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管理七诫 >

第20章

管理七诫-第20章

小说: 管理七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一位朋友买下一座工厂。他说:“在我的雇员中,我发现一伙最早进厂的老人,他们的工作经常完成得最好。当他们在一起用茶时,总是相互显示自己的工作。嘲笑干得差的,赞扬干得好的。在这儿有一种集体的荣誉感,他们不允许他们中任何人失败,这点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的工作都干得呱呱叫,因为在他们中间充满着竞争和忠实。”这位领导懂得这个道理:让团体的士气为他做更多的工作。

  8.帮助别人超过自己

  有远见的领导者会尽力使他们的追随者超过他们。优秀的田径运动员会成为教练员,并训练将打破他们自己纪录的人。高级官员会培养他们的员工成为他们自己的长官。专心于培养子女的父母会拉着孩子赶上他们,然后再鼓励孩子超过他们。

  当哈里和艾达·玛依·戴的第一个孩子就要出生时,他们从牧场出发,行程250英里(约402.32千米),去埃尔帕索分娩。然后,他们便把女儿桑德拉抱回家过艰苦日子。四间破砖房子,没有电,没有自来水,附近没有学校,但是,他们没有被周围的环境所限制,而是尽可能的让桑德拉受到好的教育。因为桑德拉的父亲就是因她爷爷的去世,而不得不接管牧场,从而丢掉了去斯坦福大学学习机会的。但他坚信有一天他的女儿会在那儿学习,而且从不放弃这个希望。开始,桑德拉的母亲在家教她学文化。桑德拉的母亲总是保证家里备有报纸、杂志和书籍。夏天,他们带着孩子到密西西比河以西各州去旅行。

  后来,桑德拉终于进了斯坦福大学,在法学院学习,并且成为美国最高法院的第一位女法官。在她宣誓就职的那天,她的家人都在那儿。她的弟弟阿伦说:“她环顾一下四周,看到了我们,双眼紧紧地盯着我们,淌下了眼泪。”

  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像桑德拉·戴·奥康纳这样一位妇女获得成功呢?当然有她的才智,也有内在的动力。但是这种荣誉应更多地归于那位坚强的牧场母亲她坐在破砖屋里,一小时一小时地给女儿念着书。她和她丈夫一起牵着女儿的手,一步步踏上阶梯,直到登上国会大厦的楼顶。

  □检查下属工作的方法

  检查下属的工作,主要是检查对政策、计划、指示等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看下属是否准确迅速、积极主动、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布置的各项任务,这是检查工作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检查工作不是一件单一的、孤立的事情,它也是搜集信息、考察培养下属、推进工作、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渠道。

  1.检查工作事先要有准备

  检查工作是一件严肃而细致的事情,如果毫无准备,心中无数,就不要进行,而应准备好了再说。所谓准备,就是对所要检查的工作,在总形势上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政策上比较熟悉,对倾向性问题也要心里有底,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不然,检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有所不知,或说错话、出歪主意的现象。同时,对检查的重点在哪里、哪个是关键部位、何处是薄弱环节,也要基本掌握,不然就会收效甚微。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复杂的检查项目,事先要有一个较详尽的计划,人力如何配备、时间如何安排、达到什么要求、采取哪些方法步骤,都应事先讨论明确,然后按照要求进行分工,各负其责。

  2.检查工作要明确标准

  检查工作没有标准会让人感到无所遵循。一般地说,要以原来制定的目标和计划为标准,但是又不能把这个标准看死了。它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所谓确定的,是说必须拿目标、计划作为尺度来衡量实际工作情况,非此不成为检查工作。所谓不确定的,就是不能削足适履,硬要客观事实符合主观认识。为此,检查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以既定目标和计划为标准,衡量工作进展情况及绩效;第二步是以实践结果为标准,分析其与原定目标的差距,找出得失成败的原因,拟定纠正的措施。

  3.检查工作的常用方式

  如何开展检查工作,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常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跟踪检查和阶段检查相结合

  跟踪检查是指伴随着计划的贯彻执行,紧跟着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偏差,随时解决;而阶段检查则是指决策实施告一段落时,对这一阶段的结果进行检查,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这两种检查皆不可偏废。如果只抓阶段检查,没有跟踪检查,那么执行计划过程中就容易放任自流,失去控制,等到过程告一段落,再来纠正偏差,往往已是亡羊补牢,损失过大。反之,只抓跟踪检查,没有阶段检查,就不能看到比较完整的面貌,也无法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因此,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由上而下检查同由下而上检查相结合

