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 >

第5章

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第5章

小说: 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知的特性4

  ~颜色与大小的恒定性~

  这里所说的恒定性,是指尽管随着场所、明暗度等的变化,我们所感知到的某物体的信息会发生变化,但在我们脑海中该物体的各种特征,比如大小、颜色、重量等,却始终保持不变。

  大小的恒定性

  当对象物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我们肉眼看到的对象物的大小当然也会发生变化。不过,我们人类会自动对视觉进行修正,推测出对象物的实际大小。尤其是对于人的身高、汽车的大小等,我们已经作为一种经验将这些数据保存在大脑中了。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会用经验数据来修正视觉的误差。左下方的图描绘的是远处和近处两个怪物,远处的看起来小,近处的看起来大。但在脑海中,我们认为两个怪物是一样大的。在右下方的图中,两个怪物与左下方图中的相同,只是并列在一起。这样看起来,我们就不会认为两个魔鬼一样大,而是一个大一个小。
第21节:颜色的恒定性


  大小的恒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画风景画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对远近景物的大小进行修正,这样画出的景物比例才会准确。

  颜色的恒定性

  在室内的荧光灯下看香蕉和在室外的夕阳下看香蕉,颜色是不同的。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物体反射的光的波长存在很大差异。夕阳下看香蕉,黄色中会泛红。然而,人并不会感觉香蕉的颜色有多大变化,还会认为它是黄色的。这就叫做“颜色的恒定性”。

  即使光的波长发生很大变化,人依然可以正确认知物体的颜色。这也可以从另一侧面证明光本身并不带有颜色,而颜色只是人在脑海中自己制造出来的。昆虫、猴子等也具有颜色恒定性的认识特性。

  认知的特性5

  ~脉络效应~

  首先请大家看下图中的图画日记。这是一个小朋友和妈妈逛街购物后写下的日记。

  日记

  7月3日

  晴

  今天,

  和妈妈一起去西单和王井府买东西。

  看过之后,是不是觉得这只是一篇普通的儿童图画日记?如果没发现什么异常,请再仔细看一遍。实际上,“王府井”写成了“王井府”,但很多人都没有看出来。能发现这一错误的,一般都是注意力特别集中的人。读文章时,大部分人都会跟随文章的脉络推测下面的内容。受到前面“西单”的影响,人大多会推测后面并列的也是地名,于是对后面的内容只是大体浏览一眼,便估计就是“王府井”。因此,才不太容易发现其中的错误。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脉络效应”。

  这种效应的“威力”非常强大,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它的影响。写电子邮件时,我们写完一般都会回头检查一遍,以确认没有错别字和丢字漏字。可是,往往很难发现错误,这就是受到脉络效应影响的结果。事后发现时,您也许会因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感到悔恨和气愤。其实,不必大惊小怪,这只是我们认知系统的特性之一,而且每个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
第22节:认知系统的总结


  不仅文字认知存在脉络效应,图形和听觉等认知也存在脉络效应。例如,如下图所示,单纯地把和△罗列起来,我们看不出它们代表什么。但如果勾勒出脸的轮廓,我们就能看出是眼睛,△是嘴巴。单独把眼睛、鼻子、耳朵等器官画出来时,如果画得不够形象,有时令人难以识别。可是,如果先画出一张脸的轮廓,再把器官放在脸的适当位置上,那么即使画得不太形象,我们也能一眼认出这是眼睛那是鼻子或耳朵。在这里,脸的轮廓也是一种脉络,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眼睛、鼻子和耳朵等器官。

  此外,手写的“13”和“B”有时也很难区分,但是如果有前后文的话,我们就不会将两者混淆了。

  认知系统的总结

  ~眼见不一定为实~

  当我们看某个物体时,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眼睛的晶状体到达视网膜,视网膜中的细胞又将光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发送到大脑,最后大脑经过判断后告诉我们对象物是什么。在我们大脑内部,存在只对单一颜色或特定形状作出反应的细胞,经过第一次处理后,再逐级向高级处理区域发送。

  对于颜色和形状作出反应的细胞,其发达程度因人而异。而且,有人容易对颜色作出反应,而有人容易对形状作出反应,因此才有了所谓的色型人和形型人之分。夫妇、兄弟姐妹、朋友、同事多属于同一类型,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相似。

  此外,人类的认知系统还有以下五个特性:

  1。人类有优先左视野的倾向。当左视野与右视野接收到的信息不同时,人容易受到左视野信息的影响。

  2。在识别图案与背景时,我们的认知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倾向,比如“面积小的部分比面积大的部分更容易被人识别为图案”。

  3。人类对颜色、文字等的认知速度是不同的。当这些信息一起出现时,会相互造成干扰。

  4。人类的视觉具有恒定性的特性。即使环境的变化会使我们感知到的颜色、大小等发生变化,但在我们印象中,物体的各种特征始终保持不变。

  5。即使文字、图案等处于不完整的状态,只要有前后文,我们也可以根据脉络理解其含义。

  正如前面列举的几点所述,我们人类的认知系统有很多有趣的倾向。我们总是认为“眼见为实”,但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我们眼睛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这是因为我们不但具有“高级的感觉系统”,还具有“暧昧的认知系统”。也许我们看到的景色和身边的人看到的完全不同呢。总而言之,我们人类的认知系统,是一种非常复杂、难以理解的系统。

  此外,即使看的是同一个物体,不同人对该物体的印象也存在很大差异。正因为如此,研究人们对设计的认知才非常困难。在下一章中,我们将以设计给人留下的印象为中心进行探讨。

  本书精彩部分已为您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关注腾讯读书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