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2006中国经典营销案例库 >

第22章

2006中国经典营销案例库-第22章

小说: 2006中国经典营销案例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控制。
主要说明如何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度进行管理。
(二)具体行动方案要点
1.制定确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A.按照“现代市场营销企业”的要求,组建与市场营销计划相配套的市场营销组织,并按照“7—S模型”原则,结合本书市场营销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B.依托市场营销组织,在详细研究确定分销渠道、多层网络直销、定价策略与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具体细化各目标市场的人员、广告、公关、营业推广促销方案。方案必须明确市场营销计划中的关键性环境、措施和任务,并将任务和责任分配到小组或个人,实行责、权、利挂钩。如在100天内完成销售目标的具体安排,包括利用现代科技和法律手段防止盗版等方案,对每一项行动的确切时间和具体任务目标。
2.根据企业战略、市场营销计划的需要,适时改变、完善组织结构,即根据具体行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组织结构。
3.设计与市场营销计划相匹配的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的执行以保证计划和方案能够落在实处。
4.协调各种关系。必须使行动方案、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要素协调一致和互相配合,确保市场营销战略和计划能够有效实施。



第十六章
 '案例'           韩国汽车怎样打入美国市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轿车市场,而且也是世界利润最高的轿车市场。据分析,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大部分来自北美市场。不难想象,各国汽车制造商都想打入美国市场。但在过去的几年中,进入美国的汽车商中韩国的现代汽车取得显著的成功。分析原因有三个有利因素,即:
1.时机有利。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但由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一个国家的贸易壁垒可能成为其他国家打入市场的绝好机会。由于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受到所谓“自愿配额”的限制,出口数量停留在每年230万辆上。日本采取了向高档车转移的方针,逐步提高售价。美国的三大汽车商出于最优利润的考虑,采取了保持销量、提高售价的做法。这就使低档小型的经济车的市场出现了缺口。这给韩国汽车提供了打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2.币值有利。由于韩元对美元是稳定的,比价基本不变。因美元对日元大幅度贬值,韩元对日元也就相对贬值,这就使韩国汽车的美元成本大大低于日本汽车的美元成本。
3.员工素质有利。美国轿车工业趋向于“夕阳工业”,三大美国汽车商相继关闭多条生产线、解雇工人,新一代有才华的青年都不愿去汽车业谋职,使得工人年龄相对上升,素质相对下降。而韩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上升时期,汽车工人社会地位很高,汽车厂可毫不费力地招到最优秀、最能干的工人,而其工资只是美国汽车工人的十分之一。现在韩国汽车工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比日本的34岁还要年轻7岁。
在自己的产品上,现代汽车采用的并不是当代最先进的汽车技术,而是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三菱汽车公司技术,这一技术在美国市场上已有5年历史,产品可靠、耐用、标准度高,维修非常方便。与之成为对照的日本铃木汽车,采用的是当代最新技术生产的马达,油耗量是轿车问世以来最低的,但其维修难度相应上升,产品成本也相应偏高,而其可靠性、耐久性还是一个问号。
在产品的价格上,现代汽车采用了快速渗透定价策略,比同等级的日本车定价约低1 000美元,被美国汽车界评为“日本技术,韩国价格”。
现代汽车采取了在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过程中联合,但在销售环节上独立,保证100%的销售控制的市场运作方法。
在渠道上,现代汽车选择了先出口加拿大,后打入美国的迂回路线。加拿大市场与美国市场极为相似,世界主要厂商均在加拿大销售汽车。由于加拿大市场比美国市场小得多,有问题易于发现,也易于及时解决,代价也小得多。现代汽车采取了“少而精”的网点策略,在全美只建立了总共200个经销点,使每个经销点都有较高的销售量,保证了经销商有厚利可图。
现代汽车充分考虑了政治因素,把零部件的采购纳入到整个经营战略中统一考虑,尽可能地采用美国零部件,以保证其产品有较高的“美国成分”。而在加拿大,现代汽车中的“加拿大成分”也是进口国中最高的。现代汽车集团总经理说,我们必须考虑双向贸易。
'教学用途' 
'案例分析'  
【简要评析】
从国际市场营销角度来看,韩国汽车之所以能成功地打人美国市场是有其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韩国“现代汽车”把握住了国际市场营销环境造成的市场进入机会,利用日美贸易政策的磨擦和限制以及汇率优势,在美国这一极具市场潜力的国际市场中牢牢地捕捉住了机会,并及时扩大其市场份额,为其国际市场营销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次,“现代汽车”充分考虑了美国及加拿大消费者的民族情感和社会价值观念,从政治角度出发处理经济问题,以整车中的“美国成分”和“加拿大成分”的增加为代价,取得了“民心”和异国消费者的“认同感”,从而降低了非经济的社会问题风险,减小了引起贸易磨擦的因素,降低了跨国营销障碍的“门坎”,改善了国际营销环境。
第三,“现代汽车”在产品策略上采用了稳妥的策略,考虑了外国市场消费者的习惯,采用了已被美国市场认可的技术,同时由于有较高的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增加了购买外国车的“安全感”和购后维修服务的便利与可靠感。
第四,在价格策略上,“现代汽车”依靠延伸产品造成的经济批量,采用快速渗透的策略,一方面使捕捉到的国际市场机会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形成独特的目标市场,避免了与美、日高档车的市场碰撞。
第五,在国际营销渠道上,“现代公司”也有两个较为成功之处,一是借道加拿大市场形成市场进入的避难择易,从而避开了直接进入贸易壁垒相对较强的美国市场,又充分利用了加拿大与美国之间贸易联系较紧密、商品流通限制少、转移较为便利的条件;二是在自己营销力量较强的情况下,坚持了对销售环节的全面控制,并且保持了销售中间商的经营规模,从而使“现代汽车”有了较为顺畅、有效的渠道。
韩国现代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成功还在于充分利用了“比较利益”。正因为自身劳动力价格较低且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形成资源配置和利用的优势,再加上正确的国际营销策略,所以取得成功也就有其必然性了。