  决策目标、计划方案是由主管决定的。对于它的目的、意义,以至各个环节、措施,主管知道得最清楚。执行计划的活动,则是在基层进行的。对于执行计划在什么地方发生故障,以及产生故障的原因,基层组织和广大员工了解得最深刻。因而检查总结工作,必须把由上而下同由下而上结合起来,这实际上也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在检查工作中的体现。它可以调动上下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沟通从上到下的信息输出渠道和从下到上的信息反馈渠道,达到信息的双向交流。同时,也有利于领导者集思广益。

  (3)班子检查与领导者检查相结合

  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没有一个领导可以洞察一切错综复杂的情况,即使是有才干的领导,也无法靠自己来检查一切工作、掌握一切信息。所以在检查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反馈系统、监督系统等职能机构的作用,或者组成临时性的专门班子,吸收这种职能机构的专家参与工作。然而,领导者亲身参加检查也是绝对必要的。因为检查总结是领导者的一项职能,不亲身参加,就难以对贯彻执行决策的情况有深切了解和亲身感受,当然也就不能充分发挥检查工作的作用,对于决策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4.检查工作时不要乱发议论

  领导检查工作,当然要表明态度,提出意见,发表议论,但不能随意地、无所顾及地、不负责任地乱发议论。作为基层的同志长年在下面工作,那里的情况他们最熟悉,最有发言权。即使有需要指正的地方,也要看准了再说,不要乱表态。作为领导的意见,下属们是很重视的,如果乱发议论,不但会使自己被动,降低自身的威信,而且会给下级造成思想压力,给工作带来损失。

  5.检查工作时要敢于表扬和批评

  领导在检查工作时,必然要对下级的工作做出评价,或表扬或批评,目的是更好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做好工作。为此,首先要坚持原则,敢于讲话,是非要清楚,功过要分明,正确的坚决支持,错误的坚决纠正,好的要表扬,坏的要批评,不能含糊敷衍,模棱两可。其次,要掌握分寸,不能过头。表扬要实事求是,留有余地;批评要真诚中肯,恰如其分,严而不厉,同时不抹煞对方做出的努力和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口服心服,便于今后改进工作。

  6.检查工作防止走马观花

  不从实际出发看问题,而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先入为主,自以为是,不能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些都是检查工作的大忌,一定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检查过程中,不要带框子、抱成见,而要一切尊重客观事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好话坏话都要听,缺点成绩都要看;要扎扎实实,了解真情况,获取真知识,总结真经验,不要作风飘浮,浅尝辄止,说套话,打官腔,走过场等等。

  7.检查工作要切实解决问题

  只看病不治病,只调查不解决,是一些领导检查工作时常犯的毛病。为什么要检查工作?说到底,就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事业推向前进。当然,与发现问题比起来,解决问题是要费力气的,领导就是要知难而上,努力从解决问题上看本事,见高低。凡是当时就能解决的,就要立即解决,当时不能解决的,也要本着为事业负责的精神,创造条件,抓紧做工作,争取尽快解决。

  □培养员工的创新素质

  创造力是激发员工所有的潜力与释放新能量最强有力的方式之一。强化创造力的方式,包括不排斥各种新的可能性、新的沟通方式与特殊的解决之道。企业领导者激励员工的最终目的是人尽其才、拓展个人极限,而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学习,因为个人的创造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学习能力。

  保证企业创新活动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就看企业的创新能力了。事实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现代社会中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比一系列创新成果本身更为重要,企业创新能力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能力的概念取决于创新的概念。创新是“企业家对于生产要素的新的组织”。所谓创新能力则是指企业家对于生产要素重新组织的能力。由此可知,企业创新能力是一种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综合运用能力,此外企业创新能力还具有可塑性,并要求与不同的企业环境相匹配。

  在创新的所有物质构成要件中,人才创新是最重要的,它是企业取胜的根本。

  企业人才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提高员工的素质而形成高素质的人才的过程。

  比尔认为:“一个公司的成功发展,‘机会’是算术级数,而拥有人才则是‘几何级数’。”

  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另一代表是公司员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企业员工技能与素质的高低、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据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世界知名企业有10%倒闭,其中80%是因为员工的综合素质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要所致。因此,员工的创新素质成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最新的来自西方企业家的观念认为:你怎样对待你的员工,你的员工就怎样对待你的客户。因此,企业更不能忽视对员工创新素质的培养提升。的确,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获取成功的第一要素,这是因为:

  1.创新人才是创新活动的源泉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是决定一个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的源泉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拥有创新人才的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推陈出新,做个常胜将军。

  2.创新人才的素质和层次决定创新成果的水平

  人才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共识,现在人才的培养问题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目前,缺少的不只是一般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才,更缺少能够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上有所突破的所谓“创新人才”。

  3.创新人才是企业通过创新活动获得发展的关键

  据统计,索尼公司推出的新产品是全世界效率最高的,平均每年推出1000种新产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