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现代史下卷 >

第67章

现代史下卷-第67章

小说: 现代史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识从一般的反战,逐渐上升到指出这场战争是“美帝国主义的必然产物”。 

反战运动终于唤起美国公众舆论在 1968年暮春断然采取了反对美国参加越 

南战争的立场。“新左派”的斗争迫使美国统治阶级不得不对低下的社会各 

阶层的处境表示“关注”,同时几乎所有可能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的人都许 

诺说,如果自己当选,就将使美国摆脱“越战”。 

      “新左派”运动常常被认为是一个没有明确政治纲领的造反行动,内部 

思想和主张也纷繁不一,并往往带有无政府主义倾向,而且到70年代初随着 

侵越战争的结束,也就逐渐销声匿迹了。但这场运动却反映出这些青年在科 

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对于社会不公而产 

生的“压抑”感,以及对于一个充满资产阶级偏见,特别是种族歧视的社会 

的“异化”感。旷日持久的美国侵越战争更使他们增加了“对美国政府的信 

用和动机的怀疑”。这说明美国这样的社会制度不可避免地蕴藏着人们要求 

变革的种子。 

     在黑人民权运动和“新左派”运动的影响下,60年代还蓬勃兴起了美国 

女权运动。妇女们从黑人争取民权斗争中认识到妇女地位同黑人的处境有类 

似之处,她们还从民权运动中学到了进行政治活动的能力。女权运动按其主 

张和活动方式分为温和派和激进派。温和派女权主义者主张在现存体制内通 

过改良来实现妇女的经济和社会目标。1967年,全国妇女组织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通过的权利法案,集中反映了她们的要求,即迅速通过平等权利宪法 

修正案,保证所有妇女获得平等就业的机会;妇女产后有恢复工作的权利并 

享有产假等等。她们主要以新闻揭露、法院诉讼和国会立法等手段展开斗争。 

激进派主体是一批青年妇女。她们当中许多人在60年代初期参加过民权运 

动、反战运动和“新左派”组织。她们认为妇女是一个被压迫阶级。她们作 

为性对象、生育者、家仆和廉价劳动力而受到剥削。其中有少数人意识到妇 

女受压迫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才是妇女解放的出路。她们往往 

采取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使用过的游行示威、抗议活动的斗争方式。女权运 

动使社会对妇女的基本要求给予更多重视并迫使当局作出让步。1967年,约 

翰逊总统签署行政命令,禁止在与联邦有关的就业范围内实行性别歧视。 

     60年代美国群众运动的高涨,打破了保守沉闷的政治局面,暴露了美国 

社会的弊端,使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对外扩张的霸权主义受到沉重的 

打击。 



                    三、尼克松的经济政策和水门事件 



      “新经济政策”和“新联邦主义” 尼克松在1968年11月总统竞选 


… Page 207…

中,以微弱多数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汉弗来,当选为美国第37任总统。他就任 

时,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外交都处在一个严重的转折时期。特别是经济上,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告结束。战后美国以联邦政府干 

预、调节为主要特点,以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为主要手段的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开始出现新的危机,凯恩斯主义开始失灵。加上美国统治者坚持奉行侵 

略政策,不断扩大侵越战争,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1968年财 

政赤字高达252亿美元。通货膨胀随之严重,消费物价指数在1965年以后的 

4年里每年平均上涨3。8%,比60年代前期高出3倍。对外贸易状况也显露 

出由盛到衰的迹象。60年代前半期每年平均还有54亿美元的顺差,1968年 

对外贸易顺差仅8。37亿美元。在尼克松就职之后,1971年,美国出现了自 

上个世纪末以来的第一次外贸逆差。许多美国人在1968年就已意识到这种变 

化的趋势。《时代》杂志主编黑德利·多诺万则在1969年初的公开演说中宣 

告“美国世纪”的衰落。 

     尼克松上台时,美国经济迫在眉睫的问题是通货膨胀。他的经济顾问认 

为这是由“伟大社会”的庞大开支造成的。于是尼克松政府最初采取了共和 

党传统的保守措施,诸如削减联邦开支,紧缩货币和信贷。但结果却造成急 

剧的经济下降,失业人数继续增长,对于克服通货膨胀则完全无济于事,而 

且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两症并发的“滞胀”现象。为摆脱 

困境,尼克松决定改弦易辙。1971年1月尼克松宣布,他要用赤字财政政策 

来实现充分就业,并宣称“我现在也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显然,他被迫 

放弃了限制经济增长的政策,而且要象他的前任民主党总统一样,采取赤字 

开支战略,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他又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归咎于工人工资过 

高,使资方不得不把成本增加转移到价格上去。于是,尼克松决定采取刺激 

经济的非常措施。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向全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 

