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国际商务谈判-原则‘方法’艺术 >

第40章

国际商务谈判-原则‘方法’艺术-第40章

小说: 国际商务谈判-原则‘方法’艺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甚至对有些情况自己也讲不清楚,这种情
况有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这件事上,J方有些具体谈判人员确实显
得轻率,太随便。

显然这时形势相当紧迫,莱特临难受命,问题非常棘手,压力很大。为
了突破僵局,他又进一步考虑了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业主认为究竟需要怎样的专家、需要多少人月的
工作量才能把这个项目管理的任务完成?哪些事情是一定要请外国专家的,
哪些事情是外国专家没办法管的?这是一个实质性的问题,不搞清楚就没办
法同人家谈。所谓知已知彼,首先就是要了解自己。因此花了很大努力,征
询了各方面专家意见,最后决定需要大约。。 485个人月,价格最多退让至。。 1800
万美元。

第二,要换人,以缓和一些气氛。

第三、需要考虑的是:为什么迪姆公司显得如此傲慢?是否有什么背景
在支持它?它在谈判中是个实际的带头人,美国公司反而缩在后面。按道理
美国公司是牵头人,但美国公司表面上做“老好人”,在背后却一再怂恿迪
姆公司,因为最终。。 50%总是归它赚的。由此迪姆公司冲在前面,要价很高,
态度又非常强硬。通过多方了解,证实如果迪姆公司不参加项目管理不会影
响整个任务的完成。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决定试探一下:能否把迪姆公
司扔掉?如若果真扔不掉,那也没办法,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十分微炒的
关系,但不管怎么样也要设法把它的气焰压下去,否则谈判是无法顺利进行
下去的。

第四,为什么。。 F国。。 CEM银行对此项目要如此干预?管得那么具体,态度
又那么强硬?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也会没办法打破僵局。这其中关位人物是
谁呢?一一排队分析下来,这个人还是德立克部长。德立克部长为人正直、
工作作风踏实、责任心很强,早年曾任。。 F国驻。。 J国大使,对。。 J国情况非常熟
悉,并与。。 F国政府和商界高层有较为密切的私人交往。

通过侧面了解,莱特发现德立克同迪姆公司没有特别的瓜葛。于是,莱
特抓住一个偶然机会,做德立克的工作。由于铁路在。。 J国北部要穿越丛山峻
岭,需要打通几十处山中隧道。有次,德立克告诉莱特:“你们。。 J国的技术
不行,掘进机挖的隧道直径居然小于车厢直径。莱特先生你不要省钱了”。
莱特起先觉得很蹊跷,细细一琢磨,很快就明白了这是有人在作怪。于是就
对德立克讲,“部长先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不可思议的,这个问题不应该
由我来回答,这是个三岁孩子也能解答的问题。事实上我国有许多铁路工程
专家,如果闹出这样的笑话,我们在一开始就不可能得到世界银行和贵国政
府的支持。我需要告诉你的事实真相是:几年前,我们在筹划‘南北大动脉
计划’时,为了做掘进机推行的试验,曾做了一个小掘进机,那时掘进机的
尺寸是比现在的掘进机尺寸要小,当时试挖了几十米隧道。那已是陈年往事
了。现在我们的掘进机直径是。。 12米多,根本不存在你刚才提出的问题。”德
立克听后感到非常歉意。但莱特却抓住不放:“这个报告是哪位专家提供给
你的,如果我没说错的话,是贵国。。 CEM银行派来的几位专家写的报告。我一
向认为,贵国专家水平是高的,工作作风非常严谨、认真,可为什么会写出
这样的报告?如果是他们粗心的话,我将感到非常吃惊;假如说他们另有意


图,那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显然,莱特这样讲的潜台词是:既然有人给你德立克部长提出这样一份
报告,使得你们上层人物对于。。 J国技术水平产生怀疑,因而主张多派外国专
家去。。 J国就不足为怪了。换句话说,莱特利用这样一次偶然的机会以“借题
发挥”之策略既澄清了德立克的误解,又反过来批评了。。 F国。。 CEM银行。

【作者分析】

谈判僵局的突破是有基本程序可以遵循的。首先要全面回顾迄
今为止的整个谈判的来龙去脉。其次要找出造成僵局的原因,谈判
之所以陷入僵局其原因往往不止一个,而常常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在这个案例中,除了。。 F国公司的“强迫”阻碍了谈判顺利
进行外,双方沟通不足、J方人员素质欠缺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再次,在这样的基础上,就可进一步来分析谈判所面临的形势,要
研究一下原先谈判的备忘录,认真检查一下,我方曾经作出的许诺,
自己可能在哪些问题上存在不当之处,分析一下对方为什么下愿意
让步,困难在什么地方。这个案例中,有一个重要的教训值得吸取,
那就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写下来的东西尽管不是合同,但却会给
自己造成一定的约束力,如果一方不同意另一方观点,就应明确他
说:“不!”并把它写入备忘录中,这样,F方就无法以那份会谈
纪要做借口,指责。。 J方“你们曾经答应了我们的条件,因为你们当
时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怎么现在又变卦了?”接着还要设法找出
关键问题,关键人物。在这个案例中,关键问题是,F方认为你。。 J
方的钱还有多,于是就想多挖走一点,对此,J方自己要搞清楚,
完成整个项目管理合理的工作量到底要多少?而对于。。 J方来说,F
方关键人物则是德立克部长。如此再通过内部与外部的协调,就能
最终确定行动方案。一俟相应准备工作完成,就可实施既定计划了。

