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乐府全集 >

第89章

乐府全集-第89章

小说: 乐府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毒,永叹莫为陈。
流离亲友思,惆怅神不泰。素骖伫轜轩,玄驷骛飞盖。哀鸣兴殡宫,回迟悲野外。魂舆寂无响,但见冠与带。备物象平生,长旌谁为旆。悲风鼓行轨,倾云结流蔼,振策指灵丘,驾言从此逝。

【同前三首】陶潜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鸟为动哀鸣,林风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以归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讬体同山阿。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兒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恆不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戚哭我傍。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一朝出门去,归家良未央。

【同前】宋·鲍照


独处重冥下,忆昔登高台。傲岸平生中,不为物所裁。埏门只复闭,白蚁相将来。生时芳兰体,小虫今为灾。玄鬓无复根,枯髅依青苔。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彭、韩及廉、蔺,畴昔已成灰。壮士皆死尽,馀人安在哉。

【同前】北齐·祖孝徵


昔日驱驷马,谒帝长杨宫。旌悬白云外,骑猎红尘中。今来向漳浦,素盖转悲风。荣华与歌笑,万事尽成空。

【同前】唐·赵微明


寒日蒿上明,凄凄郭东路。素车谁家子,丹旐引将去。原下荆棘丛,丛边有新墓。人间痛伤别,此是长别处。旷野何萧条,青松白杨树。

【同前二首】于鹄


阴风吹黄蒿,挽歌渡秋水。车马却归城,孤坟月明里。
双辙出郭门,绵绵东西道。送死多於生,几人得终老。见人切肺肝,不如归山好。不闻哀哭声,默默安怀抱。时尽从物化,又免生忧扰。世间寿者稀,尽为悲伤恼。

【同前】孟云卿


草草门巷喧,涂车俨成位。冥寞何所须,尽我生人意。北邙路非远,此别终天地。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尔形未衰老,尔息犹童稚。骨肉不可离,皇天若容易。房帷即灵帐,庭宇为哀次。《薤露》歌若斯,人生尽如寄。

【同前】白居易


丹旐何飞扬,素骖亦悲鸣,晨光照闾巷,轜车俨欲行。萧条九月天,哀挽出重城。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苍苍上古原,峨峨开新茔。含酸一恸哭,异口同哀声。旧垅转芜绝,新坟日罗列。春风草绿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别。

【对酒】魏·武帝


《乐府解题》曰:“魏乐奏武帝所赋《对酒歌》,太平其旨,言王者德泽广被,政理人和,万物咸遂。若梁范云‘对酒心自足’,则言但当为乐,勿徇名自欺也。”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穀满盈。班白不负戴,雨泽如此,百穀用成。却走马以粪其上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右一曲,魏乐所奏。

【同前】梁·范云


对酒心自足,故人来共持。方悦罗衿解,谁念发成丝。徇性良为达,求名本自欺。迨君当歌日,及我倾樽时。

【同前】张率


对酒诚可乐,此酒复芳醇。如华良可贵,似乳更甘珍。何当留上客,为寄掌中人。金樽清复满,玉椀亟来亲。谁能共迟暮,对酒惜芳辰。君歌尚未罢,却坐避梁尘。

【同前】陈·张正见


当歌对玉酒,匡坐酌金罍,竹叶三清泛,蒲萄百味开。风移兰气入,月逐桂香来。独有刘将阮,忘情寄羽杯。

【同前】岑之敬


色映临池竹,香浮满砌兰。舒文泛玉碗,漾蚁溢金盘。箫曲随鸾易,笳声出塞难。唯有将军酒,川上可除寒。

【同前】北周·庾信


春水望桃花,春洲藉芳杜。琴从绿珠借,酒就文君取。牵马向渭桥,日曝山头脯。山简接倒,王戎如意舞。筝鸣金谷园,笛韵平阳坞。人生一百年,欢笑唯三五。何处觅钱刀,求为洛阳贾。

【同前】唐·崔国辅


行行日将夕,荒村古冢无人迹。朦胧荆棘一鸟飞,屡唱提壶沽酒吃。古人不达酒不足,遗恨精灵传此曲。寄言当代诸少年,平生且尽杯中渌。

【同前二首】李白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昨来硃颜子,今日白发催。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



