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宏观经济学 >

第17章

宏观经济学-第17章

小说: 宏观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劳动过程。例如商品生产被定义为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第153页。着重点引者所加。            103   
    现代西方经济学。   
    78。   
    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被定义为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因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即资本主义生产或称资本的生产的生产劳动,逻辑地定义为提供剩余劳动和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例如马克思反复指出,受雇于资本家开设的服装厂的裁缝师傅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同一个师傅替资本家及其家属缝制衣服,便是非生产劳动者了。在以赚钱为目的的资本家开设的学校教书的教师是生产劳动者,假如他是在非营利性学校教书,便是非生产劳动者了。   
    (4)上面(2)   
    (3)两点,还可以从马克思如下论述得到进一步确认:“那些不雇佣工人因而不是作为资本家来进行生产的独立的手工业者或农民的情况又怎样呢?他们……可以是商品生产者,而我向他们购买商品。……在这种场合,他们是作为商品的卖者,而不是作为劳动的卖者同我发生一定的关系,所以,这种关系与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交换毫无共同之处,因此,在这里也就用不上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这种区分的基础在于,劳动是同作为货币的货币相交换,还是同作为资本的货币相交换,因此,农民和手工业者虽然也是商品生产者,却既不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畴,又不属于非生产劳动者的范畴。但是,他们是自己的生产不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商品生产者。”   
    ①   
    4。   
    上面的论述并整段抄引马克思原话的目的,是旨在得出我自己的推论:第一,生产与非生产这种词语,如果从规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第439页。            104   
    。   
    8。现代西方经济学   
    范的涵义来使用,那末,正因为马克思对于那种把为资本主。。。   
    义效劳的官吏、牧师、律师和监狱长等人的劳动尊为生产劳动的庸俗经济学家的观点持严厉的批判态度,我们站在马克思的立场,怀着工人阶级的思想感情,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   
    把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党政机关干部、人民解放军和公安战士、律师和宗教界人士……的劳动,同工人、农民和商业工作者以及环卫部门的掏大粪的工人同志的劳动一样,统统尊称为生产劳动。   
    第二,从一门学科所有的范畴之逻辑的即实证分析的要求来看,由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全体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如上所述,马克思把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定义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生产劳动,所以我认为,所有为精神文明作出贡献的劳动,同为物质文明作出贡献的劳动一样,具有相同的质的属性,因而必须同等地并列在我们的旨在表达劳动活动的业绩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量指标之中。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与价值   
    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的实体是对象化或凝结在或物化于商品体中的劳动,因而价值量是以用时间作计量单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所以,当我们把是否生产出用于交换的物质产品即商品作为定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标准时,我们把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相应地把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包括机关干部教师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劳            105   
    现代西方经济学。   
    98。   
    动,由于没有对象化在可以保存起来的物品之中,因而是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劳动。这样,定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标准,就从是否生产出物质产品,进一步引申到是否创造价值这个经济理论问题了。   
    据此,我们批判SNA说它夸大了国民收入的数值,据说是因为SNA是以庸俗的生产三要素价值论(或称生产成本价值论)和“三位一体”的为剥削辩护的分配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因而把不创造价值的非物质生产领域的非生产劳动,说成是也创造价值的劳动。这样,“夸大”这个表达数量关系的词,就蕴含着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之质的涵义。据此推论,必须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其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如果把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以外的不创造价值的劳动成果计入国民收入这个数量指标之中,就不仅违背了劳动价值论,并且由于“全盘照搬”   
    ,以致把与劳动价值论相对抗的庸俗经济学价值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了。   
    我认为,从经济分析即理论思维的角度看,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   
    第一,由于在逻辑推理中概念混乱,以致本来是锋利无比的刀子,没有对准敌人的心脏,因而虚晃一枪,白费力气。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如所周知,生产三要素价值论的庸俗性和辩护性在于:它把生产过程中劳动的客体——土地和资本财货,说成是同劳动的主体——作用于劳动的客体的活劳动一样,也创造出价值,从而把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说成是由土地和资本财货“创造”的价值。就是说,庸俗的生产三要素价值论的要害在于,它把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和生产            106   