第十七章
 '案例'          削价竞争还是服务竞争?
我国南方某省一城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1990年,这里规划重点发展旅游业时,只有几家普通旅馆和招待所,仅有的两家宾馆也够不上星级。 1999年情况大不一样,由于航线畅通,景点建设有吸引力,国内外游客每年超过200万人次,以接待国外和国内较高层次的游客为主。无奈宾馆、酒店发展速度更快,不仅房间数超过1万,床位数超过2.5万,1至3星级宾馆、酒店也达9家。在开房率下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刚投入运营的三星级南翔大酒店面临着严峻的选择:是卷入新一轮的价格战,还是办出特色。
南翔大酒店的张经理曾经在省城管理过两家星级酒店,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的主张是:削价竞争绝非良策,要良性发展,必须突出自身的特色,以分外整洁的环境,周到的服务,让中外游客都承认,这家三星级酒店是名副其实的。
张经理在办公会议上强调,当地酒店业竞争过度,平均开房率不到40%,靠  削价竞争是难以消除这种环境威胁的。但是,在全部客源中,国外游客约占15%,年达30万人次;国内游客要求住三星级饭店者(包括会议),也不低于此数。这样,星级饭店经营得好,客源不向低档店分流,开房率可达50%左右。而且三星级酒店全城仅有三家,威胁与机会并存,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住机会。
在张经理的主持下,又一次办公会议批准了营销部的计划书,要点如下:
1.优化客源结构。重点是发展团队市场,争取新签一批订房协议。
2.加强横向联合。主要是密切与省内外声誉好的旅行社和省内两个客源量大的城市的主要宾馆、饭店的协作。
3.加强内部管理。在激励员工、提高士气的基础上,彻底整治所有服务场所和客房的清洁卫生,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格外整洁并经常化,全体服务人员必须热情周到地为顾客提供各项服务。
4.严控价格折扣。在批准的客房定价基础上,除每年有4个月的淡季折扣和大型会议适当折扣外,严格控制任意降价的做法。
'教学用途' 
'案例分析'  
【简要评析】
南翔大酒店的服务竞争策略是正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服务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分析,该酒店采取服务竞争明显优于削价竞争方式。因为,该城市国内外游客每年虽然超过200万人次,但已有的宾馆和酒店的接待能力已超过700万人次/年,当地酒店业竞争过度,平均开房率不到40%,靠削价已难以提高开房率,必须转入服务竞争,靠优质服务才有可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第二,是对当地酒店服务业市场进行细分,在全部客源中国内外要求住三星级饭店的游客超过60万人次/年,而全城仅有三家三星级的酒店,即三星级酒店明显不足,并已迫使客源向低档店分流,在这种市场背景条件下,作为刚投入运营的三星级南翔大酒店以中高层次游客为营销对象,采用服务取胜的策略,而不与低档酒店开展新一轮的价格战是明智之举。同时,服务竞争也体现了以目标顾客服务为中心,服务就是效益的原则。
 第十八章
'案例'             “第一”岂能自封?
1993年7月22日,香港《大公报》在一版用整版篇幅刊登一则广告,在“石破天惊”四字下用大字标出:“安徽省公证处公正宣布:‘黄山’第一,‘中华’第二,‘红塔山’第三。”在说明书右侧,刊登了盖有安徽省公证处公章的公证书。
同一期间,安徽《蚌埠日报》在星期天用4个整版刊登出“特大号外”,刊出“‘黄山’第一,‘中华’第二,‘红塔山’第三”等语。继之,《海南日报》、《海南经济报》、《安徽日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安徽电视台及广播电台等十几家新闻单位,都先后报道了此事。
然而,此事仅属蚌埠卷烟厂为打开销路实施的“广告战略”。同年6月8日,该厂在合肥市安徽饭店举行特制黄山牌香烟新闻发布会,省内300多名各界人士参会。会上,厂方邀请了商业、新闻、烟草部门的三个专家组对“黄山”、“中华”、“红塔山”三种香烟进行“闭卷式品吸评级”,还特邀安徽省公证处在现场监督。
问题在于:评级的专家组没有被授权和证明其具有全国性产品评比的专家资格;评吸的烟中,“黄山”烟是精选上好烟叶,连机器也洗过几遍,是特意监制的“小灶”烟;“专家”中有不少是蚌埠厂的关系户,虽曰“闭卷式品吸”,然老烟民对风味独特的“中华”、“红塔山”一吸便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