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 >

第19章

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第19章

小说: 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⒆雍笏廊ァK姥洞矗辰芎本谷灰灰拱淄贰T俪鄢易莺岬牡弁跻仓沼写嗳跷蘖Φ氖焙颍梢栽诨邮旨淞钔蛑诔挤戳舨蛔≌肀咚奈氯帷!   
    于是一个悲痛的丈夫,动用了皇族的特权,倾举国之力,耗无数钱财,用22年时间为爱妻写下了这段瑰丽的绝响。痴情的沙杰罕本想在河对面再为自己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中间用半黑半白的大理石桥连接,穿越阴阳两界,与爱妃相对而眠。可惜梦想在皇室的纷争中嘎然断裂。泰姬陵完工不久,他的儿子弑兄杀弟篡位,沙杰罕也被囚禁在阿格拉堡。此后整整八年里,阿格拉堡宫殿的每个月夜,透过一块水晶石的折射,都有一个伤心的丈夫不眠不休,痴痴地凝望着数公里外月光如洗中爱人的陵墓。    
    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为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轮回,代代不息。尽管有人说,沙杰罕只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暴君,根本不是多情种子;尽管有人说,泰姬陵美轮美奂的脚下,不知堆砌着多少人的鲜血甚至生命。但是我们似乎更愿意相信这世上真的有情深义重的男子,有穿越时空的思念,有生死相随的爱情。泰姬陵依然超越着简单的建筑学意义,默默地美丽着,不为别的,只为人心中那一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地理位置:    
    新德里东南200公里处的历史古城阿格拉,亞穆纳河右岸    
    历史概况:    
    1631年开工,1653年竣工,历时22年,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气候:    
    印度属热带季风型气候,一年有四季,冷季:12月…3月,热季:4月…6月,雨季:7月…9月,西南季风退却季:10月…11月;    
    旅游季节:    
    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3月初天气清凉,是印度全年最佳旅游季节,到处万紫千红,春意盎然,品种繁多的亚热带花卉竞相开放。    
    货币:    
    印度卢比    
    语言:    
    印度语、英语    
    宗教:    
    主要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等。    
    旅游小贴士:    
        *开放时间:6:00am ~ 8:00pm    
    *早中晚不同时间去看泰姬陵,景色时时不同。因此,泰姬陵恐怕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早中晚游览票价不一样的景点。印度本国游人,白天只要20卢比,而早上7点前或下午5点后却都升至110卢比。    
      *夏天去泰姬陵,要做好“跳舞”的准备。泰姬陵座落在一座有三四层楼高的大理石基座上,游客穿过甬道、水池,从大门一直走到陵墓后,要想拾阶而上,必须先脱鞋,以表示尊敬,即使外国政要也不例外。在冬天暖阳季节,光脚踏在洁白的大理石上,有如云中漫步;而在温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以上的夏天,终日在火辣辣的阳光烧烤下,平台就是一个冒着热气的大蒸板,脚下烫得厉害,游人不得不在平台上蹦蹦跳跳地快速前行,从远处看,就像是在跳舞。    
    *在泰姬陵主体两旁各有一座清真寺,以紅砂岩建筑而成,顶部是典型的白色圆顶,而兴建这两座清真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整座泰姬陵建筑的平衡效果,以达到对称之美。    
    


