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创业中国 >

第15章

创业中国-第15章

小说: 创业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MBA还没有毕业,老师就将卢雷推荐到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下面的一家子公司——光洋精工,这家公司为丰田汽车提供零部件。    
    “我在光洋精工干得很开心,跟同事们沟通得非常好,一看到新的东西我就想学,学完了我就把它实践出来。我当时的脾气是做了再说,那时做了很多项目,没有项目我就自己找项目做。”    
    “干一行,爱一行”    
    1993年.学成之后的卢雷有个感觉:回到国内会有更好的发展。他打算“回家”发展。当时,有好几家公司与卢雷接触,其中就有摩托罗拉。这里有个插曲:当时美国强生公司承诺卢雷马上就可以回国工作。在卢雷准备选择“强生”的时候,当时在摩托罗拉任经理一个朋友说服卢雷到摩托罗拉公司感受一下。从此,卢雷就与摩托罗拉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1993年开始,摩托罗拉开设干部培训班,每年从全世界选出10位精英人士,在美国本部经过一年半的培训,成绩合格后回国工作。卢雷成为了第一个班级里的学员。一年半以后,卢雷培训合格回国了。那是1994年底。    
    卢雷感觉自己很幸运。“可以说,那时的摩托罗拉正值鼎盛时期,所有从事的产品,除了半导体外,都居于全球首位。现在的竞争环境变了,但摩托罗拉仍旧是很好的公司。”    
    更幸运的是,1995年,摩托罗拉制定了一个“人才本土化”方针,卢雷又赶上了好机会。卢雷认为幸运也是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得来的。“我父母一直跟我说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真正这样去做,才能比原来想象的干得更好。这一点很重要,也许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太理解。但的确是这样,你干好了一项工作以后,机会会向你招手的。”    
    “幸运”的卢雷在摩托罗拉一干就是11年,历任市场部经理、合资计划部经理、寻呼机工厂制造部经理、手机部销售总监、摩托罗拉副总裁兼个人通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在他看来,人生的职业生涯就是一个坐标,“横轴代表具体工作,纵轴则代表一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当责任随着不同岗位的历练提升时,这个人的能力也在提高。”    
    奇迹的缔造者    
    卢雷加入摩托罗拉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中国BP机市场的腾飞,很快卢雷担任寻呼机工厂制造部经理。在寻呼机工厂的那段经历给卢雷的帮助非常大。    
    “以前,我一到很多人面前讲话,事先会写一份稿子,即使写好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读,可是在那个管理1000多人运营的环境里,几乎天天都有讲话的工作,我喜欢在生产线上待着,跟工程师、跟线上的工人沟通。那时,与人沟通的技巧练得很多。”    
    卢雷很庆幸BP机在中国的整个过程都经历过,“能够看到整个行业从起步到消失的整个过程,这一点很不易。”摩托罗拉的BP机业务是在卢雷手上关掉的,同事全部转到手机部门。    
    “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所以一般我的决定比较快,做完决定我从来不会回过头去想,或者是总结经验,我很少总结经验。所以我是跟我的同事讲,你们要快,因为这个行业比较快,你们一天做十个决定,做对八个就行了。但绝对不希望你们一天做五个决定,只做对五个。大家很幸运在这个行业里边,做错了决定,失败了一次,还有第二次机会,不像有些行业比较稳,你做错一次决定,就是非常大的一次失误。”    
    卢雷在摩托罗拉的日子很开心,“接触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我在做人、做事方面向以前的同事、上级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的素质非常高,人非常好。”    
    凭借优秀的业绩,卢雷一路晋升为摩托罗拉全球副总裁,并带领摩托罗拉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外资企业:摩托罗拉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上长年稳居第一,并让摩托罗拉中国成为摩托罗拉全球业务增长的发动机。如果说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的话,卢雷无疑就是这个奇迹的缔造者之一。


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的本色(2)

