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千万别成熟 >

第6章

千万别成熟-第6章

小说: 千万别成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战开始了,保罗自愿参加美国海军。海军部长建议保罗不要穿上海军制服,而去负责保罗已经获得控制权的任务公司属下的斯巴达飞机公司。这之前,斯巴达公司生产的产品几乎都不合格。保罗出任总裁,大刀阔斧地清洗无能的人,广纳人才,加强管理。1942年4月,美国海军要求斯巴达公司生产格鲁曼战斗机机翼。专家们预测,要正式投产,至少要15个月的准备时间。而保罗却认为专家缺乏进取心和好胜心,提出要在6个月内完成准备工作。专家们大声抗议保罗违背科学规律,连急着要货的海军部也对此表示怀疑。在保罗出色谋划和全体员工的工作下,不到6个月,就开始生产了,工人的生产效率是其他同样飞机制造工厂的10倍。
  保罗曾犯过三次大错,而这些大错无一例外是由于他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所导致的。
  第一次,发生在他创业初期的时候。有一天,他买下了一块油田。然后请一位地质学家来勘探。地质学家认为,这里不会有油,“最好把它卖掉。”保罗卖掉了那块地不久,那里就被证明是丰富的产油区。
  第二次,是在1931年。美国经济非常不景气。他买了价值200万美元的墨西哥石油公司的股票。不久市场突然回跌。虽然保罗对他的选择有着足够的信心,但他的同事被经济大萧条弄怕了,竭力劝他抛出股票。保罗终于服从了多数。实际上,只要他们保留这些股票,再买进一些的话,他们就能以极小的代价获得这家公司的控制权。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家公司正是个下金蛋的鹅。
  最糟的是在1932年,保罗准备争取伊拉克的石油开采权。他派出代表到伊拉克,同伊拉克政府交涉后,打算买下一块土地的开采权,价格是几十万美元。这时,世界原油价格突然波动。东墨西哥的原油降到每加仑10美分,这令整个石油行业都惊慌失措。于是大家都普遍认为,这个时候在中东投资是不明智的。保罗再一次被大家的意见所左右,开始担心投入大笔资金的风险。于是,他撤回了在巴格达的谈判代表。当他在1949年再度进军中东时,为了一块土地的开采权,竟多付出了一千多万美元。
  保罗把这些教训铭记心中。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一意孤行”,不再为别人所左右。
  1949年2月,保罗得到了位于沙特和科威特之间的一块土地的勘探开采权,他为此先行支付给沙特政府50万美元。这是个大冒险,这个地方根本还没有发现一滴石油。石油业人士再度认为盖蒂公司将要因此而破产。但是保罗觉得这是弥补他1932年所犯错误的惟一机会,所以他必须坚持,绝不能让错误重演。走过了在失败中不断探索的四年,又花了几百万美元,最后,按照保罗长子乔治的建议,改变了勘探和钻井程序,终于打出了油井。有人估计,他的租借地地下蕴藏着130亿桶石油。到1974年,盖蒂公司在中东地区生产的石油,每天达到8。2万桶。
  1957年10月的《富豪》杂志上,列出了美国最有钱的50个人,保罗名列榜首。保罗一举成名,而在此之前他并非家喻户晓的人物。
  后来的20年,直至他1976年去世,保罗应新闻界的盛情邀请,开始撰写总结人生和经营的文章,还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和他独树一帜的个性非常吻合的是,他的文章和访谈偏偏在人们认为有某些色彩的《花花公子》杂志上发表。他不在乎人们疑虑的目光,他看重的是《花花公子》拥有的青年读者群,而这其中蕴藏着未来的商人和商业领袖———“他们就是我所希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对象。”
  比尔·盖茨认为,生意人不能墨守成规,而应具有叛逆精神。他说:“真正成功的商人,在本质上是一个持异议的叛徒,也极少满足与维持现状。他不断寻找成功的最佳办法,开拓新的领域,因此创造了他的成功和财富。”“顺从的人,墨守成规的人,不敢冒险的人,根本不可能成功。”
  这里的道理很清楚:走人家走过的路就没创造可言,打破既有才有创新。所以,尽管谁都希望成功,成功却只属于有叛逆精神的人。在这一点上,没有叛逆精神就只能随从别人,随从环境,生活在既定的世界里。他们无法透视未来,无法看到明天。
  可以说,盖蒂是“叛逆”精神的典型代表。在获取教训之后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能顶住外在压力,甚至在极为孤立的情况下,做出明智选择。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他和一般人也就有了不同。
  引子
  悟道
  ☆学习是是,创造是非。没有反叛的否定,就没有创造可言。
  ☆社会是共性的,社会的准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因为社会需要积累和稳定;人是个性的,人的准则是多数服从少数,因为人需要发展和进步。


人不能不现实,可只有现实就无路可走(1)


