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32-证治准绳·类方 >

第35章

632-证治准绳·类方-第35章

小说: 632-证治准绳·类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臭樗皮(微炒) 酸石榴皮 黄连(去须) 地榆 阿胶(炒令黄。各一两) 艾叶(三分,微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粥饮调下。 
x神效方x(《良方》) 治痔疾下血,日夜不止。 
白矾(五两) 绿矾(三两) 黄丹 伏龙肝 皮(各二两) 
上捣碎,入瓷罐子内,用炭火五七斤,烧炭尽为度,候冷取出,研如粉,以面糊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饮下。 
x地榆散x(《良方》) 治血痔。 
上用地榆为细末,每服二钱匕,食前米饮调下,日三服。 
治血箭痔 
上用苦楝子肉,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苍耳子煎汤送下,日三服。 
止血方 治痔疮血出不止。 
上用明血竭,为末敷之。 
治痔疾便血方 
上用活鲫鱼一个,八两重者,洗净,鳞、尾、肠、肚皆不去。用棕皮二两,洗净寸截, 
先将棕一两,铺在瓦罐子内,次安鱼,上面却将棕一两盖之,即闭罐口,黄泥固济、火 
畔炙干。量罐子开一地坑,先安小砖一片,后坐罐子,四面用熟炭火六七斤烧 ,候烟绝 
取罐子,于净地以瓦盆合定,净土拥,勿令透气,经一宿出火毒,开取药细研。每服一 
钱,食前用米饮调下。忌动风之物。 
x猪脏丸x 治大人小儿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饥,腹不痛,里不急。先用海螵蛸炙黄, 
去皮,白者为末,以木贼草煎汤调下,三日后效。 
黄连(二两,锉碎) 嫩猪脏(二尺,去肥) 
上以黄连塞满猪脏,扎两头,煮十分烂,研细,添糕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 
丸,食前米饮送下。 
x槐角散x 治脾胃不调,胀满下血。 
槐角(二两) 枳壳 当归 苍术 陈皮 浓朴(制。各一两) 乌梅 甘草(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x猪脏丸x 治痔 下血。 
猪脏(一条,洗净控干) 槐花(炒,为末,填入脏内,两头扎定,石器内米醋煮烂) 
上捣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当归酒下。 
x鲫鱼方x 治肠风血痔,及下痢脓血,积年泻血,面色萎黄。 
大活鲫鱼(一尾,不去鳞肚,下穿孔,去其肠秽,入白矾) 白矾(一块,如金橘大) 
上用败棕皮重包,外用浓纸裹,先煨令香熟,去纸,于熨斗内烧,带生存性,为细 
末。每服一钱,空心温米饮调下。一方,瓦瓶内盖定,炭火烧为灰,软饭和丸,如梧桐 
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粥饮下。 
x胜金丸x(一名百药散) 治肠风下血,溺血不止,及脏毒或便血。 
百药煎(三两,一两生用,一两炒焦,一两烧存性) 
上为细末,软饭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一方,为细末,米汤调二钱服。 
x四季侧柏散x 治肠风脏毒,下血不止。 
侧柏叶(烧存性,春采东,夏采南,秋采西,冬采北)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糯米饮调下。一方,用叶一斤,洗炙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枳壳汤调下。 
x肠风黑散x 治脏毒下血。 
荆芥(烧) 枳壳(炒。各二两) 乱发 槐花 槐角 皮(炙) 甘草(炙,各一两半。) 
上同入瓷瓶内,泥固济,烧存三分性,出火气,同枳壳炙木馒头为末,每服二钱,食 
前温酒调服,水煎亦可。 
x黄连散x 治肠风下血,疼痛不止。 
