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

第4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第41章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志的坚强。反之,若干军事领袖对于战争前景已经表示悲观,他们所希望的最多只是少输当赢而已。有两个例证值得注意。
1942-1943年冬季,俄军赢得斯大林格勒会战之后,在高加索孤军深入的德军面临着被俄军切断后路的危险。德国将领们要求迅速把这些德军全部撤出,而希特勒则坚持要在克赤海峡(KerchStraits)对岸塔曼(Taman)半岛上维持一个桥头阵地,以后德国人称之为库班桥头堡(KubanBridgehead)。此种争论的原因安在?希特勒仍希望在俄国赢得胜利,而这必须要求德军能够夺占高加索的油田。如果德军能保持库班桥头阵地,则对于这一作战有重大助益。军事领袖们则希望能在东线上形成僵局(Stalemate),而认为希特勒的计划已不可能实现。
1944年秋季,俄军在拉脱维亚(Latvia)西部切断一个德国集团军群的后路,德方称这个地区为库尔兰(Courland)。德国高级将领部主张立即将守军撤出,用来增强其他方面的防御和对抗俄军的下一波大攻势。其中要求最强烈的人即为当时出任陆军参谋总长的古德里安将军。但希特勒另有打算,他希望把西线联军逐出欧陆,让他至少可以有一年的时间把全部兵力集中在东线上俾击败俄军。但其先决条件则为必须赢得大西洋之战,切断联军的补给来源。希特勒相信德国已在建造的新型潜艇能够完成此种任务,不过潜艇人员则需加速训练。惟一可用的训练场即为波罗的海中部和东部,所以这个桥头阵地必须坚守。当时支持希特勒的人只有海军总司令邓尼兹,此项事实与希特勒终持指定他为继承人的决定似不无关系。
从所言和所行的记录看来,德国的战争计划并无任何内在矛盾。因为波兰不肯屈服,德国才首先将其解决,接着就迅速击败法国并将英国人逐出欧陆。然后再发动征俄战役。等到俄国被征服,德国就会跨越大西洋征服美国。这似乎是一种狂想,但在整个战争期间,此种计划由于受到环境影响,虽曾作多次修改,但基本构想始终不变。概括言之,德国的战争指导有其令人难以相信的一贯性。20年前在尚未执政时,希特勒曾经说过:“德国若不称霸世界则宁愿完全毁灭!”至少在这一点上,他的预言近似正确。
丘吉尔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高领袖群中有其特点:当战争开始和结束时,他都不是英国政府的首相。战前英国政界(包括保守党和其他政党在内)大都主张给予印度较大的自治权,只有丘吉尔一人强烈反对,于是他在英国的政界长期受到孤立,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物。所以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酝酿之时,他虽以在野之身一再发表其独特的意见,却没受到国内外的任何重视。
当英国自身尚未受到任何攻击时,张伯伦即已向德国宣战,于是英法两国都投入战争。但张伯伦只是宣而不战,等到挪威失守之后,他终于被迫下台,才由丘吉尔取而代之。战争结束时,丘吉尔的保守党在国内大选中失利,于是他必须下台,改由工党领袖艾德礼(ClementAttlee)执政。所以,一头一尾都不是由丘吉尔掌舵,但从1940年5月到1945年7月,在伦敦负责对战争最高指导的人是丘吉尔则又毫无疑问。在伟大的战争领袖之中,丘吉尔又有另外一个特点:他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意识,而且更计划由他自己来写历史。
丘吉尔曾经写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史,而且曾发挥重大影响作用,所以有充分理由相信他准备要再来一次。因此,当他发表某些文件时,都曾考虑其在未来历史中的含义。英国的战时文件到现在都尚未完全公布,所以我们对于丘翁皇皇大著(一共是六卷的回忆录)的真实性,有时不能不保持存疑的态度。
假使不谈细节,我们对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扮演的角色又应如何作一总评。这位具有雄才大略的英国战时领袖,最值得称赞的是他的灵感和决心,而不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当德军的狂澜正在横扫西欧之际,若无丘吉尔挺身而出,领导英国人民奋斗到底,世界历史可能就要改写,而世界地图也必须重画。其血、泪、汗的号召到今天仍令人记忆犹新,1940年对于丘吉尔和大英帝国的确是“最好的时刻”(FinestHour)。
丘吉尔在战时对于军事计划作为和作战指挥,时常直接干涉,有时虽有助于战争的进展,但很不幸,有时反而形成一种障碍。所以,功过的确很难判定,不过有几点事实则又毫无疑问。他密切注意作战的进行,并不断地凭借其个人的威望和宪法所赋予的权力,来推动整个战争机器。他能够将其时间和精力的极大部分都花在战争的军事和外交方面,这又有两点原因:(1)他把一切有关内政和其他方面的事务都授权其阁僚负责处理;(2)英国的制度容许暂不举行大选(本来至迟在1940年即应举行)。所以,丘吉尔能以各党联合政府的首相兼国防部长的身份来指导战争。其主要目标有二:(1)确保海路的畅通,而那也是英国的生命线;(2)与英国的同盟国合作,彻底击败纳粹德国。概括言之,这两个目标都能达到,因此,丘吉尔的战争指导算是相当成功。
