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学会站着睡觉 >

第20章

学会站着睡觉-第20章

小说: 学会站着睡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没有消闲和娱乐,也没有可人的惊喜和刺激,几天、几十天乃至几个月下来,你就会变得很烦躁,而如果你在写完之后便又开始了另一次“长征”,你就会对这种事情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会产生文字抑郁症。这在长期进行研究工作的人群中,表现的有尤为明显。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做诸如此类的庞大计划之前,先要想好奖赏自己的办法,而在完成该计划后,确实给予兑现。如果这项工作会持续很久,就有必要将其分段,每完成一部分内容就小小地奖励一下自己,哪怕只是看场电影,看看小说,或是与好朋友聊聊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情绪,让自己感到工作的成效,哪怕只是产生一点点成就感,都会对此后的工作有所裨益。

  事实上,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奖赏都和给花草施肥一样(你在哪儿施肥,哪儿就长得繁茂),你怎么奖励,就怎么收获。而奖励的秘诀也正在于此:决定你希望的结果,只奖励那些会导致预期结果的事情。就像病人与医生的关系一样,如果医生只在人生病时才得到报酬,病人病得越久,医生的报酬就越多,这种奖励方法会使得一些医生尽可能找人的毛病,小事化大,多开药,开好药,做不必要的检查,有人甚至会希望病人病得越久越好,这使得人们在医疗特别是在不必要的医疗方面开销越来越大,仅美国一年用在不必要的手术的费用就高达40亿美元。相反,如果你只付钱给医生保持健康,一旦生病就停止付钱,他就会全力以赴不让你生病。这是聪明的古代中国人想到的办法。

  做最好的鞋匠

  林肯是美国历史少有的出身贫贱的总统,当他成为美国总统时……他父亲是一个鞋匠,整个参议院都觉得有一点尴尬,居然由一个鞋匠的儿子来管理那些最富有的人、那些上流社会的人,他们相信他们比较优越,因为他们比较有钱,因为他们属于年代已久的望族。整个参议院都有点尴尬、生气、被触怒,林肯当总统没有一个人感到高兴。

  林肯在参议院发表他的第一次演说时,有一个傲慢的有产阶级的人站起来,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整个参议院的人都笑了,他们想要羞辱林肯。他们无法打败他,但是他们能够羞辱他,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羞辱一个像林肯这样的人真的比登天还难。

  林肯心平气和地对那个人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地做得那么好。”全场鸦雀无声——林肯面对这样的话所表现出来的方式……他告诉那个人:“就我所知道,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会磨脚,或者有不合适——虽然我不是一个伟大的鞋匠,但是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那个艺术——我可以改正它。对参议院里面的任何一个人都一样,如果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没有人能够比得上的。”当他想起他的父亲,他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事实上,一个聪明的人会很清楚,很多角色是自己永远扮演不好的,他知道自己能力和智力的边界,他不会冲动地、人云亦云地追逐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事物,但他同样也很清楚自己能做好什么,他会努力去做得最好,就像林肯的父亲那样。他不想成为其他任何人,他只想成为最好的自己,尽可能去实现那些真心的愿望,尽量不给人生留有什么遗憾。

  而最重要的是,这也是平等地对待自己的正确方式,更是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出发点,这也适用于人际关系,包括爱情。奥修说得好,真爱是使人平等的,如果你真正地爱,在那个爱的时刻,你将感到整个存在是平等的,没有人卑下,没有人优越。但如果你不能够平等地去爱一个人,这份感情就会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追求的,她只需要自然地去交流,去接近,而不是刻意地去逢迎,去追逐。在大草原,你可以看到狮子在追逐羚羊,但那不是因为爱,是因为欲望。而两个相爱的人是不需要这样的,他们一起在奔跑,为了心灵的感应,为了呼应对方的爱,没有谁会舍得放弃对方。而当一个人真正爱对方时,他就不会强迫对方去做什么,因为那样会很不平等。其实作父母、作老师、作朋友的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

  一个能给自己点灯的人才能给别人点灯,就像天上的星星,虽然不能普照大地,但总能照耀一些人的心灵和眼睛。你是哪一颗星星呢?

 
 
7 让心“度假” 
 

 
 

  你的心有多久没有休养了?它有多久没有呼吸到新鲜空气了?你有多久没有和自己的心一起“散步”了?

  “廉价大补”

  去过俄罗斯的人常常会发现;俄罗斯人的娱乐是老式的、单纯的、有益身心的;是一种趋向于回归大自然的消遣方法,比如采蘑菇、踏青、照管花园等。其中,采蘑菇尤为得宠。到了周末,许多俄罗斯人都会举家外出,或步行或开车去野外采采蘑菇、散散步,在大自然中得到真正的放松。对他们来说,采蘑菇的真正用意乃是“逃”到乡下去,以避开城里的喧嚣和紧张生活带来的一切烦恼。

