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道德经"究竟在说什么? >

第4章

"道德经"究竟在说什么?-第4章

小说: "道德经"究竟在说什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来藏”神秘化,这样会误导他人。“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如人见影,见如来藏亦复如是,是故说如影随形”(《杂阿含》卷四),首先我们对于我们自身“道”亦即“如来藏”的存在坚信不移,它任何时候都不会离开我们,无论你在哪里,它都“如影随形”,既如此,那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它呢?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13章)”――老子说得已经再明白不过;我们之所以不能认识这个“道”,是因为有一个“吾(我)”在,我们被我们自己的这个“身体”所蒙蔽,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六根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一直被种种错误不实的“身见”“我见“所误导,以为自己是正确的,所以佛再三告诫世人若想自我解脱首先必须破除“我执”;解开束缚自己身心自由的”三缚结”身见;疑见;戒禁取见;“如来所说身相,既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人人皆知;“忘我”是一切成功者所应必备的品德,艺术家浑然忘我才能创作出杰出作品,公务员忘我投入才能创造出过人业绩,而“无我”则于一切人类文化中唯有佛家方有可能做到,了义故;究竟故。作为佛教教义标帜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即以“无我”为中心。有道是;木匠做枷;自做自受;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正是自己,可以想象; 一个处处以我为中心的人不但无论到那里都不会受欢迎,而且自己也活的痛苦。说到底,现实中所谓的这个“我”,其实是以“道”也就是“如来藏”为因,加上父母与地水火风四大为缘和合而成,随着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仅仅在这个世上存在几十年的“虚幻之我”,这辈子是张三,下一辈子李四,轮回不已,生生不息,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我”?娇妻爱子带不去,万贯家财拿不走。佛家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既如此,还有啥可贪?还有啥想不开?还有啥放不下?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道德经》44章),做为一个悟“道”之人,显然老子通过自己亲身的修行实践,不但明白了“身”与“货”的关系,也亲证了“身”与“道”的关系,从佛家的眼光来看,他至少已经证得解脱初果。

释伽牟尼担心大家误会“如来藏”为这个虚幻不实的“我”所有,又说“阿陀那识极甚深,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解深密经》。
为什么说此“我”非“我”?佛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復次大慧﹗自心现妄想八种分别,谓识藏、意、意识及五识身相者,不实相妄想故。我、我所二摄受灭,二无我生”。佛家认为常人所谓的“我”,说的其实是我们的第七识末那识,他处处作主,“我”字当头,而这个“我”却虚幻不实,变化无常,受三世因果左右而无可奈何,爱与憎,福与祸,念念变迁,都不是这个“我”所能决定,如此说来,真实的“我”又何在?   

过去常听人说;人生如梦,以为不过是落魄之人的咏叹,学佛后才知道其真正含义;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往往是一种惩罚。我们生活在这个看似五彩缤纷的世界,其实都是梦中情节,见“道”之后梦就醒了。我们也就解脱了对梦境对现实生活的执着,于是产生解脱的快乐,真正发起道心,然后再帮助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们,这就是大乘菩萨道。
“如是,善男子,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是故佛为众生说法,断除烦恼净如来智,转复化导一切世间”。《如来藏经》

