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宏观经济学 >

第42章

宏观经济学-第42章

小说: 宏观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   
    “萨伊法则”假定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实际上假定产品市场达于供求平衡时投资等于储蓄:I(r)   
    =S(r)   
    在这里,I=S,即资本的需求投资等于资本的供给储蓄,是通过利率r的调节实现的(正如像单个产品的供求平衡是通过价格调节实现一样)。我们知道,《通论》通过引进消费函数C=C(Y)   
    ,相应S=S(Y)   
    ,产品市场供求从失衡趋于平衡,I(r)   
    =S(Y)   
    ,即储蓄等于投资,是通过乘数原理引致的国民收入的变化实现的。   
    3。   
    在古典经济学中,假定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率可以适应市场供求状况上下调整。这样,假如存在着失业,货币工资下降引起的实际工资下降将促使就业和产量扩大,一直到某一实际工资率相应的工人愿意提供的劳动恰好等于厂商愿意雇用的工人,从而实现充分就业为止。   
    4。   
    在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互不相涉的“两分法”中,各种产品的数量和它们的相对价格是由非货币的            289   
    现代西方经济学。   
    372。   
    实际因素决定的,货币的唯一职能是流通媒介,即不存在价值贮存的职能。在货币理论中,物价的绝对水平及其变化是由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决定的:Md=kPY,或MsV==PY(Md=Ms,V=1k)。   
    在这里,由于假定k=1P                                              V是固定不变的常数,Y被假定为充分就业的产量,所以P决定于M,并随M的变化同方向同比例变化。   
    而在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中,MsP=kY-hr,货币不仅起着交易媒介的作用,还有着价值贮藏的职能,这样若P给定不变,Ms的增加导致MsP的增加将通过货币市场利率的降低,进而刺激投资,导致产品市场Y的增加。   
    或者Ms给定不变,P的降低导致MsP的增加将通过利率下降引起Y的增加,在两个市场同时达于均衡状态时,PY=MV,或M=kPY。   
    简言之,在货币具有价值贮藏职能的场合,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通过引起利率的变化,不仅导致Y的变化,也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会发生变化。   
    三、实际余额效应:凯恩斯效应与庇古效应   
    如上论述,在古典宏观理论中,只要物价和货币工资可以随供求状况上下调整,那末,随着货币工资下降,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下降,需求增加,销售增加。同时,在货币供给固定不变条件下,物价下跌程度小于货币工资下降程度,实际工资下降引起厂商雇用工人增加和产量扩大,一直到就业扩大到充分就业为止。   
    在《通论》出版后,经济学家发现,在IS-LM模型中,            290   
    。   
    472。现代西方经济学   
    若货币供给量既定不变,物价下降引起的实际余额MsP增加将导致利率下降,在这场合,除非利率已降低到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LM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实际余额增加不能导致利率下降,从而实际余额增加不能刺激投资增加;上面已经论及的另一种极端情况,即投资的利率弹性为零,IS曲线表现为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在这场合,即使实际余额增加引起利率下降,投资并不相应增加。就是说,除了这两种极端情况以外,只要实际余额增加引起利率下降并导致投资增加,进而导致产量扩大。这种情况表示,凯恩斯的非充分就业均衡乃是由于《通论》假定货币工资向下刚性之结果。如果像古典经济学一样,假定货币工资和物价可以因存在着失业而降低,那末,通过实际余额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称为实际余额的凯恩斯效应)   
    ,终将通过扩大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另外,庇古(A。   
    C。   
    Pigou)在1943年发表的《古典的静止不变状态》一文中指出,当实际余额随货币工资和物价下降而增加时,一定量货币加上人们持有的公债的实际价值增加,人们变得更加富裕,更加富裕的人们将增加他们的消费支出,在这场合,即使投资不能增加,这种源于实际余额增加引起的消费支出增加(称为实际余额的庇古效应)   
    ,至少在理论的逻辑推导可以证明,在货币工资和物价可以向下调整前提下,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均衡将是有效的。            291   
    现代西方经济学。   
    572。   
    复习思考题一、假定消费C=10+0。   
    8Yd,投资I=150-6r,税收T=50和政府购买G=40,从而IS方程是Y=1250-30r;名义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   
    20Y-4r。   
    当价格水平P=10%时,LM方程是Y=750+20r。   
    当价格水平P=120%时,LM方程是Y=625+20r当价格水平p=150%时,LM方程是Y=50+20r(1)试求价格水平为10%,120%和150%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2)画一张坐标图,纵轴表示价格水平,横轴表示收入水平,将上述相应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的组合联结成一条AD曲线。   
    (3)如果价格水平p=1。   
    00(即10%)不变,但中央银行减少名义货币供给,AD曲线将如何变化?   
    二、(1)假定上题中LM曲线不变,但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下降时,比方说I=150-6r变为I=120-3r时,总需求曲线斜率有何变化?   
