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 >

第142章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142章

小说: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馄衿涿缫岷酰俊被羰迨侵芪耐踔樱芪渫踔埽茏逦频酆笫溃艄庥帧∈腔羰搴笠幔运祷艄馐腔频酆笫馈U馐呛捍ㄐ械目捶ā!9〕“古诸侯以国为姓”,
《太平御览》卷三六二引《风俗通义》论姓氏云:“盖姓有九,或氏于号,或氏于谥, 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事,或氏于职。??以国,曹、鲁、 宋、卫也。”是古代以国名为姓,是常见的现象。〔10〕“霍”,本为商邑,周武王封 弟叔处于此,遂变为侯国,其地在今山西霍县西南。〔11〕“武王封弟叔处于霍”,据 本书《管蔡世家》记载,武王灭纣,平定天下分封功臣昆弟,叔处被封于霍。〔12〕“晋 献公灭霍公”,《春秋左传》闵公元年(前六六一年)载:“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 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以灭耿,灭霍,灭魏。”《国语?晋语一》载:晋献公十 六年(前六六一年),“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以伐霍。??太子遂行, 克霍而反”。本书《晋世家》也记载晋献公十六年伐灭霍。〔13〕“河东”,郡名,辖 境在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西、南两面均以黄河为界,治所在安邑(在今山西夏 县西北)。〔14〕“分为卫国”,此当作“分为魏国”。原属于晋的河东之地,韩、赵、 魏三家分晋后,归于魏,河东郡治所安邑曾为魏都。所以,这里说“河东晋地,分为魏 国”。至于卫,远在东方,从未辖有河东地。历代刻本皆误,独《史记会注考证》本作 “分为魏国”,尚不误。〔15〕“以《诗》言之,亦可为周世”,《毛诗?魏风释文》 引《诗谱》云,魏地,“周以封同姓”。又《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与本书《魏世家》也 都认为魏与周同为姬姓。所以,这里说魏也可以说是周的后代。“世”,后代,后嗣。
〔16〕“世传”,世代相传的宗系。本书《匈奴列传》说:“自淳维至头曼千有余岁, 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其世传不可得而次云。”于此可以体会“世传”之义。〔17〕 “《黄帝终始传》”,司马贞《索隐》:“盖谓五行谶纬之说,若今之童谣言。”此为 阴阳家书,早期道家、阴阳家撰著,喜假托黄帝,如道家书《黄帝四经》、《黄帝铭》、
《黄帝君臣》、《杂黄帝》,阴阳家书《黄帝泰素》等即是其例。《汉书?艺文志》未 著录《黄帝终始传》,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卷二说:“此必是昭、宣时方士所 作而托之黄帝。褚尝言好观外家传记,此即外家传记之一欤?”姚氏之说是有道理的, 下文载《黄帝终始传》语有“汉兴百有余年”一句,又提到“婴儿主”昭帝,此书只能 产生在昭帝时或稍后。〔18〕“汉兴百有余年”,刘邦即皇帝位在公元前二○二年,至
 
