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太平广记 龙虎畜狐蛇卷(第418-459卷) >

第53章

太平广记 龙虎畜狐蛇卷(第418-459卷)-第53章

小说: 太平广记 龙虎畜狐蛇卷(第418-459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文】
唐朝开元年间,彭城人刘甲被授为河北一个县的县令,将要去上任。路上经过一个山区小店,就在那里住宿。有一个人见刘甲的妻子很美,就对刘甲说:“这里有一种鬼神,喜欢偷漂亮女人,先后来过的,大多都被偷去了。你应该严加提防。”刘甲和家人们互相勉励,都不睡觉,围绕在妻子的前前后后。还用白面把妻子的头和身上涂抹了一遍。到了五更之后,刘甲高兴地说:“鬼神干什么都是在夜间进行,现在天要亮了,它能把我怎么样呢?”于是他就眯了一小觉。顷刻之间,他的妻子就不知哪去了。刘甲用资帛财物雇村里人,让他们全都拿着大棒,寻着白面的踪迹往前走。一开始是从窗子出来的,渐渐过了东墙,那里有一个古坟,坟上有一棵大桑树,树下有一个小孔,白面就进到这个小孔里。于是就挖掘。挖到一丈多深,遇到一个大树洞,象挺大的一间屋子,里边有一只老狐狸据案而坐,前边有十几个美女站作两行。这些女人有的唱歌有的奏乐,都是先后偷来的女子。旁边还有几百只小狐狸。刘甲把它们全杀了。


