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一个老理财师的经历与感悟 >

第12章

一个老理财师的经历与感悟-第12章

小说: 一个老理财师的经历与感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后我跟老板通了电话,电话里说真是很惭愧,给公司添了乱子。老板倒是很大度,说是没什么,记得以后吸取教训,不要再出岔子了。我连忙称是。

    及至后来,在一位熟人的引荐下,我到这家公司进行过实地调研,见到了当时与我通电话的证券部长——一位非常耿直而又和善的长者,脸上胡子拉碴,笑容十分可亲,到现在回想起来我依旧举得很亲切。这家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我曾经推荐给江苏的一家民营企业去买壳,为此后来又去过这家上市公司,那时这位证券部长已退居二线,但还是非常热情地给我引见新领导,让我心生感激。后来因为多种原因没有买壳成功,对此我感到很遗憾。

    因为我给出买壳建议的时候,公司所处的行业还处于复苏的前夜,因为长期业绩欠佳,其在北京的总公司当时有过转让的意愿,因为江苏那家民企稍有犹豫而没有买壳成功,到了后来,这家公司业绩大增,每股收益最高时甚至达到过0。7元,可见机遇有时也是稍纵即逝。

    股市参与者分类

    今天有位网友在QQ上提到一个困惑:大盘下跌,钱都去了哪里?今天就专门结合问题写一下。

    西方本次金融危机,让宋鸿兵思考:那些数以十万亿计的巨额财富,到底去了哪里?在国外资本市场上,由于有做空机制,多空直接对垒,一个人赢钱,就意味着一个对手输钱,财富当然就留到了那些赢家口袋里。在国内证券市场,因为只能做多而不能做空,股市上涨,则意味着全体股民财富增长,股市下跌,则全体股民财富缩水。

 第16节

    但是,这个全体股民财富缩水是分梯次的,我们以07年自6124点跌至08年1664点再升至现在的3500点为一个周期,理论上讲,那些在6124点逃顶的人将财富成功套现为口袋里的现金,而未逃出的人则成为了那些先期逃出的人的接棒者,被迫一天天忍受财富缩水的煎熬,及至跌至1664点时,那些先知先觉者再次入场,然后又在3500点离场,那些上一轮没有逃出的人会因害怕大跌再次出现而选择反弹出逃,结果发现又错了,于是再度买入,再加上传说中的赚钱效应,新股民和新资金不断加入,就这样从1664点逐步走到3500点,毫无疑问,那些先知先觉者在3500点又成功出逃了,留下后知后觉者在坚守。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个市场是先知先觉者在不断地如割韭菜一般赚那些后知后觉者的钱。以上只是从理论上简单描述财富转移的过程,在现实中这个过程要远比上述复杂,因为中间不断有人进入,又不断有人撤出,说明这个市场参与者当中,除先知先觉者和后知后觉者外,还存在不知不觉者,这些不知不觉者随波逐流,运气好的会稀里糊涂赚钱,运气不好就掉队成为后知后觉者。

    这就是市场参与者人群的简单划分。

    那么,哪些人是市场的先知先觉者,哪些人又是后知后觉者呢?我觉得,先知先觉者要么是有着大智慧的人,如巴菲特,如李嘉诚,如刘益谦,要么是那些背景不一般而又有智力相助的人。这个群体人数一定不多,这符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既少数统治多数,否则我们今天看到埃及的金字塔就应该是倒着的。

    联系到自1664点以来的行情,我记得当初只有一个分析师提到过流动性过剩问题,好像是李大霄。股市上涨的最直接动力,是来自资金的推动,新近的社科院的报告超过1万亿的资金进了股市,这构成了这轮行情的直接推力,毫无疑问,这一万亿背后,是那些先知先觉者,他们有智慧、有背景,有能力搞到这么大的资金,一定不是等闲之辈,我想以他们的智力与背景,一定不会在现在的点位再大幅介入,而早已赚得盆满钵满。昨天午后地产板块突然崛起,几乎是最近的天量成交,其典型代表是金地,很可惜的是,成交席位显示卖出最多的是机构,当然也有机构买进,但远小于卖出,因此我很担心,是后知后觉者在惯性思维,博傻追入。

