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杜月笙传 >

第156章

杜月笙传-第156章

小说: 杜月笙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航琛兄,你不问我要这许多钱,是做什么用途的?」

刘航琛扬声大笑,反问一句:「杜先生是要把金钱用途告诉谁的人吗?」

于是,两个人相与大笑,杜月笙欣然的说:生平借款,以这一次最为痛快

在重庆闹区林森路,花五十多万元买了一幢三层楼的房子,一、二两层作办公地点,三楼分隔许多小房间,当公司相关人员的招待所。「中华信托公司」择吉开张,杜月笙亲任董事长,他投资法币一百五十万元。

十二月八日,杜月笙和戴笠在一起,中午,香港来了急电,戴笠匆匆看过,递到杜月笙手上,杜月笙接过去一看,宛如晴天霹雳,顿时脸色大变。

日机七架轰炸香港,日军第三十师团一部,扬长通过英军主阵地前的一座蓄水池,进入九龙半岛主阵地,一直到他们占领碉堡,英军尚未发现。十一日上午,英军全部撤退,十二日香港陷落。日本军事专家估计香港防守不能超过三个星期,结果是守了不到三天。

亲友失陷千钧一发

民国三十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偷袭珍珠港,同时,马尼剌、香港、新加坡同遭袭击,泰国宣告投降。北平、上海、天津的英美驻军全被日军攻击后解除武装。这一天,是世界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日子,对于杜月笙来说,由于香港的失陷,和上海英法租界俱被日军侵入,两处地方的家人亲友、门徒学生,一下子沦入魔掌,生死不明,他个人心情的焦急凄苦,恐惧紧张,当然不难想象。那一夜,他通宵不眠,和戴笠寸步不离,筹思如何利用日军尚未占领的启德机场,派遣飞机,紧急救出那些人来?

人多机少,这一纸名单的研拟,眞是绞尽脑汁,煞费思量。

戴笠的一位好朋友「阿伍」,是香港华侨,家赀巨万,早年学过航空,驾驶技术十分高明,十二月初,阿伍应戴笠之邀,飞赴重庆瞻仰抗战的司令塔,复兴中华圣地。太平洋战争突起,阿伍在重庆大为着急,因为他的大部份财产,都存在香港银行,他赶不回去,百万家财必然会被日军刼收,一家一当付之东流于是那一天纵然戴笠在百忙之中,阿伍仍然不顾一切的缠住他,一定要戴笠设法让他回香港

灵机一动,戴笠当着杜月笙的面,告诉阿伍说:「好的,我设法替你弄一架飞机,由你自己驾驶去香港。飞机落地,你便把飞机交给中国航空公司,我会请他们派驾驶员飞回重庆,不过请你注意,我是要用这架飞机接运香港方面紧要的人。」

杜月笙当时便赞不绝口,戴笠这个办法不但两全其美,而且快刀斩乱麻解决了很多问题,以当时香港情势的危急,秩序的混乱,航空公司未必会有人肯去。何况,阿伍驾驶技术之优良,又是熟习他的人所一致公认的。

当下对紧急撤离的人士做最后决定,柯士甸道杜公馆人太多了,杜月笙脸色苍白,咬紧牙关,他毅然决然的对戴笠说:「凡是我的人,暂不考虑。」

戴笠抬起头来望杜月笙一眼,见他似已下定了决心,于是便不再多说,他开始振笔直写,两人有商有量的决定了先行救出陶希圣、颜惠庆、许崇智、陈济棠、李福林、王新衡……等人。

名单决定立刻便打电报,请中国航空公司分在列别通知名单内的各人,应于十二月九日中午以前赶到机场集中,等阿伍驾驶来的飞机一到,换位驾驶马上起飞。

从十二月八日午夜,到九日傍晚,杜月笙不眠不休,好不容易等到了专机安然反渝的消息,却是大出意外,昨夜拟订名单该接的人一个也没有来。

被这架飞机载运回来的,当然也是必须抢运脱险的重要人物,只是跟杜戴所拟名单上的诸人面目全非,名单所列者毫然问题的全部陷敌,陶希圣、李济琛、颜惠庆等下落不明,音信杳然,使杜月笙遶室彷徨,夜不兴寐,一面想尽方法打开一条通路利用人民行动委员会的关系,将起自重庆,以迄香港地下,中间如贵阳、桂林、韶关、龙川、沙鱼涌、大埔,迢遥数千里的一条路上帮会首脑,绿林侠盗,全部动员起来,由而安排一条康庄大道,计划从敌人的虎口中,救出这一批要紧的人,以及姚氏夫人、杜维藩,和所有的杜门相关人员。

