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辨证录 >

第77章

-辨证录-第77章

小说: -辨证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动,虽冲脉独热,血不外泄。及至交接,子宫大开,君相之火翕然齐动,鼓其精房,而血 
海泛溢,有不可止遏之势,肝欲藏血而不能,脾欲摄血而不得,故经水随交而至,若有声应之 
捷焉。治法必须绝欲者三月,然后用滋阴降火之药,凉其血海,则终身之病可半载而愈也。 
方用清海丸∶ 
熟地(一斤) 桑叶(一斤) 白术(一斤) 玄参(一斤) 山茱萸(八两) 北五 
味(三两) 麦冬(十两) 沙参(十两) 地骨皮(十两) 丹皮(十两) 白芍(一 
斤) 龙骨(醋 ,二两) 山药(十两) 石斛(八两)各为细末,蜜为丸,每日早、晚 
白滚水各送下五钱,服半年全愈。 
此方补阴而无浮动之虞,缩血而无寒冷之害,日计不足,月计有余,潜移默夺, 
子宫清凉,血海自固也。倘不治其本源,止以发灰、白矾、黄连、五倍子外冶其幽隐之处, 
吾恐愈塞愈流也。 
此症用清火归经汤亦效。 
人参 白芍(各一两) 旧棕榈(炒灰二钱) 黄柏末(二钱) 甘草(一钱) 三七 
根末(三钱)水煎调服。十剂可愈,二十剂全愈。然必须绝欲事三月,否则要犯也。 



卷之十一妇人科

调经门(十四则)

