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

第14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第14章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可以挡住我们的攻击并分散我们的兵力,于是敌人也就可以有时间来组成其预备队并发动反击。采取这样的方式作为机动预备队的屏障时,一道要塞化的固定防线价值可相当于许多个师。不过,若无机动预备队则固定防线也就会变得毫无用处。仅由于此种机动预备队的缺乏,所以马其诺防线才对法国陆军变成了一座陷阱。
法国人既已决定采取守势战略,则建立一道要塞防线作为此种战略的基础,实乃合于逻辑的引申,而且依据当时的情况,对此也无可非议。法国人力仅及德国的一半,所以在全面战争中必须用要塞防线封锁亚洛二省的边界,然后始能把陆军的主力集中在比利时的国界上以应付决定性的会战。时常有人认为,要使法国变得无懈可击,马其诺防线应再延长,沿着法比国界直达英吉利海峡。这种说法并不一定合理,因为这样长的一条防线将把法国的全部野战军都吃光,于是任何形式的攻击也都会变得不可能。拿破仑曾经说过:“躲在堑壕后面的人终究会被击败。”任何防御必须有攻击与之配合,否则也就不成其为战略了。
事实亡,马其诺防线是从瑞士边界起,一直延伸到隆维(Longway)为止,从那里到海峡海岸之间即无防线之存在。因为如果要在法国工业区之北通过,则必须穿入比利时的领土,这是不可能的(比利时为中立国);否则就必须穿过工业区或完全置于工业区以南(即其后方)。若采用第一案则在战时工业区大部分将遭毁灭,若采用第二案其将全部丧失,所以法国遂决定只把防线做到南格威为止。
此外,又有人说,有了马其诺防线则法军就再也不可能采取攻势行动,因为如果法军前进,他们就会丧失防线的庇护。这种说法实乃似是而非。防线的建立是为了能使兵力获得有效合理的分配,换言之,只要用较少的兵力去据守防线,即可抽出较多的兵力以便在其他地区从事攻势作战。这些兵力并非防线的守军,自然也不在其庇护之下。
真正的错误是法国人不曾将其装甲兵力集中在法比两国的边界地区中。法国人并非没有战车,但他们却不曾将其组成完整的单位,主要原因是其高层的军事思想落后了20年。以数量和技术而论,法国的战车比德国的还占有相当优势。其中有许多体形较大,装甲较厚,虽然速度可能较慢。但法国高级指挥当局却用1918年的眼光来看战车,把战车当做支援步兵的工具,又或用做搜索工具以补骑兵之不足。在此种旧思想束缚之下,他们对于战车的用法也就和德国人完全不一样。德国人把他们所有的战车都集中编成装甲师和装甲军,而法国人却把绝大部分战车都分散在步兵师中,到战争爆发时甚至连一个可用的装甲师都还没有。至于有关装甲战的理论和思想,德国方面在古德里安倡导之下,已经发展成为相当完整的体系,而在法国方面则可以说是几乎完全不存在,尽管这种理论和思想本来就是发源于西方。仅凭这一点即可解释法军惨败的原因。
地面部队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弱点又因为空军支援的缺乏而变得更为严重。法国并不缺乏工业基础,其空军的落后不能以此为借口。主要原因是陆军在国防体系中具有支配地位,所以在军事预算的分配上,空军所应得的部分都被陆军强占了。那些思想落伍的陆军将领们根本不明了空权在近代战争中的重要性。总而言之,马其诺防线对法国的失败并不负有任何责任,而真正应该负责的却是比马其诺防线还要僵化的法国军人的头脑。
动员制度
法国军人的头脑为什么会这样僵化?自我陶醉是其主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培养了他们的骄气,使他们大有不可一世之感,于是一切的思想都是以1918年的胜利为基础,而忘记了时间和潮流都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尽管青年军官中不乏有识之士,例如戴高乐和博弗尔,但他们都官卑职小,对于国家的战略和高层的思想根本不能产生任何影响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带来了战争是由预备役人员组成的大军所赢得的观念。于是动员也就成为国防的惟一基础。基于此种观念,平时的陆军根本就不是军队而只是训练预备人员的学校。这种观念虽非完全错误,但若执行得太彻底则国家在平时就会毫无军事权力可言。一旦国际危机发生就会毫无应变能力。
当1937年希特勒进兵莱茵地区时,法国所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尽管法国政府威胁说要采取军事行动,但参谋总长甘末林和他手下的专家们会商之后,所获的结论是法国必须首先动员,召集约100万名预备役人员,并征发车辆,否则就无法组成一支派遣兵力——法国政府对于此种意见深感骇异,要求参谋本部研究一种比较有限的动员方式,但后者的回答是“不可能”。其理由是:如果法国出兵则情况的发展无法预测,所以法国不能用拼凑应急的方式来调动兵力,否则整个动员计划都将受到破坏,也就无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因此惟一合理的行动就是照计划动员100万人。法国政府因此而犹豫不决,一拖又是几天,德军早已在莱茵河西岸完成了他们的部署而让法国人去面对既成事实。
这是希特勒的第一次冒险,也是他的第一次成功。假使当时法国有一支小型的常备职业化精兵,则结果将会完全不一样。因为希特勒事后曾承认:“进兵莱茵地区之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假使法国此时出兵则我们只好夹着尾巴就跑,因为我们的军事能力是连轻微的抵抗都不够资格的。”