许多人把“道”说成“天道”,这是明显的错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25章)老子表达的再清楚不过:“道”为天下之母,宇宙万物包括天地都是由其所生,如同佛家所言天地万物皆由“如来藏”所化现,一切众生包括湿生、卵生、胎生、化生皆有如来藏,即人的第八识,“共业所感,化现万物”。例如《如来藏经》中佛曾说:“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修道人有一颗平常心,所以他不会去攀缘万物,习惯于清静无为,“云何寂静。寂静有二。一者心静。二者身静。身寂静者。终不造作身三种恶。心寂静者。亦不造作意三种恶。是则名为身心寂静。”(《大般涅磐经》)要想见“道”,就要遵照老子的告诫;先把心静下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否则“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功略,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12章),常人眼睛喜欢见乐见之物,耳朵喜欢听好听之音,舌头喜欢好吃的美食,意识心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如此猴年马月才能见“道”,等你终于静下来,想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想活个明白,活的有意义,于是把过去只对外部世界才感兴趣的注意力改为向内反闻自性,(所以佛学又叫内学),“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先明理后实践,信、解、行、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因缘成熟,“道”在眼前,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验证了“道(如来藏)”的真实存在。道家叫做“见道”,佛门叫法不一,净土宗称为见到“自性弥陀”;禅宗叫做开悟或明心见性,方法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无论什么法门,这是必经之路,从此以后,你才算是真正入了佛门。假如师父不是这样教你,那你可要当心了,什么… 功,藏传密宗之类外执名相,内执我见,无非假冒伪劣附佛外道之流,自然与“道”相悖,南辕北辙,相去甚远。如佛所说;“若无如来藏者,空修梵行,如穷劫钻水,终不得酥”(《杂阿含。央掘魔罗经》),选择错误的方向,越是精进,离“道”越远。六祖慧能说“不识自心,学法无益”(《坛经》)也是同理,即心即佛,即心即“道”,知心即为知佛,明心即为见“道”,不明此理,只能说还是一个门外汉。古人所谓:“试扣禅关,遍参从席,误了几多年少;积雪为粮,磨砖为镜,多少人到头空老,”学人当以为戒,切莫离经叛“道”。

无怪佛说“如来之藏如是难入,安慰说者亦复甚难,谓于恶世极炙然时,不惜身命为众生说如来藏,是故我说诸菩萨人中之雄,即是如来。《增一阿含央掘魔罗经》;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48章),读书学习要按照世间法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日都有所得,这样才会进步。而修道者相反,要在日常生活中历缘对境破除我见,渐渐使得自己“如来藏”中的染污种子和不良习气“损之又损”越来越少,直到转识成智,清净无垢,“以至于无为”。
《楞伽经》佛云:“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復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此如来识藏,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净,客尘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 我们身怀无价宝,却“日用而不知”,只好跟着感觉走,成为命运的奴仆。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16章)天下万物虽然数不胜数,但最终还要回到它们最初的出发点,这种回归就叫做“静”,静下来后便能回归自我,这就是“复命”,受于自然还于自然,为“道”之常理,明白事理后就叫“明”;修行者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实践,终于达到彻底解脱境界,佛陀称其为;常,乐,我,静。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道德经》52章)。既然知道了万物的根本所在,也就认识了万物的本质,认识了万物所在,就会恪守万物的根本――道,这样人生就会守着一颗平常心,就不会烦恼重重发生危险,不会来世堕入三恶道。老子与佛陀一样,用各种方法深说浅说明说隐说,无非是希望人们都明白这个“道”之所在;“道”“佛”教育方法如出一辙。

修行不是做学问,不是信仰,是实修实证,是伟大实践,无论道家佛家都有自己修行的方法,比较而言,佛家的无相念佛方法正是这样一个与当代人根器相应的法门,相信任何一个不带偏见希望见“道”的人,只须认真阅读《真实如来藏》,《心经密意》,《禅-悟前与悟后》(网上有售)《无相念佛》等著作之后,就会明白什么是“道”,又如何见“道”。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德母”(《道德经》20章);在一个人心躁动物质第一的年代,静心悟“道”,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确有些“独异于人”,  滚滚红尘; 喧嚣闹市,那又如何?关上自家的门,不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世风浮躁;诱惑人心,与我何干?“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无意纷纭繁杂的外部世界,将注意力关注于自己的内心,正因如此,你才会有一天,发现“道”的真正价值。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道德经》28章),因为他心中有“道”,所以他的胸怀才能象容纳百川的溪谷一样宽广,心里才能象出生婴儿一样平和自然。为什么?皆因“道”亦即“如来藏”中无取无受,本无人我,如佛所言;“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而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肢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做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搙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佛法中的六度法门之一便是“忍辱”。

看来老子在实践中已经亲身感受到“忍辱”的莫大收益,所以能平静的接受所遇到的一切“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而佛陀也同样强调“忍辱”的重大意义;“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