    。   
    09。现代西方经济学   
    资料这种物品本身,说成是会创造价值,从而以“三位一体”公式这样的表面现象的描述,代替对问题的实质的科学分析,以达到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的目的。但是,对于所讨论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个问题来说,这里涉及的理论问题,并不是作为生产要素的物本身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而是投。。。   
    入在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本身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就是。。。。   
    说,把作为生产要素的物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点,用来批判SNA的理论基础,即把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错误地说成是(同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一样)也创造价值,看来是在运用概念进行逻辑推理中,即使不能说成是概念混乱,也应是文不对题。   
    第二,据上论述可以推论:我们在核算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运行的业绩的数量指标中,计入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作出的贡献,至少是不违背(虽然迄至现在还不能肯定完全。。。   
    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以还有必要在下面讨论这个问。。   
    题。   
    五、使用价值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量指标   
    一般来说,为了描述和核算社会经济运行的情况和业绩,理论上可以采用的计量尺度有三种,实践上只能有两种。第。。。。。   
    一是物品本身即物品作为使用价值的计量尺度,如一千克大米,一米棉布,一吨钢铁等。例如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表,我国传统的综合平衡理论的物资供应和使用的供求平衡表。   
    又如,斯拉法在1960年出版的《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中,为了推导出李嘉图试图找到的可以作为“不变的价值尺度”   
    的            107   
    现代西方经济学。   
    19。   
    “标准商品”   
    所使用的生产方程组(每个方程描述一种商品的投入-产出的生产技术状况)。   
    第二种计量尺度是把各种异质的商品体中凝结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用劳动时间作为计量单位,这就可以把异质物品的量的大小,还原为共同计量单位进行比较,并加总求和。例如斯拉法为了计算出作为“最终产品”的每种商品的生产价格(投入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成本加上平均利润)并加总得出国民收入之值,就把他描述社会经济投入-产出的技术关系的生产方程组“还原为有时期的劳动量”。   
    必须指出,这只是对工程技术人员有用的东西,因为它只是表达出每种产品的相对成本(用劳动量计量的)。   
    要成为经济范畴,并在相对稀缺的资源配置工作中发挥作用,还得引进需求一方这个因素(斯拉法在其理论模型中假定他分析的是社会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来处理这个问题)   
    ,这个因素起着描述投入的产出的效益的作用,即经济分析的成本与效益或称费用与效用的比较。所以恩格斯曾经说过,即使到了共产主义,商品这个范畴已不存在,相当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这个范畴,也是现实的经济核算必需的东西。这就是说,蕴含着社会劳动耗费与社会效益的对比关系的“价值”指标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必需采用的第三种计量尺度。   
    暂时小结一下上边一段话的内容:经济核算可以采用的计量尺度理论上有三种:实物量→劳动量→价值量。   
    但是,实践上只能有两种:一是里昂惕夫式的投入-产出表,二是以“价值”   
    为基础的用货币商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相对价格。   
    这。。。。   
    是因为在这里,物化于商品体的劳动量,作为反映社会生产            108   
    。   
    29。现代西方经济学   
    关系(这是马克思特别强调的)的价值量这个经济范畴,不仅是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的,并且是任何尖端精密的仪器测不出来的。就是说,不可感知的。只是借助于“人”所特有的理性思维,从理论上证明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市场价格”   
    ,可以充当理论上所说的“价值”的唯一可以找到的代表人。   
    于此必须预先声明:请读者切勿误会我在鼓吹没有价值的价格理论,主张不要价值的价格体系。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转形问题”的讨论的同志都知道,那是资产阶级价值理论的本世纪七十年代的最新版。   
    何况我自己坚持认为,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经济理论工作者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理论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现在可以进入这里的主题了。必须指出,无论是西方的SNA,还是东方的MPS,它的物质内容或实质,即有用物品和劳务,总是用价格来表达的。但请注意,这里的价格并不是刚才谈到的理论上的价值的代表人,而只是代表物品和劳务的使用价值(或称效用)。仅此而已。因为,如所周知,为了表达物质内容,当我们把用货币计量的名义(nominal)国民收入换算成实际(real)国民收入时,我们只能是选定任一年为基期,用计算期物价指数的变动进行换算,由此得出的数量指标的功能,只是表达了与基期比较,计算期的使用价值量的变化(增加或减少)。再说,相对于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的其他的劳动生产率总是不断提高的,因而表达劳动价值的价格应是不断下降的,而我们的实物量指标是按不变价格计量的。在这里,作为计量使用价值的尺度,可以用计量            109   
    现代西方经济学。   
    3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