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方与圆 >

第41章

方与圆-第41章

小说: 方与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在一些附加领域里收钱。有人形容比尔·盖茨就像修了一条免费的高速公路,大家都去他的高速公路上来往时,他再在高速公路边上设一些加油站、小卖部,众人都走他的高速公路,自然要去他的加油站、小卖部消费,于是他也就赚了钱。  

  而其他一些人也建设了高速公路,但他们从一开始就收路费,大家自然不走这样的高速公路,于是他们也就赚不到钱。  

  人生的道理都很简单,很多人不是不明白,但却经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或者有些人根本就是不愿意付出长期的努力。目光短浅的人,双眼只盯住眼前的芝麻,当然也就容易被芝麻遮住眼,看不到远处的西瓜。  

  现在,大部分人常犯的通病是“我想做某一项工作,听说那个行当很赚钱”,或者“我想进入那一行工作,听说有人在那一行赚了很多钱”。如果你“因为某某生意有钱可赚,所以决定做这项生意”,那么这是最愚蠢的决定。  

  人们说“战争年代做军火,和平年代做药”,有些行业的确利润很高,但在这些行业中不是仍有很多破产者吗?在任何行业中情形都类似,都会有一些高收入者以及一些低收入者。只要你在某一行业中做到最好,你就一定能赚钱。  

  因为“有钱可赚”而工作,就不一定是你的兴趣所在,不一定适合你的特长,你就不会取得最大的成功,也就至多只能是这一行业的三流人才。而为了“目标”而工作,你的工作就符合心意,能吸引你,使你能用尽心力,充分发挥特长,激发潜能。这样,你就一定是这一行业中的佼佼者,也就必定能成功,你就注定会赚钱。  

  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使人成功的正是工作态度,而不是赚钱的方法。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态度只能有一种,那就是敬业爱业,踏实勤奋,尽力将工作做到最好。  

  每个人工作都有目的。把金钱置于第一位,你就很可能一直处于贫穷之中;而把事业置于第一位,你就会走上致富之路。我相信这样的道理:如果你能真正喜欢一项工作,而且用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它,那么你所选的任何行业都能很赚钱。  

  其实,每一个行业都潜藏着无数的财宝等待着你去攫取,这里面还包括着数不尽的快乐与满足,关键是你能不能做到最好。  

  要点:  

  每个人工作都有目的。把金钱置于第一位,你就很可能一直处于贫穷之中;而把事业置于第一位,你就会走上致富之路。   



凡事认真
  管理大师杜拉克先生谈过这样一件事:  

  古希腊著名雕刻家菲狄亚斯,被委任为雅典的帕德嫩神殿制作雕像。他很认真地雕刻着这尊位于雅典山丘最高点的巨大雕像。别人对他说:“除了雕像的正面,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你何必雕刻背面也那么认真呢?”  

  菲狄亚斯却说:“你错了,上帝看得到。”  

  我们做任何事情,上帝都看得到。这个上帝就是我们的良心和我们做人的品德。对事情的认真态度反映的正是我们做人的品格。  

  记得我与大学老师的一次谈话,它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影响。当我怀着崇拜的心情对他谈到某位教师一年出了6本书时,他却嗤之以鼻:什么态度?也许他的话有些偏激,但的确一年出6本书是无法认真思考,周密筹划的,这也正反映了他的做人态度。  

  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可以怀抱美好的梦幻、伟大的理想,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步一步地做,要达至伟大的理想,首先就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好手边的事。一个人如果对待每项工作都认认真真,那么即使他处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终将脱颖而出。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工作正是人生中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哲理。  

  我一生都没有当过官,只是记得初中时曾被班主任任命为小组长,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一次放学后做清洁,轮到我倒垃圾。快打扫完教室时,我出去了一会,但回来时,其他同学已经走了,门也被锁上了。我不知道他们帮我倒了垃圾没有,担心垃圾没倒,第二天被老师批评。班主任的家就在学校,我就去他家说明情况,然后拿了钥匙去到班上,但垃圾已经被其他同学倒了。  

  这件事就过去了。但一周后,班主任就任命我当了小组长,他说我做事很认真。  

  我曾经一直有个问题不能理解,原装和组装电器的零配件完全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原装的就比组装的好得多呢?  

