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世界商战权谋 >

第143章

世界商战权谋-第143章

小说: 世界商战权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2 年,瑞士警方在一家咖啡馆逮捕了一伙窃取巧克力生产机密的工业
间谍。当时,瑞士一家著名巧克力食品厂的两名雇员正准备向原苏联情报人
员出卖40 张巧克力配方。
间谍与反间谍
(Spying and anti…spying)
1981 年6 月,美国驻原苏联大使馆陆军副武官西本纳勒和海军副武官麦
科林,企图偷拍原苏联顿河沿岸的军事目标和工业设施被抓获。1982 年,原
苏联方面驱逐了美国驻原苏联使馆随员凯利和彼德森等,并逮捕了几名美国
中央情报局收买的特务。1983 年,又驱逐了从事间谍活动的美国驻原苏联使
馆一等秘书奥斯本。1984 年7 月6 日,原苏联警察在赫麦利尼茨基市机场拘
留日本国际贸易公司的专家栗山。栗山利用多次到原苏联从事安装工作之
便,搜集国防、军事技术和工业企业情报。
1980 年,原苏联治安当局共逮捕20 多名西方游客,并把50 多名西方科
技和文化工作者押解出境,理由是他们从事间谍活动。近年来,西方情报机
关更加注意广泛利用在原苏联企业中工作的外国专家从事间谍活动,让这些
人搜集企业的情报。还有些混进专家队伍的间谍,损坏原苏联从西方进口的
设备,故意制造设备安装错误,或拖延设备开工期。
苏联人怎样扮演买主
(How the Soviets act as buyers)
大约30 年前,原苏联想购买长岛北岸的一大块土地,打算为使馆人员建
一座娱乐中心,当时这块地皮售价为36 万到50 万美元之间,估产定价为46
万美元。
狡猾的俄国人是否肯付42 万或最低价36 万美元呢?从未有过。因为他
们是出低价的能手,所以原苏联报的最初价格是12。5 万美元。这是一个可笑
的数字,但是无人发笑。原苏联人是怎样达到目的的?原苏联使用了他们在
采购中一贯使用的方法,即秘密谈判,排除任何可能的竞争者。
原苏联以不公开为条件,付出少量贴水、获得力期一年的独家选择权。
卖主自知12。5 万美元的出价十分荒唐,但由于有保密限制,见不到别的出价
者。经过三个月象征性的磋商后,原苏联人最后不情愿他说道,“我们知道
这个报价是荒唐可笑的,也许我们可以增加点。”这样卖主就从42 万美元的
要价降到36 万美元。在心理上,原苏联人把自己摆成棋盘上的小卒,只有牺
牲,没有退路。
无孔不入是间谍
(It's the spy who gets in by every opening)
1976 年10 月12 日晚上,原苏联驻巴黎大使馆随员米哈伊尔索洛维耶夫
焦躁不安地在车站圣母教堂前的小广场上踱来踱去。这个金发高个子的年轻
人和一个在马基尔·达索航空工厂任职的制图员接触已经有几个月了。他这
次的约会就是一桩旷日持久的棘手交易的终结,他即将获得一种新型飞机发
动机的图纸。
晚上八点,一辆汽车停在教堂前,制图员挟着装有贵重图纸的公文包下
了车,索洛维耶夫接过公文包后,一言不发地悄然离去。但转瞬间,他被巴
黎警察局的特工人员押送到奥利机场,安置在当天飞往莫斯科的一架班机
上。
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很简单,制图员从这桩交易之初就报告了上级。安
全部门接到情报后,让制图员与间谍虚以周旋,以便将后者当场擒获。
火车上的间谍战
(Spy battle in the train)
1982 年初,原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委员会在莫斯科组织了一个国际讨论
会。外国代表中有四名日本人,他们是被日本两家核研究和平利用方面处于
领先地位的公司派出的。讨论会结束后,这四名日本人乘夜班快车去列宁格
勒。火车刚开动不久,他们所在的包厢里就吹进了一种气体,使四人酣然入
睡,等他们醒来时,发现自己的文件,特别是机密文件被盗。他们马上明白
发生了什么事。这四名日本人返回莫斯科不久,苏联警察局向日本大使馆解
释说,小偷已经抓到,四人证件业已找到,只是非常遗憾,那些机密文件再
也找不到了。
日本使馆人员只是冷冷作笑,懒得答话。双方都明白,这是哪 一家演的
戏。
偷梁换柱
(〃Steal the beams and chang the pillars〃)
原苏联要求美国援助建设卡车厂,表面上说是为了增加货运力量,发展
东西方贸易。但这个卡车厂生产的卡车在苏军入侵阿富汗时却起了关键作
用。美国卖给原苏联的尖端技术许多都被用于军事领域,成为现代的“偷梁
换柱”。
国防技术被窃
(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got stolen)
1981 年底的一天,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的办公室里送来了一件奇特的东
西,它是北卡罗来纳州沿海的一位渔民在捕鱼时发现的。从表面上看,它象
一个浮标,但仔细一查,发现其中有许多密密麻麻的线路。
温伯格当即召开国防部专家对它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在这个“浮标”
中心部位的一块一块印刷电路板上,许多部件完全是美国制造的秘密集成电
路片的仿制品。有的微型电路部件,正是美国多种先进武器系统厂为采用的
一流电子元件。
这一发现,把温伯格气得暴跳如雷,美国上下舆论惊呼,美国的现代化
新技术的发展速度,同前苏联武装部队已达到的速度几乎相等。为此,里根
政府当即采取了紧急措施,把各路特工人员全部调动起来,对各道关口严加
把关,致使苏联间谍纷纷落网。仅在1982 年上半年,海关辑获的偷运科技产
品出口案,就达570 多起。
合法的“谍报员”
(Logal 〃intelligence agent〃)
