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郎咸平文集 >

第69章

郎咸平文集-第69章

小说: 郎咸平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投资总额不断增长;2001年为GSM网络的投资高峰期,超过630亿元人民币,
其后投资额开始下跌至500亿元人民币。2002年6月,中兴独家中标中移动三
期扩容招标项目,可见中兴在GSM网络移动通信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并未受
市场的萎缩而影响。 
在CDMA网络方面,中兴早在1998年已从事CDMA数字移动通信的开发,于
2001年研究CDMA蜂窝移动通信。中兴在CDMA网络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原因
是中兴得悉中国联通在不久将来会推出CDMA服务;要成功取得联通在国内铺设
CDMA网络的合约就须发展出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共分三期,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设备供货
商以外国电讯公司为主,国内电讯公司则占少数。2001年,在联通CDMA网络一
期工程中,中兴成为惟一中国本地电信设备供货商,获得约8。1%的总体合约额;
其后更在二期及三期工程中分别取得14。8%和17。6%的合约额,大幅抛离其他国


内电信同业如华为、大唐电信等(图13)。根据赛迪顾问对2003年度合同额的
统计,中兴通讯是2003年中国市场第三大CDMA系统供货商及本土最大CDMA系
统供货商。 
至于移动终端(手机)市场,中国手机需求随着电信业的发展亦不断上升,
对国产手机的需求亦以惊人速度上升。中兴于1998年开始研究手机,至2001
年开始投产,渐渐成为重点销售产品;2003年,中兴更大规模进入手机制造领
域。目前,中兴生产和销售不同型号的GSM、CDMA及小灵通手机。回顾国内手机
市场,1999年,国际三大手机巨头(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霸占着市场95%
的份额;2001年及2002年,国产手机开始加速发展,市场份额分别为15%及30%;
2003年,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更超过50%。2004年,中兴的成绩更为突出,9
月份GSM手机销量已挺进国产前五名;而国内CDMA手机销量已超越摩托罗拉,
并跻身国内CDMA手机市场占有率前三位。 
以下我们把同样有手机业务的中兴、南方高科及TCL通讯作比较(图14),
2004年上半年,中国十大手机出货商中,南方高科排名第9,市场份额为3。56%,
而TCL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8。16%,为国内手机商第一位,可见中兴在手机销
售上开始追近南方高科,而跟TCL销售额的距离亦逐渐拉近。初期市场对于中兴
的手机战略表示怀疑,在2002年中兴大举进军手机生产业务; 股价于2002年尾
至2003年头跑输大市,差距大约为20%;及后中兴公布2003年业绩,移动终端
产品的业务收入为35。2亿,较去年增长235%;手机的毛利率较2002年的1。9%
激增为18。1%,为市场提供利好消息,2004年1月股价迅速反弹,3个月内急升
六成;虽然并非所有升幅都归因于手机业务,但亦可证明手机业务策略得到认同
(图14)。 
此外,手机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百分比亦不断上升(图15),由于2001
年中兴只销售GSM手机,所以只占0。9%;至2002年,中兴开始销售CDMA及小
灵通手机,经过数年的稳定增长,至2004年上半年,手机收入更占主营业务收
入的25。6%。中兴在手机业务上可以说是“半途出家”,但凭着其过人的研发技
术和成本控制,看准时机加大投入,所以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中兴运用了弹性投入的策略,在不同时期把握电信设备市场的各个增长点,
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等待一段时间后静观市场变化,市场气候往往


更为明朗化,从而定位及作相应研究,以迎合市场需要;作为行业的跟随者,所
分得的市场份额未必会是最大,但对于有潜力的市场,仍有可观利润。 
三、业务全球化 
从1995年起,为了分散业务风险,中兴积极开拓海外业务,务求把中兴打
造成国际知名品牌,成为具全球领导地位之设备供货商。正如中兴通讯董事长侯
为贵所说:“国内国外市场其实是一样的。你不做人家的,别人还要做你的。”
虽然最初数年经营十分艰难,但管理层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近几年渐见成果。 
自1998年来取得首份主要国际合同——巴基斯坦全国有线通讯网建设项
目以来,中兴产品已打进6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表2)。 
中兴海外的策略是先从发展中国家入手,例如巴基斯坦、印度、刚果、埃
塞俄比亚等,原因是较少国际大型通讯设备商竞争。例如在刚果,中兴和该国合
资成立了刚中电信,铺设电信网络,分享运营利润。待业务逐渐成熟,在国际市
场的知名度提高后,进一步把其业务拓展至新兴地区,最终进入如西欧及北美等
发达市场,为未来全面进军国际市场而铺路。 
2003年以来,中兴在“第三世界”撒下的种子陆续开花结果;合同销售收
入比2002年暴增90%,远高于国内业务50%的增长率。海外业务订单中,2004
年5月巴西一笔1亿美金的手机订单,是到目前为止中兴通讯在手机领域获得的
最大额订单。而在中国香港和菲律宾,中兴通讯亦得到了软交换商用网建设项目。
在印度尼西亚,中兴通讯则负责承建4760万美金的CDMA移动通信网路。除此之
外,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中兴品牌,集团更免费为希腊雅典奥运会提供宽带接入设
备及相关服务。 
如今,中兴通讯在全球已设40多个办事处,覆盖了70多个国家的市场。
2004年海外销售额目标大概为10亿美元。 
中兴国际销售的收入由2001年的4。09亿人民币急升至2003年的19。6亿
人民币,增幅高达378。7%。而截至2004年上半年,其海外收入已经达13亿元
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一倍,销售收入上升主要来自亚洲(由2001年的
1。5亿上升至2004年上半年的5。1亿)及非洲(由2001年2。4亿上升至2004
年上半年的8。3亿)。因此,海外业务对中兴整体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不断上升,
由2001年约4个百分点倍增至2004年上半年的1344%(图16),可见集团相当


