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251 >

第24章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251-第24章

小说: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25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提供了线索。记住这一点,还有我们关于供给和需求的概念,现在我们来解释这个例子。
    事实:20世纪20年代的禁酒令没有摧毁供求过程,而只是宣布为非法。人们在地下市场协调他们的活动。酒类的生产被几个势力很大的黑帮把持着,而众多独立、合法的商户不能做。黑帮也控制着酒类的销售。按照我们的供给和需求的概念来想,禁令主要影响的是含酒精饮料的供给价格弹性,酒的产量或供给量不再像酒类市场繁荣、公开的时候那样对微小的价格变化那么敏感,供给变得缺乏弹性了。而酒的需求曲线在禁令期间则保持了相对稳定,人们愿意偷偷地到一些无证售酒的小店里去喝一杯过过瘾。结果是,黑帮看到有利可图,愿意冒巨大的风险酿私酒,即使犯法也在所不惜。
    人们追逐各自的比较优势。这并不是说比较优势是个评价性术语,它是分析性术语,可以合理地解释这些事实。如果生产和销售都在地下进行,那些在犯罪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人就会脱颖而出。好人就会在这个竞争过程中被淘汰。一个成功的私酒贩子必须知道怎样犯法,怎样笼络朋友,怎样用暴力去威胁对手,怎样用贿赂去收买对手,知道谁能信任,谁不能信任。他不但要确定谁来记账、谁来管市场、谁来做交易,还要确定谁去威胁对手、谁负责打人、谁负责杀人。他们会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同伙。
    不只是这些。他当然还得知道该生产什么。啤酒还是威士忌?葡萄酒还是杜松子酒?生产肯定会向烈酒倾斜。拉一车啤酒和拉一车威士忌都有可能被抓,那么,在懂得节约的犯罪分子看来,肯定是生产和运输威士忌更合算,因为威士忌在黑市上的价格要高得多。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更危险、劲儿更大的酒在禁酒期间遍地都是,而淡酒却很少见,这有什么奇怪呢?死于酒精中毒的人多得吓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把禁酒的例子跟目前的反毒品战争比较一下。没有人愿意把一卡车古柯叶偷运入境。运输粉状的可卡因效率更高。针对目前的反毒品战争(每年要消耗200亿美元),出现了纯度更高、更危险的毒品,即所谓强效可卡因。我们只能猜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目前的禁毒法律没有摧毁毒品的供给,也没有消灭需求。和对其他真正有害的东西的禁令一样,其无意的结果往往是催生了更猛烈、利润更高的东西,以取代不太猛烈、利润不太高的东西。酒精之战虽然在数十年前就已经结束,但是禁毒之战还会继续升级。
    
    


天86天6D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6。6 脱脂牛奶、全脂牛奶和强盗牛奶商

    得了吧,如果牛奶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被禁了,会怎么样?我们预测,这些活动也会转入地下。对牛奶的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供给会变得比较缺乏弹性,价格会大幅上涨。脱脂奶和低脂奶会逐渐退出生产,让位给全脂牛奶和奶酪,因为冒着巨大风险的犯罪分子会认为,要用卡车或飞机运输更纯因而也就更贵的牛奶,这样才会赚更多的钱。尽管更强的牛奶能使骨骼和牙齿坚固,人们还是会怀疑质量。禁奶之前,许多友好的商人从事这一行已有多年,而现在那些在犯罪方面具备比较优势的人就会把他们逐出市场,无论是用威胁还是血腥的暴力。
    
    


天NN天44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6。7 维持物价和过剩

    在前面的例子中,我们讨论了对汽油和房租的价格管制,具体地说,是价格上限,即用法令限制某种商品和服务的最高价格。我们发现,当价格被限定在低于市场出清价格的水平上时,这种有效的价格上限的确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却会在无意中造成短缺。现在我们来看几个价格下限的例子。所谓价格下限,是指用法令规定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最低价格。每个人出的钱或收的钱在原则上都不得低于规定的下限。设定价格上限通常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而设定价格下限通常是为了保护供应商的利益。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的设置都是要把财富从市场上的一部分人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
    比如,现在我们以小麦市场为例。假定市场出清价格是每蒲式耳1。5美元,农民怨声载道。种小麦的农民觉得,如果每蒲式耳小麦能卖到2美元,他们就满足了,但是他们只能任凭市场的力量摆布。如果政府部门认为他们的意见是合理的,农业部可能会决定用设置价格下限的方式来支持农民,即每蒲式耳2美元,不仅仅提高了价格,而且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面对面粉涨价,消费者会怎样反应呢?他们会少买,较高的价格使需求量降低了。这只不过是需求法则又起作用了,不管这次涨价的起因是自由市场的竞争还是联邦的农业政策。同时,种植小麦的农民会对这一更有利的价格做出什么反应呢?如果你理解了供给曲线的概念,你就能做出正确的预测,小麦产量会增加。在这个案例中,问题在于计划中的消费量在下降,而计划中的供给量却在上升。换句话说,市场会因为小麦产量过剩而变得不协调。
    每卖掉1蒲式耳小麦,农民就能从消费者手里收2美元,那么卖不掉(过剩)的小麦怎么办?因为在当前价格下,消费者已经买够了他们愿意买的数量,那么政府必须跟进,按每蒲式耳2美元的价格买进那些过剩的小麦。(至于政府官员决定如何处置收购的这些小麦,和维持小麦价格这件事没有关系。他们可以把这些小麦送给别的国家,也可以往海里一倒了事,只要他们不把这些小麦以低于下限的价格卖给国内的消费者就行。)
    维持农产品的价格的确能使生产者受益,但是这部分好处来自于他人利益相应的损失。消费者现在要支付高价。纳税人面对高额的税负,也要“勒紧裤腰带”,因为政府购买过剩小麦的钱是从纳税人手里收上来的。有效地维持农产品价格就等于把财富从消费者和纳税人手中转移到生产者手中。
    
