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_我做会计好多年 >

第22章

_我做会计好多年-第22章

小说: _我做会计好多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愣嗔耍琋J问那个人事的同事公司还有没有事情,没事的话她可以直接回家了。那个同事很高兴,就自己打车走了。

  NJ和我打了一个车回公司,车上NJ就问我,你觉得我该不该给QZ升职?我曾经在私底下演练过千万次了,我应该有理有力有节地向NJ说明QZ升职或离开的利弊,应该让NJ认为我是个胸怀宽广、不计个人恩怨的“高大全”,而且处处为公司利益着想。
  但在那一刻,我忽然觉得那一切“台词”都是废话,我只是斩钉截铁地说“不该!”。NJ说,如果我不给她升,她和SL一起走,我怕你年底会比较辛苦。我说“没问题,我保证”。我就只说了这八个字,NJ居然就再没问,一路上也再没有和我说话。
  第二天,NJ找了QZ,跟她说,通过这件事,我没法给你升职,你走吧。
  而我找了SL,我跟她说,QZ立刻就要走,我希望你留到年底。不知是我的气势压倒了她,还是她确实觉得她对不起我了,这回她没说什么,答应做到12月31日再走。
  QZ没想到是这个结果,她跟NJ说,她可以再考虑一下,但NJ拒绝了,堵死了她的后路。几天后,QZ就离职了,而且SL并没有随之离开,财务部门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次的直接和他人进行office politic 斗争,结果是我赢了,但我并不高兴,因为我感觉到,今后我的职场生涯会面对越来越多这样的争斗,而我不是个好斗的人。
 SL,用现在的话说,是不是可以称为JP同事啊。在QZ走后,我也并没有对她提出任何新要求,做好她自己的出纳工作就是了。我只是在很非正式的场合和她谈过,表明如果她希望留下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她却用实际行动让我感到心寒。QZ走后,她每天10点左右才上班,工作中也漫不经心,对我态度也挺冷淡的。我也烦了,到了年底,找了个part timer来接替她,就让她走了。她走的时候,连她的farewell dinner我都没张罗,也许我太小心眼了吧,但我是真的觉得她的EQ和IQ都有问题,我也是一分钟都不想和她多呆了。

  多年后,和BBB的同事见面,和我谈起她,我已经没任何兴趣了,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就因为她能力不够,我们给她降职,就让她那么恨我?毕竟我还保证了她不降薪呢啊?!而且在降职之前,我是跟她谈过的,如果她觉得面子上不好看,她可以自己辞职,我保证不会和其他人说她是因为不合格而离开的。我做的仁至义尽了,不明白。
  也正因为面试SL我看走了眼,我开始反省自己面试别人方面有什么问题。我问了人事部,正好公司是有些关于面试的培训,就赶紧要求参加了。不过,参加完了我发现,面试的技巧是可以总结出来很多的,但是一个好的面试官,本身应该是个成熟的人,而那时的我,毕竟还是年轻,光靠那些技巧,估计面试的成果还是好不到哪里去。
  QZ走了,我临时又从外地调来一个财务人员,加上我自己,把当年的年结很顺利地做完了。考虑到给BL一个发展的空间,我向NJ建议accounting的工作暂时由BL负责,并给她升职成senior accountant。在年结的过程中,我觉得从技术的角度,BL基本上可以独当一面了,当然,因为岁数还比较小,性格上也有些不成熟,管理方面还差些,不过我可以把相关的管理工作兼着,这样NJ也不用着急马上找人来替WW了。

  不过NJ也确实不着急了,一方面他自己考虑要换份工作了,而另一方面我们公司全球又有了一件大事。

日期:2008…12…9 11:37:00

  关于面试
  感谢“今天天气晴朗”朋友关于面试的经验分享。
  工作这么多年来,从被面试到给别人面试,也有一些想法。我在以前的帖子里面也谈过我面试的情况,在这里就给大家说一点我做为面试官的体会――面试的时候要做真实的自己。
  很多文章写一些面试技巧,我觉得都有误导之嫌。其实面试和你和一个人谈恋爱有很相似的地方,就是通过交往来了解对方,大家了解了,结婚了住在一起才和谐。要是你谈恋爱的时候,老是藏着掖着,那么将来可有得受了。
  因此,面试的时候,不要“演戏”,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真实地展现出来。千万不要弄巧成拙。而且有些面试技巧其实是翻译国外的文章,不适用中国的情况。比如,很多都写你面试过后,可以写封感谢信给面试官,这个就很不适合。当然没有多少中国人真会这么做,但有些技巧,还是有人会用,不过效果可能正好相反。我这里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

  我手下的财务经理想要找个高级会计帮她,所以一个多月前我们开始招聘,过了两轮后,人事部和财务经理选了5个人给我看,我最终选了一个人。而落选的4个人中,有一位其实还可以,但他让我觉得不舒服,我就给pass掉了。也许大家会说,你不应该以个人好恶来决定录取,但大家要知道,面试官是人啊,是人就有个人的好恶啊。
  这个落选的人到底怎么让我觉得不舒服呢?
  那天他是第4个面试者,到了下午,我都有点累了。我进了面试的那个会议室,看到那里坐了个小伙子,我看了简历,知道27岁。通常我都会和面试者打个招呼,然后握个手。但那天我面试前,歇了一会,吃苹果,左手被水果刀划破了,很疼。办公室也找不到创可贴,我就没管。所以我进会议室的时候,就用右手拿着简历、笔和我的杯子。我是想等放下这一堆东西,再和他握手。可能我的动作有些慢吧,他居然站起来就向我靠过来,同时把他的右手伸过来了很主动地要和我握手。我只能很匆忙地把东西放下来握他的手。这个让我很不舒服,就是莫名其妙地感觉很被动,你让面试官感觉被动,并不是一件好事。