李参军
唐兖州李参军拜职赴任,途次新郑逆旅。遇老人读汉书。李因与交言,便及姻事。老人问先婚何家?李辞未婚。老人曰:“君名家子,当选婚好。今闻陶贞益为彼州都督,若逼以女妻君,君何以辞之?陶李为婚,深骇物听。仆虽庸劣,窃为足下差之。今去此数里,有萧公是吏部璇之族,门地亦高。见有数女,容色殊丽。”李闻而悦之,因求老人绍介于萧氏。其人便许之。去久之方还。言萧公甚欢,敬以待客。李与仆御偕行。既至萧氏,门馆清肃,甲第显焕。高槐修竹,蔓延连亘,绝世之胜境。初,二黄门持金倚床延坐。少时,萧出,著紫蜀衫,策鸠杖,两袍袴扶侧,雪髯神鉴,举动可观。李望敬之,再三陈谢。萧云:“老叟悬车之所,久绝人事。何期君子,迂道见过。”延李入厅。服玩隐映,当世罕遇。寻荐珍膳,海陆交错,多有未名之物。食毕觞宴。老人乃云:“李参军向欲论亲,已蒙许诺。”萧便叙数十句语,深有士风。作书与县官,请卜人克日。须臾卜人至,云:“卜吉,正在此宵。”萧又作书与县官,借头花钗绢(明抄本“绢”作“媚”。)兼手力等,寻而皆至。其夕,亦有县官来作傧相。欢乐之事,与世不殊。至入青庐,妇人又姝美。李生愈悦。暨明,萧公乃言:“李郎赴上有期,不可久住。”便遣女子随去。宝钮犊车五乘,奴婢人马三十疋。其他服玩,不可胜数。见者谓是王妃公主之流,莫不健羡。李至任,积二年,奉使入洛,留妇在舍。婢等并妖媚盅冶,眩惑丈夫。往来者多经过焉。异日,参军王颙曳狗将猎。李氏群婢见狗甚骇,多骋而入门。颙素疑其妖媚,尔日心动,径牵狗入其宅。合家拒堂门,不敢喘息,狗亦掣挛号吠。李氏妇门中大诟曰:“婢等顷为犬咋,今尚遑惧。王颙何事牵犬入人家?同官为僚,独不为李参军之地乎?”颙意是狐,乃决意排窗放犬,咋杀群狐。唯妻死,身是人,而其尾不变。颙往白贞益,贞益往取验覆。见诸死狐,嗟叹久之。时天寒,乃埋一处。经十余日,萧使君遂至。入门号哭,莫不惊骇。数日,来诣陶闻诉。言词确实,容服高贵,陶甚敬待。因收王颙下狱。土固执是狐,取前犬令咋萧。时萧陶对食,犬至,萧引犬头膝上,以手抚之,然后与食,犬无搏噬之意。后数日,李生亦还。号哭累日,剡然发狂,啮王通身尽肿。萧谓李曰:“奴辈皆言死者悉是野狐,何其苦痛!当日即欲开瘗,恐李郎被眩惑,不见信。今宜开视,以明奸妄也。”命开视,悉是人形。李愈悲泣。贞益以颙罪重,锢身推勘。颙私白云:“已令持十万,于东都取咋狐犬,往来可十余日。贞益又以公钱百千益之。其犬既至,所由谒萧对事。陶于正厅立待。萧入府,颜色沮丧,举动惶扰,有异于常。俄犬自外入,萧作老狐,下阶走数步,为犬咋死。贞益使验死者,悉是野狐。颙遂见免此难。(出《广异记》)
【译文】
唐朝兖州李参军授职以后赶去上任,路上住在新郑的一家客栈里,遇上一位老人正在读《汉书》,他就和老人交谈起来。于是就说到了婚姻方面的事。老人问他娶谁家的女儿为妻。他说他还没有结婚。老人说:“你是名家子弟。应该选好这门亲事。听说陶贞益是那个州的都督,如果他硬要把女儿嫁给你,你怎么呢?姓陶的和姓李的成婚,多么骇人听闻!我虽然平庸无能,也为你感到羞耻!现在离这几里的地方,有个萧公是吏部萧璿的本家,门第也很高,现有几个女儿,都长得天仙一般美丽。”李参军听了很高兴,就求老人给介绍一下萧氏。老人答应了。老人去了许久才返回来。说萧公很喜欢,对客人很尊敬。李参军便和仆从们一起跟着老人来到萧氏门前。门庭馆舍清新肃然,甲第宽敞显赫,高高的槐,长长的竹,连绵蔓延,世上少有的胜地。一开始,两个宦者拿着金礼器靠在床边欢迎他入座。一会儿,萧公出来了。他穿的是紫蜀衫,拄着鸠形拐杖,两只袍袖和两条裤腿扶在身侧,胡须象雪一样白,眼神象镜子一样明亮,举止可观。李参军一看便生敬意,再三地陈述谢忱。萧公说:“老叟年过七十辞官之后住在这个地方,很久没人来了,哪里想到君子绕道而来!”萧公把李参军迎进客厅。厅里各种服用和玩赏的物品互相隐映,都是些当今世上难遇的宝物。不长时间便摆好宴席,山珍海味都有,大多是些叫不出名来的东西。吃完饭开始喝酒的时候,老人才说:“李参军刚才要求亲,已得到许诺。”萧公便接着说了几十句话,很有大人风度。他写信给县官,请卜人来给选个好日子。卜人一会儿就来到,说,好日子就在今晚。萧公又写信给县官,借头花、钗绢和杂役人手什么的。不多时什么都齐了。那天晚上,也有县官来作帮助迎送客人。欢乐的事情,和当世没什么两样。进入拜堂的青庐之后,见新娘子特别漂亮,李参军更加高兴。到了天明,萧公就说:“李郎上任有一定的期限,不能久住。”便打发女儿和李参军一起走。五辆用珠宝装饰的牛车,奴婢人马三十多号,其它眼用和赏玩的物品不可胜数,见到的人都以为小夫妻是王妃公主一类人物,没有不艳羡的。李参军到任,过了二年,奉使进入洛阳,将妻子留在京里。婢女们个个都妩媚妖冶,迷惑成年男子,来往的成年男子大多都遇到过她们的挑逗。有一天,参军王颙牵着狗要出去打猎路过这里,李参军的这群婢女们见了狗非常害怕,大多都跑回家里去。王颙素来怀疑她们的妖媚,今天心里一动,径直牵着狗闯到李家宅院里去。李家全家拒守堂门,气儿都不敢喘。狗往前挣着狂叫。李参军的妻子在门里大骂道:“婢女们不久前被狗咬了,到现在还害怕,王颙有什么事牵着狗进人家?你和李参军是同僚,难道这不是李参军的地方吗?”王颙心里判定她是狐狸,就下决心推开窗子把狗放进去。狗把群狐全咬死了,只有李参军的妻子死了之后还是人身子,但是尾巴没变。王颙去告诉了陶贞益。陶贞益去验尸,看到了那些死狐,嗟叹了好长时间。当时天很冷,就把它们埋在一处。过了十几天,李参军的老丈人萧公来了,进门就哭,没有不惊骇的。几天后,他去拜见陶贞益,提出了控诉,他的言词准确真实,仪容服饰高贵,陶贞益很敬重地接待他。于是就把王颙捉起来下了大狱。王颙坚决认为她们是狐狸。让人把那条狗弄来咬姓萧的。当时姓萧的正在和陶贞益面对面吃饭。狗来了之后,姓萧的把狗头拉到自己的膝盖上,用手抚摩它,然后给它东西吃。狗没有咬他的意思。后来几天之后,李参军也回来了,一天天地号哭,状似发狂,把王颙的全身都咬肿了。萧公对李参军说:“奴才们都说死的全是野狐狸,多么令人痛苦。当天就想要把她们挖出来,怕你被迷惑,不相信。现在打开看,来证明奴才们的奸诈和荒谬。”于是让人挖开看。全是人的身形。李参军更加悲痛。陶贞益因为王颙罪重,把他禁锢起来审查。王颙偷偷告诉陶贞益说,已经派人拿着十万钱到东都去取一条专咬狐狸的狗去了,往来十几天就行。陶贞益又从公家的钱中拨出一百千增加到这件事里来。那条狗取来之后,陶贞益就请萧公来大堂问话。陶贞益站在正厅等着。姓萧的走进府来,颜色沮丧,举动慌张,和平常大不一样。不大一会儿狗从外边进来,姓萧的就变成一只老狐狸,跳下阶去只跑了几步,就被狗咬死了。陶贞益让人查验原先那些死者,全都是狐狸。王颙便免除了这场大难。





