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吴淡如最新作品:做个好命女 >

第4章

吴淡如最新作品:做个好命女-第4章

小说: 吴淡如最新作品:做个好命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午餐时,他的身边坐满了充满关心的女人。
  后来,所有女性都对这位本来凶巴巴的男主管改观,说他是铁汉柔情,以前真是错看他了。
  真情流露,也得公私分明
  为什么同样的状况,女人的眼泪在男人群中引起的是负面评价,而男人的眼泪显得比较珍贵?
  为什么女性的眼泪被看成是示弱,男性的眼泪被看成是示好?
  可能是因为传统上,男儿有泪不轻弹,所以物以稀为贵。
  女人该了解的是:哭给爸爸看,可能会得到你想要的礼物;哭给男友看,他可能会认错,被你的泪水溶化;哭给老公看,床头吵也许会床尾和;然而在工作上,这一招是行不通的,就算行得通,也不会通畅很久。
  别用眼泪当武器。
  在职场上,使用它超过三次,就会像黔驴技穷那个寓言里所说的一样:老虎看出驴子只会这一招,所以就把牠毫不客气的吃掉了。
  询问男人对于女同事泪水的看法,有几位男性主管也私下表示:“哭有什么用?我最讨厌会用哭来搪塞职务上失误的女人。”
  跟男人比起来,女性是比较真情流露的。
  女人愿意分享心情,说出心事,多半的女性对于喜怒哀乐的反应,天生就比较敏感。这对于心理健康,确实有正面帮助。
  但真情流露,也得公私分明,不是每一滴眼泪,都可以获得同情。
  箴言:
  在现代,忸忸怩怩非淑女,啰里啰嗦更不是贤妇。适可而止的开关你的嘴,是一种艺术,也是自信和相信别人的表现。
  ——摘自《心灵点滴》

  第10节:男人找出路,女人找退路

  6。男人找出路,女人找退路
  如果你真的想要做个有出息的女人,还是得用正向的方式安慰自己。
  找退路的心理会失去许多成长和挑战的机会,
  失去对压力的免疫力。
  如果你进入了一个你梦想中的公司,却发现里头的老同事并不喜欢你,而且会在暗中跟你过不去,你会有什么作法?
  1。长期来说,我还是换个工作好了。
  2。反正我又不是领你的薪水,你不跟我合作,我也不跟你合作。
  3。你攻击我,我也攻击你,谁怕谁?
  4。没关系,我会改变你们对我的观感。
  选1的是羚羊——遇到事情就跑,永远在仓皇逃命!
  选2的是鸵鸟——任由环境摆布,小心积郁成疾!
  选3的是蚊子——虽然别人也会受伤,但对方体积总比你大,很可能一巴掌把你打成重伤。
  选4的是鳄鱼——总有一天证明给你看,我可不是会一直当木头被你踩在脚下!(这只是个比喻,虽然鳄鱼很丑,但请不要忽视牠的敏捷!)
  这是一位企业家朋友自拟的小测验,他问我,你怎么选择?
  老实说,刚出校门时,我是一只羚羊,永远想要避过难以面对的困难;后来我也曾经当过鸵鸟,下班和同事聚会时最津津乐道的是公司、上司的各种丑行陋规,以无可奈何的叹气做终结;有时被激到了,也会变成一只愤怒的蚊子;现在我虽然脱离了大机构,但身为自由业者,也一样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人事环境,我想我已经变成了一只“鳄鱼”。
  羚羊跑得快,但是跑不远
  其实,哪一个单位没有斗争,没有权力压榨?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面对无数类似的人际纠纷或升迁挑战,只是在出校门后,我们碰到的人都不再那么天真,所以解决困难的方式变得更复杂、更难操控而已。
  我们都难免想当一只羚羊,逃走算了,反正年轻有力跑得快,但跑久了,恐怕你会发现,那个一直没法解决的问题,在每个公司里都会重复的发生。越想逃避,它会越想来黏你。
  羚羊跑得快,但是跑不远。
  “女性比男性在职场上更常有羚羊心理。”这位企业家说:“我当了好几十年的主管,带过无数新手,总是发现,同样年龄、刚出社会的新鲜人,女性常比男性灵巧、勤劳又懂事,然而,再过了几年,状况就不一样了。本来少不更事的小毛头常变得不同凡响,一路往上爬,而本来聪明能干的好女孩,常有各种理由在职场上失去了光芒。你可不要很敏感的把它单纯归类于职场上重男轻女的问题而已。职场上大多数的男性一直在找出路,大多数的女性一直在找退路。”
  女性比较不必负担“没出息”的谴责
  在传统观念上,女人也很“幸运”的有退路可找。男人如果失业,他可能会很自卑,女人失业却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一碰到伤脑筋的人事问题或工作瓶颈,她往往会想:“唉,我嫁人去算了。”“找到个好老公,我就不用工作,不用再受这种闲气!”
  女性比较不必负担“没出息”的谴责,所以不少年轻女子即使很有能力,对升迁并不积极,也比较计较“拿同样的钱,为什么我要多做那一件事?”
  除非经济压力相当大,或自我期许很高,这种找退路的声音还常常在一般女性的耳边徘徊不去。
  人生压力处处都在,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热腾腾的爱情梦里。就算你不是鳄鱼,也总得让自己从“草莓族”变成皮坚肉硬的“百香果族”,要不,变成西红柿也行,不要一碰就烂,烂得那么难看。
  如果你真的想要做个有出息的女人,还是得用正向的方式安慰自己,比如:“度过了这一关,我会变得更好!”找退路的心理会失去许多成长和挑战的机会,几年下来,仍然不会增加对压力的免疫力。
  箴言:
  即使我们永远走不到理想中无风无雨无忧无虑的桃花源,但至少会懂得如何欣赏生命风景中,总会交替出现的阳光与风雨。
  ——摘自《做自己最快乐》