属性: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水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之水火旺乎。夫火旺则 
血热,水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不足之症也。似不药有喜,但过于有余,则子宫大热, 
亦难受孕,恐有烁干男精之虑。太过者损之,亦既济之道也。然而,火不可任其有余,水断 
不可使之不足。治法但少清其火,不必泻水也。方用∶ 
丹皮(三钱) 地骨皮(五钱) 白芍(三钱) 青蒿(二钱) 黄柏(五分) 熟地( 
三钱) 茯苓(二钱)水煎服。此方名为清经散,服二剂自平也。 
方中虽是清火之品,然仍是滋水之味,火泻而水不与之俱泻,则两不损而两有 
益也。 
此症用损余汤亦效。 
地骨皮(一两) 茯苓(五钱) 黄柏(二钱) 生地(五钱) 炒黑荆芥(三钱) 玄 
参(五钱)水煎服。四剂而经调矣。 
妇人有先期经来,其经水止有一、二点,人亦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虚 
乎。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故先期之来多,火热而水有余;先期之来少, 
火热而水不足。倘一见先期,俱以为有余之热,但泻火而不补水,或水火两泻,如何不增病 
哉。治法不必泻火,专补其水,水足而火气自消。方用∶ 
玄参(一两) 生地(一两) 白芍(五钱) 麦冬(五钱) 阿胶(三钱) 地骨皮( 
三钱)水煎服。连服四剂而经调矣。 
方名两地汤,以地骨、生地同用耳。二味俱能凉骨中之热也。骨中之热,由于肾中之热, 
凉其骨髓,则肾气自寒,又不损伤胃气,此治之巧也。况所用诸药,纯是补水之味,水盛而 
火安得不平乎。此条与上条并观,断无误治先期之病矣。 
此症用加味纯阴汤亦效。 
熟地 玄参 麦冬(各五钱) 山茱萸(二钱) 北五味子(一钱) 丹皮(五钱)水 
煎服。可用十剂,经水自多。 
妇人有经来后期而甚多者,人以为血虚之病也,谁知非血虚也。盖后期之多少,实有 
不同。后期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来多,血寒而有余。夫经水虽本于肾,而其流则五脏六 
腑之血皆归之。故经一来,而诸血尽来附益,以经开而门启,不遑迅阖,诸血乘其隙而皆 
出也。但血既出矣,则成不足之症。治法宜于补中温之,非曰后期者俱不足也。方用温经摄 
血汤∶ 
白芍(一两) 川芎(五钱) 肉桂(五分) 熟地(一两) 白术(五钱) 续断( 
一钱) 五味子(三分) 柴胡(五分)水煎服。二十剂经调矣。 
此方大补肾、肝、脾之精血。加肉桂以祛其寒,加柴胡以解其郁,是补中有散,而散非 
耗气;补中有泻,而泻非损阴。所以受补之益,收温之功也。是方凡经来后期者,俱可用, 
诚调经之妙药,摄血之仙丹也。倘人元气虚,加入人参一、二钱,未为不可耳。 
此症用温带益经汤亦效。 
熟地(一两) 白术 杜仲(各五钱) 肉桂(一钱) 茯苓 人参(各三钱)水煎服。 
妇人有经来断续,或前或后,无一定之期者,人以为气血之虚,谁知是肝气之 
郁结乎。夫经水出诸肾经,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亦郁,肾郁而气自不宣,前后之或断或 
续,正肾气之或通、或闭耳。虽然肝气郁而肾不应,未必至于如此。然子母关切之病,而母 
必有顾复之情,肝泄而肾自有缱绻之谊,肝气之或藏或闭,即肾气之或去或留,有相因而至 
者矣。然则治法,舒肝之郁即所以开肾之郁也,即所以定经水之流也。方用定经汤∶ 
白芍(一两) 当归(一两) 熟地(五钱) 山药(五钱) 菟丝子(一两) 柴 
胡(五分) 荆芥(炒黑,一钱) 茯苓(三钱)水煎服。二剂经水净,四剂经期定矣。 
此方舒肾肝之气,非通经之药也。补肝肾之津,非利水之品也。肾肝气舒而经通,肝肾 
津旺而水利,不治之治,正妙于治也。 
此症用顺经汤亦效。 
香附 生地 茯苓 白芥子(各三钱) 当归(一两) 白芍(一两) 车前子(二钱) 
神曲 甘草(各一钱)水煎服。 
十剂自调。 
妇人有数月一行经者,每以为常,且无或先或后之异,又无或多或少之殊。人以为异, 
而不知非异,此乃无病之人,气血两不亏损耳。妇人之中,有天生仙骨者, 
经水必四季一行,盖以季为数,不以月为盈虚也。妇人之经水不泄,则黄河便可逆流。真 
气内藏,则坎中之阳不损。倘加以炼形之法,一年之内便易飞升。无如世人不知炼形之法, 
见经水之不来,误认作病,妄用药饵,往往无病而成病。余闻异人之教,特为阐扬,使世 
人见此等行经,在不必治之列,万勿疑为气血之不足,而轻施医疗也。虽然天生仙骨之 
妇,世正不少,而嗜欲深者,天分损也,又不可不立一救疗之方。方名助仙丹∶ 
白术(三钱) 茯苓(五钱) 甘草(一钱) 山药(三钱) 陈皮(五分) 白芍(三 