在开放社会中,可以用公开的身份,冠冕堂皇地进行采访。谍报活动收
集到的情报只占5%,其余的95%是通过合法活动搞到的。
在赫鲁晓夫时代,美国苏联两国来往增加。中央情报局乘机派遣大批特
务,以游客或科技人员的身份到原苏联搜集武器系统、先进科研项目和技术
能力方面的情报。同时,中央情报局还收买西欧或第三世界国家的商人、游
客或外交官员,在原苏联搜集技术情报。中央情报局先摸清游客的旅行路线,
然后为他们准备一份草图,在图上标明要他们进行观察或拍照的具体目标,
如某处工厂、铁路调车场或港口设施、建设工地、民用机场等技术目标。中
央情报局通过游客从空中拍到了苏联导弹基地、飞机顺序编号和几种潜水艇
的照片,发现了原苏联SA—2 地对空导弹和一座导弹装配工厂的秘密。
探亲
(Visiting relatives)
波兰人民共和国公民扎维雅洛夫多次到白俄罗斯西部某州探亲。
在美驻波使馆掩护下活动的美国间谍,偶遇扎维雅洛夫,对他旅行原苏
联很感兴趣,因为原苏联的重要军事设施就在那里。
谍报机关着手研究扎维雅洛夫的情况。他这个人不问政治,不甚精明,
极端贪小便宜,甚至不惜投机取巧。这一切使美国入深为满意。招募他当间
谍,不用费什么劲,也无需大的破费。谍报机关还了解到,扎维雅洛夫有远
亲在英国,他早就想见到他们,可是又总觉得没有希望。于是,美国谍报机
关在英国同事的帮助下很快就安排扎维雅洛夫赴英探亲,招募手续也在此行
中完成了。
接着,扎维雅洛夫到白俄罗斯探亲。他这次是按照美国谍报机关布置的
任务行事,表面上同过去一模一样,看望自己的亲人,同他们交换礼品,休
息,参与解决各种日常生活问题,等等。但事实上,扎维雅洛夫现在感兴趣
的是其它方面。他暗中猎取谍报资料,留心观察并记在心里,有时还用密码
笔录军事设施的每一个标记、部队的部署及其所属的军种,等等。在这次旅
行中他成功地搜集了重要情报。
次年,扎维雅洛夫又来到了白俄罗斯。这一次,他接受了搜集特别重要
军事情报的任务。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他不仅要亲自观察,而且得向亲友详
细打听。特别重要的是扎维雅洛夫同他弟弟的会见。他的弟弟住在州首府一
个大司令部的附近,职业是家庭手工 裁缝,为军队缝制军服,军官和超期服
投人员找他弟弟做衣服的最多。一些军人在试衣时间里经常泄漏情报。把这
些情报加以比较,就能很容易地确定某些部队的种类和部署,作出近似于实
际的结论:战斗训练的性质,部队某些指挥员的威信和业务能力、军官队伍
的纪律和精神素质,等等。所有这些情报,都成了扎维雅洛夫的猎物。
工商情报战
(Industry & mervce intelligence battle)
发生在企业90%的间谍案件都可归咎为受害者的轻率从事。因此,对付
间谍活动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认真预防和谨慎从事了。
18 世纪60 年代,英国发生了从纺织业开始的工业革命。英国的纺织工
业突飞猛进,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西方国家的产业间谍一时间云集英国,
把窃取英国的纺织工业技术作为重要目标。英国为保持自己的垄断地位,严
禁输出纺织工业技术。但是防不胜防,没过多久便被美国人偷获。
1970 年,一个名叫山姆·斯奈德的美国人,借参观英国一家纺织厂的机
会,偷偷绘制了工厂的草图,回国后建立了美国第一家先进的纺织厂。几十
年后,斯奈德等人靠纺织起家,一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美国的纺织工业也
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英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粮食战
(Grain battle)
1967 年,日本商人在粮食经营中发了一笔大财。这笔大财的获得是因为
日本商人从前苏联国家重要官员的社会活动中捕捉到了有关粮食的信息。
1967 年,日本设在莫斯科的商务人员(实则是市场信息情报人员)有两
个多星期没有看见熟悉的前苏联外贸部司局长以上官员在公开场合露面,他
们把这个信息发回东京。东京发报给所有驻外的市场信息人员,要求他们查
找前苏联外贸部高级官员的行踪。查来查去,发现这些人正在美国进行秘密
粮食贸易谈判。日本对这一情报进行分析:苏联这么多人去谈判,不是小买
卖,一定是大批地买粮食。如若这样,必然会引起国际市场粮价上涨。于是,
日本就枪先猛抓一把,“吃”进了大批粮食。等到苏美达成协议,开始交易
时,日本手里已掌握了大批粮食。这样一来,国际市场上粮价直线上升。日
本人见时机成熟,立刻高价抛出,发了大财。
黑色汽车
(Black car)
日本电影界拍过一部叫做《黑色汽车》的电影,70 年代在世界许多国家
上映。这部片子令人信服地描绘了一位汽车设计师,为了防止竞争对手的偷
盗,成了工业间谍活动领域里的一个反谍报人员。
这部电影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汽车业方面的工业间谍活动成了汽车业的
常见的伴侣。汽车市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战场。许多小公司和所有的大康采
恩都成了相互的对手。
法国的《企业》杂志说:“化学和汽车生产是保守经营秘密生命攸关的
两个工业部门。”
汽车业被窃的秘密,其价值每年约为200 亿美元。据估算,在竞争中每
年至少死去20 来名工业间谍。从偷窃秘密得到的收益与投入的美元之比为五
比一,外加若干数量的人血!
今天可以毫不夸张他说,美国的工业间谍活动的中心是底特律。美国大
多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