  第11节:是监牢还是自己的房间

  7。是监牢还是自己的房间
  享受独处,使我发现人生天空地阔,
  世界并不只是个三度空间而已,有很多扇门等我开启,
  每一本书是一扇门,每一个想法也是一扇门。
  独处,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对我来说,多半是一种享受。
  如果拿食物来比喻时间的话,这么比喻每个人都能懂。总是充塞着大事小事的生活中,时间忽然空了出来,就好像眼前忽然摆上一桌美味的菜肴,你可以很自由的选择其中一样或几样来品尝,并不需要在意什么麻烦的餐桌礼仪,也不必等长辈先下筷子。也许时间还没多到可以称作满汉全席,但如果我肯在有人来收桌子前夹一两道菜放进嘴里,再饿坏了的灵魂也可以得到新的养分。
  独处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也是一种缓冲剂,它巧妙的调和了所谓“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也是一种温柔的安慰,让我不再有“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感叹。
  不过,想要把独处看成是美味的食物,是一种习惯,桌前的食物每一盘都是你自由运用想象力上菜的,没有培养上菜能力的人,很可能觉得独处根本是在吃牢饭。
  但我常常发现,独处的时间对许多女人而言,并非想象中的满汉大餐。
  独处时间是我眼中的美食
  有一整个礼拜我忙得不可开交,好不容易在星期六下午回到家,打开计算机,想把我放在脑袋里的种种想法写成文章。
  就在我打了一小段文字时,每星期负责来清扫一次的太太来了,她可能怕我无聊吧,非常殷勤的想陪我说话,谈论清洁剂的用法和去哪个大卖场买比较便宜的话题。我只好告诉她,这一方面,她是专家,由她决定就好,请她不用管我,我还有些东西要写呢!
  不久,她用一种同情的眼神看着我说:“吴小姐,你真的很可怜、很寂寞,你没有朋友可以陪陪你打打麻将什么的!”
  我哭笑不得。
  时间在这一刻,是我眼中的美食,而她却觉得我像在吃牢饭!
  拍广告时也有类似的经验发生在我身上。我习惯在化妆师为我化妆时看书,但那一位化妆师只要在我把视线放在书本上时,就开始连珠炮般对我说起东家长西家短的各种话题。她与我距离很近、声音很大,而且每一句话的距离都“间不容发”,又总是拿八卦杂志才会问的问题来问我,使我头痛欲裂,但碍于与她不熟,不好意思阻止她说话。
  忍耐了四十分钟后,她终于稍稍停止了,却特意叫来我那位正在不远处连络各种公事的秘书:“喂,你来陪吴小姐说说话,不然她无聊到要看书了!”
  原来她是为了怕我无聊才这么做的。在她的观念里,看书一定是“最后不得已才会做的无聊事”,她并不知道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暂时脱离一下周遭环境的习惯,也是百忙之中“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休息方式。
  享受独处是一种好习惯
  享受独处是一种习惯。读书、写作、念英日文、绘画等都是必须专心的活动,不像以前女人打毛线时可以一边聊是非,如果有人不断的来打断,我不相信从事以上活动可以有什么成就、有什么乐趣。
  英国女作家吴尔芙有一句广被引用的经典名言:“一个女人如果要写作的话,一定要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和自己的房子。”其实,做任何需要心智参与的工作、从事任何精神上的活动都是一样的。
  也许有人会好客热情或奉献牺牲到连一点独处时间也不愿有,但对于我而言,如果失去了独处的时间,不论我走到哪里,这世界对我来说,不过是一座黑暗的大监牢。
  独处,使我发现人生天空地阔,世界并不只是个三度空间而已,有很多扇门等我开启,每一本书是一扇门,每一个想法也是一扇门;我常在独处时会心微笑,因为我看见那一扇门后壮丽的风景。
  将独处当成吃牢饭还是吃满汉大餐?决定权只在你自己。
  箴言:
  就算静静的喝个下午茶,吃一块巧克力,也是减压的方法。找出适合自己的小型逃走方式,别在梦中不断的描画大型逃亡线路图,才是真正的“活在当下”。
  ——摘自《做自己最快乐》

  第12节:他急功近利,她注重表相

  8。他急功近利,她注重表相
  我认识的所有成功女子,
  都是能在处理任何事情时,懂得提醒自己“重点在哪里”的女人,
  这是女性出类拔萃的小小利器。
  有些主持节目的特殊经验,想要和你分享。
  对于电视节目主持这个行业好奇的人,问我的问题,男女大大有别。
  不分老少,女人最常问我的问题是:“你上节目有化妆师吗?衣服是你自己的吗?”
  (衣服不是我自己的,化妆也是专业化妆师化的,以我粗枝大叶的个性来说,我很庆幸不必为找衣服上节目而奔忙。)
  而男人最常问我的问题是:“做一集节目可以赚多少钱?收视率好不好?”
  (以上问题,经纪人并不允许我在文章里诚实作答。)
  从这一点就可以约略看出来,对同一件事,男人和女人的反应很不相同。
  女人更注重细节,这是一种体贴的表现,但推到极致很可能变成只看重表相;男人比较重视实际利益,这是一种积极的求知欲,但太过头了未免急功近利。
  我也仔细的观察过自己——如果不留心观察,我还没有察觉呢!
  我发现,我对自己主持的电视节目关心的焦点,常常和男主持人大不相同。
  我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