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人是太空人的实验品-李卫东 >

第6章

人是太空人的实验品-李卫东-第6章

小说: 人是太空人的实验品-李卫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西族的《创世纪》说,最早的时候,天地混沌未分,只有东神(男神)和色神(女神)在布置万物。

古巴比伦人认为,宇宙初期,天地不分,万物都没有形成,到处是混混沌沌的大水,后来,水分成海水、清水、云雾三种形态,由水中诞生了拉赫姆、拉哈姆两位大神,他们相配合,又生出了天神和地神;古印度人认为,宇宙本是空洞无物的混沌态,后来有物出现,它逐渐成长,最后成了一个大鸡蛋,一分为二,一半是金,一半是银,金的成为天空,银的成大地;古希腊人相信,世界首先是混沌,其次是大地,由混沌中产生出黑暗和夜晚,又从夜晚里产生天和白日。

上古神话中的混沌状态究竟指的是什么?有人认为,上古的混沌传说与康德的星云假说、现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很相似,而且讲的又是天地分离,所以,这是人类最早的关于宇宙形成的理论模式。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很值得商榷。综合世界所有关于混沌的神话,不难看出,混沌的重点并不是指天地的开辟,而讲生命的诞生。中国盘古的神话,虽然讲到了开天辟地,但重点却在讲盘古的诞生,而盘古又是人类始祖的化身,在瑶族的传说里,从混沌状态中也是生产了万物(包括人)的始祖;纳西族的东神(男神)与色神(女神)的传说,本质上还是讲生命的诞生;古巴比伦在神话中,从混沌里产生了造物神拉赫姆、拉哈姆,同样是说人类始祖的出现。在美洲的一些神话里,他们把混沌和上帝造人直接联系起来,比如,在危地马拉的基切神话中,说: 〃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大地上一片茫茫,朦胧不清……那时候,只有天和地,太阳和月亮被笼罩着。……(神)说: ' 这样下去不行,特别是现在世上还没有人类存在的时候 ' 。于是,众神们造了人。 〃

如果抛开其它内容,单看混沌神话的主干,它讲的是黑暗结束,光明诞生,即从黑暗走向光明。只有有意识的人才能感觉到这两种状态的变化。澳大利亚是一个与世界其它大陆完全隔绝的孤岛,在当地土著居民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在世界混沌未开的时候,大地上一片寂静,完全被黑暗笼罩。但并不是没有生命,所有的生命都在睡觉。大神拜爻梅一开口说话,就唤醒了大地,造物神彝神醒来,漫长的黑夜结束了。这则神话明确地告诉我们,混沌的结束是在人的感觉上,人从睡梦中醒来,就告别了混沌状态。在北美印第安人的传说里,几乎都说,人开始时住在海底,那里很黑很黑,到处乱哄哄的。有一天,人们偶然发现一条通道,顺着这条通道,就来到了阳光普照的大地,这个传说与我们所说的混沌极为相似,当人从地底来到地面,就结束了黑暗,开辟了光明。它再一次证明,生命是从混沌中走出来的。人类曾经历过一个从黑暗到光明的过程。

混沌状态与人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人与其它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人有精神和意识,假如光有一个形体而没有意识的话,人就不称其为人,只是一个两条腿的动物而已。古印度(广林奥意书)认为: 〃 世界的开端是灵魂,只有它才具有人的形式。 〃 意思是说,如果光有一个形体而没有意识,那么这个世界再好你也感觉不到,猪决不会有 〃 春光明媚 〃 之类的概念,因为它没有意识。因此,形体和精神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感知、欣赏、赞美世界的只是精神,而不是形体,你的手决不会告诉你:啊!玫瑰花真香呀!它只会告诉你一些低级的感觉,比如象冷呀、热呀、硬呀、软啊等。

在上古造人的神话里,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神在造人的时候,并不是灵与肉同步进行的,而是先造好形体,然后才给这个形态注入了精神和意识。比如,在上引黄帝造人的神话里,黄帝给了生命,众神给了形体,最后才由女娲 〃 七十化 〃 给了精神。《圣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 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人。 〃 上帝吹的这口气,是在形体造好以后注入的灵魂——精神和意识。澳大利亚关于造人的神话是这样的:大神拜爻梅只有精神、思想、智慧,但没有形体,于是,他决定造一个可以接受他精神和思想的生物,他说: 〃 我需要创造一种全新的动物。 〃 于是他造了人,造好人之后,又把自己的一部分精神注入到人体中去,人才有了灵魂。

灵魂和肉体不同步的结合,从而导致了混沌的结束和光明开辟的感受。换句话说,当外太空人造好了人的形体之后,并没有马上给人注入意识,此时的人只是一个有生命的肉体。他没有灵魂,即没有高级感知系统,不能有效感知世界。但是,肉体生命本身具有低级的感知系统,例如触觉、味觉、视觉等,可是这种感知的结果是粗糙的、影像模糊的,类似混混沌沌的状态,活像一个植物人或人的昏迷状态。突然,外太空人赋予了人高级感知系统——意识,人一下子从无意识的黑暗世界,来到有意识的光明世界,就像一个昏迷、沉睡中的人突然醒来一样。天和地在人们的意识中出现,就好象是突然出现的一般,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感受是那样的准确细腻,这个刺激太强烈了,以至深深埋在人类记忆的深处,并转化成遗传基因,世代遗传不忘,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开天辟地神话的由来(从混沌中开出天地)。上引《庄子》倏和忽为混沌凿开七窍的过程,正是使肉体生命具有意识的过程,意识出现(七窍凿开),混沌的状态也就随之结束了(混沌死了)。

