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创业中国 >

第2章

创业中国-第2章

小说: 创业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互联网改变中国    
    互联网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少数人发财富,而是通过互联网经济实现真正的革命,使整个国家更具有活力和动力。尽管互联网还被大多人说作“看不懂”,但他们知道,提前冲锋的时候已经到来。张朝阳和他这一代归国创业的留学生,在历史和时代的舞台上担任的是一个双面角色;一方面,他们让中国人通过他们来完成了互联网启蒙,并且继续推动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中国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在全球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中国目前已发展出几十万多家网站,而这些网站的建立相当大一部分都出自知识型的海归或企业新型人才之手。上这些网站的中国网民人数接近一亿人。而中国的移动通讯用户已达到了两亿多人,并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移动通讯大国。由此可见网络经济的影响之大。    
    除了创办互联网站外,海归们也非常积极地把新经济和传统经济结合起来。我觉得新经济、网络经济应当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同传统经济结合起来,这样才更有用武之地。在这方面,我创办中国项目网(SinoProjects)中英文两个网站是深有体会的。创建中国项目网,就是想利用互联网络的手段更好地为传统项目和经济服务。目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项目网发展顺利,网上已有近4万多个项目、10多万家企业,并有3万多家企业成为我们的会员,为中国利用互联网来促进项目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使中国经济登上了信息快车。嗅觉敏锐的人会明白,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最具竞争力的海归    
    这两年媒介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海待”——即海归待业人士。这与海归一度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对比十分鲜明。几年前海归身价的升值激发了很多人出国留学,而他们中的某些人回国后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许多人为“海归”的贬值感到惊诧。我认为,根据中国目前的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优秀学子出国留学,依然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提升自身价值和学习才干的最重要有效途径之一。有真才实学的“海归”的价值并没有“贬值”,“掉价”的是没有才干、只是到国外混一混的人。具备竞争力的海归仍然会在职场、商场吃香。    
    综观本书中海归创业成功者的经历,我认为最具竞争力的海归应该具有以下一些共性和基本特征:    
    高学历:基本在国内接受大学基础教育,留学海外(以欧美为主),少部分在国内有过创业历史;海外留学大部分接受过MBA或经济领域教育,少数部分接受技术教育后抛弃本专业学习,开始创业。与高学历想对应的是学习能力的增强与大脑智慧的极度发挥。    
    从事高新产业:无论是IT通信、互联网,还是金融投资、影视传媒、咨询公关、律师服务等,都与高科技或新兴市场相关。最具竞争力的海归总是能够及时抓住高新产业市场机遇,把它与自己的创业与职场发展紧紧相连。    
    受过外企规范训练:有在海外企业打工经历,在得到西方国际化大公司的规范化熏陶与磨砺后,逐渐从底层做到中高层经理人,逐渐分化为两类:一类是继续成为更高一层外企职业经理人,而有的是在做到一定职位后,发现新的市场机遇,于是跳槽开始自己全新的创业生涯。一般来说,参与国际化大公司的规范运作是每个海归创业者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中西合壁:今天的整个世界市场越来越走向融合,未来最具竞争力的海归必然要求学贯中西、东西合壁,既了解西方的商业规则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也深谙中国之道,把西方的国际化准则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呼唤更多的海归创业者    
    因为“海待”,很多人说中国的海归过剩了。我认为,海归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呼唤更多的海归回国创业。中国目前有几百万家企业,中国每年的出口达到了5000亿美元。但这主要获得的是价值链上的底端,大量的设计,品牌,管理,出口,保险,营销,等高端收入是都让外方挣去了。中国珠三角和长三角等高速发展地区需要大批国际化的人才。    
    实际上,中国在很多行业的海归人力资源都是世界第一的。海归的目标和优势就在于要为这些资源在全球范围寻找市场,将其转化为生产力。中国改革开放20余年了,但我们一谈到开放,似乎就是招商引资,就是把外国公司吸引到中国来。其实,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觉得对外开放应当包含一层更广阔的含义,那就是应当鼓励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有一种说法:20世纪60年代,欧美公司在战后复苏的基础上开始了规模化的跨国经营;70年代,日本人开始大批量出国、创建跨国公司;80年代,韩国人开始了同样的旅程;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该是中国人创建跨国公司的时候了。比如中国的汽车行业,现在仍然对国外汽车技术顶礼膜拜。大家整天谈论的无非是把那家大公司的技术和生产线引进来,做更多的车出来瓜分国内现有有限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行业最应该向7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韩国学习。那时他们的汽车技术与欧美的差距比现在的中国只大不小。但是他们闯入北美市场后,以低价位为开路武器,通过自身艰苦的开拓和市场的推动迅速缩短了与欧美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中国汽车行业应该认识到:通过引进技术和开辟国内市场永远无法追上国际先进技术,也无法使这个行业真正发展成为永久支柱产业。只有进入欧美国家市场,用他们的市场力量为动力,才能赶上并创造先进技术和产品。要做到这一步,这就需要大批真正懂国际化运作的海归人才。    
    美国商会前主席、安利公司董事会主席史提夫•;温安洛曾说过,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应更多地走出去,发展海外市场。他说,在当前贸易全球化的情况下,海外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在那里找到一些新的资源,学习到新的技术,开拓一些新的业务,把“中国制造”变成“全球制造”。    
    许多人预言,海归弄潮儿将引领中国经济跃上国际舞台,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指日可待。我坚信,海归创业者们的回国,必将为中国创业大潮推波助澜,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IT·通信挑战心智权限(1)

