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亚当·斯密国富论 >

第122章

亚当·斯密国富论-第122章

小说: 亚当·斯密国富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弥补。因此,社会的一般收入,除开支国防费及君主养尊费外,还须补充许多特别收入
部门的不足。这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我将在下一章 详细说明。
 
  


国富论(第五篇)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一国每年支出的费用,不但有国防费,君主养尊费,而且有国家宪法未规定由何等
特定收入来开支的其他必要政费。这些费用的开支,有两个来源:第一,特别属于君主
或国家,而与人民收入无何等关系的资源;第二,人民的收入。
    第一节 特别属于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源泉
    特别属干君主或国家的资源或收入源泉,由资财及土地构成。
    君主由其资财取得收入的方式,与其他资财所有者同,计有两种,一是亲自使用这
笔资财,一是把它贷与他人。他的收入在前者为利润,在后者为利息。
    鞑靼或阿拉伯酋长的收入全为利润,他们自身是本集团或本部族中的主要牧畜者,
他们自己监督饲养牲畜,由畜群的乳汁及增殖获取收入。不过,以利润为王国收入的主
要部分,只是最初期、最幼稚政治状态下的事情。
    小共和国的收入,有大部分是得自商业经营上的利润。据说,汉堡小共和国的大部
分收入,就是来自国营酒库及国营药店。君主有暇从事酒、药的买卖,那个国家当然是
不会很大的。公立银行的利润,常是更大国家的收入源泉。不但汉堡是如此,威尼斯及
阿姆斯特丹亦是如此。许多人认为,就连不列颠这样大的一个帝国,也未忽视这种收入。
英格兰银行的股息为百分之五点五,按资本一千零七十八万镑计算,每年除去营业费用
剩下的纯利润,实不下五十九万二千九百镑。有人主张:政府可以百分之三的利息,把
这项资本借过来,自行经营,则每年可得二十六万九千五百镑的纯利润。经验表明,经
营这种事业,象威尼斯及阿姆斯特丹那种贵族政治下有秩序的、谨慎的、节约的政府,
才最为适宜;象英格兰这样的政府,不论其优点如何,从未曾以善于理财著名。它的行
动,在平时一般总是流于君主国自然难免的来自怠惰和疏忽的浪费,在战时又常常流于
一切民主国易犯的无打算的浪费。把这种事业让它来经营管理,它是否能胜任愉快,至
少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邮政局本来就是一种商业。政府事先垫款设置各邮励并购买或租赁必要的车辆马匹,
这种垫款不久即由邮费偿还,而且得有很大的利润。我相信,各种政府所经营的商业成
功了的,恐怕只有这种企业。这上面投下的资本额不很多,而其业务又不具有什么神秘
的性质。资本的收回,不但确定,而且极迅速。
    但各国君主往往从事其他许多商业,他们同普通私人一样,为改善其财产状态,也
常常不惜成为普通商业部门的冒险家。可是他们成功的不多。一种业务,让君主经营,
往往不免流干浪费,浪费就使他们的成功变为不可能了。君主的代理人,往往以为主人
有无尽的财富;货物以何种价格买来,以何种价格售去,由一地运往他地,花多少费用,
他们都是草率从事,不去精打细算。他们往往与君主过着一样的浪费生活;并且,有时
就是浪费了,仍能以适当方法捏造帐目,而积聚有君主那样大的财产。据马基雅弗利说:
麦迪西的洛伦素,并不是无能的君主,而他的代理人替他经营商业就是如此。由于他的
代理人浪费而负的债务,使得弗洛伦斯共和国不得不为他偿还了好多次。干是,他放弃
了他的家庭从事致富的经商事业。在后半生,他把剩下的财产及可由他自由处置的国家
收入,使用在更适合于自己地位的事业及用度上。
    商人性格与君主性格两不相容的程度,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假若东印度公司的商
人精神,使它成了极坏的君主,那它的君主精神,似乎也使它成了极坏的商人。当该公
司专以商人资格经商时,它是成功的,而且能在赢得的利润中,支给各股东相当的红利。
但自它成为当地的统治者以来,虽据说有三百万镑以上的收入,却仍因要避免当前破产
计,不得不请求政府临时的援助。在先前的地位,该公司在印度的人员,都视自己为商
人的伙计;在现在的地位,他们却视自己为君主的钦差。
    一国公家收入的若干部分,往往是得自货币的利息和资本的利润。假若国家积蓄有
一笔财宝,它可把这财宝的一部分,贷借于外国或本国的臣民。
    伯尔尼联邦以一部分财宝借给外国,即把它投资于欧洲各债务国(主要是英国、法
国)的公债,获得了很大的收入。这收入的安全性,第一要看那种公债的安全性如何,
管理此公债的政府的信用如何;其次要看与债务国继续保持和平的可能性的大小。在战
争勃发的场合,债务国方面最初采取的敌对行为,恐怕就是没收债权国的公债。以货币
贷借于外国,据我所知,那是伯尔尼联邦特有的政策。
    汉堡市设立有一种公家当铺,人民以质物交与当铺,当铺即贷款于人民,取利息百
分之六。由这当铺,或即所谓放债者提供国家的收入,计有十五万克朗,以每克朗四先
令六便士计,约合英币三万三千七百五十镑。