    回头分析下这波行情下跌的原因

    尽管人人都认为事后诸葛亮不足取,但还是有很多人乐此不疲,讲者滔滔不绝,听者津津有味。今天我也对这轮行情事后诸葛亮一番,算是亡羊补牢。

    上一篇文章中,将股市参与者进行了简单分类,因为时间不够,所以那篇稿子写得粗糙,今后有时间或者出书的时候,专门拿出一章来写一下,因为搞清楚参与者分类及其各类人群的思维和操作动向,对于把握大盘走势至关重要。

    今天接着上一篇的思路来寻找大盘下跌的线索。

    我们知道,两军打仗,谁做将军,谁做先锋,谁做中军,谁殿后,都是按规则,分梯次来进行的。同样道理,股市中的多空对垒,也是按规则、分梯次的,因此我们要尊重规则,争取成为第一梯队,而不是站错队,否则就要落后,就要挨打。

    那么,这次行情中多空进军的规则是什么,梯次怎样,最终又会如何演绎?下面我们就对此进行分析和推演,当然对错另当别论。

    我认为,在08年11月大盘跌到1664点的时候,大家极度绝望,后来开始反弹,参与者极少,估计是那些极为老练的投资者在买入,比如刘益谦,一般的注重技术和基本分析的专业人士也未必会买入,因为那时局势的演变不明朗,在技术上也并不是明确的买点,甚至有极度悲观者看到600点乃至300点(一家保险公司的首席分析师当时持有这样的观点)。后来反弹到08年12月9日后没有再创新低,之后在09年2月4日创出反弹来的新高,从技术上讲,此段时间是比较科学的买入点,那些有着多年市场经验的投资者或者技术派的人会大胆买入。

    另外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在09年1、2月份,各银行开出的承兑、贴现总额达到1。2万亿以上,今年3月份被监管部门发现后才巨幅减少,但3月末总数不会少于1。3万亿以上,承兑贴现是连动的,先开出承兑然后到别的银行办出贴现出来,承兑贴现的期限一般是6个月,意味着到期日就是于7、8这二个月份。上篇文章中提及的那一类先知先觉的人群就包括这些拿到承兑和贴现的人,前一阵社科院出过一个报告,认为贷款入市的资金大概在1。3亿以上,其依据应该在这里。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全额保证金项下的承兑,兑付压力还小一点,但据内情网友所知,这批资金中不少是银行优质客户的差额办理的承兑,到期不还,意味着人行征信系统将会有污点记录,这对于一家优质客户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会遭到全国各银行的全面封杀,这批资金如果上半年在股市征战的话,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拼死杀出来。

    这些人大多还是风险厌恶者,实现收益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兑现,纵使里面还有胆大的或者贪婪者,那么在现在银行受到监管部门的警告的情况下,这批资金将会在7、8这二个月不惜一切代价杀出来,从7月份开始股市就开始放出天量,近几日连续的闷头棒杀,应该是这批资金大肆出逃的结果。

    那么是谁在接仓呢?就是上篇文章提到的不知不觉者和后知后觉者,这包括无助的散户,还有水平2、3流的基金和机构。我连续观察房地产板块的多空搏杀(尤其是000046和600383),能真切感受到先见者非常轻易的把筹码派发给后来者,当然后来者包括机构、也包括散户。

    后市行情该如何演绎,这又取决于占据优势的资金的动向,我相信,那些杀出去的资金,在当前的跌幅下,不会入场,能够入场的,是散户资金,还有基金,如今散户也被这阵势吓怕了,估计反弹就会逃命,而基金,在新发基金不断跌破净值的情况下,相信基民的投资意愿不会提高,相反赎回的压力更大。可是市场还有IPO,还有大小非减持,接下来的9、10月是美国金融风暴的1周年,还是宋鸿兵所说的第二波的窗口期,人们对去年的暴跌心有余悸,甚至对复苏产生怀疑,因此不可掉以轻心。

    可能在大盘连续下跌的时候,不该写这些,我只是在对行情进行回顾和分析,希望不要影响到大家的心态与操作,即使大盘中期见顶,那么现在是A浪下跌,后面会B浪反弹,而且应该就在眼前,尽管前期大盘走势对反弹斩尽杀绝,但行情往往就在绝望中产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