钱) 杜仲(一钱) 菟丝子(二钱)水煎,服二、四剂而仍如其旧,不可再服。 
此方平补,健脾益肾,解郁消痰,不损天然之气血,便是调经之大益,何必用重剂以 
助火,用热药以通经哉。 
此症用肝肾双治汤亦佳。 
白芍(三钱) 当归 山药 熟地(各五钱) 甘草(五分) 陈皮(三分) 茯苓 山 
茱萸(各二钱) 神曲(一钱)水煎服。 
自然如期矣。 
妇人至五十之外,或六、七十岁者,忽然行经,或如紫血之块,或如红血之淋, 
人以为老妇行经是还少之期,谁知乃血崩之渐乎。妇人至七七之外,天癸已穷,又不服补 
阴济阳之药,如何能使精满化经,一如少妇乎。不宜行经而行经者,乃肝不藏血、脾不统血 
也。非泄精而动命门之火,必气郁而发龙雷之炎。二火发动,血乃奔失,有似行经而实非 
行经也。遇此等之病,非大补脾肝则血不能骤止。然而补肝脾者,不可全补血以止血,尤当 
兼补气以止血也。方用安老丹∶ 
人参(一两) 黄 (一两)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 甘草(一钱) 木耳 
灰(一钱) 当归(五钱) 阿胶(一钱) 香附(五分) 荆芥(一钱) 白术(五钱) 
水煎服。一剂少减,二剂又减,四剂全止,十剂全愈。 
此方补益肝脾之气,气足自然生血,且能摄血也。况且大补肾水,肾水足而肝气益舒, 
肝气舒而脾气得养,肝藏血,脾统血,安有漏泄乎。血既无漏泄之失,何虑于血崩乎。 
此症亦可用 术调经散治之。 
人参 三七根末(各三钱) 白术 当归 黄 (各一两) 生地(五钱)水煎调服。 
一剂即止,四剂愈。 
妇人有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往来寒热,人以为血结之故,不知乃肝气不 
舒耳。夫肝属木,最恶者寒风也。妇人行经,则腠理大开,适逢风吹,则肝气闭塞,经水之 
门亦随之而俱闭,于是腠理经络各皆不宣,而作寒热。气行于阳而热生,气行于阴而寒生 
也。然此犹感寒之轻者,倘外寒更甚,则内热益深,往往有热入血室,变为似狂之症,一 
如遇鬼之状。今但往来寒热,是寒未甚而热未深耳。治法补肝中之血,通郁而散其风,则病 
随手而效也。方用加味四物汤∶ 
熟地(一两) 川芎(三钱) 白芍(五钱) 当归(五钱) 白术(五钱) 甘草( 
一钱) 延胡索(一钱) 丹皮(三钱) 柴胡(一钱)水煎服。 
此方用四物以滋脾肾;用柴胡、白芍、丹皮以宣扬风郁;用甘草、白术、延胡利腰脐以和 
腹痛。入于表里之间,通于经络之内,用之得宜,自然奏功如响也。 
此症用开结汤亦佳。 
柴胡 续断 神曲(各一钱) 香附 川芎 丹皮(各三钱) 当归 熟地(各一两) 
白术(五钱) 甘草(一钱)水煎服。十剂全愈。 
妇人有经前疼痛数日后行经者,其经水多是紫黑之块,人以为热极也,谁知郁极而火不 
能化乎。夫肝中有火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气不应,则拂抑其气而痛生。 
然经满则不能内藏,肝中火气焚烧,内逼经出,而火亦随之而怒泄。其色紫黑者,水火两 
战之象也。成块者,火煎成形之状也。经失其为经,正郁火内夺其权耳。治法似宜大泻肝 
中之火矣。然泻肝之火,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去,热之本未除也。方用宣郁调经汤∶ 
白芍(五钱) 当归(五钱) 柴胡(一钱) 香附(一钱) 郁金(一钱) 丹皮(五 
钱) 白芥子(二钱) 甘草(一钱) 黄芩(一钱) 炒栀子(三钱)水煎服。连服四 
剂,下月断不先腹痛而后行经也。 
此方补肝之血,又解肝之郁,利肝之气,又退肝之火,所以奏功如神耳。 
此症用香草散亦佳。 
香附 茯神(各三钱) 玄胡索 甘草 神曲 天花粉(各一钱) 炒栀子 黄芩(各 
二钱) 白术 生地 麦冬(各五钱) 陈皮(五分)水煎服。 
妇人有经后小腹作痛,人以为气血之虚,谁知是肾气之涸乎。夫经水乃天一之水,满 
则溢,空则虚,亦其常也,何以虚能作痛哉?盖肾水一虚,则水不能生肝,而肝必下克于脾 
土,土木相争而气逆,故作痛也。治法亦须舒肝气为主,而益之补肾之味,则水足而肝气 
益安矣。方用后调汤∶ 
阿胶(三钱) 荆芥(三钱) 巴戟天(一钱) 山药(五钱) 白芍(三钱) 当 
归(三钱) 甘草(一钱) 山茱萸(三钱)水煎服。 
此方平调肝肾,既能转逆于须臾,尤善止郁痛于顷刻,经后以此方调理最佳,不止治经 
后腹痛也。 
此症用填经止痛丹亦神。 
熟地(二两) 山茱萸(五钱) 山药(三钱) 甘草(一钱) 肉桂(五分)水煎服。 
妇人有行经之前一、二日,忽然腹痛而吐血,人以为火盛之极也,谁知肝气之逆而不顺 
行而上吐乎。夫肝之气最急,宜顺不宜逆,顺则气安,逆则气动,血随气而俱行。若经逆从口 
上出,乃少阴之火急如奔马,得肝中龙雷之气直冲而上,其势最捷,反经为血,又至便也,不 
必肝不藏血,始成吐血之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