另一方面,杜月笙向戴笠建议,提供了一个疯狂大胆,而且乍看起来断无可能的计划,他要透过他的驻沪私人代表徐采丞,向日军上海特务机关堂而皇之的提出:沦落在香港的许多朋友,都是杜月笙一再恳商拖出来的,如今因为香港变起仓卒来不及安全撤离,这帮朋友刻在香港面临日军搜捕,暴民刼掠,尤其粮缺声中,三餐不继,可以说是陷于绝境,去死不远。,杜月笙宁死不能对不起朋友,所以,日本人如果欣赏杜月笙讲这个义气,帮忙杜月笙就这些友好,他将派徐采丞包一艘轮船,从上海直驶香港,把杜月笙的朋友们接回上海,住进日人势力尚未侵入的法租界,以使杜月笙能够实践诺言,全始全终,继续对这帮人有所照料。

与虎谋皮居然成功

戴笠晓得日本方面有那么一批人,对于杜月笙的幻想一直未曾破灭,而徐采丞和「梅机关」首脑份子川本之流私交弥笃,杜月笙慷慨义烈的此一表示,经过徐采丞的穿针引线,善为运用日本统治当局的矛盾分歧,这个计划可能会通得过,因此他本人表示赞成,再经过杜戴二人分向有关方面解释说明,一月底,杜月笙便给徐采丞去了一封密电,授计与他,叫他火速进行。

这又是抗战史中的一页奇迹,经过徐采丞的巧妙运用,竭力奔走,杜月笙疯狂大胆的计划,居然获得日本特务「梅」机关的暗中支持,逐步的付诸实现。二月三日,徐采丞借到一架日本军机,由上海直飞香港,代表杜月笙安慰滞港诸亲友,他随身带了不少的钱,他要亲自安排杜门亲友逃离香港。行前,他尤已包好了一艘轮船,驶往香港负责接运。

在这时候,滞港杜门亲友业已有人得到了消息,他们奔走相告,口耳相传,在风声鹤唳,一夕数惊之中,这些人原已自份无望,准备束手待毙。杜先生派船来接的消息一到,眞是绝处逢生,雀跃不已,可是其中还有波折,东洋军机「搭浆」,中途发生故障,徐采丞被迫降落台北,三日后修理好了,方始续航南飞。这三天的音信中断,使杜门亲友望眼欲穿,魂梦为劳,无缘无故多受了不少的罪。

二月六日徐采丞专机抵达香港,他抵步以后立卽驱车分访杜氏亲友,施以紧急救济,并且报告佳音,专轮准于二月八日驶抵香港,他请各人早日收拾行李,准备动身。涸澈之鲋喜获甘霖,几于人人合什,展露笑容,齐声诵念杜月笙不置。

经过一艘专轮救出人间地狱,海上危城的,计有颜惠庆、陈友仁、曾毓隽、李思浩、唐寿民、林康侯、刘放园、潘仰尧等一千耆宿名流,和杜门亲友,苏浙同乡,为数多达三百人,其中有不少人平安抵达上海法租界后,赓续接受杜月笙的资助如故。

经由香港、出深圳紧急抢救的诸人,包括陶希圣、蒋伯诚、陈策、顾嘉棠、芮庆荣、杨克天、姚玉兰、杜维藩、胡叙五等人,从香港沦陷以后便东逃西散,吃足苦头,陶希圣一家搬到了弥登道黄医生家后楼的一间房,蒋伯诚躲进了九龙饭店,一天日本军队气势汹汹的前来搜查,把每个房间里的宿客逐一喊出来检查,临到蒋伯诚,日本人问他是干什么的?情急智生,蒋伯诚便指着他经常备有的大包spro,抗声答道:「我贩西药。」