昭帝、宣帝时已经过一百余年。〔19〕“有人不短不长”,此指霍光,《汉书?霍光传》 记载,光身长“七尺三寸”。据一九五九年河南洛阳中州大渠十九号东汉墓出土玉尺, 东汉一尺合二十二点九厘米,霍光身长应是一百六十七点一七厘米。古人身材矮于今 人,霍光身长在当世应算中等偏下,所以《黄帝终始传》说“不短不长”。〔20〕“白 燕”,张守节《正义》:“一作‘白彘’。按:霍光,平阳人,平阳今晋州霍邑,本秦 时霍伯国,汉为彘县,后汉改彘曰永安,隋又改为霍邑。遍检记传,无‘白燕’之名, 疑‘白彘’是乡之名。”〔21〕“婴儿主”,指汉昭帝弗陵。武帝于后元二年(前八七 年)二月病危,遂立弗陵为太子,年仅八岁。次日,武帝去世,戊辰(二月十五日)弗 陵即位。因昭帝年幼即位,所以《黄帝终始传》以“婴儿主”暗指昭帝。〔22〕“却”, 退却。“却行车”,霍光执掌朝政,使昭帝前行之车向后退行。这里以此表明霍光权力 之大。〔23〕“郎”,汉代初期有郎中、中郎,后来又有侍郎、议郎,诸郎总称为“郎” 或“郎官”。郎主要职司殿门、殿廊的宿卫,大朝会时立于殿阶两旁,皇帝出行则充车 骑扈从。议郎则职司谏议。郎的主管官员为郎中令,武帝太初元年(前一○四年),改 称光禄勋。〔24〕“方士”,战国、秦、汉时代,有一种文化人掌握医卜星相、遁甲、 堪舆和神仙之术,他们利用自然界的变异现象和阴阳五行说来推测、解释人和国家的吉 凶祸福、气数命运,这种人便是方士。秦始皇、汉武帝时,方士尤好神仙之术。汉武帝 以后,一部分方士与儒生合流,编造图谶,用阴阳五行说诠释儒家学说。“考功”,日 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引中井积德说:“盖方士之官衔。”张守节《正义》云: “谓年老为方士最功也。”又有人解释为考核功绩。在《史记》、《汉书》、《后汉书》 等有关秦、汉典籍中,“方士考功”仅此一见,这里的“考功”之义,可能中井积德的 解释是正确的。“旗亭”,集市上建立楼亭,其上立有旗帜。这种旗亭是集市上的行政 机构,对集市有督察管理之权。

译 文


太史公说:五帝、三代的记载,很久远了。自殷以前的诸侯国史事,不 能够编次,周以来的史事才稍略可以著录。孔子根据历史文献编次《春秋》, 记录了纪元年代,订正了时间日月,是很详尽的了。至于按顺序编排《尚书》 却很简略,没有年月;有的略有年月,则多所缺遗,不可著录。所以,疑则 传疑,是很谨慎的。
我阅读谍记,黄帝以来都有年数。考察那些年历、谱牒和五德终始循环
转换的情况,古代文献记载全都不一样,乖违差异。孔子没有论列那些年月, 难道是没有道理的吗!于是,我利用《五帝系谍》、《尚书》编列的世系, 记载黄帝以来到共和这一时期,撰成《三代世表》。
张夫子问褚先生说:“《诗经》说契、后稷都是没有父亲就诞生了。现 在考察各种传记,都说有父亲,父亲都是黄帝的子孙,这是不是与《诗经》 相乖谬啊?”
褚先生说:“不是的。《诗经》说契生于卵,后稷生于人的脚印,这是 想表示天命精诚的意思。鬼神不能自己生成,必须靠人产生,怎么会没有父 亲就诞生呢!一种说法认为有父亲,一种说法认为没有父亲,信者传信,疑 者传疑,所以有两种说法。尧知道契、稷都是贤明的人,是上天所生,所以 封给契七十里土地,后来经过十多代传到汤,称王天下。尧知道后稷子孙后 来称王,所以后稷的封地增加到一百里,他的后代历经近千年,到了文王便 拥有了天下。《诗传》说:‘汤的先祖是契,没有父亲就诞生了。契的母亲
 
