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01史记 >

第28章

01史记-第28章

小说: 01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
俯仰诎信,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
者天地之齐,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故先王之喜
怒皆得其齐矣。喜则天下和之,怒则暴乱者畏之。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魏文侯问於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
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子夏答曰:“今夫古乐,进旅而退旅,和正以广,弦匏笙簧合守拊鼓,始奏
以文,止乱以武,治乱以相,讯疾以雅。君子於是语,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
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淫,溺而不止,及优侏儒,
犭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今君之所
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夫乐之与音,相近而不同。”
    文侯曰:“敢问如何?”
    子夏答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昌,疾不作而无ビ祥,
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之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
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诗曰:‘莫其
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俾。俾於文王,其德
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此之谓也。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与?”
    文侯曰:“敢问溺音者何从出也?”
    子夏答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趣数烦志,齐音骜辟骄志,
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祀不用也。诗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
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
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诗曰:‘诱民孔易’,此之谓也。然后圣人
作为兆鼓空曷埙篪,此六者,德音之音也。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
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所以献酬酢也,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
此所以示後世有尊卑长幼序也。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
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以立别,别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
臣。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声滥,滥
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鼓鼙之声ん,ん以立动,
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钅仓而已也,
彼亦有所合之也。”
    宾牟贾侍坐於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
    答曰:“病不得其众也。”
    “永叹之,淫液之,何也?”
    答曰:“恐不逮事也。”
    “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
    答曰:“及时事也。”
    “武坐致右宪左,何也?”
    答曰:“非武坐也。”
    “声淫及商,何也?”
    答曰:“非武音也。”
    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
    答曰:“有司失其传也。如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
    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
    宾牟贾起,免席而请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则既闻命矣。敢问迟之迟而
又久,何也?”
    子曰:“居,吾语汝。夫乐者,象成者也。总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
蹈厉,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
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陕,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
子,夹振之而四伐,盛威於中国也。分夹而进,事蚤济也。久立於缀,以待诸侯
之至也。且夫女独未闻牧野之语乎?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後於
蓟,封帝尧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後於杞,封殷之後於
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禄。
济河而西,马散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散桃林之野而不复服;车甲而藏之府库
而弗复用;倒载干戈,苞之以虎皮;将率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然
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散军而郊射,左射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
也;裨冕笏,而虎贲之士税剑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知所
以臣;耕藉,然后诸侯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於太学,天子
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悌也。若此,则周道
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子贡见师乙而问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
    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所宜。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宽而
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
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夫歌者,
直己而陈德;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故商者,五帝
之遗声也,商人志之,故谓之商;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志之,故谓之齐。
明乎商之诗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诗者,见利而让也。临事而屡断,勇也;
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
止如木,居中矩,句中钩,累累乎殷如贯珠。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
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
之舞之足之蹈之。”子贡问乐。
    凡音由於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
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
    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舜
之道何弘也?纣之道何隘也?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
意,得万国之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
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
    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於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
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
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曰:“臣得之矣,
然未习也,请宿习之。”灵公曰:“可。”因复宿。明日,报曰:“习矣。”即
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於施惠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
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
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可遂。”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
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於濮水
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师涓鼓而
终之。
    平公曰:“音无此最悲乎?”师旷曰:“有。”平公曰:“可得闻乎?”师
旷曰:“君德义薄,不可以听之。”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闻之。”师
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集乎廊门;再奏之,延颈而鸣,舒
翼而舞。
    平公大喜,起而为师旷寿。反坐,问曰:“音无此最悲乎?”师旷曰:“有。
昔者黄帝以大合鬼神,今君德义薄,不足以听之,听之将败。”平公曰:“寡人
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白云从
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於廊屋
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听者或吉或凶。夫乐不可妄兴也。
    太史公曰: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欲,将欲为治也。正
教者皆始於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故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礼,羽动
肾而和正智。故乐所以内辅正心而外异贵贱也;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也。
琴长八尺一寸,正度也。弦大者为宫,而居中央,君也。商张右傍,其馀大小相
次,不失其次序,则君臣之位正矣。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
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
人整齐而好礼。夫礼由外入,乐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
之行穷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
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於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於前,所以
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於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
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故君子终日言而邪辟无由入也。

    ●卷二十五·律书第三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於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
    其於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
    武王伐纣,吹律听声,推孟春以至于季冬,杀气相并,而音尚宫。同声相从,
物之自然,何足怪哉?
    兵者,圣人所以讨︹暴,平乱世,夷险阻,救危殆。自含齿戴角之兽见犯则
校,而况於人怀好恶喜怒之气?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昔黄帝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成汤有南巢之
伐,以殄夏乱。递兴递废,胜者用事,所受於天也。
    自是之後,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
必信,卒伯诸侯,兼列邦土,虽不及三代之诰誓,然身宠君尊,当世显扬,可不
谓荣焉?岂与世儒ウ於大较,不权轻重,猥云德化,不当用兵,大至君辱失守,
小乃侵犯削弱,遂执不移等哉!故教笞不可废於家,刑罚不可捐於国,诛伐不可
偃於天下,用之有巧拙,行之有逆顺耳。
    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百战克胜,诸侯慑服,权非轻
也。秦二世宿军无用之地,连兵於边陲,力非弱也;结怨匈奴,纟圭祸於越,势
非寡也。及其威尽势极,闾巷之人为敌国,咎生穷武之不知足,甘得之心不息也。
    高祖有天下,三边外畔;大国之王虽称蕃辅,臣节未尽。会高祖厌苦军事,
亦有萧、张之谋,故偃武一休息,羁縻不备。
    历至孝文即位,将军陈武等议曰:“南越、朝鲜自全秦时内属为臣子,後且
拥兵阻,选蠕观望。高祖时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复兴兵。今陛下仁惠
抚百姓,恩泽加海内,宜及士民乐用,征讨逆党,以一封疆。”孝文曰:“朕能
任衣冠,念不到此。会吕氏之乱,功臣宗室共不羞耻,误居正位,常战战栗栗,
恐事之不终。且兵凶器,虽克所愿,动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