  握了手,我请他坐下,我也坐下,冲他笑笑,其实是缓和一下气氛,我刚想开口,他居然说,“您想了解些什么?还是我们用通常的面试程序,我先根据我的简历介绍一下我自己?”呵呵,他说完这话的时候,他基本上被我pass了。
  但我还是很礼貌地听他讲完。然后问他一些问题,坦率的说,他的工作经验应该可以达到我们的标准。但是他外在的一些表现让我不舒服。他总是表现出他要控制局势,控制这个面试的进程。当我发问的时候呢,他总是摆出一种“我很胸有成竹而且我就知道你会问这个问题”的姿态。
  其实我说他达到标准,但并不等同于我认为他实力很强。他的工作背景并不强,教育背景一般,英语口语稍差。但他一直要表现出他很强的信心这个方面,这种反差很奇怪。
  面试到尾声的时候,我告诉他面试的程序大概是怎么样的,还有其他的面试者要看。他又马上说,他很清楚这些程序,不过即使他不被录取也没关系,他来到这个公司,觉得这个公司不错,而且他还夸我说觉得我是很聪明的人。这些话,这么写出来没什么问题,但你要是结合他说话时的表情和语气,你就想笑了。这个不应该是一个27岁的普通会计对一个比他大至少10岁,在这个行业混了快20年的老兵的态度和语气,因为至少我很清楚我比他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要高很多。总之,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种和他个人的实力和年龄明显不相称的所谓“成熟”,好像要给人家很有活力、又很睿智、又很成熟的印象,但你就是觉得那个不是他。当然,如果你觉得那个就是他,他绝对会是个让我手下的财务同事们不舒服的一个人,我不会想要这么一个人在我的团队中。


日期:2008…12…10 22:53:00

  BBB的大事就是收购。
  BBB收购了另一家公司,被收购的公司也是行业里全球排名前5名的公司,这个收购不仅巩固了BBB和另一家公司在全球的双寡头地位,也使得BBB在中国市场的渠道力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另一家公司业务更多元化一些,他们的产品线比较多而已,而BBB做的比较专,就是一个产品打天下,尽管这个产品又分了不少子品牌,但毕竟本质上是一个产品。但两家公司都很成功,所以,我是觉得一个公司能否成功,业务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其实都不是很重要,关键是要选择一个对的方向,并把它坚持不懈地执行下去。
  我后来待过的IT企业,基本上都是在战略方向上出了问题。应该做得比较专业的时候,老去想要多元化;而单一业务没什么前途的时候,却还是一条道路走到黑,不去想尽快开发新的业务线、产品线。这个是后话。
  这个收购,对这个行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收购交易正式宣布的那天,基本上是所有主流财经媒体的头条,而在当晚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这个收购是国际新闻的第一条,可见当时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收购之后的任务就是整合,在产品线整合、业务流程整合等等整合最之前的,就是人的整合了。公司嘛,通常会说希望并购能给公司带来synergy的效应,就是协同的效应,使营业的效率更高。但什么样的高调后面,本质上公司其实合并看重的无非是两个方面,产品和成本。并购了,扩大了产品线,增加了市场份额;并购了,可以裁掉不少重复的人员,降低成本。一增一降,这个报表就好看了。

  而BBB则说,公司不会因为并购而去裁人,如果有裁员,肯定是业务的需要而非并购带来的,这些个鬼话,你是万万不能相信的。说到这里,就说说裁员的话题吧,这个最近也挺热门的。
如今因为次贷而导致的金融危机最终已经演变为全球的一场经济大衰退,这个衰退的过程,裁员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你是做为一个是否裁员的决策者还是一个可能被裁员的普通人,都应该客观看待裁员这个事情,这个是商业社会自我调整的一个客观手段。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都不应该把裁员这个事情上升到太高的高度,去干涉甚至阻挠企业是否裁员的这个决策。

  我个人的观点,尤其是在咱们中国,广大的劳动者群体,应该把我们的重心放到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代表广大劳动者利益的团体上面,切实可靠但是又很有理有节地在社会保障、劳工权益、就业和失业等等过程中为劳动者维权。我是觉得我们目前的工会组织在这个方面做得很不够;另外那个《劳动合同法》其实也没有真正保护到劳动者的利益,反而在很多方面使本来劳资关系不错的公司,劳资关系变得紧张;而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社保基金之类的东西极大增加了企业成本,但利益却并没有落到劳动者和企业身上;更有很多白领高薪人士,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反而在很多方面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这些个东西,说起来争论就比较大了,不在这里展开了。

  还是就说裁员吧。我是一直认为裁员应该是经济不景气或者公司陷入困境时非常有效的度过难关的少数几个(也许不超过3个)方法之一,这个是不能否认的,裁员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保住你的现金流,没有了现金,你的利润再高也得完蛋,做财务的朋友都是知道的,利润是可以做假做出来的,现金这东西你就假不了。裁员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站在两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