黄连 贯众 鸡冠花 乌梅肉 大黄(各一两) 甘草(炙,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米汤调下。 
x椿皮丸x 治痔漏下血疼痛。 
东行椿根白皮 
上为细末,醋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米汤送下。 
x卷柏丸x 治脏毒。 
卷柏(生石上,高四五寸,根黄如丝,茎细,上有黄点子,取枝焙干用) 黄 (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服。 
治肠风脏毒方 
山里果(晒干)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第三册
蓄血
属性:犀角地黄汤(见鼻衄。) 桃仁承气汤 抵当汤(并见伤寒蓄血。) 
许州陈大夫传x仲景百劳丸方x 治一切劳瘵积滞疾,不经药坏证者宜服。 
当归(炒) 乳香 没药(各一钱) 虻虫(十四个,去翅足) 人参(二钱) 大黄(四钱) 水蛭(十四 
个,炒) 桃仁(十四个,浸,去皮尖)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都作一服,可百丸,五更用百劳水下,取恶物为度, 
服白粥十日。(百劳水,杓扬百遍,乃仲景甘澜水也。) 
x抵当丸x 与汤四味同,但分两减半,捣细,水调服。前之百劳丸,乃是此抵当丸内加人 
参、当归、没药、乳香,蜜丸,甘澜水下。 
x通经丸方x 乃仲景抵当丸内加穿山甲、广术、桃仁、桂,蜜丸。妇人伤寒妊娠不可 
以此丸下,当以四物汤、大黄各半汤下之。 
又方 卫州张推官在勘院,王公以职医宿直夜,口传此方,治人效者不可胜数,寻 
常凝滞,其效尤速,任冲不调,经脉闭塞,渐 
成瘕。 
虻虫(麸炒,四十个) 水蛭(炒,四十个) 斑蝥(去翅足,炒) 杜牛膝(各一两) 当归 红花(各三 
钱) 滑石(二钱半) 
上细末,每服一钱,生桃仁七个细研,入酒调下。如血未通再服,以通为度,食前。 
x地黄汤x(韩氏《微旨》) 治病患七八日后,两手脉沉迟细微,肤冷,脐下满,或喜或妄,或 
狂或躁,大便实而色黑,小便自利者,此蓄血证具也。若年老及年少气虚弱者,宜此方主之。 
生地黄(自然汁一升,如无生地黄,只用生干地黄末,一两) 生藕(自然汁半升,如无藕,以蓟刺汁 
半升,如无蓟刺汁,用蓟刺末一两) 蓝叶(一握,切碎,干者末,一两) 虻虫(三十个,去足翅,炒黄) 
大黄(一两,锉如骰子大) 桃仁(半两) 水蛭(十个,麸炒) 干漆(炒烟尽,半两) 
上同一处,水三升半,同慢火熬及二升以来,放冷,分三服。投一服,至半日许血 
未下,再投之。此地黄汤,比抵当汤丸其实甚轻也。如无地黄与藕汁,计升数添水同煎。 
x生漆汤x(《元戎》) 病患七八日后,两手脉沉细而数,或关前脉大,脐下满,或狂走,或 
喜妄,或谵语,不大便,小便自利,若病患年少气实,即血凝难下,恐抵当丸力不能及,宜此。 
生地黄(汁一升,如无汁,用生干地黄三两半) 犀角(一两,镑,为末) 大黄(三两,锉碎如骰子大) 
桃仁(三十个擂碎) 
上作一处,用水三升,好酒一升,慢火熬,三升以来,倾出滤去滓,再入锅,投点 
光生漆一两半,再熬之,至二升即住,净滤去滓,放冷,作三服,每投服,候半日许血 
未下,再投一服,候血下即止。服药如无生地黄汁,更添水一升同煎。 
x活人大黄汤x(《元戎》) 治阳毒伤寒未解,热结在内,恍惚如狂者。 
桃仁(二十粒,麸炒黄) 官桂(七钱) 芒硝(二钱半) 大黄 甘草 木通 大腹皮(各一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盅,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无时,此方细末,蜜丸桐子大,温 
酒下二三十丸,治妇人经闭或不调,若瘀血已去,以复元通气散加当归煎服亦可。又法, 
筋骨损伤,用左经丸之类;或用草乌头,枣肉为丸,服之以行诸经者,以其内无瘀血,故 
用之。药剂寒热温凉不一,惟智者能择之,而不可偏执也。 
x代抵当丸x 行瘀血。(自制。) 
大黄(川产如锦纹者,去皮及黑心,四两) 芒硝(一两,如欲稳,以玄明粉代) 桃仁(麸炒黄,去皮 
