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乐府全集 >

第59章

乐府全集-第59章

小说: 乐府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前】梁·吴均


紫苔初泛水,连绵浮且没。若欲歌阳春,先歌青楼月。

【同前】齐·檀约


青春献初岁,白云映彫梁。兰萌犹自短,柳叶未能长。已见红花发,复闻绿草香。乘此试游衍,谁知心独伤。

【同前】陈·顾野王


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银鞍侠客至,柘弹婉童归。池前竹叶满,井上桃花飞。蓟门寒未歇,为断流黄机。

【同前】隋·柳顾言


春鸟一啭有千声,春花一丛千种名。旅人无语坐檐楹,思乡怀土志难平。唯当文共酒,暂与兴相迎。

【同前】唐·李白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袅风。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绣户中,相经过,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阳春曲】无名氏


疲к由板桑衣湫≡啊4盒淖砸〉矗偕喔嘌浴

【同前】温庭筠


云母空窗晓烟薄,香昏龙气凝辉阁。霏霏雾雨杏花天,帘外春威著罗幕。曲栏伏槛金麒麟,沙苑芳郊连翠茵。厩马何能啮芳草,路人不敢随流尘。

【同前】庄南杰


紫锦红囊香满风,金鸾玉轼摇丁冬。沙鸥白羽翦晴碧,野桃红艳烧春空。芳草绵延锁平地,垄蝶双双舞幽翠。凤叫龙吟白日长,落花声底仙娥醉。

【同前】僧贯休


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为手须似硃云辈,折槛英风至今在。男兒结发事君亲,须斅前贤多慷慨。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

【朝云引】郎大家宋氏


巴西巫峡指巴东,朝云触石上朝空。巫山巫峡高何已,行雨行云一时起。一时起,三春暮,若言来,且就阳台路。

【上云乐】梁·武帝


《古今乐录》曰:“《上云乐》七曲,梁武帝制,以代西曲。一曰《凤台曲》,二曰《桐柏曲》,三曰《方丈曲》,四曰《方诸曲》,五曰《玉龟曲》,六曰《金丹曲》,七曰《金陵曲》。”按《上云乐》又有老胡文康辞,周舍作,或云范云。《隋书·乐志》曰:“梁三朝第四十四,设寺子导、安息、孔雀、凤皇、文鹿、胡舞、登连、上云乐、歌舞伎。”

【凤台曲】


《古今乐录》曰:“《凤台曲》,和云:‘上云真,乐万春。’”
凤台上,两悠悠。云之际,神光朝天极,华盖遏延州。羽衣昱耀,春吹去复留。

【桐柏曲】


《古今乐录》曰:“《桐柏曲》,和云:‘可怜真人游。’”
桐柏真,升帝宾。戏伊谷,游洛滨。参差列凤管,容与起梁尘。望不可至,徘徊谢时人。

【方丈曲】


方丈上,崚层云。挹八玉,御三云。金书发幽会,碧简吐玄门。至道虚凝,冥然共所遵。

【方诸曲】


《古今乐录》曰:“《方诸曲》,三洲韵。和云:‘方诸上,可怜欢乐长相思。’”
方诸上,上云人。业守仁,摐金集瑶池,步光礼玉晨。霞盖容长肃,清虚伍列真。

【玉龟曲】


《古今乐录》曰:“《玉龟曲》,和云:‘可怜游戏来。’”
玉龟山,真长仙。九光耀,五云生。交带要分影,大华冠晨缨。耇如玄罗,出入游太清。

【金丹曲】


《古今乐录》曰:“《金丹曲》和云:‘金丹会,可怜乘白云。’”
紫霜耀,绛雪飞。追以还,转复飞。九真道方微,千年不传,一传裔云衣。

【金陵曲】


勾曲仙,长乐游洞天。巡会迹,六门揖,玉板登金门,凤泉回肆,鹭羽降寻云。鹭羽一流,芳芬郁氛氲。
右七曲。

【上云乐】



【上云乐】梁·周舍


西方老胡,厥名文康。遨遨六合,傲诞三皇。西观濛汜,东戏扶桑。南泛大蒙之海,北至无通之乡。昔与若士为友,共弄彭祖扶床。往年暂到昆仑,复值瑶池举觞。周帝迎以上席,王母赠以玉浆。故乃寿如南山,志若金刚。青眼眢眢,白发长长。蛾眉临髭,高鼻垂口。非直能俳,又善饮酒。箫管鸣前,门徒从后。济济翼翼,各有分部。凤皇是老胡家鸡,师子是老胡家狗。陛下拨乱反正,再朗三光。泽与雨施,化与风翔。觇云候吕,志游大梁。重驷修路,始届帝乡。伏拜金阙,仰瞻玉堂。从者小子,罗列成行。悉知廉节,皆识义方。歌管愔愔,铿鼓锵锵。响震钧天,声若鹓皇。前却中规矩,进退得宫商。举技无不佳,胡舞最所长。老胡寄箧中,复有奇乐章。赍持数万里,原以奉圣皇。乃欲次第说,老耄多所忘。但愿明陛下,寿千万岁,欢乐未渠央。

【同前】唐·李白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康老胡雏,生彼月窟。巉岩容仪,戍削风骨。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脣。不睹谲诡貌,岂知造化神。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中国有七圣,半路颓鸿荒。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五色师子、九苞凤皇,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淋漓飒沓,进退成行,能胡歌,献汉酒,跪双膝,并两肘,散花指天举素手。拜龙颜,献圣寿,北斗戾,南山摧,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同前】唐·李贺


