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物种起源 作者:[英]达尔文_著_周 >

第63章

物种起源 作者:[英]达尔文_著_周-第63章

小说: 物种起源 作者:[英]达尔文_著_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替,与新物种的形成是由于优势物种的广为分布和变异这一原理很相符合:这样产生的
新物种本身就是优势的,因为它们已经比曾占优势的亲种和其他物种具有某种优越性,
并且将进一步地分布、进行变异和产生新类型,被击败的和让位给新的胜利者的老类型,
由于共同地遗传了某种劣性,一般都是近似的群;所以,当新而改进了的群分布于全世
界时,老的群就会从世界上消失;而且各地类型的演替,在最初出现和最后消失方面都
倾向于一致的。
    还有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另一值得注意之点。我已经提出理由表示相信:大多数富
含化石的巨大地质层,是在沉降期间沉积下来的;不具化石的空白极长的间隔,是在海
底的静止时,或者隆起时,同样也在沉积物的沉积速度不足以淹没和保存生物的遗骸时
出现的。在这等长久的和空白间隔时期,我想像各地的生物都曾经历了相当的变异和绝
灭,而且从世界的其他地方进行了大量的迁徒。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大地面曾蒙受
同一运动的影响,所以严格的同一时代的地质层,大概往往是在世界同一部分中的广阔
空间内堆积起来的;但我们决没有任何权利来断定这是一成不变的情形,更不能断定广
大地面总是不变地要受同一运动的影响。当两个地质层在两处地方于几乎一样的、但并
不完全一样的期间内沉积下来时,按照前节所讲的理由,在这两种情形中应该看到生物
类型中相同的一般演替;但是物种大概不会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对于变异、绝灭和迁徙,
这一地方比那一地方可能有稍微多点的时间。
    我猜想在欧洲是有这种情形的。普雷斯特维奇先生(Mr。Prestwich)在关于英法两
国始新世沉积物的可称赞的论文里,曾在两国的连续诸层之间找出了严密的一般平行现
象;但是当他把英国的某些层与法国的某些层加以比较时,虽然他看出两地同属的物种
数目非常一致,然而物种本身,却有差异,除非假定有一海峡把两个海分开,而且在两
个海里栖息着同时代的但不相同的动物群,否则从两国接近这一点来考虑,此等差异实
难解释。莱尔对某些第三纪后期的地质层也作过相似的观察。巴兰得也指出在波希米亚
和斯堪的纳维亚的连续的志留纪沉积物之间有着显著的一般平行现象;尽管如此,他还
是看出了那些物种之间有着可惊的巨大差异量。如果这等地方的地质层不是在完全相同
的时期内沉积下来的——某一地方的地质层往往相当于另一地方的空白间隔——而且,
如果两处地方的物种是在若干地质层的堆积期间和它们之间的长久间隔期间徐徐进行变
化的;那么在这种情形下,两处地方的若干地质层按照生物类型的一般演替,大概可以
被排列为同一顺序,而这种顺序大概会虚假地呈现出严格的平行现象;尽管如此,物种
在两处地方的显然相当的诸层中并不见得是完全相同的。

