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现代史下卷 >

第53章

现代史下卷-第53章

小说: 现代史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强调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口号下,通过援助、贸易、旅行、科技与 

文化交流,设法削弱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俄国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的依附 

状态,从出现在铁幕上的任何裂缝中培养自由的种子”。这一“和平战略” 

也是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企图通过“粮食用于和平”计划,“攀亲戚”运 

动,派遣“和平队”等手段,争取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把它们纳入美国战 

略轨道。为了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推进美国的全球扩张,肯尼迪提出了以“灵 

活反应战略”,取代艾森豪威尔的主要运用核威慑力量与苏抗衡的大规模报 

复战略。即既准备打有限核战争和核大战,也准备打常规战争与特种战争。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后,约翰逊继任总统。他几乎完全 

继承了肯尼迪的外交政策,没有作出任何重大调整。无论是肯尼迪,还是约 

翰逊,都犯了一个通病,即他们都无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过高估计了美 

国的实力,一味试图在遏制“共产主义”中取胜,以有利于美国的全球扩张。 

结果在侵越战争中受到严重挫折,在疯狂的军备竞赛中削弱,使战后美国外 

交政策的基石——杜鲁门主义根本动摇。 

     入侵古巴失败 在肯尼迪任期内,美国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采取 

了武装干涉行动。美国特别惧怕共产主义在古巴得势,其第一次干涉就是支 

持古巴流亡分子入侵古巴。1961年4月17日,中央情报局装备和训练的反 

卡斯特罗的1400多名古巴流亡分子,乘美国运输船并在中央情报局雇佣人员 

所驾飞机的掩护下,由古巴南海岸的猪湾(吉隆滩)登陆。结果,在短短72 

小时内全部被击溃,使美国的这场间接军事入侵遭到彻底失败。 

     在肯尼迪政府策动的猪湾入侵失败之后,赫鲁晓夫趁机倡议举行美、苏 

高级首脑会议,试图摸清肯尼迪外交政策的底牌,并向肯尼迪施加压力。肯 

尼迪则想利用这个机会挽回因猪湾事件失去的威望,因而接受了赫鲁晓夫的 


… Page 164…

挑战。 

    维也纳会谈 1961年6月3日和4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维也纳进 

行了两天的会谈。会谈的主要议题有双边关系、裁军、禁止核试验条约、柏 

林和老挝问题等。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柏林问题上。赫鲁晓夫重新提出了1958 

年曾提出过的要求,就是使柏林成为自由城市,美国、英国和法国从百柏林 

撤军。如果西方国家拒绝,苏联将单独同民主德国媾和,那时西方国家进入 

西柏林都须得到民主德国的同意。肯厄迪断然拒绝赫鲁晓夫的要求。这次会 

谈结果成了一场新的柏林危机的前奏。 

    柏林墙事件 赫鲁晓夫重新提出柏林问题有种种目的。基本目的是迫使 

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承认民主德国,使德国分裂成为国际公认的既成事实。直 

接目的是拔掉西柏林这根肉中刺。自第二次柏林危机以来,东柏林人心惶惶, 

1960年跑离民主德国的人数达创纪录的15万多人。据统计,从战后到1961 

年夏,离开东柏林的人超过200万,其中很多是技术人员。而且西柏林成了 

西方国家反苏、反共的宣传中心和间谍中心。 

    维也纳会谈结束后,赫鲁晓夫决心在西柏林问题上与肯尼迪较量一番。 

1961年7月初,他宣布暂停苏军复员,并将苏联的军费增加1/3。肯尼迪立 

即作出了强硬的反应。他认为西柏林是美苏对抗的焦点,表示决不容许西方 

被赶出西柏林。他要求国会追加 32 5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征召部分后备役 

人员和国民警卫队,扩大民防计划,修筑防空设施。顿时间美国和苏联剑拔 

弩张,持续近3年的柏林危机开始进入新的(禁止)。 

     1961年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并从 

15日起沿着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在东柏林境内修筑起一道“柏林墙”,西 

柏林人进出东柏林都要经过边境站的检查,还需办理入境手续。这一出其不 

意的行动使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措手不及,恼怒之至,但除了发出警告之外, 

不得不把“柏林墙”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柏林墙既已筑起,赫鲁晓夫便 

于10月10日苏共22大上正式取消了要求美、英、法于1961年12月底以前 

撤出西柏林的期限。不久,赫鲁晓夫冻结了德国和西柏林问题。美、苏关系 

得以再次缓和下来。柏林危机的结束,是美苏进行军事对抗后妥协的结果。 

但这不过是为新的危机埋下了种子。 

     就在柏林危机过程中,美苏双方之间核军备竞赛迅速升级。“柏林墙” 