  人不能不现实,可只有现实就无路可走
  ———活在梦里、和黑猩猩为伴42年的简·古多尔
  简·古多尔26岁走进非洲热带雨林,在那里度过了几乎全部人生。这一切缘于10岁的梦。
  在老俄国和前苏联,有个叫齐奥尔克夫斯基的人,他被称为俄国航空与航天之父。
  他出生在一个边远省份的森林守林员家庭,从小就爱幻想。他说:“为了能使弟弟听我的狂想,我甚至会付钱给他……我幻想自己像猫一样,顺着绳子、竿子爬得很高。甚至幻想有一天会到星星那里去旅行。”不幸的是,10岁那年他得了猩红热,听力几乎完全丧失,不能上学,也不能与别人交谈。他由母亲教他读书写字,可两年后母亲又去世了。他说:“11岁到14岁是我最痛苦、最忧伤的时候。”14岁时,他从父亲书房里找到几本自然科学和数学书,便萌发了搞发明创造的愿望。他很难理解书上的内容,便动手制作模型。用卷烟纸糊气球,还做蒸气推动的汽车、风磨、测量仪器等等。他扒在窗口上,用自己制作的仪器测得远处的火警瞭望塔距离是284米,然后用步行来校验证实。这一成功使他深感知识的力量,摧生了他更大的欲望。
  他说:“书是很少的,完全没有老师,因而与理解和吸收相比较,我只好更多地创造。任何提示和帮助都没有,书中不明白的地方很多,这些全靠自己来解决。”
  后来,他到莫斯科求学,每天到契奥尔特夫图书馆看书,3年时间自学完了大学课程,还做了无数次实验。当一位家乡的熟人在莫斯科偶然碰到他的时候,被吓了一跳。他满脸菜色,衣冠不整,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了。此时,他已经3年不知肉味了。
  今天,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开始了星际探索,而这一切都有齐奥尔克夫斯基的贡献。
  他在科幻小说《关于大地和天空的幻想》里,第一次提出制造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他受装啤酒木桶的启发,提出通过喷射而丢失一定物质来使飞行器获得反冲运动。他还证明了用化学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能够达到飞离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空间多级火箭”,即现在的二级、三级火箭,还有“火箭大队”,即多枚火箭并联,这也是他提出来的。
  简·古多尔1934年4月3日生于伦敦。她在学步时就对动物感兴趣,稍大后喜欢看《人猿泰山》,爱读动物故事书,10岁时萌发了去非洲森林考察的愿望。她知道非洲的哺乳类动物最丰富,很想到那里去。中学毕业后,她就去做女招待和女秘书,做女招待时一次可以端起13到17个盘子。每天晚上,她放下窗帘数钱,计算还差多少才够去非洲的旅费。她攒足了旅费就启程到了非洲的肯尼亚。
  在肯尼亚,古多尔找到著名的猿人类考古学家路易斯·里基,希望能得到一个和动物打交道的工作。里基决定派这个志向坚定的姑娘到坦桑尼亚去观察野生黑猩猩群。里基认为黑猩猩在动物中与人的亲缘最相近似,它的基因组有98%与人类的相同,通过对黑猩猩生态习性的观察,可以为人类的远祖情况提供线索。于是这个没有受过训练的姑娘,单枪匹马地闯入了观察黑猩猩这个从来没人尝试过、也没有人敢尝试的科学领域之中。这是1960年的事,古多尔26岁。
  古多尔的营地就设在位于湖西岸的坦岗刚比河畔、人迹罕到的茂密热带雨林里。这里还是英国殖民地时期就已划出的150平方公里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关于黑猩猩,当地有各种故事演绎。土著人告诉她,曾有一只雄猩猩把人从树顶拽下来,撕破了脸,又挖去一只眼睛。古多尔没被这则故事吓倒,她一天又一天慢慢地接近黑猩猩群。
  最初,黑猩猩们看到这个异类就纷纷躲避,有时候还发出威胁的吼叫声,简只能在500米外观察它们。为了求得黑猩猩的认同,简仿佛自己也是一只母猩猩,露宿林中,吃黑猩猩吃的果子,仿效黑猩猩的动作和呼叫声,使她能够和它们有一定程度的沟通。
  经过考验耐心的15个月后,她终于为黑猩猩所接受,黑猩猩们对简的出现已经习以为常。甚至简坐在黑猩猩身边,它们也爱搭不理地懒得看她一眼。过了两年,古多尔完全取得了它们的信任,黑猩猩会向她要香蕉,并善意地给她捉虱子———后来古多尔观察到,这是黑猩猩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
  


人不能不现实,可只有现实就无路可走(2)


  她陆陆续续地发现了在黑猩猩群体中的个体间形形色色的交互关系和生态习性。她观察到了在母子间和兄弟姐妹间的情爱情景,观察到了它们在雨中跳舞的欢乐情景,观察到了在性爱活动中雄猩猩轮流和母猩猩做爱并不争斗的情景;可也观察到了上下间的制服和敌手间的仇恨情景,观察到了一只4岁的母猩猩虐杀了几乎全部新生猩猩的疯狂情景。
  她对她观察得最仔细的刚比群中的每个成员都很熟悉,并为它们起了名字。例如Flo是只漂亮而性感的母猩猩,她哺育了好几个子女,其中最小的儿子叫Flint。这对母子,它们之间的感情好得无以复加。母亲死后,小儿子十分伤心,不久也死了。然而,由于嫉妒,也不时地有母猩猩把不是自己亲生的婴儿抢过来,残忍地弄死后吃掉的情形。
  古多尔发现,黑猩猩的不少习性与人类多少都有些相通之处,但差别还是很大。古多尔认为,黑猩猩不像人类有个性,有意识。她研究不出黑猩猩的意识是什么,也看不出它们的个性是否存在。
  过去,我们认为人类是惟一有感情的动物。简发现,黑猩猩每天要用两三个小时互相梳理皮毛联络感情,这是它们必不可少的社交活动,而寻找食物则花一个小时。它们从整理皮毛得到的温情与快意似乎超过了吃东西的愉快。它们久别重逢的场面酷似人类,不乏搂抱、握手的亲热之举。可见黑猩猩的感情世界非常丰富。
  是灰胡子大卫(给黑猩猩的命名)给了古多尔最激动人心的观察结果。一天早晨,在山顶附近,古多尔走到它身旁,蹲在一个白蚁穴边,看着他摘下一根树枝,伸到蚁穴的洞里拨弄,然后收回来,树枝上沾满了白蚁,他用嘴唇把它们一个一个抿进嘴里,再嚼着吃掉,然后再重复一次。等那根树枝有些弯了,他就扔掉,再摘个新嫩枝,把上面的叶子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