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全三国文 >

第69章

全三国文-第69章

小说: 全三国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之谥,纪功惩恶也,故有桓、文、灵、厉之谥。今侯始封,其以功美受爵
士者,虽无官位,宜皆赐谥,以纪其功。且旌奉法,能全爵禄者也。其斩将搴旗,
以功受爵,而身在本位,类皆比列侯。自关内侯以下,及名号赐爵附庸,非谥所
及,皆可阙之。若列侯袭有官位,比大夫以上,其不莅官理事,则当宿卫中劝,
或身死王事,皆宜加谥。其余袭爵,既无功劳,官小善微,皆不足录。(《通典》
一百四。尚书赵咨奏云云。黄门侍郎荀闳议云云,一本作“荀攸”,疑误。攸为
黄门侍郎在汉灵帝少帝时,赵咨为尚书在魏明帝时,故知是荀闳也。后汉亦有
《赵咨传》,不言为尚书。)
    ☆江卫
    卫,爵里未详。
    ○与荀仲茂笺
    举国喁喁,叹慕盈途。(《文选》沈约《齐安陆昭王碑文》注)
    ☆王基
    基字伯舆,东莱曲城人。黄初中察孝廉,除郎中。太和中擢中书侍郎,迁安
平太守,免。正始中,曹爽请为从事中郎,出补安丰太守,加讨寇将军,嘉平中
征拜尚书,出为荆州刺史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正元初进封常乐亭侯,迁镇
南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领豫州刺史,进封安乐乡侯。甘露中,以本官行镇东
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转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进封东武侯,又转征南
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景元二年卒,赠司空,谥曰景侯。有《新书》五卷。
    ○上明帝疏谏盛修宫室
    臣闻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故在民上者,不可以
不戒惧。夫民逸则虑易,苦则思难,是以先王居之以约俭,俾不至于生患。昔颜
渊云,东野子之御,马力尽矣而求进不已,是以知其将败。今事役劳苦,男女离
旷,愿陛下深察东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驷于未尽,节力役于未困。昔汉
有天下,至孝文时唯有同姓诸侯,而贾谊忧之曰:“置火积薪之下而寝其上,因
谓之安也。”今寇贼未殄,猛将拥兵,检之则无以应敌,久之则难以遗後,当盛
明之世,不务以除患,若子孙不竞,社稷之忧也。使贾谊复起,必深切于曩时矣。
(《魏志·王基传》)
    ○上疏请守便宜
    今与贼家(《通典》作“与贼交利”。)对敌,当不动如山。若迁移依险,
人心摇荡,于势大损。诸军并据深沟高垒,众心皆定,不可倾动,此御兵之要也。
(《魏志·王基传》,《通典》一百五十八)
    ○奉诏停驻请进军南顿议
    俭等举军足以深入,而久不进者,是其诈伪已露,众心疑沮也。今不张示威
形以副民望,而停军高垒,有似畏懦,非用兵之势也。若或虏略民人,又州郡兵
家为贼所得者,更怀离心;俭等所迫胁者,自顾罪重,不敢复还,此为错兵无用
之地,而成奸宄之源。吴寇因之,则淮南非国家之有,谯、沛、汝、豫危而不安,
此计之大失也。军宜速进据南顿,南顿有大邸阁,计足军人四十日粮。保坚城,
因积谷,先人有夺人之心,此平贼之要也。(《魏志·王基传》)
    ○进据氵隐水复议
    兵闻拙速,未睹工迟之久,方今外有疆寇,内有叛臣,若不时决,则事之深