    绝灭物种之间的亲缘及其与现存类型之间的亲缘

    现在让我们考察一下绝灭物种与现存物种之间的相互亲缘。一切物种都可归人少数
的几个大纲;这一事实根据生物由来的原理即刻可以得到解释。任何类型愈古老,按照
一般规律,它与现存类型之间的差异便愈大。但是,按照巴克兰(Buckland)很久以前
所阐明的,绝灭物种都可以分类在至今还在生存的群里,或者分类在这些群之间。绝灭
的生物类型可以有助于填满现存的属、科和目之间的间隔,这的确是真实的;但是,因
为这种说法常被忽视或者甚至被否认,所以谈一谈这个问题并举出一些事例,是有好处
的。如果我们把注意力局限在同一个纲里的现存物种或绝灭物种,则其系列的完整就远
不如把二者结合在一个系统中。在欧文教授的文章中,我们不断地遇到概括的类型这种
用语,这是用于绝灭动物上的;在阿加西斯的文章中,则用预示型或综合型;一切这等
用语所指的类型,事实上都是中间的即连接的连锁。另一位卓越的古生物学者高得利
(M。Gaudry)曾以最动人的方式阐明他在阿提卡(Attica)发见的许多化石哺乳类打破
了现存属之间的间隔。居维叶曾把反刍类(Ruminants)和厚皮类(Pachyderms)排列为
哺乳动物中最不相同的两个目;但是有如此众多的化石连锁被发掘出来了,以致欧文不
得不改变全部的分类法,而把某些厚皮类与反刍类一齐放在同一个亚目中;例如,他根
据中间级进取消了猪与骆驼之间的明显的广大间隔。有蹄类(Ungulata)即生蹄的四足
兽,现在分为双蹄和单蹄两部分;但是南美洲的长头驼把这两大部分在一定的程度上连
结起来了。没有人会否认三趾马是介于现存的马和某些较古的有蹄类型之间的。由热尔
韦教授(Prof。Gervais)命名的南美洲印齿兽(Typotherium)在哺乳动物的链条中是一
个何等奇异的连锁,它不能被纳入任何一个现存的目里。海牛类(Sirenia)形成了哺乳
动物中很特殊的一群,现存的儒良(dugong)和泣海牛(lamentin)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就是完全没有后肢,甚至连一点残余的痕迹也没有留下;但是,按照弗劳尔教授的意见,
绝灭的海豕(Halitberium)都有一个骨化的大腿骨,与骨盘内的很发达的杯状窝连接在
一起,这样就使它接近了有蹄的四足兽,而海牛类则在其他方面与有蹄类相近似。鲸鱼
类与一切其他哺乳类大不相同,但是,第三纪的械齿鲸(Zeuglodon)和鲛齿鲸(Squa1
odon)曾被某些博物学者列为一目,而赫胥黎教授却认为它们是无疑的鲸类,“而且对
水栖食肉兽构成连结的连锁”。
    上述博物学者曾阐明,甚至鸟类和爬行类之间的广大间隔,出于意料之外地一方面
由驼鸟和绝灭的始祖鸟,又一方面由恐龙的一种,细颚龙(psognathus)——这包含
一切陆栖爬虫的最大的一类,部分地连接起来了。至于无脊椎动物,无比的权威巴兰得
说,他每日都得到启发:虽然的确可以把古生代的动物分类在现存的群里,但在这样古
老的时代,各群并不像今天一样地区别得那么清楚。
    有些作者反对把任何绝灭物种或物种群看作是任何两个现存物种或物种群之间的中
间物。如果这个名词的意义是指一个绝灭类型在它的一切性状上都是直接介于二个现存
类型或群之间的话,这种反对或许是正当的。但是在自然的分类里,许多化石物种的确
处于现存物种中间,而且某些绝灭属处于现存属中间,甚至处于异科的属中间。最普通
的情形似乎是(特别是差异很大的群,如鱼类和爬行类),假定它们今日是由二十个性
状来区别的,则古代成员赖以区别的性状当较少,所以这两个群在以前多少要比在今日
更为接近些。
    普通相信,类型愈古,其某些性状就愈能把现在区别很大的群连接起来。这种意见
无疑只能应用于在地质时代的行程中曾经发生过巨大变化的那些群;可是要证明这种主
张的正确性却是困难的,因为,甚至各种现存动物,如肺鱼,已被发见常常与很不相同
的群有亲缘关系。然而,如果我们把古代的爬行类和两栖类、古代的鱼类、古代的头足
类以及始新世的哺乳类,与各该纲的较近代成员加以比较时,我们一定会承认这种意见
是有真实性的。
    让我们看一看这几种事实和推论与伴随着变异的生物由来学说符合到什么程度。因
为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必须请读者再去看看第四章的图解。我们假定有数字的斜体字
代表属,从它们那里分出来的虚线代表每一属的物种。这图解过于简单,列出来的属和
物种太少,不过这对于我们并不重要。假定横线代表连续的地质层,并且把最上横线以
下的一切类型都看作是已经绝灭了的。三个现存属,a14;q14;p14就形成一个小科;b14,
f14是一个密切近似的科或亚科;o14,i14,m14是第三个科。这三个科和从亲类型(A)
分出来的几条系统线上的许多绝灭属合起来成为一个目,因为它们都从古代原始祖先共
同遗传了某些东西。根据以前这个图解所说明过的性状不断分歧的原理,不论任何类型,
愈是近代的,一般便愈与古代原始祖先不同。因此,我们对最古化石与现存类型之间差
异最大这个规律便可有所了解。然而我们决不可假设性状分歧是一个必然发生的偶然事
件;它完全取决于一个物种的后代能否因为性状分歧而在自然组成中攫取许多的、不同
的地位。所以,一个物种随着生活条件的稍微改变而略被改变,并且在极长的时期内还
保持着同样的一般特性,如同我们见到的某些志留纪类型的情形,是十分可能的。这种
情形在图解中是用F14来表示的。
    一切从(A)传下来的许多类型,无论是绝灭的和现存的,如同前面说过的,形成一
个目;这一个目由于绝灭和性状分歧的连续影响,便被分为若干亚科和科,其中有些被
假定已在不同的时期内灭亡了,有些却一直存续到今天。
    考察一下图解,我们便可看出:如果假定埋藏在连续地质层中的许多绝灭类型,是
在这个系列的下方几个点上发见的,那么最上线的三个现存科的彼此差异就会少些。例
如,如果a1,a5,a10,f8,m3;m8,m9等属已被发掘出来,那三个科就会如此密切地连
结在一起,大概它们势必会连合成一个大科,这与反刍类和某些厚皮类曾经发生过的情
形几乎是一样的。然而有人反对把绝灭属看作是连结起三个科的现存属的中间物,这种
意见一部分也许是对的,因为它们之成为中间物,并不是直接的,却是通过许多大不相
同的类型,经过长而迂回的路程的。如果许多绝灭类型是在中央的横线之一,即地质层
——例如No。VI——之上发见的,而且在这条线的下面什么也没有发见,那么各科中只有
两个科(在左边a14等和b14等两个科)大概势必合而为一;留下的这两个科在相互差异
上要比它们的化石被发见以前来得少些。还有,在最上线上由八个属(a14到m14)形成
的那三个科,如果假定以六种主要的性状而彼此区别,那么曾经在VI横线那个时代生存
过的各科,肯定要以较少数目的性状而互相区别;因为它们在进化的这样早期阶段,从
共同祖先分歧的程度大概要差些。这样,古老而绝灭的属在性状上便多少介于它们的变
异了的后代之间,或介于它们的旁系亲族之间。
    在自然状况下,这个过程要比在图解中所表示的复杂得多;因为群的数目会更多;
它们存续的时间会极端不等,而且它们变异的程度也不会相同。因为我们所掌握的不过
是地质纪录的最后一卷,而且是很不完全的,除去在稀有的情况下,我们没有权利去期
望把自然系统中的广大间隔填充起来,因而把不同的科或目连结起来。
    一切我们所能期望的,只是那些在既知地质时期中曾经发生过巨大变异的群,应该
在较古的地质层里彼此稍微接近些;所以较古的成员要比同群的现存成员在某些性状上
的彼此差异来得少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