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民国往事 >

第23章

民国往事-第23章

小说: 民国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我们身边除了商团这只狗,还有陈炯明这只狼。而且商团现在的确没有明显的叛乱证据,我们如果就这样镇压了商团,恐怕给西方列强干涉我国内政的借口。也给外国友人和国内不明真相的人以我国民政府武力镇压不同政见者的影响,也给了北洋政府以口实。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完美的理由,而明天的游行不正是最好的理由吗?但是子弹没有长眼睛,谁能保证商团的子弹就是对准了老百姓而没有对准军校的学员?再说学员们看见老百姓无辜被杀,做为军人肯定第一时间冲上去。可是我们学员是没有武器的,也不可能给学员配发武器,毕竟我们需要的是完美的理由。但是仅仅是需要一个理由就牺牲掉军校的同学不是太可惜了吗?”

    一口气说完的单于心里并不好受,虽然他知道政治就没有干净这一说,但是今天,他自己也变成了其中一员。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轻松的说出牺牲他人的话来。

    出乎单于意料之外的是蒋介石居然为这番话鼓起掌来,“说的好,分析的透彻,的确我们只需要一个借口,不需要填上同学的生命。文革,我真是没有看错你,从第一次和你谈话我就发现你和一般同学不一样,可以说其他同学甚至包括巫山在内,他们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只有你才看的清楚事物的本质。文革,你知道吗,你已经具备了做大事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冷静而又审时度势,有理想又现实。你果然是我的好学生。“

    坦白说,蒋介石内心可没有他表现的那么镇定,事实上他真是被单于给吓住了。被单于表现出的政治才华给吓住了,在理想主义盛行的这个年代,这个年轻人简直冷静的可怕。毕竟他才24岁。有那么一瞬间蒋介石甚至想毁掉这个年轻人。但是蒋介石毕竟是蒋介石,他知道千里马虽然有让人摔断腿的可能,但是能驾御千里马的都不是凡人。蒋介石觉得自己能够驾御住单于这匹千里马。毕竟蒋介石知道,单于还有一个理由没有说出来,就是单于本人也在参加游行的名单中。

    对于蒋介石的表扬,单于虽然觉得有点自豪,但是更多的是自责和愧疚。自豪是因为夸奖他的是蒋介石;自责的是自己恐怕从此上了校长的船了,因为要是今天这番对话传出去,自己恐怕没有办法在同学之间立足了;愧疚的是他明明知道明天会有很多无辜的人死去,可是他非但没有尽自己努力去挽救这些生命,反而在这里冷血的谈论着这些生命带来的利用价值。

    而这一切都因为他珍惜自己的生命。

    “好了,文革,你先出去吧,你就和在田他们说,我说的,现在广州形势不稳,军校要保持战备状态,以便应付反革命势力的进攻,所以军校学员一律在学校待命,不准外出。”看见单于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表扬而神采飞扬,反而表现的有点消沉,蒋介石也能理解,单于想什么,他也能猜到一二。所以温和的让单于先出去冷静一下。

    单于刚出校长办公室就看见李之龙迎了上来,李之龙焦急的问道“文革,校长同意了吗?”

    单于没精打采的把蒋介石的理由重复了一遍,李之龙虽然觉得遗憾,但是也可以理解蒋介石这样做的目的。毕竟自己是军人啊。反而看到单于这么消沉,李之龙还安慰了单于几句“文革,校长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我们毕竟是军人,游行固然重要,可是我们在这里待命也很重要。要知道,我们可以革命群众的后盾啊。”

    单于这个时候那里还有心思和李之龙谈这些,敷衍了几句就离开了,而李之龙以为单于是不能参加游行才这么消沉,也没有往心里去。安慰单于几句就向周主任汇报校长的决定去了。

    越离开校长办公室,单于心里的愧疚就越明显,尽管单于知道历史上这些牺牲者的出现,尽管单于一直认为这些人不过是NPC,但是单于还是觉得自己像一个谋杀犯。

    那一晚,单于失眠了,他脑海里总是晃过那些无辜死难者的身影,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恨自己的懦弱。

    “我根本没有想过救他们,我只是想着我自己;我和谋杀犯有什么区别?”单于心里反复的默念着。

    10月10日,广州市第一公园内。中共广东区委组织40个革命团体的群众代表一万余人举行大会,严正警告反动商团。代表们高喊“打倒商团,拥护革命政府”的口号,开始了远比商团力量更为强大的示威游行。周恩来和一百多名黄埔军校的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下午2时,游行队伍到达太平路口时,刚好与杀气腾腾的商团军迎面相碰。商团军立即向游行的群众施放排枪。手无寸铁的游行群众当场被打死20多人,伤100余人。当晚,商团军在广州市区沿街高筑炮台,封锁街道,大肆搜捕革命党人。扬言“杀到黄埔岛上去!”