世界奇观:人类不朽的创造梅萨维德国家公园Mesa Verde 

    梅萨维德国家公园    
    科罗拉多高原是一片让人赞叹的土地,红色大地、岩盘、拱洞、峡谷,苍穹,酷日,热风,色彩浓重,对比强烈,它的粗犷荒凉让人啧啧称奇,却令大多数人无福消受。吴宇森的电影《断箭》(Broken Arrow)中,约翰 屈伏塔(John Travdta)和克里斯汀 史莱特(Christian Slater)正邪大斗法的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裸露荒蛮的地表寸草不生,到处是热到发烫的石块,寸草不生。这里号称“神的游戏场”,但是人类这种动物,偶尔也会跟神开开玩笑。    
    1888年冬天,两个牛仔为了寻找自己失踪的牛,闯进了这片荒凉之地,却意外地发现在一些几乎不能到达的悬崖绝壁上居然有高达三四层的砖石房子。随着一批批考古学家们纷至沓来,这段尘封沙埋的历史终于重见天日,也就是后来的梅萨维德国家公园。    
    据考古学家们考证,公元五六百年左右,有一批印第安人在这里定居,建起了规模壮阔的悬崖城,一住便是七八百年。从遗址留下的房舍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技艺已经相当精湛。那时印第安人已经知道用沙石做成长方形的砖块,再用水和泥调成浆糊,建造砖石屋子,甚至还出现了圆形的楼房。村落里还有一种圆形有顶的地洞,顶中央有个方形的洞口,架着一个楼梯,供人进出,这是他们用来拜神集会的地方。    
    考古学家在发掘梅萨维德遗址时,还发现了蓄水灌田的水库,驯养火鸡的残迹,白底黑彩的陶器,精美的石器骨器和手工织出的棉布,可见当时的社会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要一睹梅萨维德的真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四周陡峭险峻的悬崖,崎岖狭窄的山路,深不见底的峡谷,高达两千多米的海拔,都阻碍着人们前进的脚步。当你克服这一切执着地向古老的崖居进发时,心里也许会涌起朝圣的感觉。想象一下,数千年前,一队印第安人正是这样长途跋涉来到这片荒芜之地,为了生存,居然在垂直陡峭的岩壁上,建造出一间间的房舍。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如此险峻的地理条件下,他们依然保持民族传统不失,盖起了巍峨的祭祀殿堂。现在亚里桑那境内的侯琵(Hopi)族,据说是崖居人的后代,他们相信,祖先的灵魂仍然居住在遗址里。这样的一个地方,有历史在支撑,有灵魂在徜徉,自然有它的精神,谈不上美丽,却让人动容。    
    地理位置:    
    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蒙特苏马山谷和曼科斯山谷之间,小镇科特兹(Cortez)以东八英里处。    
    面积:    
    约为21074公顷,目前在这里已发现了约4000处印第安原住居民的遗迹,其中近400处是因为1996年的一场大火而重见天日。    
    历史:    
    梅萨维德,在西班牙文中是“绿色桌面”的意思。18世纪进入科罗拉多探险的西班牙人,在科特兹镇东边看到一片绿色的平地,被笔直的千尺绝壁团团围住,就象张桌子似的耸立在四周的峡谷中,就叫它梅萨维德。    
    梅萨维德国家公园,又叫弗德台地国家公园,建立于1906年6月29日,是美国唯一一个专为保护人造建筑而设立的国家公元。197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单位。据考古学家研究,在公元550年到1270年间,这里生活着美国印第安土著居民,他们穴居悬崖峭壁之上,生活方式十分独特。公元1276到1299年,这里发生了连续24年的大旱灾,食水断绝,人们向东逃荒,到水源充足的地方重建家园    
    人口:    
    主要居住着阿纳萨齐人,最高达到五千人左右    
    主要景点:    
    绝壁宫殿(Cliff Palace)    
    一个可供数百人居住的竖式村庄,约建于11世纪。全楼沿崖壁而建,有两百多个房间,布局十分紧凑。在高楼周围还有圆形、方形的小楼。一栋长形屋的墙壁长达90米,内部间隔成151个房间;房屋下面开挖23个地穴,最大的地穴有7间房间之大,据称是居民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长屋北边有座“杯子房”,内藏430个杯子、盒子、饭碗和缸瓮,可能是祭器贮藏室。在这些建筑前还设有一个露天坪,供炊事与家务之用    
    云杉树屋(Spruce Tree House)    
    约建于12世纪,以云杉构成而得名。全长203米,宽84米,三层楼。全楼包括114间住房,8间祭祀室。这一百多间屋子,有的呈长方形,有的呈圆形,还有的呈三角形,全依悬崖下的空地因地制宜。    
    


世界奇观:人类不朽的创造梵蒂冈Vatican 

    梵蒂冈    
    我爱圣彼得大教堂,它是地球最美的装饰品。    
                                           ——爱默生    
    我们中间的大部分人每天都重复地过着日子,工作一成不变,生活没有激情。也许会有这么一天,忽然之间一切都不一样了,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千百种,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是因为你到了梵蒂冈。    
    几乎没人能抗拒梵蒂冈的魅力。这个面积只有44公顷、总人口不过1000多人、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却是全球八亿多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除去本身的辉煌史迹,这里陈列了太多的艺术巨作,令人心驰神醉。    
    乍然进入这艺术的宝库,一瞬间,仿佛掉进了中古世纪的时空,任你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人,也难免失神。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罗丹、康丁斯基、达利、蒙克……这一个个平时只能仰视的名字忽然成了眼前真实的存在,密密地在你身边织起了一道网,网住你的眼睛和你的心。罗丹说,艺术是心灵深入大自然,发现它蕴含灵性而感到的欢悦。而梵蒂冈的气质是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无数次洗礼,无数次沉淀才成就的。每个人都可以把梵蒂冈当成一本书来读,一本超越政治、利益、金钱的人类文明艺术史的教科书。这里的每一件艺术品洗去了几百年人世浮沉的伤痕,洗去了俗世荣辱的尘嚣,在其中走上一遭宛如经历了一次纯美的朝圣之旅。    
    直面艺术本身,品味隐含其中的历史情绪时,无论是谁都会浮想连翩。登上圣彼得大教堂圆顶,罗马街景尽收眼底的刹那,有如在湖中投下了一枚石子,心中被遗忘很久的幸福和感动,悠悠如浪花般扩散开去。第一次,为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而深感骄傲。    
    国名:梵蒂冈城国    
    首都:梵蒂冈城     
    地理位置: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地处台伯河(the Tiber River)右岸。    
    面积:0。44平方公里,不到纽约中央公园的八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人口:约1400人,常住人口仅500人     
    气候: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货币:梵蒂冈里拉?欧元?    
    元首:教皇    
    宗教:世界天主教中心,特殊的政教合一的国家。梵蒂冈城早在公元8世纪已成为教皇国的中心。1870年意大利王国吞并教皇国,教皇退居梵蒂冈。1929年,意大利与教皇签署协议,梵蒂冈成为主权国家。     
    主要景点:    
    圣彼得广场(St。 Peter's Square)被称为世界上最对称、最壮丽的广场,是17世纪著名建筑大师贝尼尼花了11年时间建成的杰作。广场呈椭圆形,长340米,宽240 米,两侧由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条走廊。朝向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圣徒像。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26米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建造石碑的石料是当年专程从埃及运来的。在广场两侧各有一个银花飞溅的美丽喷泉。    
    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位于广场的西南面,曾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