尖,另研如泥,六十枚) 当归尾 生地黄 穿山甲(蛤粉炒。各一两) 桂(三钱或五钱) 
上为极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蓄血在上焦,丸如芥子大,临卧去枕仰卧,以津 
咽之,令停留喉下,搜逐膈上,中焦食远,下焦空心,俱桐子大,以百涝水煎汤下之。用 
归地者,欲下血而不损血耳,且引诸药至血分也,诸药皆犷悍,而欲以和剂之也。如血 
老成积,此药攻之不动,宜去归、地,加广术,醋浸透焙干,一两,肉桂七钱。 
x通真丸x 妇人通经,男子破血。 
大黄(去皮,米醋同煮烂) 桃仁(各四两,去皮尖,另研) 天水末(四两,天水一名益元散) 干漆 
(二两,用瓦上焙烟尽) 杜牛膝(二两,生) 
上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 
x大内伤丸x 治血瘀。 
白术(黄土炒) 枳壳(麸炒) 黄芩(酒炒。各六钱) 浓朴(姜汁炒) 香附(童便炒) 苍术(米泔水洗, 
葱汁炒) 草果(炒) 木瓜 赤曲(炒) 三棱(蜜炙,各五钱) 蓬术(蜜水炒,七钱) 青皮(麸炒) 川芎 
白芍药(酒炒) 神曲(炒) 枳实(麸炒) 石菖蒲(各一两) 小茴香(炒) 肉桂 甘草(炙) 乳香(出汗。 
各一两) 前药二十一味,共为细末,神曲糊丸,如弹子大,朱砂一两为衣。汤、酒任下, 
多不过二丸。 
x上部内伤方x 
牡丹皮(一钱) 江西红曲(八分) 香附(八分,童便制) 麦芽(一钱) 桔梗(五分,中部不用) 川通 
草(一钱) 穿山甲(一钱,麸炒,有孕不用) 降香(一钱,为末) 红花(七分) 山楂(八分) 苏木(一钱,捶碎) 
上酒、水各一盅,煎八分。甚者加童便一盅。如痰盛加姜制半夏七分半,有孕者油 
炒。如痛甚加真乳香、没药各七分半。中部加枳壳,胁痛加柴胡。 

第四册
头痛
属性:麻黄附子细辛汤(见伤寒太阳。) 
吴茱萸汤(见伤寒吐。) 
x清空膏x(东垣) 
羌活 防风(各一两) 柴胡(七钱) 川芎(五钱) 甘草(炙,一两半) 黄连(炒,一两) 黄芩(三两,一 
半酒制,一半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盏内入茶少许,汤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临卧送下。 
白虎汤(见伤寒发热。) 
x安神散x(东垣) 
黄 羌活 酒黄柏(各一两) 防风(二钱半) 酒知母 酒生地黄 柴胡 升麻(各五钱) 
炙甘草 生甘草(各三钱) 
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加蔓荆子半钱,川芎三分,再煎至一盏,临卧去 
渣热服。东垣、丹溪治虚热头痛,大率皆以酒芩、酒连、酒柏加风剂也。 
x川芎散x(《宝鉴》) 治头风,偏正头痛昏眩,妙方。 
川芎 细辛 羌活 槐花 甘草(炙) 香附子 石膏(各半两) 荆芥 薄荷 菊花 防 
风(去叉) 茵陈(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日三服。忌动风物。 
x清上泻火汤x(东垣) 昔有人年少时气弱,于气海、三里节次约灸五七百壮,至年老添 
热厥头痛,虽冬天大寒,独喜风寒,其头痛便愈,微来暖处,或见烟火,其痛复作,五 
七年不愈,皆灸之过也。 
羌活(三钱) 酒知母 酒黄芩(各一钱半) 黄 酒黄柏(各一钱) 防风 升麻(各七分) 
柴胡 本 酒黄连 生地黄 甘草(各五分) 川芎 荆芥 蔓荆子(各二分) 苍术 当归 
(各三分) 细辛 红花(各少许) 
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 
x补气汤x(东垣) 服前药之后服此药。 
黄 (八分) 甘草(炙) 当归身(各二钱) 柴胡 升麻(各二分) 细辛(少许) 麻黄(炒) 苦丁 
香(各半钱) 
上水煎服。 
x石膏散x(《宝鉴》) 
麻黄(去根节) 石膏(各一两) 何首乌(半两) 葛根(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生姜三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