    


天22天FF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6。8 供给、需求和最低工资

    对生产性资源的需求和其他需求曲线一样,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价格较低,需求量就比较大;如果价格较高,需求量就比较小。比如,对没有技术的劳动力的需求就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倾向于多雇用这种没有技术的工人,他们的工资比较低。
    没有技术的劳动力的供给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其他条件不变时,小时工资率越高,劳动力供给越大。没有技术的劳动力的市场出清工资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叉处的工资水平。如图所示,就是在交点处。在这一点,劳动力供给量等于劳动力需求量,换句话说,就是在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下,想找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想用人的企业也都能找到雇员。
    假设市场出清的小时工资率是4。5美元。如果联邦法律规定,最低工资是每小时5。35美元,这样工人们不就更富裕了吗?最低工资是价格下限的另一个例子。如果老板支付或工人领取的工资比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还要低,就是违法的。为了使最低工资制度发挥作用,这一工资水平必然定得比市场出清工资高。但是,如果真能发挥作用,就必然带来无意的结果。会出现劳动力过剩,这有两个原因。其一,工资涨了,需求量就会变小,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工人会被解雇。其二,对工人来说,工资更有吸引力了,想找工作的人多了,供给量就变大了。请注意,我们说的是他们找工作。因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所以他们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变小了。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力市场,这在无意中就造成了失业。(我们在第十五章中还有机会讨论失业的其他原因。)
    最低工资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而且最低工资水平在这些年中也涨过,穷人们真的从中受益了吗?如果最低工资率并不比雇主支付的工资高,那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只有当法律涉及的雇主支付的工资比最低工资低的时候,才会发挥作用。可是,如果这些雇主被迫支付高工资,那他们解雇几个工人不就行了吗?即便不解雇的话,他们也可以等待现有雇员辞职,不招新雇员不就行了吗?
    “他们本来可以不这么干的。”这是个常见的回答,但这个回答并不好。因为很多人都相信,工资是“从利润里出的”,当工资上涨时,只要利润足够多,足以应付工资的上涨,企业就可以不解雇员工。这好像是说,劳动力的需求量是恒定不变的,可能受技术的支配,所以企业的选择就只有两个,要么支付高工资,要么干脆歇业。但是劳动力的需求并不是完全无弹性的,有时还有很强的弹性,因为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劳动力,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总能找到替代品。
    在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和没有技术的工人这个问题上,大多数赞成者的想法好像是认为,想找工作的人数和企业想雇的人数都不会变。如果工资低于某个极小值(比如说一小时4美元?),没人愿意干。如果工资超过某个极大值(比如说一小时8美元或9美元?),那些依靠没有技术的劳动力的企业就会关门。在这两个极值之间,劳动力的需求曲线是完全无弹性的。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那么,谈判筹码多的一方就可以决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人们接下来自然而然就会问,为什么这个权力掌握在雇主手中。为什么不颁布法律,规定一个最低值呢,至少得使雇主支付的工资能让人活得下去吧。
    对于较高的法定最低工资,很多经济学家持一种传统的(有人会说是臭名昭著的)敌意,这种敌意根植于他们的信念,他们认为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没有技术的人想找工作,其数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工资率上涨时,人数就会增加。当工资比较高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竞争空缺的职位,而劳动力的雇主则会千方百计地节约他们的“需要”。
    例如,一家快餐店雇了几个年轻人,如果法律规定,最低小时工资率要上调25美分,老板会怎么做?开这家店不一定非要用这么多人,在减少人数方面肯定还有相当的调节余地。一个办法是减少营业时间。在工资比较低的时候,在顾客不多时营业也是有利可图的,可是,工资一涨,就不合算了。另一个办法是降低服务质量,在生意清淡的时段,员工可能略微过剩,这样在高峰时段才能保证服务的速度。如果工资涨了,老板可以把过剩的员工裁掉,让顾客在高峰时段多等一会儿,这样才能保证效益。对顾客来说,这样做等于变相涨价,快餐店可能会因此损失掉一部分客源,但是,在给顾客提供服务时,没有一家明智的企业会不计成本。要想节约劳动力,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劳动力,总会有很多种方法,局外人可能想不到。有些节约的方法,雇主也未必想到,直到劳动力成本上涨,才会刺激他们努力思考。
    现行联邦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也许无法支持一个家庭过大多数美国人习惯的生活,事情的确如此,但和我们的问题没什么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