    再次选择中国    
    卢雷很怀念在摩托罗拉的日子,“那里有我熟悉的团队,我与他们已经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我更感谢摩托罗拉给我的机会,如果没有摩托罗拉,也就没有我今天所拥有的经验和各方面的积累,我尤其怀念昔日一同并肩战斗的团队。但是,作为职业经理人,我必须学会面对一切变化。”    
    在摩托罗拉已经工作了11年后,卢雷再一次面临着一次选择。摩托罗拉公司有一个惯例,就是亚洲区副总裁级别以上的职员,都要在一定时间后调回总部任职,以培养更全面的管理能力。但是这种调回不是强制性的。摩托罗拉计划调卢雷回总部,在两年内分别在财务部、策略部、研发部和3G部门各工作半年。    
    “当时知道调我回去的消息,我挺开心,家人也很开心,他们说,好了,到美国后,你可以天天回家吃晚饭了。我当时也想是否要回总部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充充电。”    
    但从第二周开始,许多朋友打电话劝卢雷不要离开中国,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机会很多。更重要的是,市场的发展瞬息万变,虽然两年后可以回来,但是,两年后市场早变得不知是什么样了。到时再重新适应中国市场,将会很难。因此,最好是留在中国。“事实上,我也舍不得离开中国。”卢雷说。    
    在与总部原同事谈话的一周之后,卢雷便接到许多公司的邀请电话,第三周卢雷开始与其他公司接触。“我记得包括NEC在内,面对面交流的就有4家公司,我婉拒面谈的有6家公司。”    
    卢雷留下了。他选择了NEC,NEC也选择了他。“选择的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点,我感觉,NEC面试的时候,面试了很多同事,我公司的同事,都是非常想做很多事情,确实打动了我。另外,还有一点,NEC的公司在技术上是非常先进。所以这方面,当一个职业经理人,总希望做得那些产品是比较强势一些的产品。能为用户提供一些更好的服务。当然NEC在这两方面,一个是人方面,还有产品方面,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吸引,我也非常有幸进入到这个公司。”    
    2004年5月28日,NEC正式宣布了对卢雷出任NEC通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的任命。    
    职业经理人的本色    
    记者:从摩托罗拉,到NEC,您个人感觉上有什么变化?    
    卢雷:因为在中国扎根的时间比较长,整个经营的理念很多其实都是在国内,中国公司的理念,所以从这个公司到那个公司,我自己好像在运营方面,很多决定的过程上面,并没有感觉这两个公司非常不一样,相反我自己感觉好像是在以前的公司跨部门工作一样,以前在这个部门工作,我现在到这个部门工作,当然两个公司肯定还有不同的地方。    
    记者:如您所说,在摩托罗拉,您有一支高效的团队,在NEC,如何快速适应这个新环境拓展市场?    
    卢雷:当时在摩托罗拉取得的成绩,确实跟当时运营商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还有当时的那么多的同事,肯定不是某一个人能够达到这么好的成绩。但是来到NEC以后,我确实发现NEC有非常多优势的地方,还没有完全发掘出来。我现在的团队,也是花很多精力,希望把这些非常优秀的东西都挖掘出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市场能够做出来。其实我的感觉是,经验是很重要,但是竞争是在变,市场是在变,技术是在变,所以,有一个比较好的经验,过去实际上比较适合的,也未必能在目前完全适应,关键就是要组织好一片好的团队,能够更贴近用户,为市场做一批好的产品。    
    我们现在的团队,有欧美的同事、本地的同事,还有日本来的同事,许多高层都有海外的经验。星期一早上开会确实是很有意思,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谈自己的想法,大家的观点非常国际化。其实,我想再本土化,怎么样本土化也“本土”不过本土的公司。    
    “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家庭”    
    “我以前是一个非常争强的,好强的人,那什么事都是第一,不第一绝对不行,就是那种感觉。”卢雷说,但一个朋友改变了他的生活态度。“他是美国丹佛的一家工程师做软件的,可能已经是做到经理了,但是他对这种东西没有一点任何的追求,我几次给他打电话,他总是在院里割草或干其它,对生活不紧不慢。他的家庭非常的幸福,两个孩子开开心心的,每回给他打电话开开心心,工作他也很喜欢,他是搞电脑的东西,他从来不觉得你当个经理是多荣耀的事儿,几次让他当经理他还不当。他觉得非常开心,就是对生活的看法,不是非常的急,不是非常的忙,但是生活很好。”    
    就是和这位朋友接触多了以后,卢雷自己感觉其实生活其实可以,“不是那么就只盯着一个东西,那其实可以有很多很多。所以我自己感觉,我其实是很幸福的,我觉得一个是幸运,另外一个很多东西是自然会来的,不要太心急。”    
    在卢雷他随身携带的棕色皮夹里,有四张照片:与妻子的合影、两个孩子的单人照和全家福。6岁的女儿和3岁半的儿子是他最大的骄傲。    
    忙碌的职业经理人生涯使得卢雷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我给家人买的礼物中,有百分之八九十是在机场买的。所以,我现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们在一起,陪他们玩。”卢雷一脸的歉意,又洋溢着一种幸福。    
    “把工作完全看成工作挺累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把工作看成能够接触很多朋友,学到很多东西,能够为家庭提供很好的生活,这样乐趣自然就来了。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家庭,工作是生存、生活的一种方式。”


跨国公司每个人都有一个追梦的过程(1)

    柯达全球副总裁叶莺    
    关于叶莺:    
    叶莺,生于北京,长在台湾,拥有国际关系和英语文学学士学位;    
    1970年加入美国政府,先后出任美国驻缅甸大使馆和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政治处官员;    
    1978年加入新闻界,任职新加坡海峡时报集团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1980年在华盛顿为跨国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1982年加入美国商务部,先后在广州和香港任商务领事;    
    1995年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    
    1997年加盟柯达,出任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    
    1999年升任柯达亚太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    
    2001年升任柯达大中华区副主席、亚太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    
    2002年升任柯达全球副总裁、亚太区副总裁兼对外事务部总经理。    
    “叶莺是一个有智慧的女人。”一位以苛刻闻名的记者同行在一个高层企业家论坛上由衷地感叹说。其时叶莺正坐在台上侃侃而谈,妙语连珠。这个处处都散发着魅力的女人,似乎总能很轻易地赢得更多的喝彩与掌声。    
    叶莺的商业生涯和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她曾经是美国新闻界的名记者;也是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