    (2)假定上题中IS曲线不变,但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时,比方说,L=0。   
    20Y-4r变为L=0。   
    20y-10r,总需求曲线斜率有何变化?   
    三、假定某经济社会存在以下关系:Y=C+I(收入恒等式)   
    L=(0。   
    9Y-90r)P(货币需求)   
    C=90+0。   
    9Y(消费)   
    M=90I=90-90r(投资)   
    P=1。   
    0Y是产量,C是消费,I是投资,r是利率,M是货币供给,P是价格水平,在这一经济中不存在政府和对外贸易。   
    (1)写出IS和LM方程,求得均衡利率和收入。   
    (2)若货币供给增加,超过90,收入和利率会有什么变化?            292   
    。   
    672。现代西方经济学   
    (3)导出总需求曲线的代数表达式,将P放在等式左边,Y放在右边。   
    四、为什么劳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为什么劳动需求随工资率下降而增加?   
    五、假定短期生产函数是Y=14N-0。   
    04N2,劳动需求函数Nd=175-12。   
    5(Wp)   
    ,试问:P(1)若劳动供给函数是Ns=70+5(WP)时,即劳动供给也是P实际工资的函数,当价格水平P=1。   
    00和P=1。   
    25时,就业量(N)   
    ,名义工资(W)和产量(Y)各为多少?   
    (2)   
    若劳动供给函数是Ns=70+5W,即劳动供给只是名义工资的函数,当价格水平p=1。   
    00和P=1。   
    25时,就业量、名义工资、实际工资(WP)和产量各为多少?   
    P(3)从(1)和(2)可得出关于总供给曲线形状的什么结论?            293   
    第 八 编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294   
    。   
    872。现代西方经济学   
    货币理论,分析货币供给量及其变化与利率、价格、实际国民收入等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理论。前面已经谈到凯恩斯关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利率的理论;在IS-LM模型中,货币市场的货币供求与产品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或储蓄与投资)在两个市场相互作用下决定着利率与实际国民收入→的均衡值,传统的货币数量说MV=PY,高度概括地描述了宏观经济运行中M和V与P和Y的因果关系。在那里,我们一般假定货币的供给或货币的需求为给定,来考察货币变量与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那末,什么是货币?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各由何种因素决定?这是本编将要深入探讨的问题。除此以外,读者从后面将可看到,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具有核心关键性重大作用。鉴于任何政策措施,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依据或指导,理论来自实践,反过来理论又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如此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断深化着人们对社会经济客观规律的认识,推动着经济货币理论和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所以货币政策的论述也是本编的一项重要内容。            295   
    现代西方经济学。   
    972。   
    第二十七章货币的供给   
    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一、货币与资产和财富   
    任一时期(如一年)人们从事劳动或提供资产取得的收入(income)   
    用于个人消费以后的余额即储蓄,构成人们积累的财富(wealth)或称资产(asets)。在任一时点,个人或整个社会的财富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型:第一,金融资产;第二,实际资产(re-al   
    asets)。金融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两项:①货币,包括通货(钞票与硬币)和活期存款(支票存款)。②证券资产,包括定期存款,保险单、政府债券、储蓄存款以及工商企业发行的债券股票和期票、汇票等。实际资产包括房地产、各种机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各种耐用和半耐用的生活用品。            296   
    。   
    082。现代西方经济学   
    二、货币的职能   
    一个社会从物物交换发展到所有商品之间的交换都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信用经济中,货币的职能有:①交换媒介②价值尺度或称计价单位(unit   
    of   
    acount)   
    ,就是说,所有各种商品价值量的大小都是用货币(美元、英镑、日元等)   
    来衡量,正如物品的长度或重量分别用公尺公斤来衡量一样,③延期支付标准,就是说,所有延期付款的债务都是由货币来衡量,④财富贮存手段。前两项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它描述了货币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的特征,后两项职能是由前两项职能派生出来的。   
    三、货币的计量   
    据上所述,我们可以把货币定义为,用作交换媒介和记帐单位的一种物品,记为M1,称为狭义的货币,则M1=处于银行之外的流通中的(亦即公众手边持有的)   
    通货(纸币+硬币)+活期存款这里的活期存款包括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以支票帐户存在的活期存款,(包括旅行支票帐户)   
    ,这种可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