下一步莱特准备与业主一起出访。。 F国。出访前,F国。。 CEM银行非常明确
地告诉。。 J国国家铁路运输公司:“我们唯一能接待你们的时间是。。 6月。。 29日上
午。。 9:00”,而且“我们看不出需要同你们进行第二次谈判的必要”。换句
话说,只是“请你来确认签字,F国的公司都已准备好了,不需要再谈什么
了”,态度非常强硬。同时。。 F方也一直很关心莱特行踪,通过许多渠道来了
解莱特的日程安排,因为他们知道于J方而言,这个项目的关键人物是莱特。

对此,莱特开始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很清楚对方的关键人物是德
立克部长,第二位才是。。 F 国。。 CEM银行主管官员。但当时德立克部长恰好出访
国外,要到7月。。 5日才回国。可当时与F 国。。 CEM银行已处于非常僵持的状况,
不去也不行。于是莱特决定兵分两路:国家铁路运输公司先到。。 F 国首都杜斯
比与。。 F 国。。 CEM银行总部官员直接会面;莱特自己会同。。 J国政府的经济计划部
投资局局长柯鲁芝,并带一名翻译晚几天出发。莱特认为如果没有制造好一
定的气氛,没有掌握好。。 F 国。。 CEM银行的真实观点,就直接坐到谈判桌前,那
是会陷进去的。他考虑一定要想办法首先做通德立克的工作,其次要把整个
局势钮过来,这样才可坐到谈判桌前,否则是没有办法突破僵局的。出发之
前,莱特做了这样一些准备:

首先,莱特向霍金斯部长作了详细汇报,就自己的观点一一征求了他的


意见:第一,出访是需要的;第二,我们反对。。 F国。。 CEM银行干涉强迫我们;
第三, 3200万美元我们是承担不了的,也是不需要的。两国之间的事情有
不同的意见,只能够坐下来,平等地相互交换意见,相互尊重,各作一定让
步,来友好协商,解决分歧;第四,整个项目管理合同的谈判基础是回到原
来确定的。。 1200万美元。

其次,莱特准备了许多有关电气铁路工程进展的报道、图片等资料,准
备带住。。 F国。这些资料充分说明,电气化铁路项目在。。 J国进展顺利。

再次,莱特认为,有许多咨询方面的事情,可以利用本国专家来做。因
为有许多事外国人做不到;有许多事外国专家做得到;本国专家也做得到,
还有一些事是不需要外国人做的。于是,他请国家铁路运输公司会同有关方
面开列了一份国内专家清单,包括专家姓名,各种背景,如教育状况、专业
特长、能讲几种语言经及以从事项目管理的经历等等。

最后,莱特又找出了一封信。他曾接待过来访的。。 F国副议长,这位副议
长在。。 F国财经界很有影响力。他回到。。 F国后,写了一封信绪莱特表示感谢。
同时他在信中指出:J国“南北大动脉计划”很重要,是象征。。 F国与。。 J国两
国经济合作的标志,这个项目现在进行得不错,它对。。 J国人民生活及。。 J国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希望这个项目顺利,等等。

根据一系列的了解、分析,莱特最后就如何挑起对方矛盾、剔除障碍、
把局势扭转过来,确定了行动方案。

【作者分析】

谈判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谈判僵局的突破就整个项目谈判

来讲,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但就其本身来看,又往往是一个完整的

谈判子循环过程,因此必须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莱特不仅己成功地抓在“掘进机口径”一案,

采取“借题发挥”策略,反击了。。 F国。。 CEM银行,在出访谈判准备工

作中,又拟用。。 F 国副议长之信,实施“以其之矛,攻其之后”之策

略,另外为了在谈判中找到充分回旋的余地,又准备了一个替代方

案,即选用本国专家替代部兮外国专家,以此来降低项目管理费用。

作了一些准备后,莱特与柯鲁芝直飞。。 F国首都杜斯比。先期到杜斯比与
F 国。。 CEM银行谈判的国家铁路运输公司的代表马上向他俩作了汇报:他们到
了杜斯比后,CEM银行给了他们非常大的压力。先是一个主管官员专门请国
铁公司首席代表进行个别会谈,并一再坚持原来的立场,要求。。 J方让步,但
国铁公司首席代表态度也很强硬,明确地拒绝对方的要求。然后继续参加集
体谈判。但在集体谈判中,J方人员又犯了两个错误:一是看到。。 F 方在谈判
后期口气有所改变,以为。。 F方已经让步,于是当。。 F 方代表问:“你们说有许
多困难不能解决,因此无法接受我们的报价,那么你们究竟有多少困难?你
们认为你们能够出多少钱?”结果,J方有位谈判人员没有接事先商定的计
划回答“1200万美元以内”,而是说“大约。。 1500万美元左右”。另外,在
回答。。 F 方关于“专家费用每一天到底是多少美元”时。J方有位代表居然回
答,“我们从来没有把门关死,前一段时期我们请的铁路专家的费用也是。。 600
多美元一天,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

对于这些敏感问题随便地答复,顿使莱特觉得更加被动,因为人家只是


来摸你底的,事情离最终解决还差得很远,可是自己队伍中那些不够成熟的
谈判人员却以为人家很友好,还请了对方谈判人员吃饭,结果就犯了两个错
误。

【作者分析】

在谈判的关键时刻,J方人员所犯的这两个错误无疑是雪上加

霜。由此看来,谈判人员素质对于谈判的成败确实是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有些谈判人员缺乏经验,对形势作出错误估计,把事情看

得太简单,自己又有点想当然,或是急于求成,想尽快把问题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