杜维藩带着两个儿子在香港,徐采丞的专轮到了,他两个儿子便交由徐采丞带回上海去,他自己不敢回上海,香港陷落那天他还在交通银行办公,轮渡一断他回不了九龙,起先躲在花园台吕光家里,后来又与杨克天睡在告罗士打的走廊上。

王新衡是日军最大的目标之一他未能顺利搭机离港,却得了「阿伍」的协助,阿伍有一个弟弟在香港政府管渔民,于是香港失陷王新衡便化装渡海避在永安保险公司做事的一位郭姓人家,他往后的行动和脱走,一直都由香港渔民掩护。

姚玉兰万里流浪记

杜夫人姚玉兰在最后一架飞机离开香港起飞以前得到她闺中密友一只电话,告诉她说给她留了一个空位子,要走就快点来,姚玉兰回复她唯有一声苦笑,她说我这边人多着呢何况杜先生交代了我不少事情,譬如说陶希圣不曾脱险,我就不能走。

「香港杜月笙」依然目标显著,风险极大,日本人可能下毒手,香港饥民暴徒说不定也动上杜公馆的脑筋,但是别人可以暂避,姚玉兰却寸步不容稍离,因为她一走开全香港的杜门相关人物就无法通讯联络,因此姚玉兰决心不避也不走,她要死守大本营。难得的是杨虎夫人陈华慷慨尚义,自愿陪伴姚玉兰,和她同生死共患难,姚玉兰感动得热泪沾襟,她问陈华说:「从今以后咱们俩命运相连,但愿妳跟着我,能够死得不冤。」

幸亏有姚玉兰硬起头皮,咬紧牙关,死守柯士甸道不去,东躲西藏的杜门中人,方始有了一个希望不浅的联络中心。徐采丞的专轮驶来,以及稍后一批批的相关人物陆续逃离香港,辗转抵达重庆。如果没有杜公馆居间联络,分别知会,可能杜月笙、戴笠、徐采丞在渝沪两地用尽心机,煞费气力,其所得的结果也是化为泡影。

香港撤退之役,在杜月笙来说是他生平一件大事,一大成功,而且也使他的个人声望迅又推上另一高峯,他所做的事为人所不敢,所不能为,他从敌人侦骑密布,大肆搜索中,救出了无数名列前矛的人物,而且他的做法是先公候私,先友好而后家眷,他为了顾全信义宁可牺牲妻子儿女。由于他向陶希圣说过要接他到重庆的话,尤有三哥金廷荪,实在因为上海蹲不住了,三十年冬正彷徨于浙闽两省,杜月笙再三再四,恳邀他到香港,金三哥十一月方到,不及半月香港卽告沦陷,杜月笙认为是他害苦了金三哥。因此,他在香港沦陷前夕拍回家中一个电报:「金三哥和陶先生一日逃不出香港,杜门中人包括太太和少爷在内,一个也不许离开。」

由香港出深圳,循东江抵韶关,沿途不仅关卡重重,盘查严密,而且敌伪军队,强梁土匪,经常出没无常,日军陷港,渝港消息中断,在港诸人又怎知道杜月笙业已设法打开了这一条路上的重重关节,因此他们亟于设法自救,便推派杜氏门徒陆增福,拎着脑袋去探路。陆增福历经千辛万苦,受过重重灾难,好不容易穿过危险地带抵达惠阳,他立刻胪呈在港诸人情况,发一封长电禀报在重庆的杜月笙。当时,杜月笙已因忧急相并,心力交瘁,淹滞病榻多日,得到陆增福的这一个电报,方始一跃而起,欢声的说:「陆摸通了,火速叫他们准备动身。」

开路先锋陆增福打过了头阵,第二泼走的便是顾嘉棠与芮庆荣,这两位杜门大将,在江湖上名声响亮,而且不分文的武的,都各有他们的一套。因为他们还是「摸」着走,自需步步为营,时时小心。何况他俩的肩上,还有为后来的大队搭线开路的重责大任。

顾、芮两位大亨果告顺利完成征尘,在香港的落难者大为振奋,他们开始集合成队,一一登程。姚玉兰之成行另有一功,那是因为陈华欣然发现她可以指挥得动洪门中人,由于杨虎在广东从事革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