丘吉尔和希特勒不一样,他经常把世界视为一个整体,并且能够注意全球互赖关系。尽管其地理认知足够宽广和精确,但其时代认知则有落伍之感(Anachronistic)。丘吉尔心目中的世界似乎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他所想象的还是殖民帝国时代的世界,而不曾考虑那个时代早已成为过去。这似乎也是一种令人难以解释的现象:丘吉尔对于科技发明有高度的敏感和兴趣,例如雷达和原子弹;但他却不能了解殖民主义已日趋没落,中国将变成巨强。由于其思想中有此种盲点的存在,所以到战争后期遂时常与美国人发生争执。
不过,丘吉尔并不缺乏现实感。他不仅对于英国的国力日益衰颓以及其在未来世界中将扮演的角色感到忧心忡忡,而且也早已认清仅凭英国之力,不啻不能赢得战争,甚至连长期抗战也都很难。因此,他在战时是倾全力来促成大同盟的建立,而且也确有远见,认为英国的未来安全仍将有赖于他国的合作。基于此种判断,丘吉尔遂常主张对斯大林采取让步的措施。不过,在其回忆录中对于此种事实则又尽量轻描淡写予以掩饰。
斯大林
斯大林和其他的战时领袖又不一样,因为他所指导的不是一个战争,而是四个不同的战争:(1)俄波战争,(2)俄芬战争,(3)俄德战争,(4)俄日战争。这些战争在时间上都是各自独立的,所以不能视为同一个战争。战争情形的复杂又与资料的贫乏恰好对立。自苏联崩溃瓦解之后,俄国人才开始逐渐公开其战时的档案,但此种工作又是非常迟缓,而且也缺乏系统。尽管如此,在长达50年的战后时代中还是发现和累积了不少的资料,足以使史学家对于斯大林的战争指导获得概括的了解。
30年代的苏联在外交上是处于孤立的不利地位:一方面其本身基于意识形态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敌,另一方面它又已成为轴心国家的公敌。慕尼黑会议之后,英法两国才考虑联俄制德的战略,但谈判极为迟缓,遂使德国捷足先登,拔了头筹。1939年8月24日,俄德双方签订合作条约,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遂在波兰点燃战火。对德国而言,这只是其长程战略的开始,应纳入整个战争之内。但对俄国而言,其入侵波兰的作战是一个独立的行动,两个星期之后即完全结束。
斯大林之所以进攻波兰不过是捡现成便宜而已。照他的想法,纳粹德国无意侵犯俄国,其真正的敌人是西方国家。德国与西方国家交战,对于俄国是利莫大焉:(1)鹬蚌相争,俄国自可坐收渔利;(2)让斯大林有时间来巩固其统治,增强其国力。所以,俄国在经济上支持德国,其目的有二:(1)增强德国的战力,战争打得愈久,则对俄国愈有利;(2)利用德俄之间的贸易,增强俄国国力,加速完成五年计划。
波兰的瓜分使斯大林不免因胜而骄,于是在1939-1940年的冬季,斯大林遂又发动对芬兰的战争。他和他的顾问们都一致认为只要苏联一出兵,芬兰就会投降。哪知他们的估算完全错误,芬兰人奋力抗战,再加上天寒地冻的环境,使俄军陷人窘境。最后,斯大林决定放弃在该国成立傀儡政府的计划,而与其现有政府签订和约,勉强结束了战争。这对俄国而言,可谓得不偿失,尤其是使红军的威望受到重大的打击,并增强了希特勒藐视俄国的心理。
次年(1940年),德军在西欧又赢得胜利,这一方面使斯大林深感羡慕,另一方面也更激起其想分享胜果的贪念。他向希特勒表示俄国愿加入德意日三国公约。但他似乎完全不知道希特勒是别有用心。希特勒从来就没有把俄国视为同盟国的意念,眼前他只是利用俄国,等到时机一到,他就会依照其原定计划向莫斯科发动攻击。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攻击使斯大林立即陷入危急的境地。斯大林在1937-1938年间,为巩固其个人统治和预防军人反叛,曾发动空前残酷的大清洗。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和军中杰出人才都被一网打尽,难有幸免。能够躲过一劫的人真是少之又少。经过大清洗之后,苏联军事组织当然元气大伤,所留下来的将领大都是庸才,而且人人自危,谁也不敢自作主张。
斯大林的暴行使其终于自食恶果。等到希特勒发动侵俄战役时,红军遂变得不堪一击。因为任何人都必须等候命令,而不敢发挥主动性,于是全军都陷入瘫痪状态,坐待德军的围歼。假使不是德军一再自犯错误,再加上天时地利的影响,则莫斯科的陷落应该是意料中事。不过,斯大林也像其他的战时领袖一样,具有相当坚强的意志。所以,即令莫斯科被德军攻占,他还是不会屈服,他会尽量利用俄国的广大空间和人力继续奋战。
1941-1942年冬季,德国攻势顿挫,斯大林始考虑未来的选择,一共有三案:(1)企图再与希特勒达成和解,他认为希特勒在进攻失利之后,也许会悔悟而同意与他合作。(2)希望德国军人起而推翻纳粹统治,成立新政权,双方可以和解。(3)若两者都不可能,则俄军必须向柏林进攻,并在德国投降之后,建立一个由他控制的傀儡政权。结果斯大林作了第三种选择,但令他感到遗憾的是,他在战争结束时未能控制整个德国,这又与其对西方同盟国的政策有微妙关系。
斯大林对西方始终具有不信任心态,并认为那才是真正的敌人,所以他在战时对西方只有两个动作:(1)不断地要求美国加速提供大量援助;(2)一再要求英美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照他研究判断,二者当然都是有利于苏联。结果是联军终于在1944年于法国登陆,使斯大林丧失了独占德国的机会。他若地下有知,一定会对其愚行深感懊悔。
斯大林对于日本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他不愿也无力同时进行两个战争,直到1943年才首次向英美承诺,准备加入对日战争。事实上,他是在战争即将完全结束之前才赶紧出兵。这也使苏联战后在远东获得分赃的利益。关于第二次日俄战争的经过,研究的人现在还是很少。
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对于斯大林的战争指导详情所知仍然有限。不过概括言之,他的头脑似乎要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