    亚信董事长丁健    
    关于丁健:    
    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1988年,赴美留学,先后取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专业硕士学位和加利福尼亚HASS商学院EMBA学位;    
    1993年,丁健和田溯宁在美国德州创建了当地第一个因特网公司亚信;    
    1995年初,回国成立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把Internet带回中国,先后为国内几百项大型网络工程提供了网络集成服务,其中包括中国Internet五大全国骨干网工程;    
    1999年5月,任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董事长;    
    2000年亚信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成功上市,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技术企业;    
    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50富豪第16位。以其持有的亚信15%股份计算,个人财产达1。86亿美元;    
    2001年10月,亚信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优200小企业”之一;    
    2001年12月,亚信第二次被《财富》评为欧洲和亚洲最具潜力的十支热门股之一;    
    2002年被评为“2002年华人青年企业家”,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2年全球100位明日之星”。    
    2003年,丁健交出CEO权杖,担任亚信董事长。    
    再次见到丁健,他已经“隐退”近乎1年。在亚信董事长不算很宽敞的办公室里,丁健脸上流露出更多的淡泊与从容,这与他一贯理性的风格一致,也许这更是他多年商场砺练后的超然人生态度。    
    今天的丁健似乎正在走向事业的颠峰。他所领导的亚信公司,已从1995年初的3个回国人员发展成拥有员工700多人、年营业收入近15亿人民币的一家集通信管理软件、系统集成和高端咨询服务于一体的专业服务提供商,拥有上海、杭州、武汉、成都和广州5个分支机构。自1996年以来,亚信取得了年度净收益平均增长幅度为54。4%的成就。2001年10月,亚信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优200小企业”之一;同年12月,又被《财富》评为欧洲和亚洲最具潜力的十支热门股之一。    
    而丁健本人,从2000年起连续几年雄居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首富榜。2000年,以其持有的亚信15%股份计算,丁健的个人财产达1。86亿美元;2001年,丁健以6。6亿元人民币位列《福布斯》中国100首富第77位。2002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2年全球100位明日之星”。2003年,在亚信成立十年之际,丁健交出CEO权杖,选择张醒生这样一位职业经理人做亚信的CEO。而自己担任亚信董事长,完成了完成了从创业者公司到经理人公司的升华。    
    血液中流淌的创业激情    
    “对于创业者来讲,创业是一件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但是中间也会有很多痛苦的事情,必须得有一种享受痛苦的心情,你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每次遇到痛苦,你不能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而且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动力,让这种痛苦转化成动力,创业者会让这个阶段变得非常难受。有挑战来的时候你觉得特别高兴,觉得浑身血液开始沸腾,很想要跟困难去挑战。往往创业者有一个毛病,事情顺了以后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反过来说明创业者需要一种素质,必须能够对痛苦对困难不能退却。”——这是丁健对创业者的建议与忠告,其实也是丁健作为创业者的深刻体会。    
    丁健的创业无疑与一个重要人物有关,那就是田溯宁。他俩的邂逅成为丁健事业腾飞的机遇。那是丁健赴美留学先后取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专业硕士学位和加利福尼亚HASS商学院EMA学位后的1991年,田溯宁创办了一个有关中国环境问题的网站,丁健成为他的第一位注册网民,二人由此相识,从而发展成为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万事开头难。“在创业阶段,激情是最重要的。有激情,不一定成功,但没有激情肯定会失败。我很欣赏《财富》杂志中的一句话;它说:也许张(朝阳)本人有很多缺点;也许田(溯宁)的宽带梦不一定能像他所梦想的那样容易实现,但他们血液中流淌的激情是最重要的。”丁健如是说。    
    丁健现在还能回忆起当时创业第一个最大的惊喜,“我们回到国内当时和联通下面一家分公司进行交流,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帮他们策划同时在国务院进行招标,做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的策划。我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在帮全球一家比较著名的企业EDS做网络规划的时候,我拿着一张图非常感慨地说,希望有一天我能够亲手在中国骨干网上做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