人类从混沌走向光明一瞬间的强烈感受,深深贮藏在人类的潜意识中,并对人类文化及社会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民众有一种十分奇怪的心理,对什么都不愿做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而喜欢模模糊糊的思维方式,可能、也许、大概、莫须有等词经常出现的人们的思想中。这绝不是个别现象,它反映着整体文化的某种特点。儒家的中庸之道就具有这种思维的特点,另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

道教讲 〃 道 〃 ,那么什么是 〃 道 〃 呢?按道家的说法,道就是 〃 视之不见 〃 、 〃 听之不闻 〃 、 〃 搏之不得 〃 、 〃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 的东西,《老子》第二十一章有几句十分含糊的话, 〃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其真,其中有信。 〃 究竟道是什么,读完后反而使人更糊涂了,只知 〃 道 〃 就是 〃 恍惚 〃 ,那么 〃 恍惚 〃 又是什么呢?看得人真的恍恍惚惚起来。实际上,老子自己都不知 〃 道 〃 是什么,只好模棱两可的说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如果我们大胆地将老子所说的那个恍恍惚惚、窈窈冥冥的 〃 道 〃 与上古神话里那个灰朦朦暗乎乎的混沌相互联系,人们就会突然发现 〃 道 〃 和混沌是那样的相似,完全可以说老子所说的 〃 道 〃 就是混沌。关于这个推论还有一条证据,道家的至上神是元始天尊,而元始天尊的原型又是上古神话里造物神盘古。大家一定记得盘古开天的神话,是他从混沌里开出了天地,因此,盘古——元始天尊的本身就包含了混沌的意思。

从老子的哲学体系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出 〃 道 〃 和混沌的关系。老子讲 〃 道 〃 ,旨在说明世界万物都源出 〃 先天地而生 〃 的那个精神,即 〃 道 〃 。《道德经》开篇这样写到: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如果我们以上的假设是正确的,即有意识的人产生于混沌之后,那么正好与老子的哲学体系相符,人类是从混沌结束的一瞬间开始感知世界,在古人浅薄的思想里,无疑世界万物都是从恍恍惚惚、窈窈冥冥中产生的,所以道家才把它作为认识世界的起点。

在世界范围的早期文化里还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现象,那就是对地狱及鬼魂的描述。今天我们不谈世界各民族的地狱、鬼魂文化抛开表面差异后的一致本质,只注意地狱阴冷、黑暗的表现形式。

古人认为鬼是人死后的魂魄,人死之后魂魄要回到它来的地方,故而《说文解字》云: 〃 人所归为鬼。 〃 古人也把死人称为 〃 归人 〃 。那么人死之后要回到哪里去呢,要回到一个充满黑暗、阴冷,满是邪恶与痛苦的地方,即地狱。《山海经·海内经》里说:在寒冷、黑暗的北极,有座黑幽幽的大山,名字叫幽都。这个地方什么都是黑的,有黑色的鸟、黑色的蛇、黑色的狗、黑色的老虎,还有黑色的狐猩,甚至,这里的居民都是漆黑的,这就是地狱。中国古史记载中还有一处地狱在东海的桃都山上,山上有株巨大的桃树,树顶上站着只金鸡,在大桃树东北树枝间有一座门户,那就是鬼门,神茶、郁垒一左一右威风凛凛地把守着。据传说,鬼都住在桃树的门里,晚上出去活动,天亮金鸡叫之前必须回到鬼国。二位神将如果发现晚上出去的鬼中有祸害人的恶鬼,就用苇索捆绑起来,扔到山后去喂老虎。

以上二则关于地狱的描述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把地狱与黑暗相联系,二是将地狱说成是一个痛苦、磨难的场所,比如说,看守幽都城门的是巨人土伯,其身像牛,三目虎首,举着一双血淋淋的大手,到处追赶着可怜的鬼魂。再比如说,佛教的地狱残毒无比,单看一个椎砷地狱,这个地狱有许多火石山,罪鬼入其间,两山自然合住,把鬼夹在山中,使其骨肉碎烂,然后又有大铁象,足踏罪鬼,反复旋转,罪鬼顿时身体破碎,脓血满地;狱卒又将罪鬼捉到大石板上,用火石压身,还用铁杵捣烂其头。其它地狱可想而知。人们至今搞不懂,人类对鬼魂、地狱思想的起源,难道仅仅是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吗?为什么要把地狱设想得阴冷、黑暗和残毒无比呢?

从世界所有民族有关地狱的思想里,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人类是用假想的地狱来发泄一种情绪,发泄潜藏在人们思想深处某种极为强烈的怨毒情绪,这种情绪既包含了怨恨,也包含了恐惧,而且这种不太好的情绪又肯定与黑暗有关。我们认为,人类关于地狱的种种描述及内藏的情绪与混沌世界有关。

现代医学证明,任何活细胞都有记忆的功能,不但动物如此,植物也如此。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个痛苦的假设:太空人利用地球已有动物,撮其活细胞中的基因分子进行加工、重组的过程,对任何一种被其利用的生物细胞来说,都是一个痛苦、可怕的经历。在试验室里,动物细胞被肢解、接拼、剪接,这是一个血淋淋的痛苦经历,就像一个人被手术刀一块一块肢解了一样。而且在完善人体结构的过程中,这样血淋淋的事情不知发生过多少次,痛苦的记忆一代一代强化,最后被遗传基因保留下来,深深潜藏在我们人类的每一个细胞中。但是,这种记忆是十分模糊的。当人类被赋予了高级感知能力——精神和意识之后,这种模糊不清的痛苦、怨毒的情绪夹杂在思维中,形成了与混沌状态差不多的地狱、鬼魂思想。因此,人类天生对黑暗、死亡等有一种本能的厌恶感,这种情绪使人们创造了可怕的地狱,它再现了人类形成初期细胞被反复肢解、接拼的痛苦经历,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