  一次我去一间组装精密仪表的工厂参观。组装精密仪表要求工人都要带手套,但那天天气很热,老板为了省电又没开空调,于是工人都脱了手套在安装。我看到很多仪器上都留有工人的汗渍。而且一些工人在螺丝钉与螺母吻合得不好,螺钉拧不进去时,就强行用电动机器把螺丝钉进去。  

  那天我终于明白了原装和组装的差别所在,那就是组装工人没有认真的态度。  

  曾经在报纸上见到一篇文章说:  

  在蛇口,有日本的两兄弟吊在高层建筑上工作。突然间弟弟摔下去了,但哥哥还是继续完成工作,直到下班后,才痛哭流涕地赶到医院看望弟弟。别人问他:“你当时怎么不下来照看弟弟呢?”他回答:“我要工作,下面有人会照料他的。”  

  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真事,但的确,日本人的工作态度认真是有名的,这也正是他们的产品能行销全世界的原因。  

  前段时间有几个去东欧发展的朋友回来,我与他们聊起了东欧的状况。他们说东欧的经济虽然发展没有中国快,但他们的人心很平和,他们知道就像戒毒者一样,刚开始是会有一阵阵痛的。但东欧决没有像我们这里的什么给猪吃避孕药,用毛发做酱油等劣行。  

  败坏的人心,不可能做出优良的产品。  

  这个世界上德国人是最认真的。你去德国问路,他都不会随意地指给你,而是会很精确地告诉你“向前走70米,再向右转弯”,也正因此,德国人才造得出奔驰、宝马车。意大利的皮鞋有名,那只是因为它的设计好,这个世界上最耐穿的皮鞋,还是德国皮鞋。  

  只有最认真的人,才能创造出最优秀的产品。同样,也只有最认真的人,才会有最卓越的成就。  

  只要认真,自己会变,世界也会变。一切没变,只说明你不够认真。  

  要点:  

  只有认真的态度,才有卓越的成就   



永远追求持续不断地改善
  杜拉克先生还谈过一件影响他一生的事。  

  一次他去听歌剧,听到了一曲充满探索意味而又生气勃勃,活力四射的歌剧。后来他知道了那是出自已经年届80岁的欧洲第一流的歌剧大师威尔第之手。  

  有记者采访威尔第:“您已经80高龄了,又是欧洲最好的歌剧大师,为什么要甘冒风险写出这样富有探索性的歌剧呢?如果失败了,您一世的英名不就毁了吗?”  

  威尔第回答:“在一辈子的音乐家生涯中,我努力追求完美,可惜一直失之交臂。我有责任要再试一次。”  

  这个世界上惟一可以预料的事,就是总有预料不到的事会出现,所以生活就是遗憾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追求完善,永远要有再试一次的精神。  

  日本企业将他们的成功归功于美国的管理大师戴明博士,日本最高的管理奖就叫戴明奖。  

  当年麦克阿瑟占领日本时,为了救助日本经济,指示盟军总部大量在日本购买日用品,在众多的采购中,有一批是电话总机,谁知交货装机后不能使用。麦克阿瑟认识到要振兴日本经济,首先就要改善日本的管理水平。  

  于是,日本的企业家联盟决心邀请戴明博士来讲管理,教授日本企业管理。戴明去了后,发现听众对象是日本一些大企业的工程师和一线的管理者。他就问邀请他去的联盟:“你们日本是真的想改变,还是假的想改变?”大家回答:当然是真的想改变。戴明说:“那好,那就请你们让各大企业的总裁来学习。”  

  此后,戴明博士在日本办了8期总裁班,从此就被誉为日本战后复兴的第一功巨。  

  那么,戴明博士做了什么事呢?  

  首先他要日本企业认识到高质量的产品不会增加成本,只会减少成本。为了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开始成本可能会高,但科学化、规范化后,成本就不会很高了,而且由于保证了质量,次品会减少,顾客也会更喜欢,所以成本反而会降低。  

  戴明还认为检查不重要。当产品检查出来质量有问题时,已经太晚了。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找出问题,改善流程,只有通过不断地改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所以检查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更重要的是,戴明博士在日本企业中倡导了一种精神:那就是要永远不断地追求改善,每天进步一点点。现在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了日本企业的标志。  

  几年前我买了一部尼康F50的相机,但不到几个月就出现了F60,再过几个月又出现了F70。不仅是相机,日本企业生产的任何一种产品,不都是不断地在更新换代吗?这也正是日本企业追求不断完善的精神的体现。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所以我们只有尽力不断地想办法完善它,这也是我一生的信条!  

  永远追求不断地改善!  

  要点:  

  永远追求不断地改善。  

  我们总在向外部世界索求,但真正的宝藏在我们内心。   



第六章 潜意识的力量
潜意识具有无穷的力量和智慧
  那天去听演讲,演讲者开场就拿出一张100元的钞票,面对大厅里的人问:“谁要这100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演讲者接着说:“我打算把这100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然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而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内在的价值依旧存在,并没有因为我的蹂躏而贬值。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了什么,只要我们的心灵保持高贵,我们的内心不倒,我们就永远不会丧失价值。无论地位如何卑微,经济上如何拮据,多么微不足道,我们依然是无价之宝。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地位,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的本质是高贵的、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一、潜意识具有无穷的力量和智慧  

  我一生都相信这句话: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