  俄国人热爱大自然;热爱他们的农村,这使得他们有了更多质朴、自然的气息;也使得他们的文学大多富有乡土气息,充满大自然的诗情画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屠格涅夫的散文作品。在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中,我们常可以从字里行间中嗅到清新、自然的气息,感受到俄罗斯人独特的民族气质。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曾经与俄罗斯人有过很多的接触。在他们身上,你会发现古风犹在。那种质朴无华、坦率大度的气息迎面而来:只要他把你当作朋友,他就会无条件地为你做任何事;无论他家里多么贫困,只要你去他家作客,他就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与你分享;只要是朋友,就一定要不醉不归。感受一下他们的为人,再看看他们的主要休闲方式,你就会发现这其中似乎是有着并非偶然的联系的。休闲对人的气质形成的意义不可低估。

  就我个人而言,不同时段的休闲观念和休闲倾向也直接影响到我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在我的学生时代,我是一个极其活跃的人,喜欢足球、旅游、摄影、演讲、跳舞,还有就是几乎雷打不动的长跑习惯,而那个时期,也正是我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每天都神采奕奕、信心十足的样子,人缘好,事业也好。但我同样也有很消沉的时期,那个阶段,睡眠就是我最大的“休闲”,除了工作,就是睡觉,虽然很“充实”,但却少了很多活力,身体也大不如前,自信心也差多了,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翻起了大学毕业留言册,看到同学们对我的评价和期望,想起曾经的“雄鹰”般的生活,才幡然醒悟。我决心“找回自己”,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新的休闲方式。我开始重新跑步、健身、养花、郊游、听音乐、跳霹雳舞、与家人用外语交谈、每天坚持看至少10种国外报刊……虽然许多事情改变起来并不容易,但既然决定了,就要坚持下去,更何况,我有以上这些〃廉价大补〃(休闲方式)。过不了多久,我便走出了那个与消极休闲相伴的灰色地带,走进了久违的阳光中。

  生活在繁闹的都市里,人们的心灵多少都有点被挤压的感觉,日复一日的紧张生活使人变得机器化了,少了灵气,少了敏感,也少了几许柔和。天上的飞鸟,路边的鲜花,雨后的彩虹,都自在地出没着,但忙碌的都市人却似乎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如果说纯真是一种力量的话,那么我们就正在失去它。

  那么,在你倦怠乃至麻木的时候,会不会有一首歌、一段文字,或者是一次邂逅让你停了下来,重新看看自己,看看星空,想想自己要去哪里,怎么去呢?事实上,即便从心性的角度看,休闲也是必要的。长期处在一个枯燥的、缺乏新意的环境中,人的心灵很容易变得僵硬而脆弱,变得易激惹、易冲动,这个时候,你的神经其实是在提醒你,该休整一下了,你如果能够“从善若流”,尽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就可以很快“重返战场”了,否则的话,用不了多久,你就该去“战地”医院了。

  至于休闲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只要它能使你平静下来,轻灵起来,使你能够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的本真,它就是你真正的朋友。其实,与好朋友在一起又何尝不是一种好的休闲方式呢?那种平和的、自信的、无拘无束的感觉,正是一份感情最生动的情节。

  有哲人说,你期待什么,你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或可以说,你怎样娱乐,你便可能会染上怎样的“颜色”。休闲就象进补一样,也要有所选择,往往是,进什么,就出什么。

  “缓慢”的乐趣

  有一次出去旅游,爬的是青城山,就是“天下幽”的那个。路上巧遇了一位长辈,自然是一同走了。那时我很年轻,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但这位老先生却是不温不火,悠闲自在地像散步一样登着山,我也只好无奈地跟着,成倍地放慢脚步。但渐渐地,我发现了缓慢的好处,那就是静静地与这山融为一体,听鸟鸣、品树香,走走停停,想想看看,不像那直奔山顶的人,似乎只是在完成一种任务,而不是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心跳。走累了,就与老先生一起谈唐诗宋词,谈古今风云人物,那感觉就像品龙井一样。快到山顶的时候,老先生对我说,“我年轻的时候就是急匆匆的样子,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做了许多盲目的事情,现在老了,没有多少时间可以重新来过了,希望每一次出行都能好好体味,把年轻时错过的东西补回来。”什么“东西”呢,是悠闲吧。

  大作家米兰.昆德拉似乎也有同样的感受。在《缓慢》一书中,作者曾感叹道:“为什么缓慢的乐趣消失了呢?以前那些闲逛的人们到哪里去了?那些民谣小曲中所歌咏的漂泊的英雄,那些游荡于磨坊、风车之间,酣睡在星座之下的流浪者,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随着小路、随着草原和林中隙地、随着大自然消失了吗?……在我们的世界里,悠闲被扭曲为无所事事,其实两者完全不同,无所事事的人心情郁闷、觉得无聊,并且不断寻找他所缺少的动力。”而悠闲,用捷克人谚语说,悠闲的人是在凝视上帝的窗口。凝视上帝窗口的人不无聊,他很幸福。

  由于工作的原因,练就了速读的本领,几十万的文字,几个小时就能够通读完,并能较好地领会其中要义。但遗憾也随之来了,当我看小说时,我发现自己看得太快了,情节是迅速掌握了,但许多韵味和细节的美丽却也被同时忽略掉了,就像傻小子爬山,速度是有,但赚下也只是一身汗和几张人像。慢慢地,我也便理解了,为什么说“伟大的作品需要慢慢体会”,为什么说“不朽的爱情总有一个缓慢的进程”,为什么有些文字只有“有闲阶级”才能写出,为什么有些巨著只会出在那个节奏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