筑起两个星期后,苏联撕毁美、苏两国为期三年的禁止核试验协议,恢复了 

一系列核试验。肯尼迪看出苏联是虚张声势,对美国不会构成任何真正威胁, 

但也不甘示弱,在9月命令恢复地下核试验。美、苏军备竞赛又进入一个高 

潮。 

     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美国与古巴断交。苏联取得了打入美国在西半 

球势力范围的机会,向古巴提供经济、军事援助。美国感到不安。 

     1962年8月底,美国U—2高空侦察机在古巴上空发现近程导弹发射场。 

肯尼迪总统立刻在9月4日对苏联发出警告。苏联予以否认。但是在10月 

14日后,U—2飞机拍摄到苏联正在修建的中程与中远程导弹发射场的照片。 

     10月22日晚,肯尼迪通过电视向全国正式通报苏联在古巴设置中程导 

弹的“惊人”消息,宣布对古巴实行名为“隔离”的海上封锁,以阻断正在 

运往古巴的武器运输线。肯尼迪声称美国的政策是把从古巴向西半球任何国 

家发射的核导弹视为苏联对美国的袭击,必将招致美国的全面报复。他呼吁 

赫鲁晓夫放弃这种“统治世界的方针”,要求苏联立即从古巴撤出所有中程 


… Page 165…

导弹。 

     根据肯尼迪的命令,180多艘美国军舰在加勒比海进行巡逻,形成对古 

巴的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设在古巴的关塔那摩海军基地也得到加强。载有 

核弹头的B—52轰炸机进入古巴周围的上空,美国在全世界的海、陆、空三 

军部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一场前所未有的可能触发核战争的危机笼罩着美 

国和全世界。肯尼迪及其政府官员紧张地等待苏联的反应。 

     就在肯尼迪进行战争威胁,核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赫鲁晓夫,自知苏联 

仍处于军事劣势,无可奈何地后退了。10月24日,数艘苏联货船或是改变 

航线,或是停在远离古巴的海面上,这表明美国的封锁起了作用。 

     自10月26日起,苏、美双方信件不断,最后,赫鲁晓夫在10月28日 

的复信中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的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了。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之间的一次核赌博。这场危机不仅对美、苏 

关系,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把 

世界推到核战争的边缘,最后又不得不妥协,从而开创了美、苏关系既对抗 

又对话,既斗争又妥协的新阶段。但苏联在危机期间深受屈辱,决心全力发 

展核武器,导致两个超级大国新的激烈争夺。 

     美国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占了上风,提高了自己的威望。但是,西方国家, 

特别是法国和西德,对于美国事先未同北约协商就采取制造危机的行动,并 

和苏联搞“越顶外交”,感到不满和忧虑。因此,西方盟国感到必须加强独 

立,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它们对美国的信任度下降,北约的作用受到削弱。 

后来法国更加积极地发展独立的核力量,倡导“欧洲人的欧洲”。1964年1 

月法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表明它对美国的不信任。 



                         三、美苏的新交易和角逐 



     关于核武器试验条约的谈判 还在1958年10月,美国、英国和苏联 

就开始了关于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谈判。在解决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中,美、 

苏双方更感到维护核垄断地位的重要,为此它们进行了新的交易。危机结束 

后,美国和苏联加快了就禁止核试验达成协议的步伐。 

     1963年7月15日,美、英、苏在莫斯科恢复谈判,并很快达成协议。8 

月5日,三国代表在莫斯科签署《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 

器试验条约》 (以下简称《部分核禁试条约》)。条约于同年10月10日生 

效。此后,约有100个国家加入该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各国保证在大气层、 

外层空间或水下“禁止,防止并且不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 

爆炸”,还保证“不引起,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加”上述核武器试验爆炸或 

其他核试验。 

     美、苏签订的《部分核禁试条约》是一个意在巩固美、苏核垄断地位的 

条约。美、苏以此限制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然而,美、 

苏垄断核武器的目的没能达到。法国拒绝在《部分核禁试条约》上签字。中 

国则揭露了美、苏的企图,指出正确途径应是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给美、苏核垄断与核讹诈 

政策以有力打击。同时中国政府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968年美、苏又联合抛出所谓“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并于同年7月签 


… Page 166…

署。这标志着美苏在核武器问题上的更大勾结。条约主要内容是:有核国家 

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将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转让给无核武器国家,或帮 

助这些国家制造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无核武器国家保证不制造或以其 

他方法取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不从其他国家接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 

炸器械,也不索取或接受这方面的援助。条约掩盖美、苏核竞赛是世界紧张 

局势的根源,反而归罪于“核扩散”。条约还规定国际原子能总署有权检查 

无核国家的核技术情况,这就为美、苏利用国际组织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打开 

了大门。 

     葛拉斯堡会议 1956年英、法侵略埃及失败后,美、苏加紧了对中东, 

尤其是对埃及的渗透和扩张。美国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企图取代英、法, 

填补中东地区出现的真空。苏联则以军事、经济援助为手段,加紧向埃及、 

叙利亚、伊拉克等国扩展其影响。苏联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埃及等国倒向美国, 

同时却害怕埃及同以色列真的发生军事对抗时把自己卷了进去。 

     美国针对苏联的行动,决定大力武装以色列,集中打击埃及,以排挤苏 

联。 

     以色列自苏伊士战争失败以来,一直耿耿于怀,便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 

积极扩军备战。1967年6月5日拂晓,以色列出动大批作战飞机对埃及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