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民国往事 >

第70章

民国往事-第70章

小说: 民国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走了你在北方孤立无援被人算计了,我真想一走了之。”蒋中正此时也不再单于面前端什么架子,反而在他面前长吁短叹,真是好一个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校长啊!

    “如今见你平安的回来,我也放心了,我准备近日内提出辞呈回浙江老家隐居了,你日后有空,还能记得起我这个校长老大哥的话,就来浙江见见我。”蒋中正此时完全是一副饱受迫害,心灰意冷的表情。

    “校长万万不可有如此消极的想法!”不光蒋中正会演戏,他的学生演技也不差,尽管单于早就笑得快内伤了,可一听蒋中正说法立刻义愤填膺的站起来愤然说道。仿佛早就准备好一般。

    “校长啊,我在北京就多次听总理表示您才是总理心目中最合适也最合格的接班人,您身上背负的可不光是您一个人的责任,还有总理、廖委员以及千千万万我党忠贞党员之期望!谁反对您谁就是反对总理,谁就是反动派!”

    单于干脆放开了,在蒋中正面前继续慷慨激昂的说道,此时单于脸涨得通红,头上青筋清晰可见,双手握拳。若只看他的样子,谁不认为他已经激动的失态了?

    “如今之中国如欲统一富强,复昔日汉唐雄风则舍我党其谁?!而能带领我党的则舍校长其谁?!学生驽钝,惟校长马首是瞻。校长,广州不是有小人作祟吗?您就带着我们黄埔学生和他斗争,我到要看看,如今之广州,竟是谁家之天下!”

    “有文革你这一席话,中正敢不从命?你说的不错,咱们师生就和他们斗一斗,看看这国民政府到底姓不姓国!”

    蒋中正也被单于的一席话感染的激动不已,也站起来紧握着单于的双手豪气的说道。心中好不得意,自以为彻底把握住了单于这匹千里马。

    单于在握手的时候也很高兴,看校长这个样子,等会自己提要求的时候恐怕他不大会拒绝了。

    两人这番表演也真说的上棋逢对手,将遇良材,竟是旗鼓相当的局面。

第六卷 旌旗北指,三千里外觅封侯 第二回 心思

    事实上单于这么慷慨激昂,这么迫不及待的选边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的。首先来说以单于的观察国民政府在军事上战胜因国际武器禁运而缺少重武器的北方各派势力并不困难,更别提北方在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连续经历了第二次直奉战争、五省联军倒奉、郭松林反奉、奉直鲁围攻国民军这几件大事,早已经人心思定了。

    其次随着第三国际加大对华援助的力度,从在国民政府中层开始,对C。P怀有戒心或者说对苏俄扶持C。P不满的人也逐渐占据了多数。

    也不要说KMT忘恩负义,实在是让一个烟台海军校肆业的20来岁的年轻的陆军少尉出任国民政府中将海军局长、C。P在广州的万人农工集会上几乎是明确表示自己与KMT的不同等等这类的事情在国民政府、KMT人眼皮子底下屡次发生,你让KMT人心里怎么摆得平?

    因此在这种必须选边的时刻,任何的迟疑与保持中立的想法在这个时候都是愚蠢而不切实际的。因为根本就没有本钱来给单于保持这个中立。

    而选那一边在单于看来至少在民国15年是没有悬念的,选择KMT左派?汪兆铭自己在不久之后都宣布下野出国。

    选择C。P,其实这个选择也不能说不行,过得惯过不惯组织生活先不说,就冲目前C。P里得势的张国陶这个人,单于都不会选择现在的C。P。

    “蒋羡云不背叛革命,我不姓张!”连党性极强,面对校长第一师师长、中将教育长的诱惑都毫不动心的蒋羡云都被他整得最后在战场上求死明志,单于觉得自己要是选了C。P,搞不好会被张国陶直接拉出去枪毙。或者因忍受不了张国陶的变态心理而拔枪干掉张,再被蜂拥而至的警卫干掉。

    蒋羡云这些人是在列强可以肆意宰割中华、外国人在中国飞扬跋扈中长大的,他们是中华百年屈辱的见证人、亲身经历者;因此他们为一雪华夏百年屈辱而追求国家民族之富强、独立的热情与执著已经到了为达到这一目标其他一切皆可抛弃、牺牲的程度,把自己都视作了献祭的祭品。

    可单于不是这样的,他生活的年代虽然中华还没有能重现汉唐之辉煌,可国家国力强盛,国际地位也达到了近两百年所未有的高度,且时代饱尝了理想主义到达极致后的强烈副作用后提倡独立人格,自由思想。

    他和蒋羡云们是有本质的不同的。而除性格之外,最大的不同是单于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在不久之后在中华所面临前所未有的浩劫时,身在国民政府能为中华做更多的事情。况且他确实也没有信心选择C。P后他能顺利的活到浩劫来临之时。

    至于建立第三势力再造共和这类的想法尽管很诱人,单于其实也很想,但是他所在的年代是民国15年,不是民国元年,更不是1900年。

    因此这样的想法就当作一个美丽的梦想好了,在民国15年,公元1926年的中国,单于完全不认为这个梦想有实现的可能。

    ×××××××××××××××××××××××××××××××××××××××

    “文革,说说吧,这次回来后想到那个部门去服务啊?”

