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一个老理财师的经历与感悟 >

第3章

一个老理财师的经历与感悟-第3章

小说: 一个老理财师的经历与感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其实早在2008年4月25日,华夏策略精选就已获得证监会核准募集,但华夏基金公司并没有立即发行,而是在耐心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因为大盘一直处于下跌过程中。半年后,上证大盘跌破2000点,在核准有效期的最后,华夏策略精选才开始公开募集,而此时大盘已从高点跌去了2/3,这同时意味着,下行空间应该有限。

    这就叫选时,优秀的基金公司发行基金讲究选时,聪明的基民买卖基也要讲究选时,当这两者相兼,那大概要应那句诗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谋势。(1)、从世界证券发展史上看,除英国当年因为南海泡沫事件,连国王和牛顿因此赔钱而导致股市关闭100年的特例外,总体呈现螺旋式上升趣势,无论哪个国家的股市,出现一气跌去2/3的概率并不多见,股神巴菲特就特别喜欢大跌,认为只有大跌时才会买到便宜的股票,所以,如果以历史的眼光对待这次大跌,假以时日,大盘还会升上去的,也就是说,未来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大势所趋,入市没错。

    (2)、看华夏这次发行基金的名字就知道,这只基金是结合王亚伟的操盘风格而专为其量身定制的。之前王亚伟执掌的净值最高的华夏大盘精选名称与其实际投资的股票并不是很相符,其投资对象中大盘股并不多。所以,华夏策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更符合王亚伟的风格,也更名符其实,因而,基金成立后,无论是华夏公司还是王亚伟本人,必将倾尽心血来精心打造,而且华夏有打造的资本: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国内第一,基金管理人王亚伟在经过十年长跑后显示出的基金管理能力也是业内第一,无论是华夏自身还是其大东家中信证券的研发能力在国内应是一流,这构成了华夏胜出的先决条件。

 第4节

    (3)、出手要快,机会可能稍纵即逝。2005年底华夏大盘精选改由王亚伟执掌,我当时看过公告,心想为何要换经理呢,也只是一闪而过却并未再加思考,后来的情势演变要我明白了——华夏要在开放式基金上打品牌,选一支规模小点的开放式基金(规模小容易出业绩)来树典型。其实在这之前的封闭式基金年代,华夏已经在封闭式基金上趟过这样的路子,兴华基金(500008)当年是收益最好的封闭式基金,聚集了一批长期持有人。

    随着市场发展,开放式基金成为基金的主流,于是公司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战略,着力打造开放式基金的品牌。换过基金经理后,华夏大盘又进行过公开招募,但鉴于当时的行情,认购者不多,最后也只有6亿多份,到2006年底,基金份额达到8。8亿,每份净值2。24,成功实现净值翻番。值得特别指出的是,2007年1月19日,这只基金宣布:持有的部分股票处于股权分置改革阶段,预计上述股票复牌后可能对基金净值产生较大影响;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根据《华夏大盘精选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华夏大盘精选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更新)》的有关规定,本基金管理人决定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暂停本基金的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业务;在暂停本基金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业务期间,本基金的赎回及转换转出等业务正常办理。

    这也就意味着,该基金从此后只可赎回不能申购,这样的措施及规模为该基金日后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果然,到2007年底,华夏大盘更是一鸣惊人,每份净值达到了惊人的7。31元,让持有者狂喜。基于华夏大盘精选的表现及打造,在发行华夏策略精选时,我认为机会难得,应该认购,同时鉴于王亚伟的名气,尽管大盘还在探底,成交低迷,但喜欢和信任王亚伟的人也一定不少,如果认购得人很多,那么盘子大了,不利于后面的管理,因此发行时间一定不长,所以必须当天认购,否则可能错过,于是当天中午饭后,我就去银行的柜台进行了认购,那天在这家银行,估计也就只有我一个人买了这个基金。

    在买之前,我还特地到临近的几家银行的理财室去看了一下,还试探了一下几个理财师的看法,基本都说现在不是入市的时候,这不怪他们,因为他们都还年轻。后来的情况证实了我的判断,华夏策略只发了一天就告募集结束,发行规模只有不到16个亿。(4)、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就骑千里马。

    现在基金公司那么多,基金的种类与名称那么庞杂,专门的基金研究与评级机构也不在少数,不由让基民眼花缭乱。到底该选哪家基金公司,买什么样的基金,也就变得复杂起来。大道从简,就如歌词所唱: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就骑千里马,我认为如果要买基金,那么买龙头公司里的龙头品种就可以了。

    九、耐心是美德——谈谈理财的品质修养

    网络真好,在网上可以认知大千世界,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篇《一个退役特种兵狙击手的故事》,感觉新鲜,同时也很受启发。

    记得军训时,最后一项是实弹射击,心里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射击前的训练是枯燥而艰苦的,在刺眼的阳光下,趴在水泥地面上,胳膊肘压在地上,练习托抢瞄准,而且一瞄就1、2个小时,那绝对是对体力、心理、耐力的考验。看特种兵狙击手的训练,不知要比军训全面和艰苦多少倍。那个帖子对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耐心是美德。

    这句话至少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主人公到边境执行任务,按上级的命令是能带回人就带回,不能就地解决,而目标是在一家旅馆的楼上的房间里,而且有多人把守。为接近目标,最安全的路径是通过排污沟来靠拢。