    宾夕法尼亚政府,是不曾蓄积何等财宝的,但它发明了一种对于人民的贷款方法,
不交货币,只交与货币相等的信用征券。此证券规定十五年偿还,在偿还以前,得如银
行钞票一样,在市面流通授受;而且由议会法律宣布为本州一切人民间的法币。人民借
此证券,须以两倍价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并须付若干利息。宾夕法尼亚政府是节俭而有
秩序的,它每年的经常费用,不过四千五百镑;它由这种贷款方法筹到的相当收入,对
支付这笔费用大有帮助。不过,实行这种方策的功效如何,须视下面的三种情形而定:
第一,对于金银货币以外的其他交易媒介有多少需要,换言之,对于必须以金钱向外国
购买的消费品,有多少需要,第二,利用这方策的政府,信用如何;第三,信用证券全
部价值,决不可超过在没有这证券的情况下流通界所需金银币的全部价值,所以这种方
策是否使用得适如其度,亦与其成功大有关系。在美洲其他几处殖民地,亦曾几度施行
过这同一方策,但由于滥用无度,结局多半是利少害多。
    能够维持政府的安全与尊严的,只有确实的、稳定的、恒久的收入,至于不确实的、
不经久的资本及信用,决不可把它当作政府的主要收入资源。所以,一切已经超过游牧
阶段的大国政府,从来都不由这种源泉取得其大部分的公共收入。
    土地是一种比较确实和恒久的资源。所以一切越过了游牧阶段的大国的收入,都是
以国有地地积为主要源泉。古代希腊及意大利各共和国就是如此。它们国家大部分必要
费用的开支,在很长时间内是取绘于国有地的产物或地租。而往时欧洲各国君主大部分
的收入,亦在很长时间内取给干王室领地的地租。
    在近代,战争及准备战争这两件事体,占了一切大国必要费用的大部分。但是在希
腊及意大利古代各共和国,每个市民,都是兵士,服役也好,准备服役也好,费用通由
他们自备,国家无须支出很多的费用。所以,一项不太大数额的所有地地租,就够开支
政府一切必要费用而有余。
    在欧洲古代君主国中,大多数人民因当时风俗及习尚所趋,对于战争,都有充分准
备;一旦参加战争,依照封建的租地条件,他们自己支付自己的费用,或由直属领主出
资维持,君主无须增加新的负担。政府其他费用,大都非常有限。司法行政一项,不但
毫无所费,而且为收入源泉,这是我们前面说过的。乡下人民于每年收获前及收获后,
各提供三日劳动;国内商业上认为必要的一切桥梁、大道及其他土木工事,有这项劳动,
就够营造维持了。当时君主的主要费用,似乎就是他自身家庭及宫廷的维持费。他宫廷
的官吏,即国家的大官。户部卿是为君主收地租的,宫内卿及内务卿是为他的家庭掌管
出纳费用的。君主的厩舍,则委任警卫卿、部署卿分别料理。君主所居的宫宝,通以城
廓形式建筑,无异于他所有的主要要塞。这要塞的守护者,则有似卫戍总督。君主平时
必须出费维持的武官,就只限于这些人。在这种种情况下,一个大所有地的地租,通常
就很可开支政府一切必要的费用了。
    欧洲多数文明的君主国的现状是,全国所有土地,管理得有们全部属一个人所有,
全部土地所能够提供的地租,恐怕决不会达到各该国平时向人民征收的普通收入那么多。
例如,英国平常的收入,包括其用作开支必要经常费,支付公债利息,及清偿一部分公
债等用途的,每年达一千万镑以上。然而所收土地税,以每镑征四先令计,尚不及二百
万镑。这所谓土地税,按照设想,不仅包括由一切土地地租征取的五分之一,而且包括
对一切房租、一切资本利息征取的五分之一,免纳此税的资本,只放贷于国家的及用于
耕作的部分。这土地税,很大部分是取自房租及资本利息。例如,以每镑征四先令计,
伦敦市的土地税,计达十三万三千三百九十九镑六先令七便士;威斯敏斯特市,六万三
千零九十二镑一先令六便士;沃特赫尔及圣詹姆斯两宫殿,三万零七百五十四镑六先令
三便士。这土地税的一定部分,按照同样规定向王国各部会各市镇征收,而几乎全都出
自房租及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利息。总之,英国值五抽一的土地税,既然不到二百万
镑,则全部地租、全部房租、全部资本(贷给政府及用于耕作的资本除外)利息收入总
额,当然不超过一千万镑,也就是说不超过英国在平时向人民征收的收入额。英国为征
收土地税对各种收入所作的估计,就全王国平均起来,无疑是和实际价值相差太远;虽
然据说在几个州和几个区,该估计和实际价值很接近。有许多人估计,单单土地地租一
项,即不计房租及资本利息,每年总额,当有二千万统。他们这种估计,是非常随便的,
我认为大概估得过高。但是,假若在目前耕作状态下,英国全部土地所提供的地租,没
超过二千万镑,那末,这土地如通由一个人领有,而且置于他的代办人、代理人的怠慢、
浪费和专横的管理之下,那全地租额,就莫说二千万镑的二分之一,恐怕连四分之一也
提供不出来。英国今日王室领地所提供的地租,恐怕还不到这土地如果属于私人所有的
情况下所能提供的数额的四分之一。如果王室领地更加扩大,则其经营方法必定更形恶
劣。
    人民由土地获取的收入,不与土地地租成比例,而与土地生产物成比例。除播种的
种子外,一国全部土地年生产物,都是归由人民逐年消费,或者用以交换他们所消费的
其他物品。凡使土地生产物增加到其本来可能增加到的原因,无论是什么,它使人民收
入因而减少的程度,总大于它使地主收入减少的程度。英国土地地租,即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