主要内容为:冻结工资、物价、房租、和红利90天,要求国会削减联邦开支, 

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对进口商品增收 10%的附加税。 

新经济政策曾一度对急剧发展的通货膨胀产生了抑制作用,但从总体上看, 

未能为解决滞胀问题找到出路。加上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产油国对 

美国等西方国家进行石油禁运,导致石油价格猛涨。到1974年4月新经济政 

策宣告收场时,美国通货膨胀率已猛升到12。2%,突破两位数大关。美国经 

济再次陷入滞胀困境。尼克松不得不承认,“后果是很不愉快的”。 

     尼克松还把美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归咎于过去 1/3世纪中,权力和责任集 

中于华盛顿,造成了一个运转不灵、效率低下的庞大官僚机构。于是提出了 

 “还权于州”,“还政于民”的口号,主张实行“新联邦主义”。主要措施 

是税收分享。1972年10月,尼克松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分享岁入法”,计 

划在五年期间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及地方政府共同分享301亿美元的联邦岁 

入,其目的是扩大州和地方政府的职权和它们干预经济的作用,减少联邦政 

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减少或消除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借以克服“滞胀” 

型危机。从实施效果看,以税收分享形式发放给州和地方政府的岁入,只相 

当于同期内州和地方政府开支的5%,可说是杯水车薪。在解决新政式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的政府间关系失调的问题上,未取得多大进展。 

      “水门事件”和尼克松的下台 在1972年大选中,尼克松在50个州 

中的49个州获胜,连任总统。正当他踌躇满志时,导致他下台的“水门事件” 

丑闻被揭发出来了。 


… Page 208…

       还在1972年6月17日,以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 

  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窃 

                       ① 

  听器时,当场被捕。这一事件曾一度被尼克松竭力掩盖开脱,但在对这一案 

  情的继续调查中,1973年3月取得突破性进展,尼克松政府班子里的许多人 

  都被揭发出来,并涉及到尼克松本人。尽管他竭力向新闻界表白“我不是一 

  个无赖”,但形势对尼克松越来越不利。1973年10月23日,众议院决定由 

  该院司法委员会负责搜集、调查尼克松的罪证,准备对他进行弹劾。1974年 

  7月底,该委员会通过了弹劾尼克松的三项条款。尼克松于万般无奈之际, 

  为避免因弹劾而彻底身败名裂,于8月8日正式宣布辞职。曾经一心要名垂 

  史册的尼克松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迫辞职的总统。 

       副总统福特接替尼克松任总统。福特接任总统后,又任命纳尔逊·洛克 

  菲勒为副总统。由于福特本人是在1973年10月副总统阿格纽因被控偷税和 

  受贿而辞职后由尼克松挑选为副总统的,由于洛克菲勒又是福特任命的,所 

  以这一届的正副总统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都未经民选产生。 

       福特是个保守分子,拿不出解决危机的有力措施。他上台后一个月就宣 

  布赦免尼克松任职期间的“一切罪行”,从而使他的威望和政治信誉迅速下 

  降。“水门事件”使美国人对美国的所谓民主制度感到沮丧、幻灭和失望。 



      四、卡特中间道路的经济政策和“新保守主义”的“里根革命” 



       卡特的中间道路的经济政策及其后果 1976年11月总统竞选中,民 

  主党人吉米·卡特击败福特,当选为美国第39任总统。卡特面临的最严重问 

  题是滞胀危机和能源问题。1977年2月2日,卡特在首次炉边谈话中宣称, 

  他是“在近4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下降中上台的”,表示要努力从衰退中恢复 

  过来。但是卡特并没有提出什么对付滞胀的有效措施。他一面继续使用自由 

  主义措施,一面又试图从保守主义中找办法,在政策上表现出左右摇摆的中 

  间道路特征。 

       卡特执政初期,致力于刺激经济和实现充分就业。1977年1月31日, 

  卡特向国会提出“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包括“回扣”方案。它规定给每 

  个纳税者退税50美元,总额为114亿美元;此外,包括减税和用于公共工程 

  和综合就业训练的联邦开支计划。这是一个沿袭战后美国凯恩斯主义者刺激 

  经济复苏的方案。这些措施确曾对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起到一定作用。1977 

  年和1978年美国经济曾有所增长,失业率有所降低。但是,这一政策的后果 

  是加剧了通货膨胀。1978年,通货膨胀率上升到9。6%,1980年初,物价上 

  涨年率猛升到18%。卡特政府被迫对通货膨胀采取比较有力的行动,包括削 

  减联邦预算、控制信贷、节约能源等。但控制信贷的结果,立即使利率腾飞, 

  扼杀了住房建筑、汽车购买和其它产业的供血来源。加上石油价格持续上涨, 

  美国的购买力元气大伤,终于导致1980年上半年的衰退,战后美国第7次经 

  济危机降临。卡特在医治70年代的滞胀方面未获成功。卡特政府政策的左右 

  摇摆,忽而侧重刺激生产,忽而又转向平抑物价,固然表现其指挥失当,但 



① 后据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副主任马格鲁德称,窃听的具体目的是想弄明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劳伦 



斯·奥布赖恩是否知道尼克松从企业巨头霍德华·休斯那里接受了一笔I0 万美元的现金赠款,因为此事如 

果传开,将使尼克松难堪。 


… Page 209…

从根本上说,反映了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盛到衰时,无论凯恩斯主义 

抑或是传统的共和党政策都难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