    排污沟里连屎带尿,当然让人难以忍受,晚上还要继续潜伏,忍受着恶臭听着镇上热闹的声音等待,主人公选的地方是个脚楼下,巧的是楼上竟然是个淫窝,不时传来女人的呻吟和男人满意的声音,此时,主人公告诫自己:耐心是种美德,需要忍受煎熬等待最佳行动时机,当然,后来行动很成功。

    其实投资理财何尝不是这样。任何的成功都需要耐心,1、需要耐心地进行全面学习与训练,军训时看过《西点军校女学员》的片子,知道军训的苦,而只有艰苦的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才能在日后执行任务时稳操胜券。

    2、机会的捕捉需要耐心,一是要耐心寻找目标,二是要弹无虚发。没选好目标就开枪,等于白费,发现目标就匆忙开枪,击中的概率就大大降低。我长期研究价格运动规律,知道无论是周期性机会还是结构性机会,往往是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会遇到。

    所以在经过前期多次失败后,让我懂得不可贸然出手,宁可错过,不可做错。我现在操作极少,甚至1年都不会动一次。

    十、95其它事

    之一、遇民间高人。不是每个有本事的人都会出名,我看过影视演员刘佩琦的访谈,他早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但直到不惑之年才走红,他说他在一个县城见到过一位演员,功力非同小可,可惜无缘出名。由此可见,神州大地总是藏龙卧虎,民间有高人无数。

    在股市早期的散户大厅,我就遇到一位,他是一位退休的中学数学老师,凭着自己的智慧,用不多的本钱稳扎稳打,财富数值稳步攀升,后来在2000年前后,用股市中赚的钱大概100万左右在风景优美的黄金地角买了一套房子颐养天年,而那套房子后来至少又升值3倍以上。

    记得是1995年夏天的时候,在散户大厅里遇到这位老师,没事的时候我会向他请教一些问题,老师不是很热情,但也是有问必答。因为327国债的事,我知道了中经开,知道那是当时股市期市中当仁不让的老大,因此对中经开特别感兴趣,其中一次老师对我说:你不是一直对中经开感兴趣嘛,现在就有一只股票,是中经开做主承销,肯定会有大行情。

    我连忙问是哪只?老师说:四川长虹,它要配股,三家国内最大的券商为它做承销。于是我就跟着他买了。这里要说说四川长虹这只股票,它是中国股市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是当年中国经济的一面旗帜,在它之后,好像还没有哪一只股票对大盘能够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

    四川长虹的方案是先配股后送股,10配3转配7,转配部分暂时不能流通。我大概是以10…11元之间的价位买进,后来进行配股,配股后不久,上证所修改了规则,从四川长虹开始,配股后股价计算不再除权,因为配股价低,所以明显对承销商有利,参与配股的人也跟着受益。这只股票自从买入后就开始涨,一直涨到10送7除权前的19元左右。

    10送7后,中经开将转配股中的送股部分一并卖掉,这明显存在违规嫌疑,因此被停牌近3个月。后来复牌是在那年11月了,期间大盘一路下跌,长虹复牌自然也就跟着开始下跌,我当时感觉是好股票被糟蹋了,也把它出手了。在这只股票上我的收益应该超过50%,但留下了遗憾。

    遗憾之一是,没有把转配股买下,那时看不到转配股可以流通的时间,觉得如果买了要占用资金,也可能结婚要用到这笔钱,因此就没买,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遗憾,后来长虹96、97连续两年10送6,98年10送3派5。8元,2000…2001年间转配股就可以上市流通了,在经过多次送转后转配股上市的价格还在10元以上,而当时转配价格只有7。5元。遗憾之二,我95年冬天卖出后,长虹走了一个经典的大圆底形态,那是主力吸筹的经典走势,到97年的时候,最高涨到66元,如果我当时不走而是一路持有,那么收益要超过10倍。

    现在回头来想,当时那位老师选四川长虹,也是在谋势。

    第一,那是一个电视机走入百姓家庭的时代,长虹有效地抓住了这个时代,市场份额长期占据占头把金交椅;第二,当时为其承销配股的是中经开、申银还有其它一家券商,那是实力最大的三家券商,尤其是中经开,那时是市场里的混江龙,所以本次承销只会成功不会失败,这是趋势。大树底下好乘凉,只要跟着这些大券商走,胜算的把握极大。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最后,跟着高人做的四川长虹这次投资经历还让我在日后走上价值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之二,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5节

    看书自学。在经历上述那些投资过程后,我发现自己本身根本不具有成功投资者的素质,于是暗下决心要加倍学习。

    那时不似现在,没有互联网,证券类的图书也很少见。所幸散户大厅里遇到一位大姐手里有一本台湾著名证券分析专家张龄松的《股票操作学》,于是就借来狂读。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那本书借来后我是夜以继日地读,甚至是通宵达旦,也根本感觉不到疲劳。

    记得那应该是一本4、5百页的书,我只用了一个周的时间就全部读完,而且绝大多数的内容都能记住。除喜欢书里的技术讲座外,其开场白《希望》也给了我特别深刻的印象,那里面说人生总是充满希望,而股价也是对公司业绩未来预期的反应。书的后面对台湾股市的走势回顾也让我印象颇深,知道中国人好赌,因而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