卷二十六
相和歌辞一


《宋书·乐志》曰:“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本十七曲,硃生、宋识、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其后晋荀勖又采旧辞施用於世,谓之清商三调歌诗,即沈约所谓“因弦管金石造歌以被之”者也。《唐书·乐志》曰:“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曲之遗声,汉世谓之三调。又有楚调、侧调。楚调者,汉房中乐也。高帝乐楚声,故房中乐皆楚声也。侧调者,生於楚调,与前三调总谓之相和调。”《晋书·乐志》曰:“凡乐章古辞存者,并汉世街陌讴谣,《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子》、《白头吟》之属。”其后渐被於弦管,即相和诸曲是也。魏晋之世,相承用之。承嘉之乱,五都沦覆,中朝旧音,散落江左。后魏孝文宣武,用师淮汉,收其所获南音,谓之清商乐,相和诸曲,亦皆在焉。所谓清商正声,相和五调伎也。凡诸调歌词,并以一章为一解。《古今乐录》曰:“伧歌以一句为一解,中国以一章为一解。”王僧虔启云:“古曰章,今日解,解有多少。当时先诗而后声,诗叙事,声成文,必使志尽於诗,音尽於曲。是以作诗有丰约,制解有多少,犹诗《君子阳阳》两解,《南山有台》五解之类也。”又诸调曲皆有辞、有声,而大曲又有艳,有趋、有乱。辞者其歌诗也,声者若羊吾夷伊那何之类也,艳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后,亦犹吴声西曲前有和,后有送也。又大曲十五曲,沈约并列於瑟调。今依张永《元嘉正声技录》分於诸调,又别叙大曲於其后。唯《满歌行》一曲,诸调不载,故附见於大曲之下。其曲调先后,亦准《技录》为次云。



【相和六引】


《古今乐录》曰:“张永《技录》相和有四引,一曰箜篌,二曰商引,三曰徵引,四曰羽引。箜篌引歌瑟调,东阿王辞。《门有车马客行》《置酒篇》并晋、宋、齐奏之。古有六引,其宫引、角引二曲阙,宋为箜篌引有辞,三引有歌声,而辞不传。梁具五引,有歌有辞。凡相和,其器有笙、笛、节歌、琴、瑟、琵琶、筝七种。”

【箜篌引】唐·李贺


一曰《公无渡河》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又有《箜篌谣》,不详所起,大略言结交当有终始,与此异也。”
公乎,公乎,提壶将焉如?屈平沉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诚为愚。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盘有鱼,北里有贤兄,东邻有小姑。陇亩油油黍与葫,瓦甒浊醪蚁浮浮,黍可食,醪可饮,公乎,公乎,其奈居。被发奔流竟何如?贤兄小姑哭呜呜。

【公无渡河】梁·刘孝威


请公无渡河,河广风威厉。樯偃落金乌,舟倾没犀枻。绀盖空严祀,白马徒牲祭。衔石伤寡心,崩城掩孀袂。剑飞犹共水,魂沈理俱逝。君为川后臣,妾作姜妃娣。

【同前】陈·张正见


金堤分锦缆,白马渡莲舟。风严歌响绝,浪涌榜人愁。棹折桃花水,帆横竹箭流。何言沉璧处,千载偶阳侯。

【同前】唐·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骨於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同前】王建


渡头恶天两岸远,波涛塞川如叠阪。幸无白刃驱向前,何用将身自弃捐。蛟龙啮尸鱼食血,黄泥直下无青天。男兒纵轻妇人语,惜君性命还须取。妇人无力挽断衣,舟沉身死悔难追,公无渡河公自为。

【同前】温庭筠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二十五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神锥凿石塞神潭,白马じす赤尘起。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同前】王叡


浊波洋洋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苦渡。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壶看入兮中流去。浪摆衣裳兮随步没,沉尸深入兮蛟螭窟。蛟螭尽醉兮君血乾,推出黄沙兮泛君骨。当时君死妾何适,遂就波涛合魂魄。原持精卫衔石心,穷取河源塞泉脉。

【宫引】梁·沈约


《晋书·乐志》曰:“五声,宫为君,宫之为言中也。中和之道,无往而不理焉。商为臣,商之为言强也,谓金性之坚强也。角为民,角之为言触也,谓象诸阳气,触物而生也。徵为事,徵之为言止也,言物盛则止也。羽为物,羽之为言舒也,言阳气将复,万物孳育而舒生也。是以闻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徵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隋书·乐志》曰:“梁有相和五引,三朝第一奏之,陈氏因焉。隋文帝开皇中,改五引为五音。唯迎气於五郊,降神奏之。《月令》所谓‘孟春其音角’也。”按古有清角、清徵之流,此则当声为曲,即五音是也。《唐书·乐志》曰:“五郊迎气,各以月律而奏其音。”盖因隋旧制云。
八音资始君五声,兴比和乐感百精。优游律吕被咸英。

【同前】萧子云


宅中为君声之始,气和而应律生子,四宫既作阴阳理。

【商引】梁·沈约


司秋纪兑奏西音,激扬钟石和瑟琴,风流福被乐愔愔。

【同前】萧子云


君臣数九发凉风,三弦夷则白藏通,充谐候管和六同。

【角引】梁·沈约


萌生触发岁在春,《咸池》始奏德尚仁,怗滞以息和且均。

【同前】萧子云


蛰虫始振音在斯,五声六律旋相为,《韶》继《夏》尽备《咸池》。

【徵引】梁·沈约


执衡司事宅离方,滔滔夏日火德昌,八音备举乐无疆。

【同前】萧子云


硃明在离日长至,候气而动徵为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