倚重中国以外的新市场,亦可以预期国际业务将会是中兴长远发展中非常重要的
一环。 
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同时,中兴并没有忽略分散风险之重要性。以下我们
将会对中兴海外业务之风险及回报作出比较,分析中兴的扩展策略是否恰当。 
首先,我们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对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主权评级,把中
兴的主要海外客户划分为四类,风险比率愈低,即表示其主权评级愈高(表3)。 
然后依照中兴拓展海外业务之先后次序,以“总风险比率 / 海外业务国家
总数”计算出该年之平均风险值。虽然中兴通讯曾向6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客人
进行销售,但是次分析只计算当中主要客户国家,亦假设各国及地区于近年来之
主权评级没有重大改变。对于没有评级之国家,因为他们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
假设为最高风险的地区,即C 或以下。由于中兴通讯没有公布1999及2000年
国际业务总收入,因此欠缺该两年之数据。 
图17清楚显示,由1998年起,最初数年的平均风险值处于较高位置,但
从2001年起已逐渐下降至2004年上半年的2。77。这结果和管理层的扩展策略
完全配合,由此可得知,中兴除了保持发展中地区的优势外,已陆续拓展到中等
发达国家。海外业务收入不断增长之同时,相对平均风险值却同时下降,表示中
兴现有风险管理策略非常成功,有助分散部分地区潜在风险,为集团提供稳定收
入,使集团业务愈趋多元化。 

2006年 

2006。01。09 第二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颁奖仪式郎咸平演
讲 

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被通知来讨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以及监管的
问题”。今天的论坛是《董事会》杂志办的,因此我谈谈董事会在治理过程中的
功用这样一个话题。 
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到底什么叫做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本身如果没有一个


政府在背后严刑峻法的话,公司治理本身是不会有作用的,我甚至根本就不能想
象,一家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需要靠上市公司本身做治理,甚至需要靠董事会来
督促上市公司,如何为了中小股民的利益而提出一些鞭策或者一些所谓的激励机
制,促使上市公司能够为中小股民的利益而作出努力。这些问题都是小打小闹、
细枝末节的问题,我不是说这些问题不重要,而是真正重要的问题我们没有讨论
过,那就是所有公司治理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要在一个严刑峻法的环境下才
会有公司治理,当你把这个大环境忽略之后,你谈的任何小问题是不可能改善公
司治理结构的。 
我们国家你说法律不健全吗?不对的,我们的法律是多如牛毛,比如说董事
会中一个最可笑的问题,我们公司法是全世界最齐全的公司法,因为不但把欧洲
的公司法全部抄过来,把美国的公司法也抄过来,根本没有搞清公司治理是什么
意义,加在一起绝对没有用的制度。很多人批评我不懂中国国情,我告诉你这就
是中国国情,让人不能了解,为什么我们多如牛毛的法律,我们有这么多好的监
事制度跟独立董事制度,为什么我们董事会还不能有效控制上市公司呢?我告诉
各位,那就是因为你对所谓的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没有完全搞清楚,完全不知道董
事会本身的运作,必须在一个严刑峻法下的环境才会有效,如果法律本身就不是
一个严刑峻法的环境,或者政府执行法律不彻底,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是没有用
的。 
在法制缺失下进行股改结果将不堪想象 
讲到这里,我告诉各位,我心目中的严刑峻法环境,是一个什么样的严刑峻
法环境。我清楚地跟各位定义,那就是政府必须利用政府本身的信用,在股票市
场为中小股民的福利为唯一目的的政策导向进行严刑峻法的控制,但是政府的信
用就要在严刑峻法的过程中树立起来。讲到这里,各位可能会马上问我一个问题,
郎教授您认为我们政府的信用,在今天股市里面被维系住了吗?我告诉各位正巧
相反,政府的信用在股市是不断地被破坏。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我的观点,我坚决而彻底地反对证监会的股改,反对
的原因就是我刚才讲的大环境之下,你违反了这个大环节,所谓严刑峻法或者政
府信用环节。因为股改本身就是起着破坏政府信用的过程,这个话怎么讲?大家
知道,你推出股改的时候,你是好公司,坏公司可以一起股改,到最后股民买到


了坏公司的股票,甚至你强迫他买了坏公司的股票,到最后亏了钱,他骂谁?你
发现他是骂政府,政府的信用就会在股市里面沦丧,一个信用沦丧的政府,又如
何能够加强监管呢?你有这种信用度吗?所以我常常在各个媒体提出几个问题,
来质问一下股票市场的监管单位,那就是你推出股改的时候,有没有把握保证上
市公司不会事先收购流通股?我可以告诉你,这无法保证。 
第二个,你能不能保证上市公司不会篡改选票,不会贿赂选民呢?不能保证。
而且我们第1财经也进行大量调研,在我的节目里也提出批判,确实很多上市公
司是违背我刚才讲的第二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