法有: 

      (1)保管员日常盘点时,对盘盈物资,不在盘点表中登记,更不在清查 

报告中说明,自行私吞。 

      (2)清查小组年度盘点时,对盘盈物资在盘存表中登记,请示单位领导 

后,不作正常处理,而是转入“小仓库”,变卖后充作“小金库”。 

     46。谎报盘亏 

     谎报盘亏,指行为人在财产清查时,虚造或夸大盘亏数额,隐匿财产。 

具体手法是: (1)因责任事故造成库存物资损失,以盘亏名义报帐。(2) 

监守自盗造成库存物资短缺,以盘亏名义报帐。 

      (3)库存盘点时帐实相符,谎报盘亏,以便转移财产或调节财务状况。 

如某单位产品成本超过定额,生产车间连续几月不能领取奖金,即串通保管 

人员谎报本期材料盘亏,将隐瞒的材料转移到下月使用,从而使下月产品成 

本保持在定额之内,骗取了成本节约奖金。 


… 页面 17…

     47。虚报坏帐 

     虚报坏帐,指行为人在会计处理上故意把可靠的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等 

款项,转作坏帐损失,待收回时不作财务处理,或者对已经批准转作坏帐处 

理的应收款项,设法催收后占为已有的作弊手法。如某电视机厂赊销给某商 

场价值5O万元的电视机,不久该商场发生火灾,声称无法归还货款,经办该 

项业务的销售人员经过实地勘察,确认该批电视机均在外地的仓库中,并未 

损毁,但他一方面向本厂谎报灾情,将帐款转作坏帐处理,一方面将电视机 

索回转售给其他商场,从中牟取私利近45万元。 

     48。私调比率 

     私调比率,指行为人为调整成本或坏帐损失,上浮或下调在产品完工程 

度、折旧计提比率、坏帐损失计提比例等,从而改变据以计算的绝对数额。 

如将在产品完工程度由5O%调整为8O%,即可使在产品多分摊生产成本。 

     49。暗改算法 

     暗改算法,指行为人不经批准,暗中更改既定的材料领用计价法、产品 

出库计价法、成本结转计算方法和折旧提取计算方法等,使据以计算的成本 

数据产生有利于企业利益的变化,达到调节成本利润或粉饰财务状况的目 

的。如将材料先进先出法擅自改为后进先出法,将折旧直线计算改为快速折 

旧法或将成本平行结转法改为逐步结转法等,均可使计算结果发生不同的变 

化,而为各怀不同目的的舞弊者所采用。 

     5O。电脑作弊 

     电脑作弊,指行为人在利用计算机处理财会税数据时,通过篡改程序和 

文件,制造输入和输出错误,以及消毁证据等进 行作弊。目前,电子计算 

机在财务会计税收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电子计算机作弊的手段也越 

来越多、越来越诡秘,主要手段有: 

      (1)篡改程序,即利用操作计算机或维护计算机程序时,非法改动程序, 

制造数据处理错误。 

      (2)篡改文件,即利用操作计算机或维护计算机程序之机,修改电算化 

帐目文件,以窃取资金财物。 

      (3)错误输入,即在利用计算机输入业务数据时,故意删除、虚构或修 

改业务数据,从而制造错误的处理结果。例如,在输入生产费用数据时,故 

意漏输1000000元,从而可以虚减产品成本,调高营业利润。 

      (4)错误输出,即在利用计算机输出处理结果时,故意重复输出或停止 

部分数据输出,以制造错误的处理结果。 

      (5)制造病毒,即非法编制破坏性程序,并通过自我复制,自我传播, 

影响计算机的时间和空间效率,破坏计算机的程序和数据,扰乱计算机的正 

常运行,以造成经济损失、掩盖舞弊证据或混水摸鱼等。自从1987年美国发 

现第一种计算机病毒以来,病毒的种类已达数千种,技术越来越好,隐蔽性 

越来越强,众所周知的有“蠕虫程序”、“火炬”病毒、“黑色星期五”恶 

性病毒等。目前已有部分国外病毒流入我国计算机网络系统,如“火炬”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