浅未可测也。议者多欲将军持重。将军持重是也。停军不进非也。持重非不行之
谓也。进而不可犯耳。今据坚城,保壁垒,以积实资虏,县运军粮,甚非计也。
(同上。)
    ○被诏迎邓由驰驿陈状
    且当清澄,未宜便举重兵深入应之。(《魏志·王基传》》注引司马彪《战
略》)
    夷陵东道,当由车御至赤岸,乃得渡沮,西道当出箭溪口,乃趣平土,皆山
险狭,竹木丛蔚,卒有要害,驽马不陈。今者筋角弩弱,水潦方降,废盛农之务,
徼难必之利,此事之危者也。昔子午之役,兵行数百里而值淋雨,桥关破坏,後
粮腐败,前军县乏。姜维深入,不待辎重,士众饥饿,覆军上邦。文钦、唐咨,
举吴重兵;昧利寿春,身没不反。此皆近事之鉴戒也。嘉平以来,累有内难。当
今之宜,当镇安社稷,抚宁上下,力农务本,怀柔百姓,未宜动众以求外利也。
得之未足为多,失之伤损威重。(《魏志·王基传》》注引司马彪《战略》)
    昔汉祖纳郦生之说,欲封六国,寤张良之谋,而趣销印。基谋虑浅短,诚不
及留侯,亦惧襄阳有食其之谬。(同上。)
    ○荐刘毅于公府
    毅方正亮直,挺然不群,言不苟合,行不苟容,往日侨仕平阳,为郡股肱。
正色立朝,举纲引墨。朱紫有分,郑卫不杂,孝悌著于邦族,忠贞效于三魏。昔
孙阳取骐骥于吴坂,秦穆拔百里于商旅。毅未遇知己,无所自呈。前已口白,谨
复申请。(《晋书·刘毅传》)
    ○伐吴进趣之宜封
    夫兵动而无功,则威名折于外,财用穷于内,故必全而后用也。若不资通川
聚粮水战之备,则虽积兵江内,无必渡之势矣。今江陵有沮、漳二水,溉灌腴之
田以千数。安陆左右,陂池沃衍。若水陆并农,以实军资,然後引兵诣江陵、夷
陵,分据夏口,顺沮、彰,资水浮谷而下。贼知官兵有经久之势,则拒天诛者意
沮,而向王化者益固。然後率合蛮夷以攻其内,精卒劲兵以讨其外,则夏口以上
必拔,而江外之郡不守。如此,吴、蜀之交绝,交绝而吴禽矣。不然,兵出之利,
未可必矣。(《魏志·王基传》)
    ○戒司马景王书(嘉平四年)
    天下至广,万机至猥,诚不可不矜矜业业,坐而待旦也。夫志正则众邪不生,
心静则众事不躁,思虑审定则教令不烦,亲用忠良则远近协服。故知和远在身,
定众在心。许允、傅嘏、袁侃、崔赞皆一时正士,有直质而无流心,可与同政事
者也。(《魏志·王基传》)
    ☆王武
    武,爵里未详。
    ○上武略士表
    幽州刺史王雄,□□气□,长涉道艺,天性仁勇,□毅有略,约身俭己,务
养吏士,能得人欢心,谓当任为大将也。(《书钞》未删改本一百十五。案:雄
王浑父孟达亦有荐王雄表,见《苏林传》》注)
    ☆王象
    象字羲伯,并州人。少孤,为人牧羊,而私读书,杨俊赎之。文帝受禅,拜
散骑侍郎,迁常侍,封列侯,受诏撰皇览,领秘书监,以救杨俊不许,发病死。
有集一卷。
    ○荐杨俊
    伏见南阳太守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弘量,体仁足以育物,笃实足
以动众,克长後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断。自初弹冠,所历垂化,再
守南阳,恩德流著,殊邻异党,襁负而至。今境守清静,无所展其智能,宜还本
朝,宣力辇毂,熙帝之载。(《魏志·杨俊传》)

    ●卷三十九·魏三十九
    ☆张就
    就,戊已校尉张恭子。黄初中代恭为校尉,後为金城太守。
    ○被拘执私与父恭疏(案:事在建安十年间)
    大人率厉敦煌,忠义显然,岂以就在困厄之中而替之哉?昔乐羊食子,李通
覆家,经国之臣,宁怀妻孥邪?今大军垂至,但当促兵以掎之耳。愿不以下流之
爱,使就有恨于黄壤也。(《魏志·阎温传》)
    ☆张既