重占莱茵地区对于希特勒的大战略而言要算是一次空前的成功。为了对抗德国的再起,非军事化的莱茵地区为法国手中所留下的最后保证。法国此时对德国仍具有明显的军事优势,而居然不采取任何行动,也就无异于承认准备放弃其在1918年以后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集体安全体系。这在中欧和东欧也会产生重大的冲击。一旦德国在西面建筑了一道坚强防线,法国与波兰、捷克的同盟关系就会丧失其价值,因为那道防线可以使法国无法迅速救援其同盟国,并且无法阻止德国抽调较大兵力用于东线。博弗尔说:“法国的安全本来是建立在两堆纸上,那就是条约与动员,现在已经是两头落空了。”
从1936年到1939年,法国的军事思想和制度并无任何改进。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9月1日爆发时,从表面上看,法国似乎具有充分的优势足以压倒西线上的德军,一直冲过莱茵河。但事实并非如此。法国人准备在9月17日左右发动大规模攻击,而那时波兰早已崩溃,于是也就不了了之。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其原因是受到落伍的动员制度的限制。尤其是法军统帅部坚持其古老的战术思想,认为必须有重炮始能发动攻势,但重炮都在仓库里,要提出加以维护然后方可使用,这些手续要到动员后第16天才能完成。
结论
诚如博弗尔所云,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崩溃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很多,也许根本无法加以列举,本文所分析者不过是其中几个最重要的因素而已。但综合言之,有两点教训是最具有启示性和最值得注意的:(1)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政治因素是第一重要的,其他因素都不足以与其比拟,尤其对于经济的重要性不宜作太高的估计。政治制度必须健全,行政效率必须高,政治家不分党派都必须尊重国家利益,公而忘私,整个民族必须有发奋图强、不惜牺牲的意志。(2)军事思想(包括战略和战术在内)必须能够适应时代精神,军人的头脑尤其不可僵化,战略必须与政策配合,一切制度不可以变成行动的障碍。严格说来,这也是整个历史的教训,不过法兰西的悲剧距离今天不过50多年,记忆犹新,所以更足以令人警惕。
上一页回目录下一页
佚名'扫描'
cdhyy'OCR'2008
cdhyy'校对制作'2008
第七章希特勒为何未能击败英国
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1995
缺乏战争计划
封锁战略
地中海战略
海狮作战
最后机会的放弃
缺乏战争计划
1940年6月22日算是希特勒一生事业的最高峰。他在法国福煦元帅1918年11月11日接受德军投降的同一地点接受了法军的投降。法国已经完全被打倒,英国虽未遭受最后失败,但也被逐出欧陆。不过假使希特勒在当时真正相信他已经赢得这次战争,那却未免是大错而特错了。
英国人对于希特勒的招降完全不予理会,所以当法兰西战役一经结束,德国当局遂立即面临着次一个步骤应该如何进行的问题。当时的情况可以集中于两点:(1)英国尚未被击败而且也绝无与德国谋和的意图;(2)苏俄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威胁,随时都想乘机而动。希特勒对于西线的战事一直都在要求速战速决,其理由即在此。现在很明显,德国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应该迅速结束与英国之间的战争状况,只有这样始能使斯大林无隙可乘而无法获致渔翁得利的机会。
今天看来,希特勒对英国的确有谋和的诚意,但是此种试探的必然失败又可以说是毫无疑问。希特勒此时正是一帆风顺,趾高气扬,要他平心静气,用理智和正义为基础来和对方进行谈判,这似乎是很不容易办到的,甚至连俾斯麦在普法战争之后都不能贯彻其化敌为友的政策,所以对于希特勒实不应作如此的奢望。反而言之,英国的民族性极为坚忍,可谓宁死不屈——丘吉尔本人即为典型的代表。在打了败战之后,要他们甘心认输,那可以说是绝无可能。
所以,假使德国统帅部具有深谋远虑,则在西线战役尚未发动之前,也许就应考虑到如何征服英国的问题,如果不曾作这样的考虑和准备,则可以说他们根本没有完整的战争计划——事实上的确如此。这也是纳粹德国缺乏完善战略组织的必然后果。
所有的独裁者都犯同样的毛病,那就是大权独揽,不肯作一种合理的授权安排,希特勒当然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他的毛病比其他的独裁者还要厉害。在他的统治之下,德国的高层根本无组织可言。德国从来就不曾有一个国家层的参谋本部来负责考虑大战略的问题。西方的战史家中常有人误以为德国的三军统帅部(OberKommandoderWehrmacht,简称OKW)即为这样一个机构,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从一开始,希特勒就只是把这个单位当做他的“侍从室”看待,尤其是负责人凯特尔(WilhelmKeitel),更是标准的庸才,根本没有能力就战略问题向希特勒提出任何建议。
至于说到三个军种的总司令和他们的参谋总部,实际上对于大战略也不能产生任何影响作用。虽然他们有时也会偶然在私人的谈话中发表其有关国家战略的意见,但希特勒对于他们的态度最多也不过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而已。最后还是由希特勒一个人凭其思考和直觉来作决定。因为没有任何机构曾获授权草拟全套战争计划,所以在法兰西战役结束之后,也就注定了要产生严重的后果。胜利者反而感到彷徨,不知如何是好。等到希特勒开始考虑侵英作战时(他还没有真正下决心),才发现一切准备都未完成,于是也就错过了及时利用英国弱点的最好机会。这时才开始准备,已浪费不少时间,结果终难免半途而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