    蒋校长既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自然也准备给单于胡罗卜了;他自认为自己不是那种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的人。当然他对付那些吃夜草的家伙也是有雷霆手段的。

    “学生还是那句话,一切听凭校长吩咐。”单于依然保持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模样,丝毫没有因为和校长进行了一场同志加兄弟的对话而放松;因为他知道自己面前这个校长最欣赏铁血军人的做派。

    “我叫你说,你就说嘛;我说过的,在这个时候不要把我当作你的校长,而应该把我看做你的长辈、兄长。现在我不过是以兄长的身份关心一下自己小老弟的前途。”蒋校长对单于依然这么毕恭毕敬感到满意,如果说之前单于的恭敬还让他感到面前这个年轻人对自己的生疏的话,那么现在的恭敬就只能代表年轻人对自己的尊敬。

    “那学生就说了,这次北方之行学生仔细观察了冯、郭两人的军队,对练兵有了一点自己的心得;如果真有机会的话,学生希望能实践一下这些想法。”既然蒋校长摆出一副长兄为父的姿态,单于也就不再客气,说真的单于也怕自己这位校长或者国民政府把自己分配到什么外交口、政治口去。

    “哦,那你说说有什么心得?我看看你到底有没有这个资格带兵。”

    蒋中正听单于说想带兵,很是高兴;因为单于的想法刚好与他的想法暗合。其实说起来蒋中正这次来找单于确实有一个窟窿希望单于能填上,也只有他去填,才能平息这场风波。

    而这场风波的起因原自之前他看到第二师师长王懋功与汪兆铭以及苏联顾问走的很近,代理总顾问季山嘉甚至削减了黄埔军校的经费而给第二师提高了经费。汪兆铭也几次在政策上表现出对第二师的倾斜,且把原本决定给予广西方面第7军的番号给空了出来。

    于是蒋中正以为现在把第七军的编制空起来,就是季山嘉、汪兆铭企图动员王懋功背叛自己扩编军队,建立第七军的预谋。

    结果他当年在青帮养成的光棍脾气发作,硬是以“图谋不轨”为借口将王懋功扣押起来,次日,将王押送赴沪。而在扣留王之后,旋即提刘峙为第二师师长。这件事在国民政府内部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汪兆铭以及季山嘉等人都非常不满。

    因此在得知单于即将到粤后,他便动起了把单于这个KMT的明星人物安排到第二师担任副师长的脑筋,以此来表明自己将王免职是大公无私。何况单于不但因担任过苏联顾问们的翻译而与苏联方面有了点香火情,还在学校和C。P学员关系也不错;汪兆铭更是在回粤后多次表示自己对单于的欣赏。把这么一个人安排在第二师,也能平息各方对他本人的不满。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在苏联顾问把毫无资历的李芝龙安排担任了中将海军局长后,推出一个有实绩的KMT青年明星干部担任副师长这一级别的职务来博取广大KMT右派的好感。

    只是之前他拿捏不住单于还是不是自己人,如果不是自己人把单于安排在这个一个位子上那不成了前门驱虎后门进狼了?

    因此他才特意赶到汪兆铭等人的前头来与单于接触,摸摸单于的底;接触后蒋中正肯定了单于是自己人,但是又对单于的军事素养不放心起来,毕竟单于在东征前就随孙总理北上,没有什么实际带兵经验,骤然把单于提到团长兼副师长的位置上会大出洋相。

    因此听到单于说他在北方游历时有了一些练兵心得,这让蒋中正很满意,接下来就是要具体听听单于的想法,看看单于到底有没有真材实料。

第六卷 旌旗北指,三千里外觅封侯 第三回 安排

    单于说自己有了一些练兵心得确实也并非信口开河。

    他穿越前尽管只是一介平民,并没有专业的军事知识;可他高中就读的学校与军区大院比邻而居,最好的一个朋友就是大院子弟,大学读的是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在基层连队带兵;只要他修年假回家探亲时一定会邀单于出来喝酒谈天,单于耳闻目染之下也知道一星半点连营级部队带兵、练兵的知识。

    当然若说他一穿越到这个时代就可以凭借这些一鳞半爪的三脚猫知识指挥一营一团那自然是天方夜谭;可经过黄埔军校半年的军事训练以及一年多北方观军心的再结合穿越前所知道的先进的步兵战术,单于至少在理论上可以保证他带出的部队不会逊色于目前国民政府训练最好的部队多少。

    “既然校长垂询,学生也就放肆了。”蒋中正的要求正和他意,于是单于略微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

    “学生以为北方势力中最会练兵的是国民军。士兵不但身体强健,而且特别勇敢,白刃战训练在国民军的训练体系里占的份量很重;学生以为这个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白刃战训练不但有助于士兵的勇敢精神之养成,而且也加强了部队的组织性、纪律性。”

    单于说的这些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但是蒋中正依然听得津津有味,点头示意单于继续说下去。

    “而国民军的缺点是因为国民军缺少火炮、重机枪等武器,步炮协同很差,也比较迷信集团冲锋;且因为国民军有从士兵里提拔军官的传统,所以国民军基层军官学识见识要差一些。”

    其实在单于的心里不光国民军步炮协同差,就是国民革命军的步炮协同也好不到哪里去。1933年长城抗战时某黄埔系抗日名将在日记里承认自己直到此时(33年)才真正学会重机枪阵地如何合理的设置。

    “奉系郭松林部比起国民军来说,单兵素质上要差一些。可是由于奉系财力充裕,轻重武器在国内的军队里算是配置的很好的了,因此步炮协同上要比国民军好些;又因为郭部连排级军官大多数毕业于东北讲武学堂,至少也在讲武学堂里经过培训,所以基层军官的学识、素养要强于国民军。而奉系其他部队除了武器外什么都没有。”

    “看来文革你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