    既字德容。(见《御览》三百八十五引《三辅决录》。)黄初中为雍州刺史,
又为凉州刺史,封西乡侯。
    ○表毋丘兴
    河右遐远,丧乱弥久。武威当诸郡路道喉辖之要,加民夷杂处,数有兵难。
领太守毋丘兴到官,内抚吏民,外怀羌、胡,卒使柔附,为官效用。黄华、张进
初图逆乱,扇动左右。兴志气忠烈,临难不顾,为将校民夷陈说祸福,言则涕泣。
于时男女万口,咸怀感激,形毁发乱,誓心致命。寻率精兵胁张掖,济拔领太
守杜通、西海太守张睦。张掖番和、骊干二县吏民及郡杂胡弃恶诣兴,兴皆安
恤,使尽力田。兴每所历,尽竭心力,诚国之良吏。殿下即位,留心万机,苟有
毫毛之善,必有赏录,臣伏缘圣旨,指陈其事。(《魏志·毋丘俭传》》注引
《魏名臣奏》)
    ○答文帝问苏则
    金城郡昔为韩遂所见屠剥,死丧流亡,或窜戎狄,或陷寇乱,户不满五百。
则到官,内抚凋残,外鸠离散,今见户千余。又梁烧杂种羌,昔与遂同恶,遂毙
之后,越出障塞。则前后招怀,归就郡者三千余落,皆恤以威恩,为官效用。西
平麴演等倡造邪谋,则寻出军,临其项领,演即归命送质,破绝贼粮。则既恤民
之效,又能和戎狄,尽忠效节。遭遇圣明,有功必录。若则加爵邑,诚足以劝忠
臣,励风俗也。(《魏志·苏则传》注引《魏名臣奏》)
    ☆孟康
    康字公休,安平广宗人,黄初中为散骑侍郎,正始中出为弘农太守,领典农
校尉,嘉平末徙渤海太守,入为中书令,转中书监,封广陵亭侯。有《汉书音义》
若干卷,《老子注》二卷。
    ○荐崔林
    夫宰相者,天下之所瞻效,诚宜得秉忠、履正、本德仗义之士,足为海内所
师表者。窃见司隶校尉崔林,禀自然之正性,体高雅之弘量。论其所长以比古人,
忠直不回则史鱼之俦,清俭守约则季文之匹也。牧守州郡,所在而治,及为外司,
万里肃齐,诚台辅之妙器,衮职之良才也。(《魏志·崔林传》)
    ☆李恩
    恩,黄初中为郎中。
    ○历议
    以太史天度与相覆校,二年七月三年十一月望,与天度日皆差异。月蚀加时,
乃后天六时半,非从三度之谓,定为后天过半日也。(《晋书·律历志中》)
    ☆程晓
    晓字季明,东郡东阿人,卫尉昱之孙。黄初中封列侯。嘉平中为黄门侍郎,
后为汝南太守。有集二卷。(案:《艺文类聚》四有晋程晓诗。或晋受禅后,其
人尚在,或别是一人也。俟考。)
    ○请罢校事官疏
    《周礼》云:“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春秋传》曰:“天有十日,人有
十等。”愚不得临贤,贱不得临贵。于是并建圣哲,树之风声。明试以功,九载
考绩。各修厥业,思不出位。故栾书欲拯晋侯,其子不听;死人横于街路,邴吉
不问。上不责非职之功,下不务分外之赏,吏无兼统之势,民无二事之役,斯诚
为国要道,治乱所由也。远览典志,近观秦汉,虽官名改易,职司不同,至于崇
上抑下,显分明例,其致一也。初无校事之官干与庶政者也。昔武皇帝大业草创,
众官未备,而军旅勤苦,民心不安,乃有小罪,不可不察,故置校事,取其一切
耳,然检御有方,不至纵恣也。此霸世之权宜,非帝王之正典。其后渐蒙见任,
复为疾病,转相因仍,莫正其本。遂令上察宫庙,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
限,随意任情,唯心所适。法造于笔端,不依科诏;狱成于门下,不顾覆讯。其
选官属,以谨慎为粗疏,以讠讠同为贤能,其治事,以刻暴为公严,以循理为
怯弱。外则托天威以为声势,内则聚群奸以为腹心。大臣耻与分势,含忍而不言,
小人畏其锋芒,郁结而无告。至使尹模公于日下肆其奸慝;罪恶之著,行路皆知,
纤恶之过,积年不闻。既非《周礼》设官之意,又非《春秋》十等之义也。今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