和她的姐妹在玄丘水洗澡,有一只燕子嘴里叨卵,卵掉落下来,契的母亲得 到了,本来含着,却误吞了它,就生下了契。契生下后很贤明,尧任命他为 司徒,赐姓子氏。子就是兹;兹,日益强大的意思。诗人赞美歌颂他说:“殷 的土地茫茫无际,上天命令燕子,降下来生商。”商就是质朴,是殷的美号。 文王的先祖是后稷,后稷也是没有父亲就降生了。后稷的母亲是姜嫄,出外 看见巨人的脚印而踏在上面,知道有了身孕,就生下了后稷。姜嫄认为后稷 没有父亲,轻视他,把他抛弃在道路上,牛羊却避开,不去践踏他。把他抛 弃山中,山里人喂养他。又把他遗弃大泽中,鸟覆盖着,铺垫着,并喂养他。 姜嫄感到奇怪,由此知道他是上天之子,便把他抱回来抚养。尧知道他贤德 有才,任命他为大农,赐姓姬氏。姬,根本的意思。诗人赞美歌颂他说“当 初诞生这个人”,深加修炼愈益有所成就,这是称道后稷是周族的开端。’ 孔子说:‘以前尧赐契为子氏,是因为有汤。赐后稷为姬氏,是因为有文王。 太王命令季历继承王位,是显示上天的祥瑞。太伯前往吴地,(使文王、武 王拥有天下,)于是产生了周朝世代蕃衍的源头。’上天的意旨是很难说的, 不是圣人谁也不能知晓。舜、禹、契、后稷都是黄帝的子孙后代。黄帝秉承 天意治理天下,德泽深远地流传后世,所以他的子孙后代又都立为天子,这 是天下报答有德行的人。人们不了解,以为帝王都是从平民百姓兴起的。平 民百姓怎么能无缘无故地兴起而称王天下呢?他们是得到了天意才能这样 的。”
“黄帝的后世为什么称王天下那么久远?”
褚先生回答说:“《经传》上说,天下的君王是万民首领,求得延续民 众生命的可以称帝,有福泽万代,黄帝就是这样的人。五政修明了就讲求礼 义,顺应天时兴兵征伐而胜利的可以称王。蜀王是黄帝的后代,至今在汉西 南五千里外的地方,常来朝见汉天子,表示降服,献纳于汉,这难道不是因 为他的祖先有德行,德泽流延到后世吗?行道布德怎么可以轻视啊!为人君 主称王天下的人都要以此省察自己。汉大将军霍子孟,名光,也是黄帝的后 代。这件事能对博闻远见的人讲述,本来就难对孤陋寡闻的人谈论。为什么 这样说呢?古代的诸侯以国名作为姓氏。霍即为国名。周武王分封弟弟叔处 于霍,传到后世,晋献公灭掉了霍公,霍公后代成为平民,往来居住于平阳。 平阳在河东郡,河东郡原为晋国地域,划分出卫国。根据《诗经》所说,也 可以作为周族的后代子孙。周族兴起于后稷,后稷没有父亲便生了下来。根 据三代相传的世系来说,后稷有父亲,名叫高辛;高辛是黄帝的曾孙。《黄 帝终始传》说:‘汉朝兴起一百多年,有个人不矮不高,出自白燕之乡,掌 握天下的政权。当时有个幼小的君主,这个人使幼主前进的辇车退却行走。’ 霍将军原本居住在平阳白燕乡。我做郎官时,与方士考功相会于市楼下,他 们对我说了霍光这些情况。难道不是很伟大吗!”
 
史记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1〕


李解民 注译


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2〕至周厉王,〔3〕未尝不废书而叹也。〔4〕 曰:呜呼,师挚见之矣!〔5〕纣为象箸而箕子唏。〔6〕周道缺,诗人本之衽 席,〔7〕《关雎》作。〔8〕仁义陵迟,〔9〕《鹿鸣》刺焉。〔10〕及至厉王, 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11〕乱自京师始,〔12〕而共 和行政焉。〔13〕

【注释】〔1〕按本篇题作《十二诸侯年表》,实列周及鲁、齐、晋、秦、楚、宋、 卫、陈、蔡、曹、郑、燕、吴等十三诸侯国。前人于此多有解说。《史记索隐》云:“贱 夷狄不数吴,又霸在后故也。”或谓“十二”系泛指之数。明傅占衡《十二诸侯年表辨》 云:“太史公表共和以后诸侯,实十三国也。而称十二者??其不数者盖鲁也。吾尝并
《六国表》而观之。按《表》首周次鲁??其曰十二者,以鲁为主也。犹《六国表》首 周次秦??其不曰七国者,以秦为主也。夫《十二诸侯表》,据《春秋》而次者也。《六 国表》,据《秦纪》而次者也。”所言甚是,可为定谳。〔2〕“春秋”,泛指古代按 时记事的官修史书,与专指鲁国史书的“《春秋》”含义有别。“历”,历书,关于岁 时节气月日编排的历法典籍。《汉书?艺文志》数术略历谱类有《黄帝五家历》、《颛 顼历》、《夏殷周鲁历》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