卷第四百四十九 狐三
        郑宏之 汧阳令 李元恭 焦练师 李氏 韦明府 林景玄 谢混之


郑宏之
唐定州刺史郑宏之解褐为尉。尉之廨宅,久无人居。屋宇颓毁,草蔓荒凉。宏之至官,选菪尬荩途又@羧斯陶牒曛奕搿:曛唬骸靶姓保尉逖恚课嵝郧坑詹豢梢啤!本佣眨怪校曛牢郧疤谩L孟旅骰穑泄笕舜影儆嗥铮粗镣ハ隆E唬骸昂稳颂仆唬揖佑诖耍 泵O隆:曛淮稹GU咧撂茫桓医:曛似稹9笕嗣怀と耍钊『曛と松祝蕉撸得鹬畹啤5平跃。ê曛耙坏拼嫜伞3と饲坝鹬曛冉;鞒と耍餮鞯兀と四俗摺9笕私ダ幢啤:曛咭鹿冢胗胪Q蕴竿ㄏ樯蹩钋ⅰ:曛湮薇福谓;髦笕松恕W笥曳鲋帷把酝踅窦穑绾危俊蹦艘ァ<榷曛弁桨偃耍捌溲V帘痹拢行⊙ǚ酱纾肫渲小:曛蛑H氲匾徽桑煤笮∈贰:曛≈粗Qㄏ掠志蛘捎啵么罂撸欣虾愣廾萃链沧詈讨呤嗤贰:曛【兄@虾栽唬骸拔藓τ瑁璧v汝。”宏之命积薪堂下,火作,投诸狐,尽焚之。次及老狐,狐乃搏颊请曰:“吾已千岁,能与天通。杀予不祥,舍我何害?”宏之乃不杀,锁之庭槐。初夜中,有诸神鬼自称山林川泽丛祠之神,来谒之。再拜言曰:“不知大王罹祸乃尔。虽欲脱王,而苦无计。”老狐领之。明夜,又诸社鬼朝之,亦如山神之言。后夜,有神自称黄撅,多将翼从,至狐所言曰:“大兄何忽如此?”因以手揽鏁,鏁为之绝。狐亦化为人,相与去。宏之走追之,不及矣。宏之以为黄撅之名,乃狗号也。此中谁有狗名黄撅者乎?既曙,乃召胥吏问之。吏曰:“县仓有狗老矣,不知所至。以其无尾,故号为黄撅。岂此犬为妖乎?”宏之命取之。既至,鏁系将就烹。犬人言曰:“吾实黄撅神也。君勿害我,我常随君,君有善恶,皆预告君,岂不美欤?”宏之屏人与语,乃释之。犬化为人,与宏之言,夜久方去。宏之掌寇盗。忽有劫贼数十人入界,止逆旅。黄撅神来告宏之曰:“某处有劫,将行盗,擒之可迁官。”宏之掩之果得。遂迁秩焉。后宏之累任将迁,神必预告。至如殃咎,常令回避,罔有不中。宏之大获其报。宏之自宁州刺史改定州,神与宏之诀去。以是人谓宏之禄尽矣。宏之至州两岁,风疾去官。(出《纪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