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大江碎碎银沙路,嬴女机中断烟素。断烟素,缝舞衣,八月一日君前舞。

【凤台曲】王无竞


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一旦彩云至,身去无还期。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

【同前】唐·李白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皇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萧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凤皇曲】唐·李白


嬴女吹玉萧,吟弄天上春。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

【箫史曲】宋·鲍照


箫史爱少年,嬴女■童颜。火粒原排弃,霞好忽登攀。龙飞逸天路,凤起出秦关。身去长不返,箫声时往还。

【同前】齐·张融


引响犹天外,吟声似地中。戴胜噪落景,龙毲逑龇纭

【同前】陈·江总


弄玉秦家女,箫史仙处童。来时兔月照,去后凤楼空。密笑开还敛,浮声咽更通。相期红粉色,飞向紫烟中。

【方诸曲】谢燮


望仙室,仰云光,绳河里,扇月傍。井公能六著,玉女善投壶。琼醴和金液,还将天地俱。

【梁雅歌】


《古今乐录》曰:“梁有雅歌五曲:一曰《应王受图曲》,二曰《臣道曲》,三曰《积恶篇》,四曰《积善篇》,五曰《宴酒篇》。三朝乐第十五奏之。”

【应王受图曲】


应王受图,荷天革命。乐曰功成,礼云治定。恩弘庇臣,念昭率性。乃眷三才,以宣八政。愧无则哲,临渊自镜。或戒面从,永隆福庆。

【臣道曲】


孝义相化,礼让为风。当官无媚,嗣民必公。谦谦君子,謇謇匪躬。谅而不许,和而不同。诫之诫之,去骄思冲。弘兹大雅,是曰至忠。

【积恶篇】


积恶在人,犹酖处腹。酖成形亡,恶积身覆。殷辛再离,温舒五族。责必及嗣,财岂润屋。斯川既往,逝命不复。镜兹馀殃,幸修多福。

【积善篇】


惟德是辅,皇天无亲。抱狱归舜,舍财去邠。豚鱼怀信,行苇留仁。先世有作,馀庆方因。鸣玉承家,锡珪于民。连城非重,积善为珍。

【宴酒篇】


记称成礼,诗咏饱德。卜昼有典,厌夜不忒。彝酒作民,乐饮亏则。腐腹遗丧,濡首亡国。誓彼六马,去兹三惑。占言孔昭,以求温克。

【梁雅歌】



【君道曲】唐·李白


唐李白曰:“梁之雅歌有五篇,今作一章。”按梁雅歌无《君道曲》,疑《应王受图曲》是也。”
大君若天覆,广运无不至。轩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小白鸿翼於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



卷五十
清商曲辞七
江南弄上

【江南弄七首】梁·武帝


《古今乐录》曰:“梁天监十一年冬,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一曰《江南弄》,二曰《龙笛曲》,三曰《采莲曲》,四曰《凤笛曲》,五曰《采菱曲》,六曰《游女曲》,七曰《朝云曲》。又沈约作四曲:一曰《赵瑟曲》,二曰《秦筝曲》,三曰《阳春曲》,四曰《朝云曲》,亦谓之《江南弄》云。”

【江南弄】


《古今乐录》曰:“《江南弄》三洲韵。和云:‘阳春路,娉婷出绮罗。’”
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

【龙笛曲】


《古今乐录》曰:“《龙笛曲》,和云:‘江南音,一唱值千金。’马融《长笛赋》曰:‘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然则《龙笛曲》盖因声如龙鸣而名曲。”
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镂竹眠玉床。婉爱寥亮绕红梁。绕红梁,流月台,驻狂风,郁徘徊。

【采莲曲】


《古今乐录》曰:“《采莲曲》,和云:‘采莲渚,窈窕舞佳人。’”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君侬歌世所希。世所希,有如玉。江南弄,采莲曲。

【凤笙曲】


《古今乐录》曰:“《凤笙曲》,和云:‘弦吹席,长袖善留客。’”
绿耀克碧彫琯笙,硃脣玉指学凤鸣。流速参差飞且停。飞且停,在凤楼,弄娇响,间清讴。

【采菱曲】


《古今乐录》曰:“《采菱曲》,和云:‘菱歌女,解佩戏江阳。’”
江南稚女珠腕绳,金翠摇首红颜兴。桂棹容与歌采菱。歌采菱,心未怡,翳罗袖,望所思。

【游女曲】


《古今乐录》曰:“《游女曲》,和云:‘当年少,歌舞承酒笑。’”
氛氲兰麝体芳滑,容色玉耀眉如月。珠佩婐卮戏金阙。戏金阙,游紫庭。舞飞阁,歌长生。

【朝云曲】


《古今乐录》曰:“《朝云曲》,和云:‘徙倚折耀华。’”宋玉《高唐赋序》曰:“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独有云气,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曰:‘所谓朝云也。’王曰:‘何谓朝云也?’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郦道元《水经注》曰:“巫山者,帝女居焉。宋玉谓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精魂为草,实谓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也。”《朝云曲》盖取於此。
张乐阳台歌上谒,如寝如兴芳晻暧。容光既艳复还没。复还没,望不来。巫山高,心徘徊。
右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