    以GCD员身份参加集会的周恩来陈复满身血污的回到黄埔军校,无辜死难者的尸体就停放在办公楼前大操场上。军校的师生们再也按捺不住了,一致要求开赴广州,消灭商团武装,决心书、请战书雪片一样向校本部飞去。

    10月11日,孙中山见和平解决商团的希望已不复存在,下达了对商团进攻的手令:

    兹为应付广州临时事变,未平定期内,所有黄埔军官学校、飞机队、甲车队、工团军、农民自卫军、陆军讲武学校、滇军干部学校、兵工厂卫队、警卫军,统归蒋中正指挥,以廖仲恺为监察,谭平山副之。

    此令:孙文

    ——摘录于《黄埔军校大传》

    自此,黄埔军校以革命军队的身份,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本回完

第二卷 一入军校,泪两行 第十二回 领袖显气度 平叛烧西关

    随着孙中山下达了平叛令,黄埔军校上上下下都动员了起来,校长蒋介石也下令将扣押在军校的原商团非法购买的军械全部发放给学员们。学员们也纷纷穿上了只在开学典礼上才穿过一次的正式军装。

    此时的单于依然沉浸在愧疚中,特别是看到大操场上那些无辜死难者的遗体时,单于的心仿佛掏空了似的。也许是这种强烈的愧疚感让单于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没有像他之前想象的那样紧张,相反单于对战斗还带有一丝期待,他期待着这场战争能让他忘却自己对这些死难者犯下的罪孽,虽然事实上单于能保全军校的同学已经是他现在能力的极限。

    晚上12点,军校550名师生全体集合在军校大操场,校长蒋介石正在做着最后的战前动员。

    “我们革命军人之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建立三民主义之中国吗?不就是为了使得我们的同胞不在遭受帝国主义、反革命份子的欺压吗?可是就在昨天,商团这一反动组织悍然开枪杀死我无辜的同胞!气焰何等的嚣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今天,我们出发去为我无辜死难的同胞讨回一个公道!要让帝国主义、反革命份子知道,我们国民党人、我们革命军人不是北洋政府,不会坐看同胞之牺牲而无动于衷的!

    诸君投身革命,在军校学习已经将近半年时间,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个革命军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但是你们还不是真正的革命军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们还没有经历铁与火的考验!只有经历了铁与火的考验,你们才算是真正的革命军人。

    我是你们的校长,你们是我的学生,我希望你们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出一个革命军人的风采,不怕受伤、不怕牺牲!这样,做为你们的校长,我才可以自豪的向总理报告,说诸君没有辜负总理的期望,我蒋某人也因为是你们的校长而自豪!

    如果你们在战斗中贪生怕死,那简直就不配做革命军人,甚至不配做一个人,因为你们连做人基本的人格都没有!做为你们的校长,我只有亲手枪毙你们再自裁也谢总理!

    诸君有信心做一个合格的革命军人没有?!”

    “有!”学员们整齐的回答道。

    蒋介石看着操场上沉着冷静的学员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蒋介石就向各个学生队下达了任务。

    “吕梦雄,我命令你率领第一学生队前往石井兵工厂担任总理的卫队,如果出了什么意外,你就自己提着脑袋来见我!”

    “请总指挥放心,坚决完成任务!”吕梦雄站的笔直,向蒋介石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王伯龄,你指挥第二学生队留守本校,要是出了什么状况,你自己知道后果的严重!”

    “是!”

    “第三、第四学生队由我亲自指挥。”

    随着任务分配完毕,12日凌晨1时,军校正式开赴广州平叛乱。而单于他们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卫队也开赴石井兵工厂。

    在到兵工厂的路上,吕梦雄简单的向四个区队长布置了各自的任务,并且指定单于、蒋先云、李之龙、贺衷寒四人负责孙中山先生办公室外的警戒。

    单于得知命令后并没有像贺衷寒那样喜形于色,反而心里涌上来一股淡淡的遗憾,为没能亲自参加战斗而感到遗憾。

    学生第一队到达石井兵工厂后就迅速的按照之前的布置,各自警戒。而单于等四人就在孙中山先生卫士长马湘的带领下来到了孙先生位于兵工厂的办公室。

    单于他们刚到办公室门外,就听见屋内传来一个女性柔和的声音,不用问单于他们也知道一定是先生的夫人,未来的国母,宋庆龄女士。

    “你要注意身体,你看你,还在发烧呢,像这样下去,真担心你会累垮的!”

    听见门外传来的脚步声,孙中山并没有理会自己夫人的抱怨,而是示意让宋庆龄打开房门。

    房门打开后,单于打量了一下做为国民政府大元帅的办公室,房间内陈设朴素的近乎寒酸,只有一张办公桌,两把已经很破旧的藤椅。连床也是临时用木版拼凑的,在木版上只放了一张残破的草席。

    孙中山先生就坐在藤椅上,看上去先生脸上呈现出一抹病态的红色,看的出孙先生不但在发烧,而且还烧的不轻,皮肤明显可以看出松弛的迹象,头发花白而稀少,眉宇间带着淡淡的倦色。

    不过先生的一双眼睛却是单于来到这个时代后所看见过的最有神采的眼睛,犹如大海般深邃,又好象天空般纯净。正是这双眼睛使得本来是病人的孙中山看上去是那么的神圣,虽然让人感觉到威严,却又使人不自觉的想靠近他,跟随他。

    单于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虽然遇见过许多名人,但是要说到伟人的气质和风范,第一当属孙中山先生。而年轻的周主任虽然也让人不自觉的信赖,但是毕竟主任现在还年轻,还没有孙中山先生这样的威严。

    而宋庆龄女士就站在孙中山身后,手里正端着一碗汤药。未来的国母虽然还年轻,不过单于从她身上已经隐约感觉到了一种慈母的气质正在形成。

    这对伉俪真是绝配,惟有孙中山能配的上宋庆龄,而也只有宋庆龄才是最适合成为孙中山妻子的女性。在没有比他们更般配的一对了,单于心里感叹着。

    说来奇怪,当看到孙中山夫妇后,单于整个人都被他们吸引住了,连心中的愧疚都减轻了不少。

    看见自己的卫士长带着四个年轻人进来,孙中山先生指了指单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